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方案

小課題實施方案範文(精選5篇)

方案3.34W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衆的參與性及互動性。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課題實施方案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課題實施方案範文(精選5篇)

小課題實施方案1

一、研究背景: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是語文的“半壁江山”;是歷年來廣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課題,也是學生的難題。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於我們目前的作文教學仍然存在着重視教、輕視學;重視成文的模式套路,輕視寫作動機的激發;重視思想認識的高度,輕視情感意願的表達等弊端。以至於學生作文的主動性、參與性、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發揮。我們認爲要突破現狀,使學生真正紮紮實實地掌握並得心應手地運用寫作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須打破寫作與生活之間的“厚障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

二、研究的目的,意義:

解除學生的畏作心理,讓學生養成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善於思考、大膽創新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自己的情感驅動下,用自己認爲恰當的語言,大膽的用“我”的自由之筆,寫“我”的自得之見,抒“我”的自然之情,顯“我”的自在之趣,訴“我”的自悟之誠。作文自由化的目的是激發孩子的寫作慾望,變“要我寫”爲“我要寫”,學生能寫出真、善、美的習作,使學生敢於、勤於、善於,樂於說真言、寫實話、吐真情。培養學生自能作文的意識、興趣、能力、習慣以及對生活和習作負責任的態度。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科學的教育理論

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已經有了快樂教育的思想萌芽,他曾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心理學家表明:學習本來是一個伴隨終生的自娛的過程,生命就是在這種自娛的過程中開啟所有的器官,不斷吸取利於生命成長的養料。

(2)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

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知識與能力的形成,學習主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重要因素。小學生的作文興趣來源於“有材料可寫”,一旦有了材料,他們就會躍躍欲試,表達興趣濃厚。在這種情緒下,作文課堂教學就會取得顯著的效果。

(3)對《語文課程標準》的解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關於小學生習作目標有這樣的表述—一“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1—2年級)”;“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3—4年級)”;“懂得寫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5—6年級)”。我們從“有興趣”、“樂於”、“自信心”、“願意”、“分享快樂”等詞中,看到了新課標對學生的關注和關懷,應該說,達到了這些要求,也就達到了作文教學最理想的境界。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一)、教師方面:

(1)更新作文教學觀念

1.正確把握小學生作文的特點

《語文課程標準》中,稱小學生的作文爲“習作”。習作,重在一個“習”字,它強調小學生的作文就如同繪畫的寫生一樣,是一種練習。而截然有別於“創作”,要求不宜過高。柴向陽老師關於作文新概念的一段話:“小學生可以寫不好作文,但決不能怕作文??在小學階段,教師如能透過教學,讓學生愛上寫作,就己經是很大的成功。”教學中,我們就不能光盯着結果,只管“我要的是葫蘆”,而應該想方設法激發起學生寫話、習作的興趣,所要做的應是“儘可能地減少束縛,儘可能地給學生更多的表達的自由,多引導,多激勵,少限制,少指責。”

2.正確理解小學生作文的心理

“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朱自強:小學語文文學教育)教師不要以指導的名義,讓學生成爲‘被裝在套子裏的人’。我們應該熟諳學生的作文心理,纔有助於減輕這種差異造成的錯位現象對學生產生的心理壓力。

3.樹立整合的大作文觀

對學生來說作文能力的習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文教學是循序完整而統一的,從小學低年級的寫話到小學高年級的習作,到中學的寫作,是一個整體,對學生個體來說則是漸進的過程。

(2)重新定位作文教學中的教師角色

教師再不是置身於作文之外者,也不僅僅是寫幾篇範文的指導者,而應和學生一道體驗生活,一道寫作文,成爲學生的合作者。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有針對性地提出不同看法,跟學生商量應該怎麼寫更好。透過有針對性的點撥,使學生明確自己修改的方向,清晰自己究竟怎麼說別人才能聽得更明白。這樣做,學生心情是開朗的,也是愉快的。

(二)學生方面:

1、心理上

(1)培養寫作的動機:拉西曼說:“不喚起學生學習的慾望而企圖教授學生的教師,等於在打冷的鐵。”要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就要引導學生認識作文不光是考試獲好的成績的需要,而且也是日常學習,生活的需要,是自身發展的需要。學生只有認識到寫好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們的作文行爲纔會是自覺的、自主的,才能克服盲目性,寫作的心理動力才能被激發起來,才能產生高度的作文熱情,自覺地去發展自己作文的智力因素,自覺地觀察生活,觀察社會,辯證地思考,主動練筆。

(2)、開放寫作的心理

兒童具有謬斯天性,他們會按着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和表達,在寫作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和體會兒童獨特的審美體驗和兒童化的語言,真正解放兒童的手腳,讓他們寫真話,寫出自己的話。

兒童具有興趣選擇心理。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對身邊事物的觀察體驗,常常是在自己的興趣愛好的心理驅動下進行的,而且他們觀察的視角也是一種“孩子”的視角。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寫下來,就是對兒童寫作興趣的保留和延續。

(3)、榜樣引領,名家故事啓迪

每個人都有“見賢思齊”的心理,因此名人效應是有很大的鼓動性的。對於小學生,他們對於名人名家更是有一種崇拜的心理,會以他們爲追求的目標和行爲的榜樣。因此給學生介紹一些作家或詩人的事蹟,以激發學生的寫作的興趣。

2、寫作形式上:

(1)開放閱讀作文

“對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讀者所得的感受也難免不盡相同。閱讀的立體情感反應因讀者而不同”,是並不鮮見的現象。清代詞人譚獻也說:“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這種閱讀活動中情感反應的千差萬別,爲學生的閱讀作文提供了理論支援,也使閱讀作文的實現有了可能。可以說閱讀作文爲學生開闢了一塊衆說紛紜之地,更好地讓他們傾吐自由之聲。開放閱讀作文,就是立足於學生個性的理解,採用續寫、評論、補白等方式,給學生一個內容的憑藉,爲學生提供一個臺階。

(2)記錄型作文

討論記實、觀察記錄、訪談記錄、調查報告等等,都同屬於記錄型作文。作文內容是外顯的,是有形的,學生只要稍加整理,就能成文。不用苦思冥想,也不用侷限於課堂,以它靈活、記實的特點受到學生的喜歡。另外把自己取得的材料公諸大家,學生就會產生一種與別人交流的衝動,寫起來也不費力氣。這種作文,分散了學生用在習作上的注意力,又把材料掌握的難度進行了分解,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心理壓力,不僅有情有趣,也輕鬆愉快。

(3)想象習作

a、接龍作文,不是平常意義上的接龍。而是在教學中,給學生一個情境,給學生一個想像的開

頭,讓他們從這個起點上開始習作。

b、多詞串短文,給學生提供幾個詞語,要求學生靈活運用詞彙,編寫故事。

c、看圖寫作文,給學生提供單圖或多圖,要求看圖理解,自圓其說。

這些形式的作文,在內容上可以提供了故事發生的地點、可能有的人物或一個特定的懸念,至於事物本身靠學生的想像來填補。如此想象的空間最大,侷限最少,最大限度地引起了學生們的表達興趣,想像慾望,他們很樂意接着寫下去,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

(4)話題作文

a、提供有爭議的話題

這類話題,可以是對課文的不用理解,可以是生活中遇到的兩難的情況,如此沒有現成答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既能引起學生興趣,又讓他們有話可說,寫出個性。

b、提供有趣味的題目

好的題目等於作文成功了一半。雖然學生作文不同程度地要受到題目的束縛,但一個有趣的題目,卻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生躍躍欲試的表達願望。

3、手段上:

(1)、採取多媒體輔助寫作。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直觀、形象、生動、色彩鮮明的事物,特別容易引起兒童的興趣。根據兒童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利用錄音、錄像、投影等現代媒體,以活動的畫面、鮮豔的色彩、動聽的音樂旋律等參與作文教學,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作文興趣。對於中年級,我們可以採用聲像引路—例文分析—指導觀察—試寫評改的步驟進行教學,對於高年級,我們可以採用例文引路──總結寫法──觀察構思──試寫評改的步驟進行教學。

(2)、社會生活實踐

結合學校和學生處於農村的實際,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農村的山青水秀,感受天然的植物園、動物園,認識事物,尋找寫作素材。引導觀察事物之時,爲使學生擺脫被動狀態,變“老師要我觀察”爲“我要觀察”,以形成觀察的能力。許多同學對作文感到頭疼,但是一提起這些玩意兒,卻十分起勁,教師要加以指導,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4、評價上

(1)、評價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寫作能力。”“願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因此,評改的方式應是開放的,多樣的。

a、邀人聽讀,徵求修改意見。習作完成後,老師可適當安排時間由學生邀請自己信任的同學來聽讀、徵求修改意見,還可拿回家中大聲朗讀給家長聽,讓家長出謀劃策,提出看法。

b、相互換讀,協商修改。教師有意識地組織學生結合,相互換讀文章,相互借鑑、相互吸取、相互營養,發現問題相互研究,相互評改,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共享以語言文字砌就而成的五彩斑斕、絢麗多彩的精神世界。

c、個別交談,當面修改。教師當面輔導學生修改作文,聽取他的修改意見,作適當點撥。同時使學生感到教師對他的作文的重視。然後在學生第一次作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學習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進行第二次作文。

(2)、評語評分

評語以激勵表揚爲主,注意發現作文中的“閃光點”,評分時可採用一位名師的做法,學生修改一次加一次分,好作文可得100分甚至超過100分,充分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

(3)、展示激情

a、對寫得好的作文,我讓學生自己用錄音機錄下來,然後在班上“發表”;

b、把學生作文中的好詞好句或好片段在“學習園地”裏“發表”;

c、鼓勵學生在校報上發表習作,最好的作文推薦給報社,讓學生擁有廣大的“讀者羣”,在成功中體會到寫作的喜悅和自豪。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透過對國內外有關“作文興趣培養”理論與經驗的學習研究,對“多種途徑”的內涵和外延更加明確的認識,常上教育教學網站,參與教育教學論壇的討論,主動向有關專家請教,加強理論學習,使本組教師得到理論的提高。

2、比較法

學生與學生之間比較、學生前後作文比較、學生作品跟名篇比較

3、數據分析法

爲提高研究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對調查的基礎數據進行分析,爲總體把握學生的寫作善提供紮實的科學基礎。

4、行動研究法

將研究制定的實施方案貫掣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去,有計劃有步驟地在教學工作中開展行動研究。

六、課題研究的管理措施

1、請學校領導擔任本課題研究的負責人,研究過程中及時向學校彙報情況,及時得到指導,並經常與平行班比較,與平行老師切磋。

2、課題組人員必須加強自身建設,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科研方法,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工作,努力完成研究任務,積累各種資料,及時分析總結。課題研究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研究發現新問題並加以解決。

小課題實施方案2

一、課題來源

透過本課題研究,探索;把優秀、健康、積極向上、正面反映生活的民間剪紙藝術作品進行篩選、整理、加工,使其成爲幼兒能理解、接受的教育內容,用適當的方法和途徑使幼兒幼小的心靈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豐盈,在他們的心靈中播下民間剪紙藝術的種子,激發他們熱愛民間剪紙藝術的情感,使優秀的民間剪紙藝術能夠在下一代的中國人中繼承和發揚光大。

在研究和實踐中我總結出的剪紙活動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

1)、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滲透幼兒民間剪紙藝術教育。

2)、幼兒園、家庭、社會三者形成共育合體。

3)、探索民間剪紙藝術對幼兒各方面發展的促進作用。

4)、開發和生成民間剪紙藝術特色的主題活動。

二、本課題的重大意義

本課題旨在爲幼兒創設一個發掘幼兒生活情趣,培養幼兒動眼、動腦、動手的能力,以及參加活動保持專心、細心、耐心的良好習慣與注意能力,訓練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充分發揮幼兒參與剪紙活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透過剪紙機活動,使幼兒掌握剪、貼的技能,增強幼兒雙手的靈巧性,促進幼兒手指靈活協調性的發展。

啓迪幼兒從剪紙活動中去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豐富幼兒多方面的知識,啓發幼兒自主探索大自然、大千世界,對剪紙活動產生興趣,學習與他人協作活動,自由表現自我、發現自我存在的價值,學習用剪紙藝術去表現幼兒自己在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幼兒園生活乃至社會生活中的感受和對生活的美好願望。

三、課題的理論依據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

以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的社會歷史文化學說爲突破口,運用格式塔心理學派“異質同構”教育觀點和加德納的多元智能思想,以精心篩選出的優秀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正面反映生活的、具有民族特點的民間剪紙藝術內容,對幼兒進行系統的民間剪紙藝術教育。

民間剪紙藝術蘊涵着大量的社會人文教育和藝術教育,因此,我們將古老的民間剪紙藝術引入到幼兒園這塊教育園地中,借用現代人的思想情感、物質條件和新的藝術手段,給古老的民間剪紙藝術賦予新的生命,讓它以另一種怡情悅性的形式吸引幼兒,形成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完美園本特色。

四、課題的研究價值

一)理論價值

透過實驗證明激發幼兒對剪紙的興趣以及培養剪紙幼兒剪紙的技能技巧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唯一的途徑,多樣化的探索就能出新,在發展原有理論的基礎上,探索產生一些新的激發幼兒剪紙活動興趣、培養幼兒剪紙技能技巧的方法與途徑,總結出新的經驗及新的教育理念。

二)、應用價值

1、在富有開拓精神的領導指導下,形成自由的、寬鬆的、富有創新精神團結合作的集體和獨具特色的幼兒園育人環境、管理藝術、辦園風格,從而提高幼兒園的辦園效益和競爭實力。

2、根據幼兒剪紙活動總目標,選擇一些幼兒喜歡的貼近幼兒生活各類事物(包括動物、植物、人物、交通工具以及人們的勞動、遊戲活動等)爲內容,並激發幼兒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家庭生活中、社會生活中對剪紙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等手段構建幼兒剪紙活動的模式,爲幼兒創設一個思考、嘗試、表現自我、表達美好願望的探索空間,爲幼兒提供自由選擇、認識各種新事物、表現成功的教學環境。

透過幼兒園剪紙活動研究的實驗可檢測幼兒剪紙能力的變異。

3、幫助教師形成多元化的教育觀、知識結構和獨特的個性品質,提高教師的教育藝術和教學技巧,形成有創意的教學風格,從而提高教師工作能力和藝術欣賞、創造能力,並製作cai課件、掛圖、幻燈片等輔助教學,提高教師現代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水平,全面提升教師整體素質。

4、在課題實驗的實踐活動中、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促進家園互動,總結出親子關係促進幼兒剪紙能力發展的實踐經驗。

五、課題研究的目的

1、探索民間剪紙藝術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開發民間剪紙藝術主題資源,充實和完善我園的園本課程。

2、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和能力,激發幼兒的民族意識與情感,開發幼兒創造潛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發展。

3、提高教師的教科研素質。

研究多途徑的剪紙活動組織形式,提高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性,加強家園之間的配合,促進我園剪紙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我們將古老的民間剪紙藝術引入到幼兒園這塊教育園地中,借用現代人的思想情感、物質條件和新的藝術手段,給古老的民間剪紙藝術賦予新的生命,讓它以另一種怡情悅性的形式吸引幼兒,形成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完美園本特色。

六、課題研究的內容

1、在以民間剪紙藝術爲特色的園本課程的構建中,教師能運用創新的方法設計和組織各種形式的民間剪紙藝術活動,研究適宜於孩子瞭解和學習的內容、方法、途徑、策略等,以民間美術爲切入口,拓展到課程建設中去,做到在實踐中學習,邊學習實踐邊研究探索,真正成爲園本課程的決策者、設計者、實施者。

2、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幼兒喜歡的形式,對幼兒進行民間剪紙藝術教育,從而促進幼兒社會化進程和全面素質的提高。

3、探索民間剪紙藝術對幼兒各方面發展的促進作用。

4、創設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幼兒園環境,包括園部大環境的創設,民間剪紙藝術工作室的建立與完善,園小舞臺的充分利用,爲幼兒提供主動學習的動態環境,實現環境均衡化、活動化、多元化、立體化,讓孩子在環境中學習。

5、社區環境資源、家庭有效資源的挖掘與利用,建構社區、家庭、幼兒園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提高家長對民間剪紙藝術的認識,指導家長參與實驗的實施,成爲實驗實施的支援者、理解者、欣賞者、響應者、參與者。

七、課題研究的對象

本園3~6歲在園幼兒60人(實驗班30人,對照班30人)

八、課題的研究方法

幼兒園剪紙藝術主題教育的開發研究與幼兒園課程的建設和發展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

因此,我們將以新《綱要》爲指導精神,努力更新教師教育觀念和建立新的教育行爲模式。

在研究過程中爭取實現三個轉變:

(1)從教到建構的轉變,

(2)從強化到興趣的轉變,

(3)從服從到自主(或強制到合作)的轉變。

以課題研究爲中心,開展一系列的園本師資培訓:透過聽、讀、看、寫、畫、談、說、思、學(聽專家報告和專題講座,讀理論雜誌和新《綱要》指導思想,看圖片、錄像及觀摩活動,寫教育筆記、論文、教學方案,畫宣傳欄、主題牆,讀民間剪紙藝術教育的發展方向和前景,說民間剪紙藝術教育在當前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反思中發現問題,學積極的經驗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使我園教師能自覺地投入到民間剪紙藝術教育的研究和實踐中,並以此作爲自我發展的舞臺。

本課題綜合採用操作法、比較法、實驗法、觀察法等多種方法;並結合生動有趣的民間剪紙藝術主題教育的教學方法。

九、研究的週期和階段劃分

課題研究的實施週期:20xx年2月—20xx年2月

(一)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3月至7月)

1、學習理論,蒐集資料。

2、進行研究方案設計、修訂及論證。

3、確立研究人員及分工:

組長:汪洵、盧玲(不含主持人)

組員:白紅林、王豔茹、李麗華、楊樹燕、陳芳琳、李冬梅、司秀、趙莎

4、前期師資培訓,不斷更新和補充教師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水平。

(二)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年8月至20xx年2月)

1、建立自己的子課題方案,在蒐集、整理和分類的基礎上對民間藝術主題活動進行設計、改編、創新和應用。

2、根據各研究階段的目標修改內容、形式及有關材料,做好階段性小結。

3、用邊研究邊思考,邊提煉邊總結的方法,逐步形成一些階段性成果,並定期彙報。

(三)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8月至20xx年xx月)

1、按要求完成各項成果,總結經驗、撰寫論文、申請課題鑑定。

2、在回顧、歸納、提煉、總結的基礎上寫出研究報告,形成最終成果。

十、成果預計

1、形成剪紙活動系列活動計劃、小、中、大班剪紙內容模組。

2、幼兒園開展剪紙活動的有效途徑。

3、試驗課、優質論文、活動的聲相資料。

十一、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

1、課題顧問小組(略)

2、課題研究小組(略)

小課題實施方案3

一、指導思想:

以縣局、鎮總體思路爲目標,以學校即將推廣實施的“一本、三化、五性”工程爲動力,即;一本——以提高課堂效率爲根本;三化——實現課堂教學課題化、科學化、規範化;五性——課堂教學課題突出主體性、全面性、層次性、創造性、開放性。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爲指導,結合學校各學科課堂教學實際,初步嘗試構建各學科教研課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水平,錘鍊教師隊伍。

二、目標要求:

透過建機制、引路子、培新秀、推普及、搞評比等系列活動,使學校研訓活動不斷引向深入。我們的研訓目標可以概括成三句話:以學校10個課題爲導向;以課題代言人爲標尺,爲楷模;達到廣起研訓的良好態勢。

三、具體措施:

建機制

本學期以及更長的一段時間裏,大搞課題的應用與推廣,爲了使此項工作落到實處,學校組建了課題領導小組,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課題領導小組工作職責、課題組組長職責、“課題”工程工作制度、課題教師職責、課題活動制度。

引路子

1、開學第一週,我們將開二次不同層次的會議。一是教研組長的會議,在上學期課題研究的基礎上,確定各學科教學課題,徵求意見,佈置實施方案。二是主研人的會議,初步確定切合本校教學實際,適合在本校推廣的總體教學課題。瞭解學校及各學科的教學課題,明確今後課堂教學的基本授課思路。

2、開學第二週,各學科嘗試運用課題進行授課,對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學校將組織教研組長對各學科教學課題,進行微調及細化整改,力爭達到初級規模。

培新秀。

爲了把課堂教學課題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學校將組織分五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3月1日------9月1日

圍繞各學科課題,開展課題主研人微調及細化整改活動,要求課題主研人精通教育理論,必須吃透新課標,樹立新的教學理念,爲了使他們儘快的掌握以上內容,學校本學期搞三輪關於內容的理論學習,搞兩次新課程標準的競賽。在此基礎上要求課題主研人必須與其他鄉鎮特別是一、二、三小,及時向他們學習好的經驗,好的方式,以充實學校的教學資本。

第二階段:9月1日-----9月17日

開展各課題示範課活動。爲了進一步提高學校課題主研人的整體水平,及時收看“空中課堂”,骨幹教師講示範課。然後結合學到的經驗和自己的教學實際搞出各自的示範課。學校必須有必要的課題研究的檔案資料。

第三階段:9月18日------11月18日

學校輪流講課、評課,促使教師的業務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學期末搞評比。

第四階段:11月19日------11月30日

檢查學校課題代言人收看縣“空中課堂”的筆記。再組織講仿模課,結合學校課題代言人的課,掀起人人學、議、講活動。

第五階段:12月1日------2月13日

學校領導深入各年級隨機聽課,對照各學科教學標準進行檢查,如果出現不合格課,將追究責任。

四、評價獎勵辦法:

1、建立評價階梯體系,即校長-----主任-----教師,層層落實,逐層評價。

2、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結合工作實效進行獎勵。

3、學校在抽查中,如果出現不合格課,將給與一次整改機會,如再次達不到要求,則進行適當處理。

小課題實施方案4

一、對研究問題的實情性分析:

永興小學處在地道的農村,其經濟、文化、交通、資訊等各方面均不及城市,跟一般的城市相比,仍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基於我校地處農村,調查小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現狀我們發現:目前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良的學習習慣確實很多。如一些學生寫字歪七扭八,馬虎潦草、字跡很難讓別人看懂;添字、錯字、漏字、落下運算符號、隨意改變運算順序、點錯小數點等等現象時有發生;數學課的課前準備不充分;不能按老師的要求預習;有些學生計算粗心大意、經常出錯,計算後也不檢查、驗算。有些學生做作業不善於獨立思考、愛抄襲別人的。更爲嚴重的是有些學生對作業中做錯的題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時糾正,而是走馬觀花、一帶而過;上課不認真聽講、搞小動作、回答問題的語句不完整。因此,作爲小學數學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成了我們刻不容緩的天職,它是學生學好數學這門功課的基本保證。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作爲教師,不但要了解學生的現狀,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重要性,還要有一套培養學生習慣的科學指導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從目前現有的研究成果來看,還沒有一套系統地針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指導策略方案,因此本課題具有極高的課題開發價值,我們將在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作一番深入的探索研究。

二、對核心概念的操作定義

1、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覆練習形成並發展,成爲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爲方式。

2、數學學習習慣是人在數學學習活動中養成的一種自覺的、主動的、持久的、自動化的數學學習行爲方式,是在一定情況下自動化地去進行某些數學活動的特殊傾向。

3、農村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是指學生由於全部都生活在農村,父母大都在外打工,孩子長期跟祖輩生活在一起,因祖輩溺愛過多,缺乏管教,監護無力,學習不自覺,數學學習習慣差。

4、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透過老師的引導,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經過自己的反覆練習,從而形成的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三、研究指向與內容

(一)課題研究的指向

1、使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得到提高,從而改變教學方式,在教學形式上有所創新,整體提升教師業務能力。

2、引領教師圍繞課題研究、學習、思考與實踐,尋求有效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3、透過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爲今後數學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

4、打造科研型教師隊伍,幫助教師在“同伴互動”和“專業引領”中,獲得專業發展和支援,進一步形成既有研究熱情、又有一定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

小學數學科研隊伍,推動學校的教學研究工作走向科學發展、特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科研軌道。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課前預習的習慣

2、認真聽講的習慣

3、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四、研究起始時間:

20xx年10月至20xx年12月

五、研究過程與方法

(一)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研究準備階段

1、確定研究方向,撰寫研究方案。

2、結合現狀調查情況,撰寫開題論證報告。

3、組織課題的開題工作。

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

按計劃實施研究,紮實開展各項研究活動。

1、確定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具體目標。

2、查找並學習相關文獻資料。

3、組織相關的交流、研討活動。

4、定期對課題進行小結、反饋與評估。

5、收集整理論題研究資料,提煉研究成果,完成階段報告。

第三階段:總結結題階段

1、課題資料的歸納與彙總。

2、收集整理案例、隨筆等相關資料。

3、撰寫研究報告。

4、申請結題鑑定。

(二)研究方法

1、調查法。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習慣的問卷調查表或訪談記錄表,或透過學生作業、日記、讀書筆記、試卷、圖畫、手工作品等,分階段對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2、觀察法。按照本課題研究的目的、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作出準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收集掌握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情況。

3、實驗法。在日常課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反覆提醒、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從中觀測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情況,揭示其中的因果關係和教育規律。

4、個案法。選取不同類別的學生代表,連續進行追蹤瞭解,以研究他們乃至全體學生學習習慣的發展變化情況。

5、行動研究法。研究工作與學校的日常教學工作緊密結合,在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開展活動,採取邊實踐、邊研究、邊總結、邊提高的做法,最終實現課題研究目標。

小課題實施方案5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由原來的單一、枯燥、被動的學習方式轉變成結合生活情景創設、自主探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合作交流等多種有效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對學生進行了全體的發展、在愉悅的環境中使學生自主地發展。因此,素質教育是一種“以發展爲本,以學生的學習爲中心”的教育方式。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最大限制地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的智慧前能釋放出來,學生成爲知識的發現者和創造者,是學生學會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的主動,學得輕鬆,才能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學生的素質才能全面提高。爲此,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如何抓好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的課堂教學研究的實驗研究課題。

二、研究目標

1、樹立以學生的發展爲目標的教育思想,着眼於全體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2、以知識教學爲載體,着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破除以教師爲中心的教育觀念,改掉教師過去一統課堂、獨佔減胎、蟻教案控制教學、以標準答案卡住學生思維的局面。

3、課堂教學要以激發學生的自主精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爲宗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4、讓每個學生願學、樂學、會學、善學,促進全體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的健康發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課題的界定(小學1——6年級)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在課堂中如何有效的探究新知。真正的使課堂實效性落到實處。

2、透過主體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發展。

3、教師的科學指導是前提條件,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自主學習強調了培養學生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進行能動的學習。(即:主動參與,自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或不情願的學習。

4、培養學生翁體意識、探究意識、能力的培養、使課堂教學更具有實效性。

五、實驗設想

透過專題研究共同探究出真正抓住課堂實效性的策略。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

1、探索法2、觀察法3、實踐法4、調查法5、實踐法

七、課題研究各階段的方法和措施

(一)準備階段

共同商討確定積極研究課題,明確研究任務,以所帶年級爲實驗班。

1、研究時間:20xx年8月——20xx年12月

2、課題: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抓好教學實效性。

3、實施步走驟:

(1)確立研究課題。

(2)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明確分工。

(3)細化研究任務,使教學實效性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

(4)落實研究仍無,分階段進行課題研究。

(二)意義

1、在教學中落實三爲目標,注重學生解決生活的能力。

2、使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很好的體現,能撞我數學知識和技能。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相互合作的良好習慣,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創新能力。

(三)本課題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

1、能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

2、教學方法要靈活,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活動中要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使課堂教學真正發揮了實效性。

(4)研究階段:

第一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常識、實驗。

第二階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確定研究課題。

第三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活動有效性的驗證。

八、實施階段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學新課程有關資料,進行學習交流。

2、對課題研究中有關的問題共同商討。

3、根據課題進行實踐探索。

九、課題研究效果分析

1、能用生活問題進行情景引入,把數學知識生活化,學生主體意識,探求新知的慾望,能力的培養都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勇於發言、敢於問題、主動質疑、樂於交流、共同探索、解決問提。

2、學生學會了自主學習,真正成爲了學習的小主人。

3、從合作探索知識,課堂評價等真正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達到了好的效果……

十、研究課題目前存在的問題。

1、由於部分教師現未能在職,給研討工作帶來不便。

2、對個別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一些策略部內有效實施,使研究工作不能順利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