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合理的實施懲戒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論文

論文3.07W

【摘 要】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已經提倡因材施教了。純粹的賞識教育不是萬能的,它必須與適度的懲戒教育結合起來。賞識教育應當成爲我們現代教育的主體,而懲戒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當前,人們忽視對學生進行懲戒教育,更有甚者將懲戒教育與體罰混爲一談。本文從懲戒教育的意義、懲戒教育的方法等方面進行論述,提出合理的實施教育懲戒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合理的實施懲戒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論文

【關鍵詞】因材施教 賞識教育 懲戒教育 教育質量

一、懲戒教育不是體罰或變相體罰

懲戒教育是在不損害受罰者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透過實施批評、處罰等手段使其感到痛苦,從而促使其認識錯誤並改正自身過失的一種教育方式。懲戒教育表現爲一種剛性的教育,它在要求上有一定的規範性,在態度上有一定的嚴肅性,在實施中有一定的強硬性。由於懲戒與體罰或變相體罰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比如都包含懲罰的因素並以某種強制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極易引起人們的誤解,以爲懲戒就是體罰,就是對學生身體和心靈施暴。其實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在目的、性質、手段上都有區別。懲戒是教師對違規學生理性行使的一種強制性管理權,它以冷峻嚴厲強硬的方式,促使學生對自己的行爲進行反思,並改正錯誤、承擔後果,它的實施是有一定規範和尺度的,它是透過“懲”而達到“戒”的目的;體罰包括“體”罰與“心”罰,它的實施是隨意的,缺乏控制性與規範性的,常常帶有教師個人的激憤情緒,極易使學生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反應和行爲反應,會不同程度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而是明令禁止的。我們不能把二者混淆起來,更不能把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行的懲戒措施一概否定。

二、懲戒教育的意義

懲戒作爲一種教育方法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懲戒教育與激勵教育、賞識教育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

1.有利於學生正確認識自我

懲戒教育促使學生認識到人是生活在一個互動的環境中,沒有絕對的自由,人在享受自己的自由時不能影響他人的自由;在尊重與維護個人利益的同時,應該尊重他人利益;學會正確認識自我,明白自己的責任,懂得尊重他人,與人平等相處;認識到作爲集體的一員,需要在一個共同“遊戲規則”的約束下進行個人活動,一旦違規,就會受到懲處。

2.有利於學生養成遵守法紀的意識

懲戒教育對於促進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行爲,提高教育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在犯錯誤受到處罰後,會產生警示、規避的心理;一次錯誤的深刻教訓,足以讓人銘記在心,避免重犯。學生由於自己的錯誤言行而受到懲罰,會更深刻地認識到紀律的權威性,理解紀律既是對人們言行的限制,又是對人的權利和自由的保證,從而主動約束自己,減少不當言行的發生機會。學生只有在學校中習慣了紀律約束,走上社會後,才能適應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

3.有利於學生養成勇於承擔責任的品質

懲戒教育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感受真實的生活,培養知錯就改和負責任的精神,促進個體的社會化。讓他們認識到人犯了過錯之所以應受懲罰,不僅僅是由於他們的過錯,更是爲了警戒他們日後不再重犯。並且幫助學生認識到人生難免會有錯誤,有錯誤不必悲觀喪氣,只有儘快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勇於改正,加強對自己的言行的節制,將來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三、體罰的危害性

1.損傷學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學生對自己個性品質肯定的評價,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是推動學生積極上進的一種動力。人們一旦有了錯誤和過失,就會感到內疚,受到良心責備,下決心改正。而體罰和變相體罰會嚴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它會造成不良後果。會產生對立情緒,口服心不服,形成“兩面”性格。

2.妨礙自我意識的正常發展

自我意識是學生對自己認識和評價的能力。對他們的評價應非常慎重,儘量做到客觀公正。同時,要逐步引導他們自學進行自我批評和自我教育。而體罰則是教師的唯我獨尊,說一不二,不講道理,單靠拳頭和武力的簡單粗暴的評價。這勢必妨礙學生自我意識的正常發展,

影響其自我觀察、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控制等能力的形成。

3.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

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土壤,在安全的學習環境,在積極主動的探索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以迸發。由於體罰強制、迫使學生服從,使他們處於一種壓抑氛圍之中,學生精神緊張,容易產生恐懼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很難振作起來,遇事會膽小怕事、唯唯諾諾、失去主見。

4.易發生校園糾紛

教師的威信,是實施教育的必要條件。這種威信是建立在人格力量的基礎上,它來自學生髮自內心的尊敬、熱愛和信任,有了威信,教師的教育效果就會倍增。而體罰令師生關係緊張,教師喪失威信,輕者傷害學生的心理健康,重者會使學生致殘,從而造成學校糾紛,給學校帶來不和諧的因素,施罰者也必將遺憾終生。

四、如何進行懲戒教育

1.尊重學生,充滿愛心

懲罰是以理解善待學生爲出發點,讓學生在懲罰中明白事理,明辨是非,教師應用愛的教育來開導學生,用愛來感化學生,用愛來幫助學生。任何形式的懲罰教育都不得損害學生的人格尊嚴,用語上不冷言譏諷,比如老師在語言上用的是“請”字,態度上不怒形於色,方式上不大動干戈,措施上是在人情味十足的懲罰氛圍中進行的,即不是讓他站在廁所或是站在什麼容易遺忘的地方,而是坐在既不影響其他人又不影響自己上課的地方。尊重學生心理個性和自身意願,讓學生選擇自願受懲罰的方式方法或班及共同討論的規定,或深刻反思、或代以值日、或挽回損失、或消除影響等,形式不拘一格,達到教育目的就行。

2.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懲戒教育應針對不同的時間、地點、場合、錯誤性質、程度以及違反者的個性特徵,採取不同的措施。比如,對於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就要用比較溫和的懲戒方法,可以單獨對他進行批評引導以免傷到孩子自尊心。對於故意違紀的孩子屢教不改的孩子就應該透過班規來進行制約,那麼對於過失違紀的學生則應該以提醒爲主,對於初犯和屢犯,對性格外向和性格內向的學生等,懲罰的程度及方式都有所區別。在懲罰教育中因人而異選擇不同的懲罰措施,達到懲罰一次,杜絕一類錯誤行爲,懲罰一人,教育一大片,形成一個良好班風的積極效果。

3.掌握尺度,合理合法

正確合理地運用懲戒教育,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1)要公正合理,對待不同的學生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採取的方式和方法與學生所犯的錯誤性質和程度相符。(2)要民主,以民主的形式實施懲戒,使受罰者心悅誠服地認識錯誤,接受錯誤,做到“我錯了,我認罰”。(3)要集體認可,懲戒一旦得到班集體的認可,獲得學生羣體的道德支援,就能產生強有力地約束力,最終實現自律、他律。(4)要適度。懲戒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教育和轉化,懲戒只是一種手段,任何形式的懲罰都應做到適度,罰教結合,寓教於懲。

總之,賞識教育與懲戒教育相互依存,不可偏廢。人性本來就善惡兩面,教育的社會功能之一就是張楊善的一面,抑制和泯滅惡的一面。對善者要表揚褒獎之,對惡者要批評懲罰之,否則就容易導致學生善惡不分,黑白不辨,滋長其思想行爲深處的劣性,最終造成學生養成不良性格,造成嚴重的教育負面影響。合理的實施教育懲戒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