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探析論文

論文1.66W

小學階段閱讀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他們獲取資訊、處理資訊、認識語文的重要途徑。同時掌握好閱讀可以讓學生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新課程標準中,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以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那麼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更好的學習閱讀這一板塊的知識?在不斷的實踐中,我也探索了大量的教學策略,好讓本班學生在學習閱讀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交際能力,使他們適應更高層次的學習要求。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探析論文

一、加強學生的閱讀

小學生的成長特性導致他們具有不同於初中生的特點,他們獨特的特點也要求教師對他們的教學方法的改變。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勝心強,活潑好動,每天的精力比較旺盛,但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能持續很久。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要過長地給學生講解知識,不然就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在花了一定時間的講解課文後,教師就應該抽取一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讓他們及時掌握所講課文。

首先就是要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首要手段。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可以恰當地運用朗讀,就可以大大提高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也可以讓學生更加理解課本。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朗讀這一環節。第一,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朗讀,注意拼音的準確性,聲音還要洪亮,一字一詞吐字清楚;第二,流利地朗讀,當學生朗讀幾遍課文後,就應該要求他們流利地朗讀課文了,這時候也需要學生自然連貫地朗讀,在朗讀時語氣要有輕重緩急,要讓學生把其中的感情讀出來。

其次在要求學生朗讀的時候,要指導他們使用正確準確的讀音,在朗讀課文的時候還要讓學生把文章的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來,讀出節奏,讀出感情。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針對相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朗讀起來會有不同的感情。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教師不能武斷地指出哪個學生朗讀表現的感情是對的,哪個學生的感情是錯的。而是應該對不同學生不同的感情加以分析,引導他們往正確的思想感情方向發展,但不管是哪一種語氣,教師都應該尊重他們的想法,還要鼓勵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鼓勵他們多讀,提高他們的勇氣。

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在一堂課的講授中,教師要發散學生的思維,把課堂還給學生,激發他們的思考能力,讓他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內心體驗。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初步理解課本的基礎上就要準確朗讀課文。但在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告訴學生爲何而讀,怎麼才能讀好等,一定不能讓學生只是機械地朗讀,反覆的讀,而是要讓學生讀懂課文,讀通課文。透過反覆的提醒以及訓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被激發出來,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技巧。

在開始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把課本中自己不會的字詞勾畫出來,在最初的朗讀中就要着重掌握它們。接下來教師就要讓學生透過朗讀理解這篇課文所講的內容,如果其中有不懂的地方就要及時詢問教師。教師還要讓學生注意課文中的標點符號,體會文中所採用的修辭手法還有各種表達方法,理解它們的用法。只有把各個方面的知識點都帶入到朗讀中去,學生才能對朗讀有更一深層次的理解。也只有讓學生不斷思考,不斷摸索,他們才能形成自己的思維,才能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

三、感知課文,感悟閱讀

只有把朗讀和感受語言、分析語言、積累語言結合起來,學生才能從朗讀中感悟語文知識。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注意結合這幾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透過一定時間的練習後,學生對朗讀的課文就會有了一定的理解,當學生已經對課文有了基本的理解以後,這時就需要學生去感悟課文了。感知了才能感悟,讓學生在感知中去感悟課文,讓學生把閱讀和思考結合起來,讓他們逐漸培養閱讀的能力,這樣纔是成功的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課本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具有啓發育人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對課本中的重點詞句進行賞析,讓學生在腦子裏形成對知識的感性認識。因爲小學生的思考比較具體,以形象思維爲主,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朗讀,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每一篇課文的講解都是一次美的薰陶,都是一次情感的陶冶,如果在小學階段教師能夠逐漸養成學生的審美能力,那麼對他們進入初中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在教學中教師要啓發學生去想象課文中展現的情景,教師也可以創設課文中的情景,引導學生進入其情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避免繁瑣的步驟,在給學生分析的時候要抓住重點,取其精華。新課程標準提出“感悟、積累、運用”,朗讀是學生感悟積累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帶動學生聽、說、讀、寫的感官的運用,因此,朗讀是閱讀能力培養非常重要的訓練方式。在當代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多讓學生朗讀,用閱讀來代替教師的講,減少對課本的具體分析。語文的教學要注意學生語言的積累,注意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爲學生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小學階段,閱讀對於學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個知識點,很多學生看到比較長的一段文字時就直接放棄,根本就沒有去思考問題。並且很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仔細,對問題的理解也非常的淺顯,導致他們在回答問題時回答錯誤或者偏題,不能答到問題的關鍵點上去,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甚至放棄閱讀。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首要任務就是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和朗讀習慣,改變他們對閱讀的困難認識,讓他們對閱讀形成正確的認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形成只要透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不斷訓練就一定可以戰勝閱讀這一難點。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不斷研究班上學生的學習特徵,把握他們的心理特性,然後採取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策略。同時教師要具有創新意識,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加以調整加以完善,以便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教學效果。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努力,不斷創新,就一定可以讓自身的教學方式不斷改進,教學效果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