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獲取漢語話語權策略探析的論文

論文7.77K

【摘 要】在當今社會,語言的話語權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許多國家也都在爭取本國語言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漢語要獲取國際話語權除了要改善漢語自身的缺點與不足以外,也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相應的策略:發展對外漢語教學、重視媒體宣傳,解決外語教育問題。

關於獲取漢語話語權策略探析的論文

關鍵詞】話語權;策略

話語權是個既複雜又重大的問題,甚至不因國力強大、科技昌盛、教育發達就自然擁有。“中國的語言文字工作者,應該考慮怎樣透過語言規劃、學術研究來促成中國在世界領域的話語權。”除了利用和發揮漢語自身的特點外,還需要講究一定的策略研究。

一、發展對外漢語教學

二、重視媒體宣傳

國家對漢語的國際傳播還應重視媒體宣傳。電視、廣播、網絡都是漢語傳播的'重要途徑,如果媒體宣傳得好,會大力促進漢語的國際傳播。

首先,透過電視傳播,可以分年齡、分層次、分用途設定和製作電視節目。根據年齡爲學生與成人開設不同的節目,以滿足不同年齡段的學習者的需求,增加學習漢語的興趣。按照漢語水平的不同層次來開設節目,分爲初級漢語水平,中級漢語水平,進階漢語水平。按漢語的用途分成:生活漢語、商貿漢語、旅遊漢語等等。其次開發與電視相配套的廣播節目,使漢語傳播的範圍更廣,更全面,在廣播節目中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動,提供交流的空間。隨着科技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爲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網絡可以對各種資源進行整合,節省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少而收益大。網絡是一個重要的視窗,透過圖片、視頻等可以更好、更快地展示漢語以及中國文化。尤其是現在學習漢語的大部分爲年輕人,網絡正好滿足年輕人的需要,符合年輕人的心理。

三、解決外語教育問題

李宇明在《中國的話語權問題》中指出“如果沒有外語,沒有好的外語教育,中國就不可能走向世界,就不可能較快爭取到較大的國際話語權。”目前我國的外語語種還過於單一,大部分學生學習的都是英語。對漢語進行國際傳播,需要不只與一國的語言進行交流,它應該是多國、多民族語言融化的狀況。同時,學習外語對擴大視野、吸收不同民族的先進文化成果來豐富本民族的語言也有重要的意義。在與不同語言的接觸與交流中,漢語不但可以豐富自身,而且可以影響其他語言文化。在不同語言的接觸過程中,接受相互的文化,產生語言認同。話語權的獲取更多的不是強制的,而是認同,這樣就有利於漢語獲取世界範圍的話語權。

同時,重視培養翻譯人才。翻譯是社會進步的產物,是社會分工的結果。翻譯可減少差錯和誤解,達到更準確有效交往的目的。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此增則彼減,大學生、研究生也很難說都具有正確運用及翻譯外語的水平。外語教育應該把培養翻譯人才作爲獨立的工作來做。優秀的翻譯人才對漢語的國際推廣會有促進作用。翻譯人才可以把國外的政策觀念、優秀作品翻譯成漢語,並把可以反映我國時代發展的作品、觀念翻譯成其他語言。透過譯作,促進我國與世界的溝通與瞭解,加速漢語在國際上的傳播,獲取漢語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