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科研單位檔案數字化建設的意義及措施論文

論文3.28W

隨着科研項目工作的穩步推進,大量的科研檔案材料不斷生成,科研單位檔案數量不斷增加,檔案管理工作的任務越來越繁重。科研單位檔案管理部門必須配合本單位科研事業的整體發展,爲科研提供服務支撐。因此,科研單位檔案數字化建設必須與時俱進,提到議事日程,納入發展規劃。

科研單位檔案數字化建設的意義及措施論文

一、科研單位檔案數字化建設的意義

檔案數字化建設,主要是指建立檔案的原件、原文、原貌的計算機儲存系統,並圍繞該系統建立起電子檔案的檢索系統,構成一個檔案計算機存儲、傳輸、檢索、查詢、複製、利用的良性運轉體系。檔案數字化建設不僅是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數字化建設必然成爲今後檔案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 科研單位檔案數字化建設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在科研單位,一個科研項目研究成功並驗收後,新生成檔案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存檔後還有可能被多次借閱利用,同時需要必要的日常維護。檔案部門在檔案管理、利用過程中,需要對科研檔案進行詳細的類別劃分,需要分析各類檔案的作用、使用頻率、儲存的需求,從而爲日常的借閱和管理奠定基礎。隨着存儲年限、重要程度、檔案質量等方面的變化,檔案檔案還會繼續產生相應的存檔變動。這些細緻和複雜的工作如果單純依靠人工完成,不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更會使工作效率受到影響,不能滿足科研人員的服務需求。實施檔案管理的數字化建設,能夠將傳統管理方式下繁瑣的人工操作解放出來,用更加高效的方式推進檔案管理。

(二)科研單位檔案數字化建設有助於提升管理質量。

在人工管理檔案的環境下,有的檔案在查閱後並不是科研人員所需要的內容,還需要進行新一輪的相關查閱。檔案的頻繁使用和查閱會使原始檔案逐漸損耗,甚至發生部分檔案丟失的問題。而且在科研單位中,有部分檔案應進行必要的保密。不僅檔案管理人員要具備強烈的責任感,檔案使用者也應具備責任意識。透過數字化建設,對檔案的基本內容、保密程度、借閱人員予以記錄,能夠直接減少檔案的損耗和泄密,使檔案借閱更有針對性,日常維護也能根據檔案的類別及時開展,從而使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產生質的飛躍。

二、科研單位檔案數字化建設的措施

爲了加速推進科研單位檔案工作的數字化建設,檔案管理部門應將數據庫系統設計、標準化研究、安全防範措施作爲建設的首要任務,儘快鋪平數字化建設的道路,推動現有管理工作的轉型。

(一)設計科學高效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是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數據庫是系統數據的'集合,其中既有檔案本身的數據資訊,也有檔案管理過程中新生成的資訊,所以數據庫的設計應確保將檔案管理中所涉及的環節全面體現,以使用便捷、管理嚴謹作爲原則,防止數字化管理的漏洞出現。檔案生成後應及時和數據庫建立關聯,檔案管理人員要對新檔案的主要內容、生成時間、保密級別、維護要求進行詳細的登記,生成序列號。當數據庫建立後,檔案管理人員應當變革儲存方式,形成以傳統檔案儲存和數字化儲存並舉的管理方式,對檔案實行掃描和着錄,完成數字化存儲,方便日後查閱。

(二)確立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的標準。數字化建設的進程中,科研單位傳統的檔案管理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改革和發展的需求。在數據庫設計以外,數字化建設還應從標準化制度的層面改革現有的管理工作,對數據庫的類別、與科研單位數字化管理系統對接、新檔案必須具備的內容、數字化檔案的儲存等確立明確的標準,使檔案的收集、儲存、使用應從數字化的角度獲得制度保障。在標準化的支援下,檔案管理工作能夠減少不必要的工作程序,使科研單位上下協同一致,共同在新的管理標準下開展工作。

(三)制定數字化管理的安全防範機制。安全防範主要是對檔案使用和管理的權限進行約定,以及相關的安全監控。隨着檔案內容的數字化存儲,對於閱讀檔案的人員權限必須具有明確的劃分。對不同安全和保密級別的檔案,管理人員應從授權的角度予以規範。在必要的情況下,管理人員應透過檔案檔案加密、檔案防寫、網絡監控等措施確保檔案的安全,一旦發現問題,也能追根溯源。

科研單位開展檔案數字化建設,既滿足了科研單位現實發展的需求,又有利於單位長遠規劃的決策。科研單位只有克服困難,迎頭趕上,與其他行業同步發展,才能適應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爲科研事業科學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