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對高校公共體育課實行俱樂部制形式教學的探討論文

論文2.14W

關鍵詞:高等教育 俱樂部制形式 體育教學 考覈評價

對高校公共體育課實行俱樂部制形式教學的探討論文

摘要:在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中,採用體育俱樂部制模式進行教學,能夠充分體現“以學生爲本”的現代教學理念,符合學校體育改革堅持“健康第一”的發展方向,有利於促進學生掌握、應用體育基本知識,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習慣和身心健康的提高。

1目前高校採用的主要的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模式

體育俱樂部的教學模式是一種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愉快、自主參與體育鍛煉的新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有着明顯的區別。它注重體育能力的提高和主動參與體育意識的培養,注重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的關係;注重現代體育與體育教育的關係,即強調體育教育應樹立現代體育觀念。因此,體育俱樂部的教學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它即將成爲21世紀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

1.1課內外一體化模式

以主、副項爲切人點,將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課內外教學管理融爲一體。課外輔導採用“側重式”或是佈置課外練習的方式進行,它對體育課起到了互補和延伸的作用,使學生在課內學到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得到消化,爲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體育能力拓展了空間。對體育能力差的學生採取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做到因人而異,最大限度地滿足全體學生的不同需求。

1.2多維目標體育課堂模式

依據傳統運動技術爲中心的'教學體系,根據現代體育理論把課堂教學分爲理論知識、遊戲、技術教學、能力培養、強化身體素質5個部分。課堂教學採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自願、積極踊躍地回答,使學生輕鬆愉快地參加體育教學活動

1.3體育合作模式

以學習小組爲基本形式,利用動態因素的互動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爲標準,共同完成體育教學的目的。

1.4體育健康課程教學園區模式

以人爲本,體現現代體育健康教育的特點,把社會化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內涵,以及個體化等教育的精髓融合在一起。

2俱樂部制教學模式在高校公共體育課中的運用

2.1課程方向

體育教學要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與體育能力。使學生變被動爲主動,積極地投人到學習鍛鍊中去。

2.2課程目標

形成健康的體育觀,掌握專項理論知識、技術、技能,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科科學規律的認識水平;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2.3課程設定

(1)體育基礎課:一年級第1學期爲體育基礎課,以院系、行政班級爲單位統一安排體育課。

(2)專項運動課:第2學期至第4學期專項運動課實行體育俱樂部制,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和興趣任選自己喜愛的體育俱樂部進行學習。

(3)體育保健課:對部分身體異常、病、殘、弱等特殊羣體學生,開設以指導康復、保健爲主的適應性體育課程。

(4)運動訓練課:對體育特長生及校運動隊主力隊員,開設以各專項運動訓練爲主的體育課程。

2.4課程結構

(1)爲實現體育課程目標,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實行“開放式教學”,學生可自由選擇上課時間、自由選擇體育俱樂部、自由選擇教師。

(2)根據學校教育的總體要求和體育課程的自身規律,體育俱樂部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不同項目的初級班、提高班,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需求。

(3)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運動實踐中穿插講授相關理論知識,運用多種形式和現代化手段,擴大學生的體育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2.5課程內容

教學內容以專項健身理論、鍛鍊方法、運動技能等相關知識爲主,教學組織以集體授課爲主,根據項目特點安排專業教師授課,突出專項教師的作用。體育課程將“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作爲教學內容的基本出發點,遵循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堅持健身性與文化性相結合、選擇性與實效性相結合、科學性與可接受性相結合、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結合。

(1)體育基礎課的主要教學內容:高等學校體育、體育衛生與保健、主要運動項目介紹、《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評。

(2)技術理論的教學內容:各項目的基本技術、戰術、理論、競賽規則和裁判法,以及基層單項比賽的指導方法和組織方法。

(3)俱樂部開設項目: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貽拳道、形體健美操、體育舞蹈、游泳、田徑、武術。

(4)體育保健課的主要教學內容:養生體育、運動處方、醫療體育、機體康復方法等。

(5)體育訓練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各運動隊教練員制定的專項訓練計劃、任務,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專項運動成績,參加各類體育競賽。   2.6教學管理

授課方法上,應改變過去的單一形式的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將重心轉移到重講解、示範與分析上,在學習中給予學生更多的活動時間與空間,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學習方法上,促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多種獨特的學習方法,自己確定學習目標,自己設定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效果和社交能力,培養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讓學生進行自我監控與評價,積極主動學習知識。

2.6.1俱樂部制的教學管理體系

(1)選課程序

一年級第1學期由學生所在院系按行政班集體上課,其餘學期全部由學生自由選課。學生在校期間必須選擇2個以上的不同項目、不同層次的體育俱樂部學習與訓練。學生每學期根據公體部公佈的學習與i)}}練項目、時間、地點,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體育俱樂部,所選時間不得與其它課程發生衝突。第2學期至第8學期,學生可在校園網上選擇體育俱樂部學習與訓練。

(2)課堂管理

教學管理的改革在內容、方法、手段上,要真正做到爲提高學生素質、提升學生能力爲宗旨,強化體育專業素質能力的提高,從而創建和諧、高效、務實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上課時間、自由選擇體育俱樂部、自由選擇教師。體育課合計6學分,學生在校4年必須修滿6個學期6個學分。原則上要求第1至第4學期修4個學分,第5至第8學期可機動任修2個學分,每學期只能修1個學分。學生若未取得每學期規定的體育類課程學分,則不具備評選三好學生、獲得獎學金的資格。學生只有獲得體育課程全部學分,畢業時才能視爲體育合格,否則不能畢業。

2.6.2考覈

採用多樣化的評價手段,實行定性與定量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定。在層次教學方法中,課堂上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的運動水平、運動能力進行單元階段檢測。在教學檢測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引導學生,以發揮出每個人的最大潛能,做到以人爲本,真正達到教學面對全體學生的目的。

3結論與建議

(1)教學改革實踐證明,實施俱樂部制體育課教學模式,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一種大膽的嘗試和創新,符合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方向。

(2)俱樂部制體育課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角色,學生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有着積極的意義,使體育課的功能得到了強化。

(3)俱樂部制體育課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拓寬了知識面,促進了個性化發展和實踐體育能力的提高,養成了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爲終身體育奠定了基礎。

體育俱樂部的教學模式是一種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愉快、自主參與體育鍛煉的新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有着明顯的區別。透過俱樂部模式的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在校期間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了終身健身的方法與技能,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