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校影視教育問題反思及對策探析論文

論文1.07W

儘管我國高校影視教育發展形勢喜人,但是由於種種因素而導致的一些問題也值得我們深刻反思,如教學觀念錯位、師資力量匱乏、學生素質下滑等。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轉變觀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課程體系,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切實加快我國影視教育的發展步伐。

高校影視教育問題反思及對策探析論文

在全球化語境下,大衆傳播媒介尤其是影視藝術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影視文化亦成爲我們這個時代重要的文化現象之一。正因如此,世界各國高度重視影視教育。相對於歐美髮達國家,我國高校開設影視課程起步較晚,影視藝術正式進入高校始於1985年。

這一年教育部下發檔案,強調要“迅速改變我國電影教育的嚴重落後情況”,“有條件的綜合大學、師範院校中文系,應把電影課作爲重要的選修課,正式列入教學計劃。”自此,影視教育在我國高等院校中才真正開始發展起來。據統計,我國目前1000多所高校中,已有約600所開設了影視藝術系或專業。儘管我國影視教育形勢喜人,但是由於種種因素而導致的一些問題也值得我們深刻反思。在此,筆者試從我國高校影視教育現狀出發,指出目前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幾個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針對目前高校影視教育中的觀念錯位。應加快觀念轉變。注重強調影視教育,普及影視文化知識。

影視藝術以其視聽綜合性、直觀生動性吸引了大量的觀衆,並日漸成爲我們瞭解世界、獲取資訊、休閒娛樂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讀圖時代,影視藝術鑑賞能力應該是現代人的一項基本技能。尤其對於認識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來說,如何學會在浩繁的視聽海洋裏辨別真僞,去粗取精,避免暴力、色情等“影視公害”的污染,接受良好的藝術薰陶更離不開影視教育的引導。

然而目前我國高校卻存在着觀念上的嚴重錯位,比如狹隘地認爲影視藝術只是影視專業的學生要掌握的知識,其他專業尤其是非人文類專業學生則可學可不學。這樣的認識在影視藝術日益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並佔據青少年大部分業餘時間的今天,顯然是不合時宜的。多年前匈牙利電影理論家巴拉茲·貝拉說道:“……可是一個人如果連電影藝術的基本概念都一竅不通,並且連阿斯泰·尼爾孫或大衛-格里菲斯的名字都從未聽說過的話,他卻仍然可以算是個有修養、有文化、甚至水平很高的人。

我們時代的最重要的藝術竟然在人們心目中成爲一種可懂可不懂的東西。”可惜的是,20世紀40年代巴拉茲所遺憾的現實在21世紀的今天仍未得到很好的改觀,影視藝術鑑賞能力仍然被大多數現代人所忽視。即使目前已有大部分高校開設影視方面的選修課程,如經典影視作品賞析等,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卻並未起到應有的作用。因爲這類選修課一般都放在大四下半學期,而此時學生們面臨就業、考研等壓力多已無心上課:而且學時安排也比較少,所以往往就流於形式,並未讓學生真正領略到影視藝術的精華,習得影視鑑賞的技能。

放眼國外,好萊塢之所以能夠常踞世界影壇霸主地位,並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除了美國先進的科技水平外,更主要的是得益於美國人根深蒂固的影視教育觀念。“在美國人的眼中,電影課程並非一定是爲着培養從事電影事業的專門人才而開設的,而是爲着讓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獲得一種必不可少的知識。他們甚至認爲,一個連電影藝術的基本概念都一竅不通的人,是不配獲得大學畢業生的稱號的.。他們把懂不懂電影知識看成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教養的必要條件之一。”

因此要提高我國影視教育的質量,首先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意識到影視教育在國民尤其是青少年綜合素質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發揮影視教育的現實意義,幫助當代大學生在鋪天蓋地的影像洪流中辨別良莠,使影視藝術真正成爲他們的精神食糧。

二、針對目前高校影視專業的現實生存環境。應進一步壯大師資力量,尤其是加強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

目前在我國已經開展影視教育的大學中,除一些師資力量強、社會名氣大、辦學經驗豐富的高校如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上海大學等,其他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則明顯存在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的問題。此類院校在開設影視專業的時候多出於經濟利益考慮,看到有利可圖即紛紛上馬,無視本校現實條件,這樣勢必爲日後教育埋下隱患。因爲影視作爲技術和藝術的結晶,其不同於傳統人文學科的一個很大特點即在於它對物質條件的依賴,如攝影機、攝像機、剪輯臺等。

而目前我國很多地方院校由於經濟實力等問題,專業的技術設施還很不完善,學生也缺乏實踐操作的機會,主要停留在理論層面。如果說硬件方面的不足尚可理解——畢竟培養出來的學生未必將來都從事本專業的技術工作,那麼專業教師的缺乏卻不容忽視。由於這些地方院校的影視專業多是在文學、新聞、傳媒、藝術等傳統專業基礎上發展起來,老師也多是從其他專業轉過去的,缺乏系統的影視專業訓練和知識積累,因而即使是以史論爲主的影視教育也難以滿足正常的教學需求。

因此,高校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加強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適當選派教師進修本專業課程,提高其業務能力。考慮到會有更多影視專業的研究生將從事本專業的本科教育,順便提下我國在影視專業研究生教育方面的不足,即過於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缺乏實踐層面的鍛鍊,而且在影視文字細讀方面的訓練非常欠缺。這就很可能導致這些研究生從教後很難勝任本科培養計劃中實踐性強的課程,如視聽語言賞析、影片分析、影視編劇等。同時,針對目前我國影視專業教師實踐能力較弱的現象,我們也可以借鑑國外的師資來源方法。如美國高校影視教育的師資來源就非常靈活,分爲全職教師和兼職教師。全職教師由經驗豐富、學術水平高的專家擔當,兼職教師由優秀的媒體機構工作者如在電視臺、電影公司等工作的人擔當,這些人可以結合他們的實際經驗講課,學生也可以獲得更具體、更生動的知識。

三、針對擴招帶來的學生素質普追下降的問題。影梘教育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隨着近年來高校不斷擴招,藝術類專業的入學門檻也逐年降低,隨之而來的是影視專業學生素質參差不齊,且呈整體下滑趨勢。影視專業雖屬藝術門類,但亦屬人文學科,也是人類文化的結晶。因此要想學好這門藝術,首先應對此藝術所紮根的文化土壤有基本的瞭解。而在現實中,很多影視類專業的學生都是因爲文化課成績較差而選擇藝考,希望藉此捷徑進入高等學府。再加上擴招後進來的學生文化基礎更趨薄弱,很多連基本的文學素養都相當欠缺。這必然會影響他們在以後學習過程中對一些影片,特別是探索性、哲理性、藝術性、思辨性較強的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甚至很可能會適得其反,令其產生厭煩、牴觸的情緒。

針對這樣的狀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需知道,即使是藝術類專業的學生也首先應是名合格的、具備一定文化素質和人文修養的大學生。何況一切文學皆人學,影視藝術歸根結底也是關於人的藝術,只有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才能領悟到優秀影視作品中所蘊含的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抽象深邃的哲學思想與陶情冶性的審美意蘊。具體來說,在課程設定方面應注重學生通識教育,在大一、大二階段可適當開設傳統人文專業課程如現代文學、古代文學、文藝理論等,培養學生基本的人文修養。事實上,西方國家在影視教育中大都重視學生文化底蘊的培養。比如美國的南加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紐約大學等,其影視學科都“強調文學藝術背景之上的專業學習,將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綜合能力作爲首要目標,力求將職業訓練與綜合性大學的文學藝術教育結合起來。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學分佔總學分的三分之一強,還有近四分之一的任選課,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修全校範圍內的課程。”

四、結語

“在某種意義上,……電影評論、電影評論刊物及電影教育所標識的電影文化,終究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藝術水平高低的一個標誌和衡量一個國家、民族精神文明程度的一個砝碼。”因此,加強影視教育,培養青少年對我國影視文化的熱愛,弘揚中華文明,促進影視產業的發展,並進一步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是高校影視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在此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更值得我們反思並在以後的工作中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