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職業發展能力的會計教育改革研究論文

論文2.38W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企業對財務工作的重視度日益劇增,在市場複雜的環境下,企業對從事財務工作的會計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爲此,現階段的高校會計教育需要以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爲基礎,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如此一來,有必要對現階段的會計教育進行改革,重新制定會計教育目標,爲企業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會計人才。本文深入分析基於職業發展能力的會計教育改革,以期爲會計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職業發展能力的會計教育改革研究論文

關鍵詞】職業發展能力;會計教育;改革

現階段,我國社會市場競爭激烈,學生擁有較強的職業發展能力有助於今後在企業的發展中實現自我價值。爲此,會計教育需要革新教學理念,不斷豐富教學手段,注重學生職業發展能力的培養,才能滿足現代企業會計需求。鑑於此,本文對“基於職業發展能力的會計教育改革”進行深入探究意義重大。

1.基於職業發展能力,革新教育理念

在會計教育中,先進的教育理念能夠有效推動會計教育的創新,纔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現階段的企業會計人員需要專業的會計理論知識以及計算機操作技術,還需要具有其他相關方面的能力,諸如國際語言交流能力、企業發展趨勢把握能力以及經濟問題處理能力等。爲此,當前的會計教育需要革新教學理念,不僅僅傳授學生會計專業知識,還需要注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即職業發展能力的培養。因此,今後的會計教育教學內容應該及時更新,促使教學內容符合企業會計發展需求,同時加強實踐教學[1]。此外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21世紀是資訊化時代,會計職業教育需要對資訊化發展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原因在於資訊化建設是企業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總而言之,爲使會計教育的教學目標側重於培養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就需要革新教學理念。

2.基於職業發展能力,調整教育培養目標

隨着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現階段的企業會計工作人員需要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諸如良好的交流能力、表達能力、財務預算與管理能力以及較高的職業道德。資訊化時代背景下,企業會計人員還需要掌握計算機操作能力。爲此,現階段的會計教育基於學生職業發展能力,開展教學活動,就需要對教育培養目標加以調整。由於會計職業的特殊性,會計教育的人才培養應該注重技術技能性人才培養,重視個人的智力開發,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如此一來,才能使得會計教育培養的人才滿足現代企業會計需求。

3.基於職業發展能力,創新會計教育培養模式

在會計教育過程中,培養模式是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一種形式,涉及多方面的.內容,諸如培養目標、教學設計以及培養過程等。在以往的培養模式中,只是重視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技能方面的培養,導致培養的人才,只能夠進行紙上談兵,缺乏實踐操作能力。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教育雖然重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遠遠沒有達到職業發展能力培養的要求。爲此,會計教育需要基於職業發展能力,創新會計教育培養模式,現階段,國家提倡校企合作,使得會計人才培養具有了較多的途徑[2]。爲此會計教育需要對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引起足夠的重視,在課堂中不斷充實學生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以及相關方面的能力,透過在企業會計崗位的鍛鍊,使得會計人才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良好的應用,有效提升了實踐能力。如此一來,會計教育才能培養出具有職業發展的人才。

4.基於職業發展能力,創新會計教育教學手段

爲培養具有職業發展能力的會計人才,就需要會計教育對實踐技能的培養引起足夠的重視,以往的課堂教學,並不能滿足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需求,只有不斷透過實踐教學才能滿足現代企業發展需求。對於實踐教學方式具有多種,諸如案例情景教學法、團隊合作教學法以及自主探究學習法等,使得學生能夠擁有符合自己的一種學習方式,從而有利於教學效果的提升[3]。例如,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就能透過多媒體展示會計教育理論知識,使得枯燥無味的理論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從而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參與教學活動,同時學生可以自行利用計算機進行拓展知識視野,有效掌握會計其他相關方面的能力。

5.結語

綜上所述,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對會計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爲此,會計教育就需要對現代企業會計需求加以分析,從而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深化改革,諸如革新教學理念、調整教學目標以及創新教學手段等,從而培養出具有職業發展能力的會計人才,滿足現代企業會計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周新玲,金晶.基於職業能力的會計本科教育改革研究[J].財會通訊,2015,13:51-53.

[2]湯長勝,莊胡蝶.基於職業發展能力的會計教育改革[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5:131-132.

[3]孫秀秋,王興傑,王乃娟.基於教師專業發展的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4: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