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重視識字教學夯實語文基礎

論文1.82W

一、重視漢語拼音教學,提高拼讀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重視識字教學夯實語文基礎

漢語拼音是認讀漢字字音和學習普通話的工具。因此,學好漢語拼音有利於學生儘快識字,儘早閱讀。我校每學年都要對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教學進行嚴格把關和監測。我們做到了“三個一”:負責低年級的領導每週要下去聽一節漢語拼音的課堂教學;漢語拼音學完後學校要進行一次拼讀檢測;檢測後還要進行一次評選,評出“拼讀優秀班級”和“拼讀小能手”,以此來促進漢語拼音教學紮實有序地進行,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

學生具有了一定的拼讀能力以後,我們就開始引導學生藉助字典進行獨立識字和初淺的閱讀。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從一年級的下學期開始,學生基本能依靠漢語拼音獨立進行閱讀、識字。學生的視野開闊了,獲取知識的能力也隨之增強了。

二、重視發揮形象思維作用,激發識字興趣

人的思維可分爲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兩種。從思維發展的年齡段看,童年期,即小學和初中階段,形象思維在兒童的思維中佔據主要地位,抽象思維只得到了初步發展。而這個年齡段又恰恰是兒童學習漢字的“黃金時期”,如果教者不注意兒童思維發展的規律,急於加速兒童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採取“填鴨式”的辦法來教學生字,勢必會使多數兒童在識字過程中感到困難,對自己的識字能力失去信心。所以,在識字教學中只有更好地發揮形象思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識字效率。我們的做法是:

1、情境識字法。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說,兒童應該生活在美、遊戲、童話、音樂、幻想、創造的世界裏,當我們想教會他們讀和寫的時候,仍然應當使他們置身於這個世界裏。在識字教學中,單純的識字會讓學生感到比較乏味,這時候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就顯得十分重要。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中,也明確提出在識字教學中,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一位教師在教學《美麗的草原》一課時,透過生動的課件演示,讓學生欣賞“在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草原上,肥壯的牛兒和羊兒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嚐着鮮嫩的青草,一旁是清澈的泉水歡快地流過。藍天、白雲下鳥兒自由自在地飛翔”這樣一幅畫面,學生從中感受到我的家鄉──草原的美麗,使人難以忘記。教師隨即出現了三個詞“美麗、不會、忘記”,使學生把看到的景物與心中想要表達的詞語緊緊地連在一起。提高了記憶效果,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

在教學《十二 屬相圖》一課時,老師讓孩子們帶來了十二屬相的玩具,讓他們給自己喜歡的玩具貼上標籤。孩子們透過看看、摸摸、讀讀、認認、寫寫,調動多種感官認字記字,教學效果非常好。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整個識字的過程,學生的情緒始終很高,這主要得益於教學情境的營造。

2、遊戲識字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佔優勢。根據這一特徵,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遊戲是孩子樂意爲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遊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點開展遊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

如:在教學中遇到合體字比較多的時候,教師經常採用“巧配對”或“碰碰車”的遊戲;遇到形近字比較多的時候教師通常採用編“順口溜”或“兒歌”來幫助區分字形。在一年級下冊的“有趣的識字”中出現了“青、清、情、晴、請”一組生字,教師就編成了順口溜“小草青青、河水清清、今日天晴、愉快心情、說話用請”。在區分“渴”和“喝”時,編成“渴了要喝水,加上三點水,喝水要用嘴,加上口字旁”;有的生字教師採用了“猜謎法”,來激發識字興趣,幫助學生記憶字型。如:二小二小,頭上長草(蒜);門兒大大開,一人跨進來(閃);一點一橫樑,樑下開個窗,大口張着嘴,小口裏面藏(高);一家十口住草房(苦);山下的石頭(巖);夕陽下山(歲);樹木長在門裏頭(閒);一人住山邊(仙);十張嘴,一顆心,猜猜看,動腦筋(思),老王頭和老張頭同坐一塊大石頭(碧)等。字謎的趣味無窮,學生的智慧無限,學生在玩中學到了知識,掌握了識字方法;有的教師還根據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善於運用“比賽法”。如組詞比賽:教了生字以後,教師讓學生口頭組詞,看誰組得多;又如說話比賽,讓學生用當堂學的.詞語說話,看誰用的詞多。這些比賽,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相得益彰。

3、生活識字法

語言文字來源於生活,最終還是應該回歸於生活。生活處處皆語文,生活爲學習語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聯繫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識記效果,而且對於生字的實際應用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廣告牌、商店名、包裝袋、車站名……都是學生學習漢字的活資源。我校的很多低年級老師都善於引導學生們透過細心觀察身邊的超市名、飯店名、廣告招牌以及食品袋、飲料瓶、報紙等上面的字,從生活中學習生字。學生們學習興趣非常高,因爲:第一,這是他們身邊的,親眼目睹的;第二,這是他們自己親自發現的,有成就感;第三,可以驕傲地讀給爸爸媽媽和同學聽,能夠換來大家的讚揚。“生活識字法” 激起了孩子們學習語文課的興趣。每天都有孩子急切地想知道今天認哪位同學帶來的生字,這些字怎麼讀,自己是不是也認識。於是,學生的識字量也大大增加。看來,生活的資源果然是無窮的,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對於識字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