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對於社會需求和就業爲導向的高等教育改革論文

論文2.32W

摘要:隨着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成爲政府、社會和高等學校極爲關注的問題。雖然高等教育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改革,但脫離社會和市場需要的根本問題並沒有解決。對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爲導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機理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做法,即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爲導向,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學科建設、專業設定和人才培養緊貼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對於社會需求和就業爲導向的高等教育改革論文

關鍵詞:社會需求;以就業爲導向;高等教育;改革

一、現狀分析

隨着高等教育大衆化的不斷推進,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已成爲政府、社會和高等學校各方極爲關注的焦點問題。如何讓學生適應市場有效地就業已成爲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高等學校應該面向就業市場,培養經濟社會需要的、用人單位青睞的人才,這已成爲共識。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一方面是許多用人單位求賢若渴,社會各行各業,尤其是生產第一線和艱苦行業以及邊遠地區、貧困地區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則是大學生找工作難,許多學生學非所用,人才資源浪費,高等學校和用人機構雙方處於人才供需不平衡的膠着狀態。出現這個問題既有社會原因、歷史原因,如舊的就業的思想觀念、舊的用人觀念等。同時,也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脫離市場和社會需要所致。

一是教育理念存在誤區。衆多高校辦學定位過高、辦學目標趨同。高職高專熱心於“專升本”,升了本就要辦成多科性大學,進一步爭取評上碩士、博士授予單位,以辦成國內(或省內)一流國外(或全國)有影響的多科性、綜合性、研究型的巨型大學爲發展戰略目標。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上認爲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則“低人一等”。

二是專業設定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高校不少學科專業設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發展趨勢與人才供需機制相脫節,高校尚未建立以就業爲導向的專業進退機制,出現結構性人才供給過剩,導致結構性就業困難。從表面上看,學校招生要考慮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但實質上更要考慮原設專業的師資、設備等資源,要停辦一個專業是很困難的。因此,高校不能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學科專業設定和招生數量。例如,根據麥肯錫公司發佈的《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有8個專業是2007~2009年連續三屆失業人數最多的,即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漢語言文學、電子資訊工程、會計學等專業。這與我國所設定的普通本科專業布點數排在前10位的大部分專業是相同的,而同時這些專業大部分也是目前報考火熱、招生數量多的專業。

三是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陳舊。我國高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仍主要是20世紀50年代向蘇聯學習後形成的模式,按二級或三級學科制訂教學計劃,因此,課程體系單一,專業口徑狹窄,教學內容脫離實際,教材內容陳舊、過時,重理論知識傳授,忽略對大學生就業所需要的職業思想、觀念、知識、方法和專業技能等方面的系統培養和訓練,即高校的課程設定嚴重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不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

四是高校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僵化。高校許多教師的教學仍然是“滿堂灌”的'上課方式,沒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考覈方式也主要採用閉卷的一張試卷紙定成績爲主,許多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無法滿足用人機構對人才的需要。麥肯錫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只有3%的人能達到服務業起點職位要求的能力水平。

五是重理論,輕實踐。儘管很多高校都提出要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但由於設備、師資、實踐教學場所等條件限制,實踐教學往往被弱化,致使大學生的實踐應用和創新能力不強。麥肯錫公司公佈的《應對中國隱現的人才短缺》報告中指出:中國擁有160萬年輕的專業人士,是所有國家中最多的,佔全部大學生的33%。而德國只有20%,印度則只有4%。然而,教育體系偏重理論,使適於在跨國公司中工作的中國年輕工程師中只有不到10%能夠滿足跨國公司的要求,這就形成了中國進階人才的供應悖論。

因此,目前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是高等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爲導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機理分析

1.社會需求和就業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出發點

高等教育在國家體系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援,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高等教育的類型和層次是由經濟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結構決定的,高等教育的發展應該與經濟社會的人才市場形成互動,高校的人才培養結構應該與社會人才結構大體相當;另一方面,勞動市場能夠反映經濟社會對各種人才需求結構及數量的變化趨勢,包括各類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培養模式的更新必須與經濟社會對各種人才需求的變化存在必然的內在聯繫。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必須以經濟社會對各種人才的需求爲依據,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爲高等教育改革的出發點。

2.社會需求和就業是高等教育(高等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

高等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實質上就是透過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來體現。在這四大職能中,人才培養是根本的職能。高等學校透過培養專門人才,使受教育者就業,透過受教育者的就業、再就業及提高就業質量來間接爲經濟社會服務;同時,高等學校雖然可以透過科學研究、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社會諮詢服務等直接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然而,開展這些活動的目的仍然是提高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並最終落實到提高畢業生的就業(或創業)率和就業質量上。應該說,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服務地方的根本職能。高等學校透過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來服務經濟社會是有限的,透過人才培養來服務經濟社會纔是根本。而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是透過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來體現,因此,社會需求和就業是高等教育(高等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的結合點。

3.社會需求和就業是社會需求與個人需求的平衡點

社會需求是客觀決定的,而個人需求是主觀決定的,社會需求和兩個人需求者往往並不完全一致。高等教育究竟應該以滿足社會需求爲主還是滿足個人需求爲主歷來是學者爭論的焦點。但是,無論是滿足社會需求還是滿足個人需求都應該透過就業來實現。可以在這兩種需求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就是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就好業。爲此,高等學校就必須瞭解用人市場資訊,把握市場需求,透過學生就業狀況及時調整高校的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目標、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達到個人需求和社會需求的平衡。

綜上所述,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爲導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我國高等教育在今後相當長曆史階段的理性選擇。只有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爲導向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進階專門人才,才能使高等教育成爲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促進高等教育發展。  三、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爲導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做法

1.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爲導向,找準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市場已經成爲配置人力資源的基礎,這就需要把就業擺在高等教育發展的突出位置。由於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人才,而人才的價值必須在經濟建設中體現出來,高校的辦學水平、辦學質量和社會聲譽歸根結底要靠畢業生就業、創業及就業質量來體現和擴大。因此,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高等院校辦學指導思想必須發生根本性轉變。高校只有透過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促進就業和就業質量的提高,才能增強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從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每年本科畢業生讀研的比例不到10%,大多數大學畢業生是以直接就業爲目的。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只有遵循市場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才能緩解我國大學生就業的壓力,完善我國因教育結構不合理而導致人才結構失衡的缺陷。

經濟社會發展不僅需要高校提供學術型人才,同樣也需要其提供應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因此,各高校要依據自身的辦學優勢,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找準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一般地,教育部直屬或有關部委所屬大學的百餘所學術型高校是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應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爲主;地方本科院校是應用型高校,應以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爲主;職業型高校是高職高專,應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爲主。尤其,一直以精英式教育爲主的地方院校應切實轉變傳統學術型本科人才的質量觀,可以將培養熟練掌握社會生產和經濟活動一線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從事一線生產和經營的技術或專業的應用型人才作爲學校人才培養目標。

2.政府引導及政策支援,促進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爲導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要注意高等教育的政策導向。在制訂相關本科教育政策時強調要加強以就業爲導向的思路,引導各高等學校明晰自身的發展方向,準確定位,安於定位,各種類型的高校都可以辦出特色,成爲國內知名、有國際影響的高校。各高校都應該力爭在各自的層次和類型中成爲一流高校,使我國的高等教育形成分層次、分類型的多樣化格局。

另一方面,要深化高校管理體制、執行體制和組織機構改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以轉變政府職能和簡政放權爲重點,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目前,教育體制改革滯後於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高校畢業生就業正在實現市場化,但教育體制並未真正實現市場化。高校還缺乏足夠的自主權,招生和專業設定與市場需求脫節,致使不少高校缺乏改革調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科專業設定立足於自身的辦學條件,而不是面向市場需求,使高校人才培養的結構矛盾突出。因此,應給予高校較大的專業設定和招生自主權,使高校能夠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動向及時調整專業設定和招生規模,使高等學校的辦學逐步從“供給導向”向“需求導向轉變。

3.面向區域經濟社會需求,適時地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

在高等教育辦學過程中,既要從高等教育發展的規律出發也要考慮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適時地調整全面優化學科專業結構,這也是學校服務定位的重要體現。自擴招以來,因爲設施條件和師資力量比較好,傳統專業的擴招比較明顯,但是在社會和經濟發展急需的一些專業上,尤其是一些新興專業的發展還不夠充分。高校依據傳統優勢學科專業,培育新專業的增長點,積極增設滿足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建立科學的專業進退機制,適時地調整和優化學科專業結構,使新專業建設既適合需求又能夠得到社會的支援,使新專業建設起點高、條件好。

4.面向社會和行業需求,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課程改革是高校教學改革的核心,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具有靈活性和選擇性,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處於高等教育大衆化和普及化階段的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雖大學生數量龐大,但其畢業生就業問題並不像中國大學生就業問題這麼突出,這其中有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由於這些國家的高校能夠根據就業市場的需求變化及時調整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培養合適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我國高校的課程設定基本上沿襲了前蘇聯高等學校課程設定的特點,即以學科課程爲主,這種模式對培養學術型人才的作用非常顯著,而對於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就不適應。因此,高等學校,尤其是教學型高校,在保持其學術傳統的同時,應依據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加強綜合課程和應用性課程的開發和建構,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要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力求使每個學生都獲得發展。

5.產學研合作,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透過科研和社會服務密切學校及教師與企業的聯繫。學校與企業形成互利互惠的良性互動關係,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一是產學合作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以在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上確保人才的規格和質量,滿足社會與企業的需求,有利於學生的就業;二是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實現校企雙贏;三是畢業與就業有機結合,將學生就業的願望與用人機構對人才規格的要求相結合,學生的畢業實習、畢業設計(或畢業)等畢業實踐教學環節與用人機構就業的崗前培訓相結合;四是訂單式培養,即結合用人機構人才需求設定課程、調整教學內容、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按用人機構的人才規格分流培養。

總之,產學研結合可以促進高校建設、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可以爲學校籌集辦學資金、聘用高水平師資、建設實習實訓場所、拓展就業渠道,促進社會資源向高校的人才培養流動,以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爲高等教育發展不斷增添新的活力和動力。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國際公認的高等教育大衆化階段,高等教育規模還將要不斷擴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還將要進一步增加,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與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之間的矛盾會長期存在。要解決好這個矛盾,一個有效的途徑就是要轉變高等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爲導向,全面推進高等學校的教學改革,使高等學校的學科專業設定、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緊貼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努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透過社會需求的適應性體現高等學校的競爭力,提高辦學質量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