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學科化規範化小學科學教學設計的措施論文

論文2.68W

摘要:在新課改逐漸深入各個教育領域的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學改革也被提上了日程,其要求開展教學之前,對小學科學教學進行設計,進而保證教學內容、方式與小學生生理特點、心理特點相符,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就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科化和規範化的缺失進行分析,對小學科學的整體設計規範性進行闡述,探討小學科學教學方式、教學目標與教學過程,同時提出小學科學教學規範化與學科化的建議,應用實踐教學方式,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學科化規範化小學科學教學設計的措施論文

關鍵詞:學科化;規範化;小學科學教學

1.引言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一般是在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指導下,使用有效方式設計和規劃各個教學環節,也就是教學設計主要介於教學實踐、教學理論與學習理論之間。透過教學設計與定位,有助於教師、學生充分掌握教學重點與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可見,對小學科學教學進行規劃設計,是小學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但當下教學設計過程中,存在學科性和非規範化的缺失傾向,因此,需要尋找有效的解決措施,促進小學科學教學的設計正常開展。

2.小學科學教學設計中學科性和規範化比較缺失

按照當下教學設計模式、最新理論與教學發展趨勢,以及過去的教學實踐與研究,同時充分結合國內教學實踐與教學改革需要,人爲地對小學科教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其中包含板書設計、教學難點與重點、教學反思、教學目標與教學策略等,要具體到教學設計的每一個方案,但是設計全過程中存在較大差異,具體表現如下:

2.1科學性

教學設計時,各個要素表述不夠清楚,一些知識點、概念混亂、模糊不清,如:教學用具、教學準備、教材準備與教學手段等存在差異。在部分要素具體表述的過程中,尤其是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案表述時,容易出現實習作業、談話法、講授法等各種不全面、不充分的方式[1]。

2.2隨意性

雖然科學教學將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作爲重要環節,但是在教材分析與學習分析時,教學作用和內容並不明確。一般表現爲:教材分析變成教學背景的分析,將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置於教學難點前、教學目標制定後,導致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工作者對於教學理解不夠全面、深入。

3.促進小學科學教學學科化與規範化的策略

3.1引用探究性的課堂學習

3.1.1動物植物在科學教學的作用

教師概述科學教學內容時,要充分結合教材中的圖片和文字。例如:以多媒體展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具體問題包括:(1)小學科學中動植物分類與屬性。(2)小學科學中大氣的來源和去向分別是什麼?(3)小學科學中有用氣體與污染氣體取向與來源。(4)爲什麼大氣中各種氣體含量多年來基本不變,各種氣體之間是怎麼保持平衡的?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討論過程中,學生勇於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師再進行解答,獲取問題的答案。

3.1.2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的作用

對於小學科學教學,教師可以透過設定情境引出綠色植物與水循環關係的問題,教師透過展示水循環示意圖,讓學生對其進行描述,以增進他們對水循環途徑的認識。隨後進行“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的探究實驗,教師以多媒體展示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實驗目的:觀察綠色植物蒸騰作用發生的過程;探究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透過哪個部位散失水分。實驗步驟:從準備好的實驗材料中分別選一盆植物作爲實驗組和對照組,用透明塑料袋罩住植物作爲實驗組;先用透明塑料將另一盆植物的葉子罩住,然後將兩盆植物分別放到陽光下,以便能較快地觀察實驗現象;最後觀察實驗現象,對比兩組裝置中出現的現象,經過討論和分析得出蒸騰作用是透過葉片散失水分的結論。

3.2重視小學教學的`設計實踐性

具有良好的小學科學教學設計既要重視教學方法的得當、教學活動開展與教學環節完整性,又要重視學生學習活動能否體現出學習的主體,能否體現出學生探究性、自主性與合作性,教師能否掌握會學與學會兩個概念。只有教學設計中高度重視小學科學教學的實踐,重視教學批判與反思,纔可以真正實現教學中學與教雙邊互動,進而從學生學習狀態、交往思維、情感狀態與交往思維等了解學生心理、生理上的特點,真正認識小學科學教學設計方式與教學內涵,確保小學科學教學設計的實踐性[2]。目前國內小學科學的教學設計陷入理論性過強、去專業化與非規範性等困境,究其原因,大部分教學設計者過於重視教學成績,忽視了教學實踐性與針對性,加之部分教學設計者沒有充分理解小學科學教學理念,導致小學科學設計達不到預期效果。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教師無法發現一些需要研究分析的問題,也就不能真正理解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及時彌補。因此,在職前教師培養過程中,需要增加教師實踐教學的經驗,給小學科學教學創造體驗機會,使學生真正置身於教學中。例如:小學教學過程中應用相關案例與教學視頻進行分析,在研習、見習、實習教學實訓過程中,確保教學內容傾向小學生的心理,把學科知識轉變成學生比較弱容易理解的知識。只有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掌握各種知識,全方面理解小學科學教學內容與方式,使用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質量與效率。

4.結語

在進行小學科學教學時,教師應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快樂地學習。教學設計的考慮要涉及學生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準備及教學過程每一個環節。透過進行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觀察、發現和總結問題的能力及實踐操作能力,使小學生可以真正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理解感受科學這一門學科的奧祕,同時真正理解科學和大自然的關係,進而培養起小學生關心自然環境、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意識,實現該階段的科學教育目標。參考文獻:

[1]黃曉鈺.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科學中的教學設計[J].讀與寫(上,下旬),2013,14(09):1-2.

[2]黃曉,孫麗偉.小學科學教學設計的規範化和學科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4,23(04):1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