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校創業教育合理滲透茶文化思想論文

論文2.53W

摘要: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組成的重要部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與核心思想,不僅具有重大的文化價值,也兼具一定的教育功能,所以將其引入高校創業教育是可行的。本文從高校創業教育現狀入手,結合高校創業教育與茶文化之間的共通性,對茶文化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滲透方式與注意事項進行了分析,以期創新當前高校創業教育,提升創業教育效果。

高校創業教育合理滲透茶文化思想論文

關鍵詞:茶文化;創業教育;注意事項;共通性;滲透方式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國家的政府部門、社會大衆十分關注的熱點之一,各界同仁要共同努力。與此同時,大學生作爲就業的主體,也要自我改善、自我發展,具備一定創業能力,以適應當前社會的市場經濟體制。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融入茶文化教育,能有效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激情,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讓大學生具有韌性、能力,更好開展創業活動

1高校創業教育現狀

1.1急功近利

就目前而言,由於嚴峻的就業形勢,很多高校開設了創業輔導、就業輔導等課程,想以此增強大學生對就業、創業的認識,幫助大學生認清當前的就業形勢,但是具體執行過程中並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創業教育方式過於急功近利,只講速度、不求效率,不少大學生都未真正瞭解創業是什麼,自己應當具備哪些創業品質與能力。

1.2空洞無物

創業教育初衷是使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價值目標,培養大學生開拓進取的精神和與意志品質,幫助大學生掌握創業所必需的知識、技能、能力等,形成從事創業的思維方式,等等。儘管創業教育目標很明確,但是由於教育內容過於空洞,缺少實質性的東西,如側重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脫節等,空有形式,遠遠不能滿足創業教育目標需求。

1.3死板陳舊

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方法死板陳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課上授課以念PPT爲主,未根據大學生興趣、情緒等調整課堂節奏,師生間缺乏互動,教學效果甚微;第二,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之間的結合少,一些課程在課上開始了,課下卻沒有開展具體的實踐活動,造成課上所學內容無法得到進一步鞏固;第三,創業課程的一些實質內容沒有講解出來,教學過於形式化。

2高校創業教育與茶文化的共通性

2.1以人爲本

茶文化以茶品茶德爲核心思想,講究心性,在心靜情況下品茗飲茶會更好的體會茶的美妙。而且,無論是飲茶,還是茶藝表演、茶社設計,都以滿足飲茶者的喜好爲主要目的。所以茶文化以人爲本,是一種與人相關的文化,正好契合了“茶品即人品”這一句老話。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以學生爲本,自當把以人爲本作爲教育工作的核心價值觀,即把學生需求放在首位,一切工作都圍繞學生展開,使創業教育爲大學生創業或就業而服務。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以人爲本是茶文化與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之間的共通性之一。

2.2注重德育

茶文化與大學生創業教育都以德育作爲主要內容。茶文化求和、求自然,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其中充滿着德育教育內容。大學生創業教育也講究德育,德育貫穿整個創業教育過程。創業教育比較重視創新教育,鼓勵大學生開拓思維,大膽創新、創作,同時也強調德育教育,遵守一定的社會道德與職業操守,不能迷失本心,這是成功創業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質。

2.3具有時代性

茶文化是經過歷史積累、沉澱下來的悠久文化,融合了不同時期的優秀文化,可謂見證了歷史,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直至今日,這種時代性依然沒有消亡。隨着時代的變遷,爲了迎合社會變化與人們口味,茶藝、茶技也在不斷變化,其中茶藝更是結合了歌舞表演及其他藝術文化。大學生創業教育要與社會人才需求、經濟發展形勢等相適應,本身也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只有與時代相適應的創業教育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創業人才。

3茶文化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滲透方式

3.1進一步完善創業教育體系

在茶文化背景下,爲了適應當前的市場經濟,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要積極進行市場觀念宣傳,培養大學生的`市場意識,並幫助大學生制定初步創業計劃,讓大學生有計劃、有目的、有能力開展創業活動。基於此,採用開放式創業教育模式,優化教學系統,更新教育理念和內容,有效開展創業教育,確保大學生掌握創業課程的主要知識、能力等。具體實施過程中,一方面講述與創業有關的知識、技能、能力等內容,爲大學生提供技術輔導、心理輔導,使大學生形成創業必須的綜合素質;另一個方面,將茶文化引入到課程中,向學生傳授與茶文化相關的知識,培養大學生堅強、開拓的意識品質,有毅力開展創業活動。在整個創業教育過程中,都要把課上教學與課下實踐結合起來,要求大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實踐、訓練課程,在見習基地、創業實習中積累更多的創業經驗。爲了保證創業教育效果,高校採用統一監管與審查,使每一位大學生都能夠按照課程實踐要求進行課外實踐,鍛鍊自身的創業技能。此外,學校、教師應當爲大學生創業實踐創造適合的環境氛圍,爲大學生提供創業實踐平臺。

3.2藉助互聯網和資訊技術

在現代社會中,資訊技術、互聯網是當代大學生活獲取創業資訊、經驗、知識、技能等的有效途徑,大學生創業教育滲透茶文化要好好的利用這一點。各網站、運營商爲了引起大學生的興趣,一般都會在站共享創業知識,大學生藉助各大站不斷獲取創業相關的內容。考慮到茶文化的繁多,站應當分門別類的羅列茶文化知識,方便讀者查詢與閱讀。同時,大學生對於搜尋到的資訊也要加以鑑別,根據自身需求篩選出需要的有用茶文化知識,提高資訊利用率。在創業教育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爲本理念,圍繞學生設計教學活動,同時引入個人情感教學,傳授人際交往技巧給學生,幫助學生掌握創業活動中的人與人交往的技巧。而且,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思想意識等,傳授給學生創業理念、方法、技巧,可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機率。

3.3引導大學生關注創業的相關因素變化

創業活動與市場、政策、環境、技術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甚至決定着創業活動成功與否,爲此教師要引導大學生關注這些因素的變化,以便更瞭解創業活動與市場資訊。創業教育中滲透茶文化,向大學生講述茶人的辛苦勞動、創業的古詩,傳輸茶品茶德給他們,幫助他們瞭解茶文化,實現自我發掘與發展,增強創業意識與能力。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下,大學生了解與創業活動相關的市場、政策、環境、技術等因素的變化情況,以及分析、利用這些因素的能力,爲創業活動奠定堅實基礎。

4茶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學生創業的注意事項

4.1切忌盲目創業

爲增加大學生成功創業的機率,教師必須告誡大學生不可盲目創業,要做好資金、技術及市場分析等基礎準備工作,否則不能開展創業活動。創業是一個艱難過程,大學生不可逞一時之勇,要有風險預測、承擔的能力。對於大學生來說,成功創業需要具備幾點條件:第一,自身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與心理狀態,瞭解自身的優勢,懂得利用自身優勢,不盲目模仿他人創業;第二,一些大學生的個人能力不足,缺乏社會經驗、社會資源,本身不適合進行創業活動,如果創業可能遇到很多難以想象的困難,這就要求他們掌握茶人的精神、意志品質,不畏艱難艱苦。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爲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一些扶持政策,利於大學生創業,但是如果大學生本身不具有相關的創業條件,勢必增加創業成功的難度。特別是部分大學生沒有做好面臨失敗的準備,遇到打擊後意識消沉,一蹶不振。所以,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同時也要告誡他們做好準備工作,包括心理準備、資金準備、經驗準備、技術準備等,不能聽信他人吹捧、蠱惑,清楚創業的艱難與風險,儘量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

4.2避免盲目跟風

當前社會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一些大學生畢業後進入社會,渴望成功創業,獲得“第一桶金”,然而血氣方剛的大學生缺乏經驗,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新聞媒體上擺到了很多成功創業案例,這些會給大學生一些錯覺,認爲模仿其創業理念也得到一樣的成功結果,實則不然。在國內,與茶相關的創業活動不是很多,而茶文化包羅萬象,學生學習中只瞭解了簡單的茶藝、茶技、茶舞、茶歌等知識,缺乏對茶文化的深層次瞭解。如果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運用自己這些方面的不完善知識,勢必給創業造成困難,甚至出現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大學生創業不能盲目跟風,要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

4.3不可感情用事

大學生學習創業知識與茶文化知識過程中,喜歡融入個人的情感,也會受到周圍親朋好友的影響。一些大學生創業時,喜歡選擇自己的親朋好友一同開展創業活動,主要在於彼此熟悉、瞭解。選擇這樣的合作伙伴雖然能增強彼此間的信任,減少創業初期的磨合,但是也具有一定缺陷。由於彼此是熟人,創業之初可能不會制定合同條款,彼此間的權益、分紅、薪酬等劃分不清,一旦出現問題,很可能出現較大的矛盾,不利於開展創業活動。所以,大學生創業不應感情用事,不論與什麼人合作,都要事前簽訂合同,明確各方的權責利,權益清楚,方便辦事,避免爲彼此間的友好合作埋下隱患。而且,簽訂合同情況下,雙方合作更容易展開,不會出現責任推諉等情況。

5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創業教育與茶文化之間有着的內在的共通性,這爲茶文化融入高校創業教育奠定了基礎。在高校創業教育過程中,可以透過資訊搜尋、教育體系等方式方法滲透禪文化,宣傳茶德茶品,引導學生掌握堅強的意志品質,瞭解茶文化,便於更順利的開展創業活動。同時,大學生創業過程中不要盲目創業、盲目跟風、感情用事,理性創業。

參考文獻

[1]陳仲先.試分析茶文化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模式[J].福建茶葉,2017(12):203-204.

[2]周博,趙麗麗.探析茶文化在大學生創業文化中的特徵表現[J].福建茶葉,2017(7):309-310.

[3]宮巖.茶文化在大學生創業文化中的特徵表現[J].福建茶葉,2017(5):179-180.

[4]黃寶麗.茶文化對高校畢業生創業教育研究[J].福建茶葉,2017(1):247-248.

[5]王洪東.傳統茶文化對大學生創業思維的影響初探[J].福建茶葉,2016(11):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