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韓愈

韓愈的《馬說》

韓愈2.12W

原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註釋

一、詞語解釋

1、伯樂:春秋時秦穆公時人,姓孫,名陽,善相馬。

2、祗辱於奴隸人之手:只是辱沒在奴僕的手裏。祗:只是 辱,埋沒

3、駢死:並列而死。駢:兩馬並駕。槽:喂牲口的食器,櫪:馬棚。槽櫪:馬廄

4、不以千里稱也:不因爲是千里馬而着稱。以,憑藉。稱,着稱。

5、馬之千里者:馬(當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詞。此句“馬”和“千里者”是部分復指關係。

6、一食(shí):吃一頓。或:有時。盡粟一石:吃盡一石(dàn)食料。盡,全,這裏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粟:古代餵馬的口糧 石,十鬥爲石。

7、食:同“飼”,餵養。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sì。

8、其:指千里馬,代詞。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語後置,不譯。)

9、是:這樣,指示代詞。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見:才能和長處不能表現在外。見,同“現”,表露。

12、且:猶,尚且。欲:想要,要。等:相當。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13、安:怎麼,哪裏,疑問代詞。

14、策:本意指鞭子,這裏名詞作動詞用,譯爲: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馬,代詞。以其道: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辦法。

15、盡其材:竭盡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16、鳴:馬叫,之:不譯(轉接)。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17、執策:拿着馬鞭。策,趕馬的鞭子,名詞。臨:面對。臨之:面對千里馬。

18、嗚呼:表示哀嘆,唉。

19、其:難道,表反問語氣。

20、其:可譯爲“恐怕”。表推測語氣。

二、通假字

(1)食馬者:“食”通飼,餵養。

(2)才美不外見:“見”通現,表現。

(3)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5)祗辱於奴隸人之手:“祗”通只,只是。

三、古今異義

是 古義:這。例: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今義:判斷詞。

安 古義:怎麼。例:安能求其千里也?

今義:安全;安定;安裝。

等 古義:同樣。例:且欲常馬等不可得。

今義:等候;用在人稱代詞名詞後表示複數或列舉。

四、一詞多義

雖有千里之能:的

馬之千里者:結構助詞

策之不以其道:代詞,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馬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詞,不譯

雖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夠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執策而臨之:馬鞭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連詞,錶轉折,但是

執策而臨之:連詞,連接狀語和謂語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吃,動詞

食之不能盡其材:飼 餵養,動詞

故雖有名馬:即使

雖有千里之能:雖然

其真無馬邪:難道

其真不知馬也:可譯爲“恐怕”

五、實詞

千里馬—日行千里的馬,本文指人才

伯樂—擅長相馬之人,本文指識別人才的人

辱—辱沒

駢—兩馬並列

稱—着稱

一食—吃一頓

食馬者—通“飼”,喂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質

見—表現在外面,“見”通“現”

等—等同,一樣

常—普通的

是—這種,作代詞

策之—用鞭子打馬

執策—馬鞭子

道—方法

盡—竭盡

材—通“才”,才能

鳴—鳴叫

通—通曉

執—拿着

臨—面對

知—識別,瞭解

六、虛詞

而—錶轉折,但是

故—因此

於—在

之—結構助詞,的

以—憑藉

雖—即使

或—有時

其—代“千里馬”

安—怎麼

(策)之—作代詞,代千里馬

以--按照

(鳴)之—助詞,無意義

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纔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裏,不能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或許能吃下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餵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餵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爲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裏。韓愈還是一個語言巨匠。他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爲成語流傳至今,如“落阱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韓愈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雖孤貧卻刻苦好學。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回京任四門博士。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減免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爲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裴度徵吳元濟,後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爲。詩力求險怪新奇,雄渾而重氣勢。

寫作背景

《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800)。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儘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後相繼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鬱鬱不樂,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跟《馬說》同期的作品還有《龍說》(即《雜說一》)。文章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借“龍噓氣成雲”,然後“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宇宙間)”的傳說,闡明賢臣離不開聖君任用,聖君也離不開賢臣輔佐的道理,可以視爲《馬說》的姊妹篇。

整體感知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韓愈《送孟東野序》)。韓愈散文中,抒發不平之鳴的篇章不少,《馬說》便是其中之一。“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雖是議論文體,卻講究文采。《馬說》通篇用的就是託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全文寄託作者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並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鍼砭和控訴。

作者的這些見解和感慨,都是透過具體的形象表現的。文章借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人才比爲千里馬,將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治者比做食馬者,以千里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遭遇,寫有才之人終身不得其用的遭際,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寫千里馬埋沒的'原因等等,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處境,行文中洋溢着強烈的不平和悲憤。

問題研究

1.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千里馬寓人才,伯樂寓能發現賞識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要發現人才,愛護人才,否則,人才就會被埋沒,有人才也等於沒有人才。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訴。

2.本文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本文雖短,結構卻十分精巧。先從正面提出問題:“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然後筆鋒一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千里馬和伯樂的依賴關係是如此密切,而伯樂卻不常有,千里馬被終身埋沒的命運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寫到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現的原因,對無知的“食馬者”發出強烈的譴責,進行了辛辣的嘲諷。本文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以“伯樂不常有”開始,中間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馬“才美不外現”寫食馬者的無知及其造成的惡果,然後對食馬者的無知進行痛斥,最後歸結出“其真不知馬也!”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句。

練習說明

一、背誦課文,說說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託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設計此題,意在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於古文背誦的要求。說的練習,要求學生口頭說出作者在文中寄託的思想感情,即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心情。既練習了口頭表達能力,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同學生的說,還有相互啓發、深入思考的作用。

二、翻譯下面一段文字,注意劃線的詞的意義或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熟悉課文,理解關鍵語句。譯文見“有關資料”中的“參考譯文”.加點的字“策”和“其”的用法,弄清每一處的含義即可,至於語法意義,可以不要求學生掌握。

三、當今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怎樣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盡其才?這些話題是常談常新的,請你聯繫現實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是一道完全開放性的練習。意在引導學生聯繫當今的社會現實,用現代觀念重新審視這篇作品的思想內容,以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此題設計的幾個問題,都是“常談常新”的,所以沒有標準答案,學生只要說出自己的理解,談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個別同學的觀點有些偏激也不要緊,儘量讓學生暢所欲言,相信透過不同觀點的交鋒,多數學生是能夠明辨是非的。

教學建議

本文篇幅短而可讀性強,文字也不算艱深。根據以往的教學實踐,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易於成誦,關鍵是教師要仔細而認真地指導學生誦讀。可以讓學生反覆朗讀,當堂成誦。內容也要講講,但不宜過深,要認真考慮學生在現階段的生活閱歷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爲標準。教師講述應當簡而明,不旁徵博引,以免剝奪學生誦讀的時間。從長遠觀點看,能夠熟練地背誦這篇短文,才能使學生真正受益。

1.領讀,即由教師(或選擇1—2名學生)帶領全班學生一句一句地讀,目的是使學生從感性上體會文章的語氣。領讀者事前應有充分準備,能流暢地背誦全文。

2.結合文中的虛詞仔細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見“有關資料”中《〈馬說〉中的五個“也”字》一文),一邊討論,一邊誦讀。還可以用比較的方式加深學生對這些虛詞的體會,例如下列劃線的字句如用括號裏的字句來替換,效果就不一樣了: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是馬雖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乎)

其真不知馬也(矣)

3.逐層分析語調的變化,輕重分明。

層次劃分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從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里馬才能的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開篇就奇峯突起,用“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點出論證的前提。這句話還包含着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里馬”,實際上指明瞭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但這裏的“伯樂”是一個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別善於相馬的人。因此下面接着就提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一論斷,突出了這“常有”和“不常有”之間的尖銳矛盾,說明千里馬的被埋沒簡直具有必然性。然後趁勢而下,說到千里馬的命運上來,用“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描繪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引人深思。這一段,從全篇來看,目的是提出問題;它之所以要強調知馬者惟伯樂這個意思,則是爲下文揭露“食馬者”的“不知馬”張本。

第二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不知馬”.千里馬被埋沒,在一般人看來,大概要歸咎於它的才美“不外見”.因此,本段一開頭就用“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點出問題的要害。“一食或盡粟一石”是誇張的說法,強調千里馬的食量大大超過常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說“食馬者”只是按照常馬的食量來餵養它,說明這種人的無知。接着,先以“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作低迴之勢;再用一組排比句揭示這“才美不外見”,正是“食不飽,力不足”所造成的惡果;最後又用反詰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這是從反面證明“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道理。

第三段,歸納全文中心,對“食馬者”的無知妄說進行辛辣的嘲諷。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畫“食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這三句緊承上文,全面總結了這種人“不知馬”的表現;“執策而臨之”,寫他們洋洋自得、以“知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馬,他們在千里馬跟前竟然宣稱“天下無馬”,這是十足的妄說。兩相對照,生動地揭露了這種人的愚蠢、荒唐。然後用“嗚呼”領出作者的感慨:“其真無馬邪”承上文“天下無馬”,是作者對“食馬者”的反詰,也是向讀者發問,用來爲下句蓄勢;然後以“其真不知馬也”作答,結住全文。

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貫穿全文的是“不知馬”這句話。文中連用十一個“不”字。開始說“伯樂不常有”、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已隱含着“不知馬”的意思;中間先明確指出“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後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說明“不知”所造成的惡果;最後更以“不以”“不能”來痛斥“食馬者”的無知,由此匯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瞭中心。

標籤:馬說 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