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公共關係的相關論文

論文3.08W

現在作爲資訊社會,公共關係領域是我們國家重點要發展的方向,下面就是小編爲您收集整理的公共關係的相關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公共關係的相關論文

公共關係的相關論文一

一、公共關係傳播界說

爲了弄清楚公共關係傳播的基本內涵,有必要將它與含義相近的幾個概念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同中之異”。

(一)人際傳播泛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接觸與彼此往來。它與公共關係傳播有許多共同點:兩者都屬於社會範疇,都是能動的交流行爲,都是以人爲主體的活動過程,都具有相互作用的功能。而且,人際傳播可以作爲公共關係傳播的輔助手段。

但是,它們也有着明顯的不同之處。

首先,人際傳播和公共關係傳播的主體——人的含義不同。前者指單個的個人,後者指組織化了的個人;前者研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及資訊交流活動,後者研究的則是代表組織的個人有目的、有計劃地傳遞組織資訊的過程。

第二,從社會關係的總體上看,人際關係是一種較低層次的社會關係,而公共關係則是從社會羣體或組織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較高層次的社會關係。與此相適應,它們所採用的傳播手段各不相同。人際傳播手段一般比較簡單,而公共關係傳播手段相對複雜一些。

第三,人際傳播的對象可以是一羣人,也可以是一個人,而公共關係的傳播對象則是組織有着某種特定聯繫的羣體。

(二)公共關係傳播的基本內涵。

公共關係傳播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有一定規模的資訊交流活動。它的目的是溝通傳播者與公衆之間的資訊聯繫,使組織在公衆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公共關係傳播可以利用的媒介很多。比如,各種會議和講演可以聚集數十、數百人,發傳單、貼海報可以讓成百上千的人看到,用擴音器做報告可以讓成百上千的人聽到,舉辦展覽或表演可以吸引成千成萬的人。但是在今天的社會裏,要想與公衆取得廣泛的資訊交流,最有利的手段莫過於大衆傳播媒介了。這是由大衆傳播媒介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首先,它具有普遍性的特點。大衆傳播媒介,無論是報紙、廣播還是電視,幾乎家家必備,人人必聽、必看,影響面非常廣,可以滿足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的受衆的需要。因此,藉助於大衆傳播媒介,能夠達到與理想的傳播對象接近的目的。

其次,它具有迅速、及時的特點。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交通、通訊條件的改善,今天的大衆傳播媒介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向公衆傳遞資訊。在這方面,電子傳媒的作用更加明顯。因此,只有藉助於大衆傳播媒介,資訊傳播才能不失時效。

公共關係傳播的客體是公衆。公衆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組織內部公衆,另一部分是同組織有着某種特定聯繫的外部公衆。內部公衆是構成組織的基本因素。它對於組織,猶如人民對於國家一樣,是不可或缺的。公共關係傳播的目的之一,就是溝通、疏導組織內部上下之間、成員之間的資訊聯繫,消除各種不利因素,爲組織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外部公衆是公共關係傳播的主要對象,對於政府機構來說,它是自己所面向的那一部分羣衆;對於工商企業來說,它是與組織密切相關的協作者、競爭者、用戶和消費者。公共關係傳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影響這一部分公衆,改變他們的態度,引起與組織期望相應的行爲。

公共關係傳播是組織透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大衆傳播媒介,輔之以人際傳播的手段,向其內部及外部公衆傳遞有關組織各方面資訊的過程。

這個定義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第一,公共關係傳播的主體是組織,不是專門的資訊傳播機構。

第二,公共關係傳播的客體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組織內部公衆,另一部分是組織外部公衆。

第三,公共關係傳播以大衆傳播媒介作爲主要手段,以人際傳播作爲輔助手段。

(三)公共關係傳播與大衆傳播的區別。

大衆傳播是專業化羣體透過各種技術手段向爲數衆多的讀者、聽衆、觀衆傳遞資訊的過程。它具有公共關係傳播的一般特性,是公共關係傳播的組成部分。

但是,它們之間又有着明顯的區別。

首先,大衆傳播的主體是以傳播資訊爲職業的團體或個人;公共關係傳播的主體則是一般的社會組織,是代表組織行使傳播職能的公共關係機構或公共關係人員。

其次,大衆傳播的內容是由職業傳播者根據新聞價值規律採編的、需要告知公衆的資訊;公共關係傳播的則是由組織部門行使傳播職能的人根據公共關係計劃編制的對組織有利的資訊。

第三,大衆傳播的渠道一般不大由感官和簡單的表達工具組成,而是包括大規模的、以先進技術爲基礎的分發設備和分發系統。因此,專門的資訊傳播機構既需要充足的'資金、設備,又需要大量的專業化人才。公共關係傳播則不受技術水平和專業化政府的限制,它的製作過程也相對簡單一些。

第四,大衆傳播的流程在很大程度上說是單向的,因爲它的主導者始終是傳播者,受傳者既不確知,也不穩定,很難取得直接的反饋。而公共關係的傳播對象是可知的和相對穩定的,它的傳播過程具有明顯的雙向性特點。具體表現在:組織透過資訊傳播將自己的目標、政策和具體措施告訴公衆,公衆則透過被調查或主動回報兩種方式把自己的要求、意見和建議告訴組織。與大衆傳播相比,公共關係傳播能夠更加及時、有效地取得反饋。

二、公共關係傳播的基本要素

1948年,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哈羅德·拉斯韋爾補充提出了傳播過程五因素的公式:“誰?說什麼?透過什麼渠道?對誰說?產生了什麼效果?”這個公式描述的雖然是單向傳播現象,卻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分析傳播過程的簡易的模式。因爲其中包含了構成傳播的基本要素: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受傳者和傳播效果。

公共關係傳播是組織運用傳播手段向公衆傳遞資訊的過程,它經歷了由傳播者到受傳者的全過程,因此,也應當包含傳播過程的五個要素。

(一)公共關係傳播者

公共關係傳播者是組織資訊的採集、發佈者,是代表組織行使傳播職能的人。在我國政治組織中,該角色一般由黨和國家的新聞發佈機構、新聞發佈人以及各級黨和政府的新聞、宣傳部門擔任;在各種福利組織和贏利性組織中,該角色由組織內部的宣傳部門、公共關係部門或宣傳人員、公共關係人員擔任。

公共關係傳播者是公共關係的主體,因爲它是構成傳播過程的主導因素。在協調公衆關係、改善周圍環境的過程中,在樹立自身形象、提高信譽的過程中,在溝通內外聯繫、謀求支援與合作的過程中,公共關係傳播者居於主動地位,起着控制者與組織者的作用。它的任務,是將外部的資訊傳達給組織內部公衆,將有關組織的資訊發佈出去,傳遞到目標公衆那裏。

(二)公共關係傳播內容

公共關係傳播內容是指傳播者發出的有關組織的所有資訊。它大體上可以分爲如下兩類:

一類是告知性內容,即向公衆介紹有關組織的情況:它的目標、宗旨、方針、經營思想、產品和服務質量等等。在資訊傳播過程中,告知性內容往往以動態消息或是專題報道的形式出現。前者是關於組織新近發生的某一事件的基本事實的描述,通常包括五個“W”,比如關於商店開業、展覽會閉幕、新產品問世、超額完成產值等情況的報道。後者是對事件全景或某一側面進行的放大式描述,它不但包含五個“W”,而且包括對基本事實具體情節的勾勒。例如介紹新產品的設計過程、製作工藝、用途、專家鑑定情況等等。

另一類是勸導性的內容,即號召公衆響應一項決議,呼籲公衆參與一項社會公益活動,或者勸說人們購買某一種牌子的商品。在利用大衆傳媒進行宣傳的過程中,政黨、政府及其他非盈利性組織發佈的勸導性的內容,往往以社論、評論、倡議書的形式出現,而盈利性組織發佈的此類內容,則多以商業廣告的形式出現。

摘要:公共關係傳播,是資訊交流的過程,也是社會組織開展公共關係工作的重要手段。離開了傳播,公衆無從瞭解組織,組織也無從瞭解公衆。如果我們把社會組織看作公共關係工作的主體,把公衆看作公共關係工作的客體,傳播就是二者之間相互聯繫的紐帶和橋樑。組織與公衆的溝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資訊傳播,組織與公衆之間的誤解,也往往是由於資訊不暢造成的。因此,一個社會組織不但要有明確的目標、符合公衆利益的政策和措施,還要充分利用傳播手段開展公關活動,贏得公衆的好感和輿論的支援,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公共關係的相關論文二

近幾年來,高校的經常發生一些駭人聽聞的事件,如雲南大學發生的殺害室友的案件、政法大學發生的殺師案,浙江大學發生的博士自殺案,廣西大學英語四六級試題外泄案,這些事件的發生不僅給高校管帶來了一定的困擾,甚至嚴重影響了高校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會影響高校在社會中公衆形象。從以上發生的事件來看,高校在危機管理過程中沒有很好的利用公共關係,文章結合公共關係對高校危機管理中的發揮的作用,闡述了高校危機管理中如何選擇公共關係的路徑。

一、高校危機管理中運用公共關係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不正確

社會公衆對高校危機事件的關注主要在高校發生危機之後,對受害者和遇難者的態度,不僅包括事件發生的原因和承擔責任的主體,高校管理工作的重點是查清事件發生的原因,傳遞給公衆資訊就是學校澄清責任,避免承擔責任,從而使公衆產生懷疑的心理。

(二)公關不及時

從近幾年高校發生的傷害事件,危機事件發生之後學校的管理多數都採取躲、藏、遮的處理方式。在社會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才會對媒體和公衆進公開,即使是公開,也僅僅是對事件的陳述,殊不知這種做法會將高校在處理危機事件時陷入被動的局面。

(三)傳播不充分

高校危機公關工作總是害怕言多必失,向相關媒體傳播的內容都是相對簡單的,沒有對事件起因和處理結果進行公開,減少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學校處理危機事件的原則。對媒體關心的內容或者發生危機事件公佈於衆,但是對危機處理的進展和處理結果很少向公衆公開,因此公衆瞭解危機事件較少,會出現資訊分割的現象。

(四)溝通不順暢

高校危機管理對公共關係的運用是單向的,校方可以單獨面向媒體、向公衆發佈資訊。很少聽取受害者和媒體和社會大衆的不同意見,而媒體資訊檢索能力很強大,而公衆擁有看待事件視角也不同,忽視了受害家庭的內心感受,以上這些都是高校危機管理中不能缺少的資訊,高校的資訊管理具有單向性,從而堵塞了資訊渠道。

(五)高校公關工作的誤解

在一些高校公共關係中雖然有負責公共關係的部門,有專門的負責人員,多數都是負責接待工作。如迎賓引路、泡茶,把公共關係作爲一般的辦公室接待工作,很多高校對公關活動不夠重視,只重視公關人員的外在形象,忽視了公關人員的自身素質和公關工作的實際需要。一些高校領導人和工作人員出現了拉關係的行爲,出現了套私情、走後門等不正常活動,透過人際關係的溝通得到校方的支援,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六)高校的公共關係活動不夠普及

對開展的公共活動不自覺,水平也參差不齊。所以,我國高校有必要開展公共關係教育活動,增強教職工公關意識,保證高校公關活動正常進行。在高校內部和外部積極組織公共活動。努力創造和諧的高校環境,塑造高校的良好形象,促使高校辦學目標的實現。

二、公共關係在高校發展中的作用

公共關係爲高校危機事件的處理贏得寶貴時間,高校危機事件的發生具有突發性、產生後果的嚴重性。透過學校的公共關係向社會公衆宣佈準備、可靠資訊,也可以傳遞求助資訊,使受害者和公衆處於穩定的狀態。學生在必要的時候防護措施,從而控制局面,掌握危機事件處理的主動權。減少危機事件的影響力,爲危機事件的處理贏得時間。公衆關係可以爲高校危機管理創造輿論環境。高校危機決策具有緊迫性和非常態性,因此高校要在有限的時間及時做好危機事件的處理方案。公共關係有效利用向學生、家庭和社會大衆提供可靠資訊,避免高校在危機處理時走向極端。透過開展積極的公關活動,使高校的形象和高校發展要和諧統一,使公衆的利益和高校利益相平衡,高校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把高校日常工作向公衆公佈,使用適當的方式傳播給公衆,贏得社會公衆的關心、理解和支援。所以在塑造良好的高校形象,就要發揮公共關係在高校關係中的作用。

(一)資訊收集作用

從公關角度來看,主要收集以上三種資訊分別是高校形象資訊、畢業生形象資訊和高校執行狀態資訊,透過對這些重要資訊的收集,對公衆關係主體和客體監控,從而做出預測。目的是在高校正常執行中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危機事件發生,避免出現束手無策的局面。

(二)協調溝通作用

高校在執行過程中會和現實環境產生矛盾,高校和這些影響因素之間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高校的執行狀態是否順暢,也決定着高校預定教學目標是否可以實現。

公共關係可以爲高校危機管理提供支援,良好的公共關係能爲危機處理的工作原則、工作立場和工作進展傳播給大衆,並與大衆進行溝通,建立獲取資訊的重要渠道;可以凝聚學校內部職工和教職人員站在統一戰線,而非對立面達到利益最大化,從而爲高校危機處理提供有力的支援。

三、在高校中如何有效運用公共關係

(一)在日常工作中努力樹立高校良好形象

在高校正常執行中要貫徹公共關係工作目標,樹立高校形象、擴大影響。它要求在學校日常的管理中要從各個渠道和整個環節樹立良好形象,給人留下好的印象,有助於高校樹立良好的公衆形象,爲了爭取公衆的信任,維護學校良好形象,高校就要從教材採購出發、教師教學、教學硬件和學生實習等方面入手嚴把質量關,保證高校的教學質量。另外,高校要保證教職人員的生活福利、醫療保險並對教職人員在生活上給予關心。保證高校各項工作都標準化和制度化。另外學校的日常工作要和實際相聯繫,廣泛聽取羣衆意見,並做好調查研究。

(二)透過媒介傳播樹立高校良好的公衆形象

高校要利用好各種傳媒工具。圍繞特定主題向社會大衆傳播有價值的資訊。如召開新聞發佈會、舉辦慶典等活動向社會公衆介紹高校情況,創造有利社會輿論環境。值得注意的是,媒介的選擇因公衆不同而不同,明確宣傳主題和宣傳目的,但是宣傳的主題和資訊要和客觀事實相符,宣傳工作要做好準備工作,組織工作要及時、到位,宣傳工作一定要恰當。

(三)透過主動製造新聞樹立高校良好形象

公共關係工作人員要有計劃、主動製造一些有實效性的新聞,增強新聞界和人民羣衆的關注。有效地提高學校知名度,樹立良好的社會公衆形象,在製作新聞時要選取一些公衆關心的話題,以新、奇、特爲中心,也可以和傳統的節日或者紀念日相結合製造一些和高校有關新聞,在製造新聞過程中,有目的把一些組織機構和權威人士相聯繫,還可以和其他的一些新聞機構聯合新聞活動,在製造新聞時要營造一定熱烈的氣氛,調動人民羣衆熱情,達到製作新聞的效果。

(四)透過危機公關樹立高校良好形象

近幾年來在公關活動中,危機公關是公關工作中的重點內容,由於危機事件的發生具有一定的突發性,危機事件發生之後要迅速做出反應,減少危機事件所引起的經濟損失,不管是在危機事件發生之前還是在危機事件發生之後,都要努力做好危機防範和處理工作。

首先,要做好分析和預測工作。在高校日常管理過程中危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各種危機的性質、規模、危機事件發生的影響和高效處理危機的能力等。其次,學校還要事先做好應急計劃,預測危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並制定應急方案,派遣相關的工作人員解決相關危機問題,使工作人員瞭解在危機事件發生時要怎麼做,並做成書面材料,提交上級管理部門批准。使用簡明的方式向員工介紹應急計劃,並對員工定期進行培訓,再次做好和新聞部門的溝通,選擇新聞發言人,使用恰當的方式向社會大衆公佈事實真相,使人們瞭解事件的真實情況,理智地做出判斷,還要做好受到負面情緒影響的學生和家長,最後要和求援單位建立適當聯繫,如醫院和消防部門以及科技單位等等。

(五)運用公共禮儀樹立公衆形象

公關禮儀運用的得體是公關活動取得成功的關鍵,特別在演講和談判中公關語言應用,不僅是社交場合的通行證,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促進了高校的發展,有效地解決了高校和社會公關活動不適宜的問題。

任何一所高校都可以利用公共關係來維護高校良好的公衆形象,但是公關活動發展還有待於高校不斷接納人員,在開發公共關係資源也要利用好這些資源,高校要設立公共關係或者其他與之相關的部門,透過正常的渠道和誠實守信的原則,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更好地實現辦學目標。

四、結束語

高校危機管理在應用公共關係時要建立良好的環境,獲得多方支援。高校在進行危機事件處理時要有效的利用公共關係,使公共關係變成處理危機事件的有效工具,幫助高校樹立良好的公衆形象。市場經濟、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在不同角度對高校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學校辦學自主權不斷擴大,資訊技術爲公關活動提供了技術支援,提高了高校的競爭實力。

標籤:公共關係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