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方案

課例研修方案4篇

方案3.22W

篇一:數學組“主題一課例研修”方案

課例研修方案4篇

一、研修目標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教師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的數學情境??” “數學教學應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繫起來,學習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數學。”可見,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尤其是初中數學,在生活中都能得到其原型。我們必須強化初中數學教學的生活性,從實際出發,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把教材內容與“生活現實”有機結合起來,讓數學更多地聯繫實際,貼近生活。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力,從而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動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根據本校實際情況,提出以“學本課堂”爲主題的教研活動,便於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使強者更強,弱者進步。研究、探討和解決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交流課堂教學經驗,體驗如何才能做到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要求教師人人蔘與,個個提高。

二、研修主題:如何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結構特徵選擇最簡捷的解法

實踐課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三、主題一實踐課研修目標

1、會解一元二次方程。

2、能夠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特點選擇適當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四、研修人員:數學教研組全體教師。

組長:段家能

副組長:李常源 馬志平 李金傳

組員:謝春芳 朱富雲 王趙春 楊雙存 白光建

五、研修時間及地點、人員安排如下:

呂閤中學數學教研組課例研修安排表(第三週)

六、主題一課例研修要

1、以真實課例爲研究對象,以教研組爲研修團隊,以教師爲研究主體。按“備課、說課、上(觀)課、議課、反思改進”的程序進行。

2、九年級數學教師每人上兩節研討課。

3、在討論和議課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要積極參與、高度負責,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有針對性地指出問題,提出意見或建議,側重於問題和建議。

4、由組長組織資料收交、整理、將書面材料交教科處。

七、課例研修應達到的目標

我們相信在教進校專家的指導下,我組教師在今後的課堂上,會多從學生角度出發去備課,堅持以學生爲中心,每個任務在操作之前都帶領學生去分析任務,引導學生去思考操作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觀察,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再去一個個的解決問題,讓學生明白我們“爲什麼這樣做”而不簡單的教授“怎樣去做”。會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學習者提高自主意識,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有助於學習者培養創新精神,發展智力;有助於學習者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自我評價能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真正達到“輕負擔、高質量”的理想境界。

呂閤中學數學教研組:段家能

20xx年3月14日

篇二:大地基中學《怎樣做課例研修》第二輪校本培訓

實施方案

依據楚雄市教育局關於印發《<怎樣做課例研修>第二輪校本培訓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和《楚雄市教育局關於開展20xx年校本研修工作檢查考覈和表彰獎勵的通知》的相關要求,結合我校在第一輪開展課例研修的情況及學校實際,特制訂本培訓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爲指導,本着貼近課改,貼近課堂的原則,努力增強教師研修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以教師專業成長爲着眼點,着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爲切入點,聚焦課堂、直面問題,圍繞教師課堂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學以致用,切實提高我校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爲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服務。

二、培訓目標

透過第二輪《怎樣做課例研修》的學習培訓,真正構建教師學習共同體,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以教學實踐問題解決爲核心,以提教師的有效教學和課堂教學能力爲目標,在校園內逐步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尊重、民主和諧的校本研修文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體目標是:

1、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解決實施新課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惑,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2、打造高效課堂。以課堂教學爲核心,持續深入開展“三實踐兩反思”的課例研修,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3、爲紮實推進“學本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加快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提供支援。

4、真正構建教師學習共同體,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在校園內逐步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尊重、民主和諧的校本研修文化,

5、在學校“三實踐兩反思”的行動教育中,學習他人的'優點,發現他人和自己的不足,在平等、尊重、自由的交流反思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形成教師學習共同體,從而促進教師教學行爲的改變。

三、培訓對象

大地基中學全體教師

四、組織領導

爲確保第二輪《怎樣做課例研修》校本培訓工作的順利實施,我校成立了以丁校長爲組長的校本培訓領導小組,負責協調統籌,制定培訓方案。領導小組成員負責組織校本培訓的實施工作。各相關負責人要按要求組織好學習活動,並做好相應的活動記錄。

組長:丁忠楷

副組長:彭桂芝 盧文金

組 員:李光宏 李紅萍 李秀玲 董光成 姚明勇 王言麗 徐放翠 李明

五、培訓內容及培訓方式

(一)培訓內容

根據《怎樣做課例研修》第二輪培訓的要求及我校實際,培訓內容以課堂實踐爲主,同時穿插理論學習。

1、理論部分:教師個人對《怎樣做課例研修》的教材內容進行梳理,查缺補漏,重點學習研修流程、主題的確定、觀察表的製作,並完成學校印製的理論知識測試卷和主題的確定,觀察表的制定等工作。暑期再次對主題的確定、觀察表的制定等難點進行集中學習培訓。

2、實踐部分:

結合我校上學期教學任務重,時間緊,部分教師課例研修理論基礎不紮實的實際,“三實踐兩反思”課堂實踐決定在20xx年秋季學期9月——10月份組織。

(二)培訓形式

1、自主研修:自修教材,做好測試卷

2、集中培訓:啓動宣傳、理論培訓、

3、實踐研討:“三實踐,兩反思”課堂實踐

六、考覈評估

培訓領導小組成員將對每位教師的參訓情況進行嚴格考評,並將學校考覈成績40分進行細化,做到考評有根有據,增強培訓的時效性。

注:不認真填寫《學習成果冊》或不按時上交者,扣2分。

七、具體研修計劃

本次校本培訓分三個階段:

1、動員宣傳階段(20xx年4月)

在20xx年4月22日啓動校本培訓,召開教師大會,做宣傳動員,啓動培訓。由丁校長做培訓動員,並對第二輪培訓提出要求。由彭副校長做第一輪培訓總結,第一輪培訓研修組組長彭桂芝老師、董光成老師、李紅萍老師交流研修總結。

2、組織實施階段(20xx年6月——10月):

5月——6月,教師自修教材,做好學校印製的理論測試卷;教師個人確定好至少一個研修主題,制定好課堂觀察表,在教研組中學習交流。爲暑期的集中學習培訓和秋季學期的課堂實踐做好必要準備。

8月28日——29日,全校集中培訓。由彭桂芝副校長總結5-6月份教師理論測試、主題的確定、觀察表的制定情況。李紅萍老師作主題確定、觀察表制定方面的指導,解讀校本培訓方案,作《學習成果冊》填寫的說明與要求。

組建研修團隊,各組撰寫研修方案。全校分三個組:①語文、英語組,李紅萍老師負責;②數學、物理、化學組,董光成老師負責;③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組,彭桂芝老師負責。

9—10月份,各研修組分別組織兩次課堂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3、總結迎檢階段(11月—12月):學校對教師的個人學習情況作考覈評價,並進行成果整理,做好總結,準備迎接上級部門的檢查。

篇三:第一專題課例研修方案

一、 研修背景

輕鬆愉悅的課堂氣氛能讓孩子產生積極的學習慾望,而知識的學習有時難免會有單調或者枯燥的時候。遊戲可爲學生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沒有課堂壓力,在愉快的活動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學習內容,更不必擔心在遊戲中犯錯,從容面對一切。

二、 研修目標

活躍的思維才能產生豐富的語言,大膽的想象。遊戲在孩子的思維發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遊戲中,孩子們會運用多種感官進行學習,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創造力都在遊戲中發展提高。即使是別人做遊戲時,因爲要進一步瞭解規則,他們也會非常投入的觀察和思考,以創造出新的成果。

三、 研修主題:

遊戲在大班額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四、 研修課例:

音樂課《可愛的家》;英語課《At the farm》;體育課《小籃球運球》

五、 研修方法

用課例研修的“三實踐兩反思” 指導研修,在備課過程中,每一交流、反思都有一定的要求:第一次交流、反思注重對課程的理解,對教材的處理,對學生基礎、差異、需求的瞭解,對教學策略、技術的選擇,對教學情境的設定和安排;第二次交流、反思注重設計的理念,教學的亮點和問題,學生獲得的實際效果。兩次反思連接了三個階段,分

別是:個人據已有的經驗對課例的理解——屬原行爲階段;同伴交流關注新理念、新經驗的教學設計——屬新設計階段;課堂實踐後關注實施效果的行爲調整——屬新行爲階段。

六、 具體研修分工

1、研修方案的制定及研修材料的彙總:李琳

觀察量表的設計負責:李琳

2、研修課例上課教師:周衛華 丁志惠 王顯雲

3、材料的收集:王楓 張建萍

4、學生觀察量表:李敏 餘春菊

5、教師觀察量表:夏豔梅 許雲發

6、研修報告撰寫組: 貴斌 侯欣雨 李曉玲

篇四:與兒街鎮“有效學習內容”專題培訓課例研修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課例研修活動是目前霍山縣組織開展的一項以校爲單位的校本教研活動。是以十二五教師繼續教育爲指導,圍繞“校本教研活動以課例爲載體,增強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意識,將問題轉化爲課題研修”的主題,組織開展教研活動,切實增強教研活動的實效性,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示範帶頭作用,在合作交流中共同進步,努力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探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活動時間:

20xx年4月至5月

三、活動主題:

有效學習內容——教什麼

四、研修目的:

圍繞“有效學習內容”培訓主題,結合第四、第五模組內容——學科教學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修訂版教材分析與學科教學知識(PCK)的理論學習,重點圍繞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和學生學習內容的處理(重點關注和解決教學中“教什麼?”的問題)。

1、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促進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強者更強,弱者進步。

2、落實本輪繼續教育“有效學習內容”的培訓任務,研修、探討和解決新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交流課堂教學經驗,教師人人蔘與,個個提高。

3、深入有效開展“學思結合——問題知道——行爲跟進”爲基本模式的校本培訓,更好地將“有效學習內容”專題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

五、課例研修的活動步驟

1、準備階段

(1)關於“課例研修”的培訓

如何做課例研修?

如何撰寫課例研修報告?

(2)確定研修主題(教什麼),選擇一節課,進行人員分工。

2、原行爲階段

流程:學習、設計、教學、反思

(1)課前:集體備課

學習新課標、教材以及“有效學習內容”的相關素材,按照學科或年級組分小組備課,每組由一人主備,其餘人員參與,由主備者撰寫教學設計。(學習、設計)

(2)課中:上課、觀課,填寫課堂觀察記錄單(教學)

主備者上課,其餘組員觀課,根據“教什麼”的觀察視角,記錄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3)課後:說課、議課,撰寫教學反思一(反思)

上課者說課,重點反思本節課教材的把握和學生學習內容的處理情況,找出出現的問題及原因,便於改進教學;觀課者議課,根據課堂觀察到的結果展開討論與反思,與授課教師一起打磨教學設計,提出合理的建議,進行課堂教學的重新建構。

3、行爲跟進階段

流程:再學習、再設計、再教學、再反思

(1)課前:進行教學再設計

根據小組討論的結果,查閱相關資料,關注新理念、新經驗,有針對性的進行新的教學再設計。

(2)課中:二次上課、觀課,填寫課堂觀察記錄單

(3)課後:二次說課、評課

重點考慮本次教學設計在課堂中的落實情況,同上次對比,好在哪裏,還有那些不足之處需要改進。

教學反思二,撰寫課例研修報告。

要點:反思整個活動開展的情況,對兩次課堂教學實踐進行對比,重點突出“教什麼”的落實情況,尋找差距,形成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的思路,撰寫課例研修報告。

4、總結整理階段

研修方案、教學設計(2次)、課堂教學實錄、研討記錄、課堂觀察記錄表、教學反思、研修報告等。

六、活動的組織與管理:

課例研修是新一輪輪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各校在組織實施教程中,應切實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1、制定活動方案,落實參訓人員。

各牽頭學校要依據本方案,擬定切合本單位實際的“課例研修活動實施方案”和“課例研修活動安排表”。爲了保持研修活動的延續性,同樣也爲方便各校的操作,對於本年度的課例研修活動開展,提出以下建議:

(1) 研修活動的主備教師即上課教師,按本單位參訓教師總數的20%比例確定。各校要將確定後的教師參加課例研修活動具體安排,包括時間、學科、課題以“課例研修活動安排表”的形式下發到各參訓教師。

(2)同年級無平行班的學校,可將活動流程簡化爲:“集體備課——上課、觀課,填寫課堂觀察記錄單——說課、議課,撰寫教學反思——教學再設計——撰寫課例研修報告”。

3、加強過程指導,保證研修實效。

各牽頭學校可將“課例研修活動”與本單位常規開展的“優質課”、“精品課”評選活動相結合同步開展,在實施過程中,要加強活動過程的指導,特別是在集體備課、觀課、議課等環節發揮指導作用,爲上課教師出謀劃策,及時提出評價意見和修改建議。必要時,可邀請上一級業務指導教師共同參與整個研修活動,真正讓研修教師學有所獲、研有所得。

4、注重資料收集,做好研修總結。

教師個人參加課例研修活動的過程資料包括:“課例研修報告”和“課例研修參與錄”“課堂觀察記錄單”三項內容,分別由上課教師(前一項)和參與教師(後兩項)填寫。各校在要求每位教師按要求提交個人過程材料的同時,要注重其它諸如活動簽到、集體備課、評課議課等相關材料的收集整理,以此作爲學校材料備查。

在活動後期,各校要認真做好“課例研修活動”成果推薦和活動總結工作,及時透過各種渠道宣傳報道活動開展情況,遴選好的研修報告和光盤課例參加鎮、縣級評選。各校在評選活動中獲獎情況,將作爲學年度繼續教育工作考評的參考依據。

標籤:方案 課例 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