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家庭教育

精選家庭教育的語錄集錦60條

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教書。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在知識的舞臺上,最淵博的教師也是最謙虛的學生。教師與畫家不同的是他要創造真善美的活人。勤於給一棵棵稚嫩的幼苗鬆土、澆水、捉蟲、施肥的園丁終將迎來爭奇鬥妍的春天。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庭教育的語錄60條,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家庭教育的語錄集錦60條

1、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無量無邊。《華嚴經》卷五十四,離世間品

2、云何一法斷故,乃至不受後有?所謂無明。離欲,明生,得正智。《雜阿含經》卷八,第203經

3、凡所見色,即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唐)道一禪師《古尊宿語錄》卷一

4、耳目不防護,貪慾從是生,是名爲苦種,生臭汁潛流,諸覺觀氣味,依於惡貪嗜。聚落及空處,若於晝若夜,遠離修梵行,究竟於苦邊。《雜阿含經》卷三十九,第1081經

5、佛日:"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每個人都渴 望過得快樂,然而卻總因爲一些瑣事鬱鬱寡歡。快樂是一種 能力,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一種快樂的心情需要智 慧。多一些付出,少一些計較和要求,放下憎恨,避免憂 慮,簡簡單單地生活,快樂自然會與你形影不離。

6、清貧不是捨不得,不是受貪念所困的慳吝,而是一種自主的選擇。選擇清貧是爲了消減慾望,是爲了在不斷的付出中收穫心靈的富足。與其在紙醉金迷的花花世界中迷失自我,不如做個清淡、簡樸的清貧者,過簡單的生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7、菩薩摩訶薩修學一法通達一切法者,所謂般若波羅蜜。《勝天王般若經》卷一

8、以無勤爲方便圓滿進度,身心勤怠不可得故。《大般若經》卷三,初分學觀品

9、誠於中,外於形。一個人命中能賺多少錢,當多大的官,其實都是由他自己平時爲人處世所積累的善惡來決定的。生活中,我們的一舉一動,可能都在預示着事物發展的規律,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和大自然都是相通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人的行爲好壞甚至一個起心動念,對這個世界都會有深遠的影響,這叫天人合一!

10、每一分鐘的我們都發生着微妙的變化,所以我們並不能活在已經成爲過去的昨天,也無法透支宏大的未知的明日。宇宙每一瞬都在改變,我們只有一瞬,只活在當下。生活從來不在別處,只在眼前明明白白的每一分、每一秒。

11、着五欲樂,障諸善根。《華嚴經》卷四十八

12、女色者,世間之枷鎖,凡夫戀着,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間人重患,凡夫困之,致死不免。女色者,世間之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菩薩訶色慾經》

13、念是業識,而性體中並無是事。

14、教育一個男人,是教育一個人;而教育一個女人,是教育一個家庭,教育三代人。也就是教育一個民族,所以,教育女人更重要,女性的自我教育更重要:專業知識或技術可能使你獲得成功,與某種程度的滿足感,但沒有平與、寧靜、成熟的心智,就很難好幸福生活。

15、[媽媽們常常擔心寶寶的.吃手問題]其實這標誌着寶寶的心理髮育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手指功能的分化與初期的手眼協調階段。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爲,每個人都經歷口脣期的階段,吃活動是嬰兒期獲得滿足最佳、最主要途徑,如果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會影響其身心發展,以致產生暴躁、消沉的負面情緒。

16、寶寶出現反抗期是其成長進步的標誌。寶寶最初的反抗行爲一般出現在2.5—4歲時,心理學上將此過程成爲第一反抗期,該時期也是兒童發展自主性、獨立性、自信心、意志力、想象力、安全感等行爲品質的關鍵時期。

17、人真的要學着承擔,當自己一天天的成長,我們所扮演的角色也愈來愈多。其中也難免會有些自己不擅長、不喜歡,甚至不習慣的角色,此時若是不咬緊牙關、滿懷熱忱的堅持下去,只想逃進自己安逸的小圈圈裏,像個孩子一樣無憂無慮,一不小心可是會付出許多幸福的代價。

18、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沙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19、我準備向他提出一個他不可能拒絕的條件。

20、論文五要素:邏輯 立論 歷史 事實 價值。"

21、極端的利己和利他都是不公正的。"

22、跳出學校看學校,跳出教育看教育。

23、無私化雨,有物皆春。

24、教育不是中國的獨唱,而是各國的大合唱。

25、大凡極端的行爲都是思想片面化的體現。

26、經歷即財富,休驗即學習。

27、我們身邊的好學校,就是那些奮發向上、充滿活力,促進教師發展、學生成長,對社會負責,一天新似一天,越辦越好的學校。

28、物自有去來,見性無來去也。

29、對於教師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於家長中。當大家都動起來,羣策羣力了,這個集體才叫厲害呢!"有人說老師帶的不是一個班,而是兩個,一個是學生班,一個是家長班。我非常贊同。

30、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之一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而這,就是及格、良好、優秀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

31、身心以自性爲見。自性本來清淨,湛然空寂,與空寂體中,能生此見,心無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滅,自然清淨,以清淨故,能生此見。如明鑑中雖無像能見一切像,明鑑無心故。

32、真正佛法的人生觀,他是真能見着萬法皆空,便立於這個空上。他又真能見着萬法不空,便立於這個不空上。因爲他立於這個空上,他便熄滅貪嗔癡三毒,滅除人、我、衆生、壽者四相。因爲他立於這個不可空上,他便上求佛法,下化衆生。

33、無住心似何物?不青不黃,不赤不白,不長不短,不去不來,非垢非淨,不生不滅,湛然常寂。

34、凡安心之法,一切不安,名真安心,頓止諸緣,妄想永息。

35、佛說能觀無念者,即爲向佛性。

36、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

37、摩訶般若,非取非舍,若人不會,風寒雪下。

38、迷則人隨於法,法法萬差,而人不同;悟則法隨於人,人人一致,而融萬境。

39、法性本來空寂,不爲生死所絆。

40、無相行者,即是安樂行。

41、邁向成功的道路是呈螺旋形的歷史發展走勢,倘若沒了您的指引,螺旋的圈數不會如此之少,也不會如此之順。

42、解釋,在很多時候,真的是必要的。哪怕不善言辭,也要儘量學着去做,不然別人以爲你默認。誰說自己不在乎誤會,那不是裝叉,就是扯淡。

43、誰跟你說的道理也都是這樣,要聽,也要思考,把這些道理變成你自己的,不迷信盲從。

44、有懷疑的過程纔有思考,沒有經過懷疑的深信是盲從。

45、但是若要真的走的更遠,更高,你需要拼到最後,拼的是實力。它包括:態度、能力、知識貯備。

46、但是如果都是理性的談話,起碼可以得到我所需要的瞭解尊重以及一定層面上的認同感吧。

47、因爲各自的獨立、交集的變化,有的朋友自然會慢慢淡出;有的需要時常聯繫,免得情感慢慢淡漠;也有一種珍貴的友情,在曾經的一段時間內已經鞏固,並不會因爲時間流逝或長久未聯繫而消減。

48、當然也包括有趣的人,只要是人。他也會遇到他的精神困境,也是別人不能感同身受和代而處理的。

49、家庭教育立足身教。父母透過對自身行爲的規範,用榜樣和環境的力量來影響和薰陶孩子,而不是父母放縱自己的慾望和情緒,透過粗暴的訓斥,打罵等方式來管教和塑造孩子。

50、幸福在哪裏?幸福在家裏。

51、知識如果不能生成智慧,那麼知識就是"知障",知識就變成了垃圾。

52、爲了練習,首先神造了傻人,然後祂創造了教育委員會。

53、孩子們被送進了學校,至少在當時,那總算是一個學校吧。柔弱的幼年一代每天在這裏專心致志地苦幹上十個鐘頭,從書本里學些他們所不懂的毫無用處的東西,依靠死記硬背,像鸚鵡學舌似的;因此受完了教育的成績只有兩點,一是永遠的頭疼,二是念書的本領——念起來流利得很,既不要停下來拼字,也不要換氣。

54、在北大學《刑法》不跟陳興良學是你的損失,在清華學《證據法》不跟我學是你們的損失!

55、有誰這樣大膽,敢欺侮你?是任我行嗎?你叫他進來。

56、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與艱難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來的。――羅斯

57、應該強調,不嚴肅認真的教育,有許多隱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聰明的。

58、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泰曼·約翰遜

59、對呢……第一次,知道天空顏色的那一天,就是遇上你的那一天……

60、看到了麼,這個世界的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