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語錄錦集89條

說到底,靠到最後靠自己,處到最後要真誠。下面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家庭教育的語錄89條,歡迎閱讀。

家庭教育的語錄錦集89條

1、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

2、真正懂得享受人生的人,是不把享受人生作爲人生的終極目標的。也就是說能夠吃得苦,更能享得福。我說的,並不是社會評價。

3、愛喜生憂,愛喜生畏,無所愛喜,何憂何畏。好樂生憂,好樂生畏,無所好樂,何憂何畏。貪慾生憂,貪慾生畏,解無貪慾,何憂何畏。《法句經》卷下,好喜品

4、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隋)智顴《摩訶止觀》卷九

5、無量無數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無念,如是見世間。《華嚴經》卷四十九,普賢行品

6、識性識相,皆不離心;心所心王,以識爲主;歸心泯相,總言唯識。"唯"遮境有,執有者喪其真;識簡心空,滯空者乖其實。所以晦斯空有,長溺二邊;悟彼有空,高履中道。(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一

7、以戒淨故得心淨;以心淨故得見淨;以見淨故得疑蓋淨;以疑蓋淨故得道非道知見淨;以道非道知見淨故得道跡知見淨;以道跡知見淨故得道跡斷智淨;以道跡斷智淨故,世尊施設無餘涅槃。《中阿含經》卷二,《七車經》

8、世間雜五色,彼非爲愛慾,貪慾覺想者,是則士夫欲。衆色常住世,行者斷心欲。《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52經

9、見有見,聞有聞,念有念,識有識,睹無着,亦無識。一切舍,爲得際,除身想,滅受行,識已盡,爲苦竟。《法句經》卷下,泥洹品任何痛苦產生的根源是諸識。滅寂諸識,痛苦就不再產生。《經集》第三品,第十二章《二重觀經》

10、人生如夢,這場夢不論是美夢、噩夢,我們都是這場夢的主人,可以選擇在美夢裏不迷失,陷入噩夢時保有醒覺的能力。一海濤法師

11、雖是俗世塵光,卻也歲月靜好。做一個淡然女人,飄忽人際中,置身世相外,不睹萬般誘惑,只贏一人之心;做一個靜默女人,淺笑袪千愁,輕語醉春秋,雖不善言辭,亦自成風景;做一個濃情女人,寂時似禪定,情竇如烈火,愛就夢一場,別恨只道無;做一個寒梅女人,只爲暖冬,無意爭春,惟願走過,不求來過。

12、生活在凡塵俗世,難免與人磕磕碰碰,難免遭到誤會猜疑。你的一念之差、你的一時之言,也許會被別人加以放大和責難;你的認真、你的真誠,也許會被別人誤解和中傷。如果非得以牙還牙,拼個你死我活,如果非得爲自己辯駁澄清,就可能會導致兩敗俱傷,那還不如拔除憤怒的毒根,做一個輕鬆之人。

13、慈悲沒有敵人,智悟不起煩惱。

14、所謂禪在當下,就是用禪的精神、禪的方法、禪的見地、禪的功夫指導我們如何面對生命的當下、生活的當下。

15、雲是雲,山是山,溪是溪。鄉野人家,往往是十里一家。獨享一方桃紅杏白,水墨丹青。一個钁頭,一把鋤,一襲蓑衣,一個笠。牛羊在雲煙裏,籬笆在懸崖上,種豆栽花,自在安逸。空山野岸,一人獨來,一人獨往,只把禪心逐白雲。

16、要做個受人歡迎的人,做個被愛的人,就必須先照顧好自我的聲和色。面容動作、言談舉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養忍辱得來的。——證嚴法師

17、誠於中,外於形。一個人命中能賺多少錢,當多大的官,其實都是由他自己平時爲人處世所積累的善惡來決定的。生活中,我們的一舉一動,可能都在預示着事物發展的規律,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和大自然都是相通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人的行爲好壞甚至一個起心動念,對這個世界都會有深遠的影響,這叫天人合一!

18、學佛很久卻仍未認識煩惱,表明我們的學佛僅限於學術;修行多年卻仍未解決煩惱,表明我們的修行只注重形式;即使自稱是上師、活佛、堪布、法師、成就者,若仍未戰勝煩惱,心中不具備愛心和智慧,那麼這些成就者等的名號就是徒有虛名。

19、很幸運,我們每一位衆生都平等地擁有追求究竟快樂的權力,也都平等地具有達到究竟快樂的潛能。非常可惜的是,我們往往將眼前的快樂當做究竟快樂來看待,而失去了獲得究竟快樂的機會。究竟的快樂不在外境,而在內心。內心的祥與、安寧、喜悅、慈悲與智慧,皆是由內往外釋放的,而不是靠外境求來。對現象進行分別與執著,那麼現象就會成爲我們遭受痛苦與煩惱的因素了。

20、佛說:犯下罪行而知道錯了,有了過失而能夠改正,罪業將消解,後來必定得道。

21、木魚封脣,瘦骨嶙峋,聲聲勝蟬鳴,怎教貧僧禪定。寺廟空靈,冤怨微薰,蠟滅緣盡。

22、有一乘道,淨衆生,離憂悲惱苦,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雜阿含經》卷十九,第535經

23、欲能縛世間,調伏欲解脫,斷除愛慾者,說名得涅槃。《雜阿含經》卷三十六,第1010經

24、妄念不生爲禪,坐見本性爲定。

25、念乃隨起隨滅,並無實物,一猶之空花,幻有實無也。

26、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念自性定,心地無我自性慧。

27、二性空是體,知二性空是解脫,更不生疑,即名爲用。

28、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孩子,更願意受到大人的表揚與誇獎。但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總是將更多讚美的言辭獎勵給表現好的學生,而往往忽略了對差生的鼓勵與表揚。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越是各方面都表現差的孩子,對讚美的渴望就越強烈,因爲他們受表揚的機會太少了。所以,對於他們來說,一次表揚就是一點進步的積累,一句讚許就是一份信心的提升。

29、傳說皮格馬利翁愛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熱誠的期望下,塑像變成活人,並與之結爲夫妻。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奇蹟呢?由於羅森塔爾和賈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學家,教師對他們提供的名單深信不疑,於是在教育過程中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情感,即對名單上的學生特別厚愛。教師們掩飾不住的深情在教學過程中透過語言、笑貌、眼神等表現出來。在這種深情厚愛的滋潤下,學生自會產生一種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心理,在這種心理的推動下,他們有了顯著進步。這一效應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

30、我爲自己的家族工作,拒絕成爲大人物手下的傀儡。

31、不要把私人的感情帶到商界,這不利於發展,即使有解決不了的,靠你的能力,你的智慧來解決。

32、自由競爭是浪費的,壟斷是有效的。

33、精神上的痛苦和恐懼並不能減弱肉體上的飢餓,吃飯可以減弱痛苦。

34、我一直與你同在,無論何時。

35、這個世界本身就沒有所謂的清白而言,你能坦言,你從來就沒說過慌,這是自欺欺人。

36、目前的中國,最大的問題是把形式當成了內容。

37、幸福是一種有希望的等待。"

38、對革命黨來說,窮人越多越好;對執政黨來說,小康家庭越多越好。"

39、轉凡夫觀念,至絕對境界,即是證性。

40、跳出學校看學校,跳出教育看教育。

41、把孩子的生命安放在天地自然之中。

42、只個無念,是名真念。

43、對於教師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於家長中。當大家都動起來,羣策羣力了,這個集體才叫厲害呢!"有人說老師帶的不是一個班,而是兩個,一個是學生班,一個是家長班。我非常贊同。

44、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之一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而這,就是及格、良好、優秀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

45、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並不是爲了讓你拿"我沒興趣"來搪塞,並試圖避免做一些我們叫做義務責任的事情。

46、交流是必須的。我指的不是八卦寒暄打發時間而是思考的碰撞。

47、修行須依經中所明之理,返照自性。

48、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來具足。

49、凡聖情盡,體露真常。

50、內視不己見,返聽不我聞,乃知一切諸法滅,非智緣滅。

51、如風無形,動則即知,心亦無形,緣物即知,攝心無緣,即名爲定。

52、大道無門,千差有路,透得此關,乾坤獨步。

53、好惡是非,一時都放,則心無住處。心無住處,則無有心,即無有心,亦無無心,有無總無,身心具盡。身心盡故,泯齊萬境。萬境無相,合本一冥。冥然默照,照無不寂。以寂爲體,體無不虛,虛寂無窮,通同法界。法界緣起,無不自然,來無所從,去無所至。

54、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55、1歲半以前,視覺佔主要地位。2、3歲時已能識別物體的大小、距離、方向和位置,在戶外散步時也能認識回家的道路,能觀察畫中的人物,周圍出現的不同事物能引起幼兒的注意,並且開始注意成人的語言。

56、在概括形成發展的同時,判斷能力也隨着發展起來,例如當他看到爸爸的鞋時,就會指着鞋說:"這是爸爸的"。漸漸地能判斷數量、類屬,並會找出物體相同的和不同的特徵。

57、想像能力在2歲左右出現,隨着幼兒大腦皮層的發育,想像能力獲得了進一步發展。2歲時,說話用的詞一般已達500個左右,3歲時可達1000個左右,已能將詞連接成有次序的語言,能把許多詞接通或形成詞的鏈鎖,然後牢固地記住。

58、情感的發展、情緒的飽滿與否,在幼兒的健康及心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日常活動中,應使糾兒保持着積極和愉快的情緒。周圍人或事物的影響,促使幼兒的情感日益複雜化。

59、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是對您真實的寫照。您就是啓明燈,就是北斗星,又是一年您節日,祝您快快樂樂。

60、您是火種,點燃了我們的心靈之火;您是路標,指引着我們前進的方向;您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了他人。

61、快樂像同學校友越來越多,煩惱像學校福利越來越少,友誼像領導講話越來越長,祝福像突擊檢查說到就到!

62、聰明的人感性生活,理性工作;睿智的人會在生活的感性中加一點理性,工作的理性中加一點感性,這樣更有人性的魅力。

63、萬事要依照自己的心,也要依靠大腦。依從心,是追求你真正最需要的東西;依從大腦,是明白怎樣用正確的方式得到它。感性理性不是那麼簡單的東西。

64、真正最強大的`人,是不會依仗自己的強大去欺壓別人的,他也不需要用這個來證明自己的強。甚至不一定需要社會評價一致說他強。

65、當然在獨立的基礎上,仍然有人可以並值得相信或被依靠。

66、所以會有人陪伴,應當感激;也有人離開,可以理解;更多的,有人也許僅僅是,不在那裏——非主觀因素。

67、要學會找同類找同伴,更要學會獨處中找到生活的樂趣和意義。

68、好奇心、興趣、創造性等都不是培養出來的,是人的自然屬性。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去喚醒和保護,而不是總想着如何去塑造。盲目地去教導和干涉,反而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和自覺。我們需要的是少點自以爲是,多點自省自律。爲一個錯誤的問題尋找一個正確的答案是徒勞無益的。自己先做對了,孩子往往就做對了。

69、祝福是真誠的浪漫的溫馨的,老師是敬愛的親愛的心愛的,內容可長可短但心願是統一的:教師節到了!

70、孩子的心靈就像小水庫,煩惱就像暴風雨,淤積多了就需要疏導和排泄,如果得不到疏導和排泄,這個還不堅固的小水庫,有朝一日就會決堤;傾聽孩子,就像開啟一道閘門,讓孩子心中的洪水,緩緩地流進父母那寬闊的胸膛。孩子說完了,煩惱也就基本解決了。

71、學校是知識的海洋,家庭是成功的保障。

72、成功與失敗之間差距有多大?就在知道和做到之間!

73、我們做家長的其實做到——像孩子尊重我們那樣的尊重孩子,像孩子理解我們那樣的理解孩子,像孩子原諒我們那樣的原諒孩子,像孩子愛我們那樣的愛孩子就夠了!

74、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抓什麼?怎麼抓,真的需要好好落實,好好落實就是要像重視大學一樣的重視幼兒教育!

75、一個人的眼界決定一個人的境界,一個人的胸懷決定一個人的格局,我們不能無限延長我們生命的長度,我們卻可以無限地拓寬我們生命的寬度和廣度。

76、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每個孩子都是冠軍,如果不是,他(她)就來不到這個世界上!可是爲什麼後來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距那麼大呢?拉開差距最大的環節就在家庭教育!

77、孩子們被送進了學校,至少在當時,那總算是一個學校吧。柔弱的幼年一代每天在這裏專心致志地苦幹上十個鐘頭,從書本里學些他們所不懂的毫無用處的東西,依靠死記硬背,像鸚鵡學舌似的;因此受完了教育的成績只有兩點,一是永遠的頭疼,二是念書的本領——念起來流利得很,既不要停下來拼字,也不要換氣。

78、將快樂傳遞給每一個孩子,讓孩子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精彩。一切爲了孩子,爲了一切孩子。桃李滿園競芳菲,碧血丹心寫未來!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工作。教師——黑夜中的明燈引領學生駛向成功的彼岸。

79、付出是收穫的沃土,關愛是動力的源泉,微笑是學生心目中的一縷溫暖的陽光,更是他們走向成功的階梯。我要把微笑綻開給孩子,鼓勵傳達給孩子,關愛贈送給孩子,讓每個孩子都盡享教育的真愛。

80、我願將自己全部的愛獻給孩子們,讓他們在人生起跑線上跑好第一步。我願做鼓盪着愛與溫暖的春風,使孩子只需輕輕一躍便騰空而起,在成長的天空裏翅高飛。 一切爲了孩子,爲了一切孩子。

81、師生之間心與心的交匯之處是愛的聖地。用千百倍的耕耘,換來桃李滿園香。教師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羣羣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知識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爲科學;教師不存在的地方,無知就變成了聰慧。

82、和藹可親的態度,永遠是教師良好教態的註腳。語言作爲工作對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於騎士的重要;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在於作爲騎士的教師駕馭駿馬的能力高低。穀穗越飽滿就越低垂,學識越淵博就越謙遜。

83、愚蠢的教師只會傳授真理,聰明的教師應教孩子發現真理。在集體教學中,要儘可能多地要求每個孩子,也要儘可能多地尊重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對自己都有信心。教師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老師的影子。感人肺腑的談話,能醫治孩子心靈的創傷。

84、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教書。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在知識的舞臺上,最淵博的教師也是最謙虛的學生。教師與畫家不同的是他要創造真善美的活人。勤於給一棵棵稚嫩的幼苗鬆土、澆水、捉蟲、施肥的園丁終將迎來爭奇鬥妍的春天。

85、以德感人,爲人師表。視責任爲美德。教書育人,功德無量。職業道德是做人之本,爲師之本。在教學上,要做教師兼學者;在寫作上,要做學者兼教師。堅持啓發式,避免注入式。博學、耐心、寬容,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

86、這可真教人爲難了!童大哥,想當年在太行山之時,潞東七虎向我圍攻。其時我練功未成,又被他們忽施偷襲,右手受了重傷,眼見得命在頃刻,若不是你捨命相救,做兄弟的又怎能活得到今日?

87、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權利,就得令行禁止。

88、挫折教育並非只是讓孩子過過苦日子,乾點苦活,挫折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堅強品質。――劉大偉

89、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比對孩子身體的關心更爲重要,孩子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戰未來,走向成功。――布魯爾·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