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方案

醫聯體實施方案範文

方案2.81W

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醫聯體實施方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醫聯體實施方案範文

醫聯體實施方案 篇1

爲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我市衛生事業全面健康發展,推進我市婦幼保健和公共衛生服務資源縱向聯合,加快我市城鄉一體化和醫療同質化婦幼保健服務體系的進程,探索我市公立醫院改革的工作路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XX〕11號)、《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20xx-20xx年)和《安陽市婦幼保健醫療聯合體章程》有關精神要求,結合我院前期對內黃縣婦幼保健院等4家基層醫療機構的調研情況,制訂安陽市婦幼保健院醫聯體實施方案。

一、基本原則

(一)在市衛計委領導下,成立以技術合作爲核心鬆散型醫療醫聯體。醫聯體各成員單位在自主經營單獨覈算的基礎上,強化以技術合作爲紐帶、以婦幼健康爲中心的分工協作關係,積極推行規範化和同質化醫療服務,提升基層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二)依託醫聯體的有效運營,進一步密切責、權、利一致的三級婦幼網絡各成員單位間的關係,建立科學有效的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等分工協作機制,打造我市城鄉一體化的婦幼健康管理體系。

(三)以婦幼保健三大學科體系建設爲指導,兼顧各成員單位和醫務人員實際利益,合理調整各成員單位服務模式、業務結構和發展方向,形成覆蓋我市常見病、多發病以及疑難重症完整的學科體系。

(四)分步實施,穩妥推進。堅持改革、整合、發展的創新思路,制訂穩妥、科學的分步實施方案,化解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羣衆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合理”的城鄉一體化的基本醫療保健服務,努力辦成羣衆滿意、政府滿意、醫院滿意和醫護人員滿意的醫療聯合體。

二、組織框架

(一)在安陽市衛計委的領導下,建立由安陽市婦幼保健院牽頭,以安陽縣婦幼保健院、內黃縣婦幼保健院、湯陰縣婦幼保健院、林州市婦幼保健院爲骨幹,形成輻射全市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網絡框架,並以醫聯體章程爲共同規範成立理事會和組建醫聯體。

(二)理事會每屆任期4年,設理事長1名,由市婦幼保健院院長擔任,副理事長若干名,原則上由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和各縣(市、區)婦幼保健院(所)長擔任,理事(名額不限)原則上由核心單位、骨幹單位各學科帶頭人、業務骨幹以及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要負責人擔任。理事會負責審覈醫聯體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計劃;探討婦幼保健醫聯體範圍內以經營、管理、醫療、保健、康復和公共衛生服務爲紐帶的合作方式;建立全方位的支援、溝通、協調機制;探索區域醫療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發展新路徑。

(三)祕書處負責起草醫聯體章程和醫聯體發展規劃,提交醫聯體理事會討論,組織和策劃醫聯體重大活動等。祕書處設祕書長1名,副祕書長3~5名,由醫聯體理事長提名,經理事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4年。

(四)理事會辦公室作爲常設工作機構,辦公室成員(5~7名)由理事長提名,經理事會研究透過後產生,負責醫聯體日常工作。

三、執行模式

(一)按照國家衛計委對婦幼保健院的功能定位和“三個中心”的學科建設要求,加強醫聯體“婦女保健”、“兒童保健”、“孕產保健”三大學科的規範化建設,實現三級婦幼保健網絡的無縫對接。並以技術幫扶爲切入點,探索醫聯體內各專業間分工協作的新機制,逐步建立我市婦幼保健技術共享的醫療同質化、城鄉一體化的分級協助機制和覆蓋我市常見病、多發病以及疑難重症的學科體系。

(二)建立系統的合作幫扶機制,加速我市城鄉一體化和醫療同質化進程,努力打造我市“基層首診”、“分級診治”和“雙向轉診”快捷、有序的就醫模式。

1.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由市婦幼保健院組織成立幫扶小組對基層婦幼保健院和社區服務中心進行“一對一”的結對幫扶。牽頭人由市婦幼保健院行政領導或各學科帶頭人擔任,成員由市婦幼保健院各亞專科科主任和學術帶頭人組成,幫扶小組成員的專業組成原則上要覆蓋我院三大學科,透過定期坐診、查房、會診等形式,帶動醫聯體內部各成員單位的協同發展,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提高基層婦幼衛生機構的服務水平,使羣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健康保健服務,真正做到“首診在基層”和有效啓動醫聯體內部“雙向轉診”機制,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合理配置、人民羣衆方便和有序就醫的願景。

2.建立“雙向轉診”機制,打造我市婦幼保健的閉環管理體系,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按照患者自願原則、分級醫療原則、資源共享原則開展“雙向轉診”工作,建立並完善各病種轉診指徵和流程,密切醫聯體成員單位間在婦女保健、兒童保健、孕產保健、新生兒出生缺陷三級預防、兩癌篩查等婦幼保健方面的合作關係,建立疑難及急危重症以及“新篩”、“產篩”陽性或孕產期高危患者的轉診機制,以患者爲中心建立“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和溝通機制,爲上轉患者提供“一免三優先”,即免掛號費、優先安排接診、檢查、住院等優惠措施,對下轉患者實行100%隨訪,爲“雙向轉診”的病人提供連續無縫式交接服務,對高危患者實行呵護式的閉環管理和爲醫聯體成員單位間實施保護性醫療措施。逐步打造醫聯體內部質量管理和患者安全保障體系,落實國家有關“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等醫改新政。

3.建立醫聯體培訓機制,加強基層能力建設。爲促進醫聯體內部人員綜合素質的共同提升,市婦幼保健院計劃定期對基層各成員單位的醫務人員開展免費的培訓和進修工作,透過進修、專業技術培訓、專家巡講和學術交流等形式,加強前沿的知識交流,共同提高專業學術水平,加速本地區醫療“同質化”進程。

4.持續提升基層服務能力,透過對安陽市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兒童保健、孕產保健等方面成熟技術項目和服務模式(如PAC項目、模擬產房、糖尿病一日門診等)的複製等方式推廣新技術和培育新科室,提高基礎婦幼的規範化管理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

(三)統一資訊平臺,實現醫聯體內部資訊共享和檢查結果互認。對安陽市婦幼資訊平臺進行進一步優化改造,逐步建成醫聯體內部醫、患資訊互通和共享的病人檢測和報告終端、預約診療終端、遠程會診終端的醫聯體綜合資訊平臺,實現婦幼健康資訊共享檢查結果互認的閉環管理。

(四)建立醫聯體內部考覈機制,兼顧成員單位各方利益,提高醫聯體成員單位參與的積極性。爲加強醫聯體成員單位學科建設和更好地落實醫聯體各項工作,創新工作機制,建立醫聯體內部考覈體系,制定考評細則和獎勵規定,定期開展考評並以此爲導向加強醫聯體內部交流和合作,達到共同提高學術、技術和服務水平的目的。

(五)加強醫聯體內部文化建設。定期組織舉辦各種文體活動、知識技能競賽和應急演練,提高服務能力,增強凝聚力和激發員工工作熱情,樹立安陽市婦幼保健院醫聯體品牌形象。

四、保障措施

1.必須堅持和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爲婦幼醫聯體執行和發展爭取寬鬆環境。

2.強化社會公益性,圍繞有效開展婦幼保健和公共衛生工作做好頂層設計,透過結對幫扶機制,在醫聯體內部以強強聯合、以強帶弱的形式,統籌開展醫聯體內部學科、亞專科和專病建設,完善我市婦幼保健三大學科的系統建設和實現合作共贏的局面。

3.建立考評和獎勵激勵機制,營造醫聯體內部積極參與和分工合作的氛圍。

4.加強宣傳動員工作,定期召開基層例會,建立高危人羣轉診和跟蹤管理等服務評價體系,鼓勵醫護人員與高危人羣開展“一對一”結對管理,建立閉環交接程序和全過程的呵護服務,打造我市婦幼保健醫聯體的品牌形象。

醫聯體實施方案 篇2

近年來,按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總體要求,我市積極開展市鎮一體化管理試點,建立了市人民醫院聯合白雲湖、水寨、黃河衛生院和市中醫醫院聯合曹範、垛莊、文祖衛生院等兩個醫療聯合體,實施了口腔醫療、產科醫療市鎮一體化管理,提升了醫聯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

20xx年9月,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0號),提出了統籌城鄉、創新機制,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逐步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爲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根據山東省和濟南市實施意見有關精神,在前期市鎮醫聯體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市鎮醫療聯合體管理工作,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思路

按照上下聯動、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統籌整合市鎮醫療衛生機構資源,建立以市級醫院爲主體、鎮(街道)衛生院爲成員單位的醫療聯合體。醫聯體以醫療業務統籌管理爲重點,逐步實施更加緊密的人、財、物一體化管理,最大程度的發揮市鎮醫療衛生資源效益。

二、工作目標

(一)整合市鎮醫療衛生資源,促進市、鎮(街道)兩級醫療機構聯動發展,整體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

(二)提升市鎮(街道)醫療服務能力,減少住院病人外流,實現“縣域病人就診率90%以上”的醫改目標。

(三)建立市鎮(街道)分工協作機制,逐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

三、管理模式

以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爲主體單位,21個鎮(街道)衛生院爲成員單位,建立三個醫療聯合體,鎮(街道)衛生院依據其功能定位、專業特色、雙方意願分別納入某一醫聯體。

市人民醫院醫療聯合體,成員單位包括明水、雙山、繡惠、刁鎮、辛寨、水寨、黃河、白雲湖、相公莊、寧家埠、棗園衛生院。市中醫醫院醫療聯合體,成員單位包括聖井、龍山、文祖、高官寨、普集、埠村、曹範、垛莊、官莊衛生院。市婦幼保健院醫聯體,成員單位包括黨家衛生院。

醫聯體成員單位隸屬關係不變、單位法人不變、產權歸屬不變、法律責任不變、功能定位不變、職工身份不變、監管機制不變。在成員單位加掛“××分院”的`牌子。

對於專科特色比較突出的基層醫療單位,若醫聯體主體單位不能滿足成員單位對某一專業的幫扶合作需求,成員單位也可與其他上級醫療單位建立合作關係。

醫聯體成員單位每2-3年調整一次。

(一)實施人員上下流動,提高基層服務能力

建立醫聯體內部人員合理流動機制,促進衛生技術人員上下流動。主體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晉升、聘任中進階職稱前到醫聯

體成員單位服務。主體單位組建若干個專家服務團隊,根據需要,到成員單位開展專家坐診、會診、手術示教、教學查房等幫扶服務。成員單位制定計劃,定期選派具備培養潛質的衛生專業技術骨幹到主體單位進修、輪訓,不斷提高基層醫療單位服務能力。

(二)推廣適宜技術項目,拓寬基層服務項目

醫聯體主體單位在充分調查瞭解成員單位醫療技術服務現

狀的基礎上,醫基層需求爲導向,醫技術推廣爲手段,從安全性、有效性、規範性和適宜性出發,以常見病、多發病防治實用技術爲重點,科學合理選擇適合基層實際的適宜技術,加強疾病篩查、急診急救、診療規範、康復保健等方面的技術推廣應用,突出基層中醫藥特色和優勢,扶持特色專科建設。

(三)共享優質醫療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充分利用醫聯體主體單位優質醫療資源的優勢,補齊成員單位醫療資源短板,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利用率。以區域衛生資訊平臺爲基礎,醫聯體主體單位成立遠程會診中心,開展遠程醫療服務。逐步建立醫學影像、醫學檢驗、消毒供應、消毒監測、臨牀用血等醫療資源共享制度和流程,解決基層醫療單位因醫療資源配置不足造成的不規範、不達標問題。

(四)廣泛開展業務培訓,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建立多渠道業務培訓途徑,爲基層醫療單位培養一批擅長診治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的醫務人員。主體單位定期安排資深定期到成員單位查房、坐診、會診、講座等多種形式的業務指導,不斷鞏固基本技能。醫聯體主體單位將成員單位醫務人員列入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對象,成員單位按照培訓計劃安排醫務人員參加,不斷更新醫學知識和技能。

(五)完善雙向轉診機制,建立分級診療制度

建立醫聯體主體單位與成員單位之間的雙向轉診機制,簽訂雙向轉診協議,制定雙向轉診流程。按照患者自願、分級診治、連續治療、安全便捷的原則,制定合理、便捷、暢通的雙向轉診細則。成員單位將因條件所限不能救治的急危重症患者轉往主體單位,主體單位將康復期和慢性病患者轉回成員單位。對需上轉、下轉的病人,建立雙方聯繫人制度,提供“一站式”轉診服務。

(六)定期組織指導考覈,提高綜合管理水平

主體單位將醫院管理考覈延伸到成員單位。主體單位組建醫療、中醫、護理、院感、醫技、藥劑等側面的專家組,指導成員單位規範操作、規範執行、規範管理。主體單位定期對成員單位進行綜合考覈,並指導成員單位制定並落實整改措施。幫助成員單位完善醫療服務管理制度,優化醫療服務工作流程,整體提高基層醫療單位綜合管理水平。

四、工作步驟

(一)開展對接調研(7月10日前)。醫聯體主體單位與成員單位進行對接,主體單位對成員單位的人員配備、設備配置、技術項目、運營狀況等進行全方位調查,並建立臺帳。

(二)簽訂合作協議(7月31日前)。在摸底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成員單位的不同情況,主體單位與每個成員單位商定一個適宜的醫聯體合作模式,並協商簽訂醫聯體合作協議。

協議可以吸收鎮(街道)政府(辦事處)參與,三方簽訂,齊抓共管,提升本區域醫療服務能力。

協議具體到每個基層醫療機構要有明確目標,2-3年內幹哪些事,辦成哪些事要具體化。

(三)落實下派人員(7月31日前)。根據成員單位的需求,主體單位落實下派人員,報市衛生計生局備案,並制定下派人員管理規定,協商確定下派人員待遇。

參考:1、手術指導費(進階職稱500元/例,中級職稱300元/例);2、坐診、會診、查房、講課(進階職稱200元/天,中級職稱100元/天)。費用由基層單位承擔。

(四)全面組織實施(8月1日起)。自2016年8月1日起,根據協議內容,醫聯體主體單位和成員單位全面落實人員調配、技術推廣、資源共享、業務培訓、雙向轉診、指導考覈等工作。

(五)開展總結評價(定期)。市衛生計生局牽頭,每季度調度、彙總、分析醫聯體執行情況,每半年進行一次總結通報,每年進行一次總結評比,總結經驗,完善提高。

五、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推進醫療聯合體管理,逐步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是國務院提出的深化醫改的重大舉措,有利於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高基層服務能力,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爲此,市衛生計生局成立推進市鎮醫療聯合體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將推進市鎮醫療聯合體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各單位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成立專門的工作班子,分工協作,確保這工作順利實施。

醫聯體實施方案 篇3

爲提升涪城區區域內醫療資源配置使用效率,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不斷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全面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科學就醫格局,提高我區醫療服務整體水平。根據《涪城區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管理的實施方案》(綿涪衛計發[xxxx]xx號)要求和xxxx年3月1日涪城區衛計局工作會議安排部署,結合綿陽市人民醫院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國家和省、市、區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精神,優化配置與合理使用全區醫療衛生資源,健全分級醫療服務體系。透過探索綜合醫聯體內部資源共享、多點執業、績效管理、雙向轉診和機構託管等模式的試點工作,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嚴格執行分級診療目錄,加強我院醫院專科能力建設和資訊化建設,建立遠程醫療服務機制,完善雙向轉診綠色通道,構建以綜合醫療聯合體爲基礎的新型城鄉醫療協作服務體系,合理引導我區羣衆基層首診與雙向轉診,有效控制醫療費用,減少羣衆支付比例;降低醫療(新農合)保障資金支付風險,爲我區人民羣衆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優質、價廉、連續的基本醫療服務。

二、工作目標

透過在政府主導下的加強縣級綜合醫院能力建設和積極推動“醫聯體”工作的不斷完善,建立起以市人民醫院爲牽頭單位,全區基層醫療機構爲成員,綿陽市骨科醫院、綿陽腫瘤醫院、綿陽市肛腸病醫院、綿陽市涪城區婦幼保健院分別作爲專科協作醫療機構的,緊密聯合、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高效率運轉的綜合醫療聯合體系,形成分級分工協作、組團式執行的網格化醫療服務格局,全面提升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內涵,有效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就診率和縣域內的雙向轉診率。到xxxx年底,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到xxxx年,我院一級診療科目齊全、住院牀位使用率達到95%以上,醫聯體內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範化達標率達到90%以上。

三、基本原則

(一)政府主導,明確責任。經區衛計局授權委託,以我院爲牽頭單位,涪城區各鄉鎮(中心)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爲成員單位,成立“涪城區綜合醫聯體”(以下簡稱“醫聯體”),綿陽市骨科醫院、綿陽腫瘤醫院、綿陽市肛腸病醫院、綿陽市涪城區婦幼保健院分別作爲“醫聯體”專科協作醫療機構。設定“醫聯體”理事會、管理團隊、專家團隊和醫師團隊,明確各組織和成員單位的職責定位,建立理事會章程,完善各團隊工作制度和績效考覈機制,負責“醫聯體”的業務管理和質量管理。政府加強對“醫聯體”工作的政策性投入,大力支援縣級醫院能力建設,提高學科建設和管理水平,改善軟硬件設施,積極促進 “醫聯體”整體帶動效應,有效提高醫療服務的運轉效率,保持和維護公立醫院的社會公益性質。

(二)資源共享,功能互補。在“醫聯體”理事會的決策和指導下,爲高效使用人力資源,建立“醫聯體”內部人員柔性流動激勵機制,實現“醫聯體”管理團隊、專家團隊和醫師團隊能夠在“醫聯體”內所有機構參與多點執業、進行業務指導和管理,在保證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工作的同時,有計劃地選派基層醫務人員到上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能培訓。爲減少衛生經費重複支出,由政府支援和投入、市人民醫院牽頭,集中建設“涪城區消毒供應中心”、“醫學影像(遠程)診斷/會診中心”、“醫學檢驗中心”,涵蓋消毒供應、超聲、放射、心電、病理、檢驗等各專業領域,強化“醫聯體”內部設施設備資源和專業技術資源共享,分工協作,功能互補,切實以提高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爲出發點,深入貫切落實“以病人爲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改善我區羣衆就醫體驗。

(三)積極主動,大膽探索。“醫聯體”主要以資源共享、人員互用、技術互助、管理互補、雙向轉診、績效考評和推進資訊化建設等方面爲工作切入點,在各保證各成員單位獨立、平等的前提下,統籌兼顧各方工作需求和未來發展,充分發揮各方支援和參與改革試點的積極性,不斷推動基層管理水平、技術隊伍能力和整體服務效果的改善和提升,充分利用資訊化技術和服務模型的轉變,實現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的工作目標。

四、重點工作

(一)建立“醫聯體”理事會。由市人民醫院院長任理事長,各成員單位院長、主任和專科協作單位負責人爲成員理事,辦公室設在市人民醫院資產與運營管理部。根據理事會章程,統籌協調“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發展規劃、科學佈局、資源統籌、人員共用、績效激勵、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運營管理等重大事項的研究決議。建立例會制度和協調機制,研究討論工作協作問題,並負責組織“醫聯體”雙方(或多方)簽訂協議、合同等,並報區衛計局備案。

(二)成立“醫聯體”管理委員會。由市人民醫院牽頭,遴選“醫聯體”成員單位和專科協作單位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組建“醫聯體”管理委員會,下設醫院感染管理、病案管理(含病案資訊、病歷質量等)、醫療質量管理(含輸血、住院診療、門診醫療等)、藥事與藥物治療學管理、資訊管理、醫學影像管理(含放射、超聲、心電等)和醫學檢驗管理(醫學檢驗、病理等)等七個管理小組,委員會辦公室設在人民醫院醫教部,制定委員會章程和工作制度,負責“醫聯體”成員單位的業務管理和質量管理,具體針對成員單位進行業務指導和質控檢查、改進,承擔學科建設規劃指導、組織落實分級診療各項規定,設立延伸門診或(和)建立共管病房,完成多點執業、業務培訓和疑難重症的分級診治等工作,實質性參與“醫聯體”各成員單位的業務工作管理,積極推進優質管理資源下沉,不斷提升“醫聯體”內整體醫療服務效率,向理事會負責。

(三)成立“醫聯體”專家組。由市人民醫院牽頭,遴選“醫聯體”成員單位和專科協作單位部分專業專家成立“醫聯體”專家組,下設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醫學影像、麻醉與急救重症等六個小組,設定各專業組長,專家組管理辦公室設在人民醫院醫教部,制定工作制度與工作職責。專家組在“醫聯體”內廣泛自主開展多點執業、業務指導等活動,承擔基層醫療機構的學科建設規劃、人才培養、業務查房、專業培訓、疑難重症會診和病案討論等工作,落實優質醫療技術資源下沉,不斷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業務技術水平和服務效果。根據工作需求,可聘用專家組成員擔任基層機構掛職主任。

(四)執業醫師多點執業,鼓勵人員共用。按照四川省醫師多點執業有關規定,鼓勵醫師資源共享,區(縣)級醫師可以在基層開展執業、“醫聯體”內基層機構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求自主調配使用多點執業醫師,開展執業活動。鼓勵多點執業醫師依法獲取正當的勞動收益。

(五)積極推進資訊化建設和共管病房的建立。爲加強基層首診能力,在四川省及綿陽市分級診療目錄的指導下,基層單位可根據自身專業發展需求與區(縣)級機構共同建立共管病房,如普外科共管病房、肛腸科共管病房,利用上級單位技術資源和醫師多點執業,指導基層醫師共同進行管理,上級單位醫師承擔診療方案的核準和複雜診療措施指導責任,下級機構醫師承擔診療方案執行和落實的責任。利用推動“醫聯體”資訊化建設,逐步實現遠程查房、遠程疑難病例會診、遠程檢驗結果傳輸、遠程醫學影像診斷/會診、雙向轉診預約(住院、門診和檢查)等功能。

(六)縣級醫院能力建設。市人民醫院作爲全區的綜合性醫療中心和醫療保障網絡的龍頭單位,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要加大對其能力建設的政策性支援,按照爭取中央(縣級綜合醫院能力建設資金4000萬元)支援一點、地方財政補助一點、醫院自籌一點的辦法,籌集建設發展資金,從專科人才培養、重點專科建設、業務用房改善、設施設備更新、資訊化建設和學科帶頭人引進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提高人民醫院作爲牽頭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指導能力。力爭到xxxx年,使其市級以上臨牀重點專科數要達到一級診療科目的xx%以上,建設和突出我區醫療服務特色,提升我區醫療服務在綿陽市內的區域競爭力和輻射力。

(七)成立“醫聯體”護理管理委員會。由人民醫院護理部牽頭,“醫聯體”成員單位和專科協作單位共同參與組成護理管理委員會,成立工作小組,全面具體負責“醫聯體”單位護理管理,重點是專科護士培訓、護理業務指導和護理質量控制等方面,透過績效激勵,加強護理人員的柔性流動,促進護理人員共享和優質護理資源下沉。

(八)“醫聯體”工作績效考覈評價。根據區衛計局與市人民醫院簽定的目標責任書,市人民醫院負責組織完善“醫聯體”工作質量與績效考覈細則,涵蓋牽頭單位、成員單位的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多點執業等內容,每季度進行“醫聯體”內部的工作考覈評價獎勵,每年度接受涪城區衛計局組織的目標管理考覈,與各單位績效掛鉤。

(九)成員單位分級診療工作任務。按照區衛計局下達工作目標和管理要求,以及“醫聯體”簽訂的相關工作協議,進一步規範自身執行管理,按照分級診療工作要求,堅持以患者爲中心,參照省、市分級診療病種目錄和不同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充分利用牽頭醫療機構以及協同機構的優質醫療資源,落實多點執業,建設共管病房,發展臨牀重點專科,推廣使用適宜技術,培養基層適用人才,落實基層首診。開通綠色通道,規範雙向轉診,達到資源共享,配合發展互聯網醫療,落實延伸醫療服務指導,改善就醫環境條件,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全面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平。

(十)牽頭單位工作任務。建立各級管理組織,完善管理評價機制、考覈細則並組織落實,鼓勵醫務人員到成員醫療機構多點執業,推動優質人才資源下沉,促進基層機構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發展;定期安排“醫聯體”成員單位醫務人員參加進修學習和接受專業技術培訓,不斷提升基層醫務人員診療技術水平。“醫聯體”內流動到市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包括進修學習、專業培訓、掛職等),其流動期內的勞務性報酬比照同類人員當期工資性收入執行。加強資訊化建設,逐步建成涪城區遠程會診中心、醫學影像(遠程)診斷中心、遠程心電診斷和監護中心、醫療用品消毒供應中心、區域臨牀檢驗中心、病理診斷中心、雙向轉診資訊系統。開展聯合教學、科研協作、繼續教育項目聯合申報等工作,加強醫聯體內醫療機構疑難病例聯合討論,落實重點專科建設幫扶工作,全面開展跨院會診、查房、手術、教學活動,在成員醫療機構建立延伸特色門診和(或)共管病房,促進技術共享、協作與交流。透過推廣實施牽頭醫院管理制度和管理經驗,按照學科指南或臨牀路徑,實施統一的診療和操作規範,實現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在相同的醫療服務項目上規章制度一致、技術標準一致、業務培訓一致、質控效果一致,促進不同醫療機構之間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同質同標準,促進醫療服務同質化,確保城鄉羣衆得到連續性的優質醫療服務。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醫聯體”的建設是貫徹國家和省、市、區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部署的新要求,是加快建立和落實全區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舉措,是整體提升我區醫療服務能力的重要抓手,更是落實衛生計生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內容。各“醫聯體”成員單位和協作單位要加大投入人力物力,切實加強對“醫聯體”工作的領導,在協作執行、學科建設、業務管理、資源共享和績效管理等方面不斷探索和完善,保證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各級人員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積極參與建立長期、穩定、健康、可持續的醫療聯合體工作機制,建立完善考覈評價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工作高效順利推進。

(二)加強輿論宣傳。

組織開展好對醫聯體工作目的、意義和政策措施的宣傳工作,充分調動廣大員工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力爭取廣大羣衆和社會各界對醫聯體工作的理解和支援,爲此項工作平穩順利實施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