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中音樂鑑賞審美心理教學探究論文

論文2.81W

一、挖掘高中生音樂鑑賞教學中的情感體驗

高中音樂鑑賞審美心理教學探究論文

音樂是一種強烈的情感藝術,情感體驗在其中表現得非常明顯。音樂鑑賞過程就是情感體驗過程,體驗的是音樂的情感內涵,或者是學生情感與音樂情感的共鳴性。在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情感內涵時,需要讓他們明白這是一種對音樂情感內涵的初步體驗,包含了各種感情元素,比如喜、怒、哀、樂等等。教師在教學會欣賞音樂作品時,應該幫助學生從音樂標題及歌詞中去找到體驗線索。有的音樂作品沒有標題,那麼學生既要專心欣賞,以主觀感性知覺去體驗,又要根據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作者創作目的、作品風格、表現特點等方面去深刻地體驗,以準確的領悟力提高音樂審美能力。[2]作爲抒情藝術,音樂的內涵既豐富又深刻。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音樂情感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和音樂思想密切聯繫。引導學生透過音樂以外的因素去理解音樂感情。比如聲樂作品中可以從歌詞找到依據,在標題音樂中可以從標題及文字說明去理解。有些沒有標題的音樂作品需要學生更加用心的體會作品情感,在反覆傾聽中根據直覺去細細體會。另外,還要根據音樂的`社會背景、作者生活經歷、創作目的、藝術特徵等環節去鑑賞,這樣才能對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鑑賞到位。以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月光》來講,爲了讓學生對作品有更多的瞭解,教師應該引導他們恰當領會三個樂章的情緒變化,不但要給學生介紹貝多芬的創作目的、藝術特徵,還可以結合貝多芬在1801年創作《月光》時正經歷失戀的背景,來了解這是一首他獻給戀人的作品。當時他也耳鳴了,這兩種打擊讓在將痛苦與失望情緒深刻地反映在了作品裏,因此該作品也是一部“幻想曲”式的奏鳴曲。只要學生把握了這些,那麼在鑑賞《月光》時,也就更能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二、激發高中生音樂鑑賞教學中的想象、聯想能力

音樂情感表現是作者在某種思想中基於生活基礎來表現情感內涵。所以,學生在鑑賞時應該充分發揮其想象、聯想心理,以揣摩音樂中沒有直接表達出來的內容。學生需要透過教師的引導來想象、聯想音樂作品中的音樂形象,並將這種聲音形象轉換也成客觀世界的形象來進行理解。這是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的鑑賞問題。比如,在鑑賞《梁祝》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時,教師引導學生認真聆聽旋律,並聯想生活感受。以高中生的鑑賞水平來講,他們通常會以春天、花草等自然景色來進行聯想,很多都難以明說,更難以想象。故而教師在學生剛接觸這首協奏曲時,透過樂器演奏效果與樂器使用、鑑賞樂曲部分的講解使學生更好地開展想象。例如,呈示部分,輕柔的絃樂顫音和長笛使人感受到如鳥叫般的美麗旋律,而引子主題中雙簧管奏出的柔和抒情,則給人帶來一種花鳥共舞、春光熠熠的美麗畫面。小提琴奏出的柔音是嬌細的,而大提琴則走出了渾厚的低音,讓學生們對梁祝的愛情有更好的理解。這些感受都是要透過類比聯想來體驗。教師根據高中生的音樂知識來教授他們音樂理論,並不斷引導他們透過聯想來想象作品、體驗情感,既淨化了心靈,又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總之,在高中音樂鑑賞教學中,鑑賞學習過程和學生的心理狀態有密切關係。因此,教師在高中音樂鑑賞教學中需要基於學生的審美心理來進行教學。作爲情感藝術的音樂,帶給每個人的都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溝通。故而高中音樂鑑賞中,只要教師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體驗,根據她們的審美心理實施音樂鑑賞教學,那麼就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透過美育教育來陶冶學生的情操,最終讓他們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對於他們以後的人生髮展來說也是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