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六盤水師專公共體育課教學模式的探討及設計論文

論文1.02W

論文摘要:目前六盤水師專公共體育課教學模式爲“基礎課十選修課+達標課”,這種模式已經不適應“新課程標準”的需要,爲了與該課程標準相接執,提出新的會共體育課模式—“選項課+教學俱樂部+選修課”。

關於六盤水師專公共體育課教學模式的探討及設計論文

論文關鍵詞:公共體育課教學模式;探討;設計

我校目前有幾千學生,在所上的課程中,“體育”可算是唯一一門貫穿整個學校教育的課程。然而,由於諸多主客觀因素,這門長線課程的效果並不盡如人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喜憂參半,其中最值得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警醒的有以下幾個方面:(1)體能素質全面下降(2)肺和量指際繼續下降③肥胖學生明顯增多等等。然而這些是可以透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調整來向好的方面轉化的。因此,本文選擇對我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模式的改革進行探討,旨在將己經取得一定成效的該門課程再向前推動一步。

1教學改革面臨的困惑

1.1教師現有的知識結構與高素質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的關係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其核心是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而目前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絕大多數是在過去“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如果教育工作者本身不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推行素質教育就困難重重。爲此,一些有緊迫感的教師,已經或正在透過多種途徑參與研究生課程的學習。但我們也無法肯定,現在研究生教育的課程體系是屬於“創新體系”還是“應試體系”?事實上,根據教育部有關檔案精神,即使是從事公共基礎課教學的教師,整個教師工作量中應有30%-40%屬於科研工作量,特別是原創性的研究是培養教師本身“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然而基於種種現狀,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1.2興趣愛好遊離於鍛鍊效果

在對我校學生的瞭解中,對於“不願意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怕累;沒有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沒有養成鍛鍊的習慣。現在獨生子女增多,大多數學生怕苦怕累,在選擇鍛鍊項目時,避重就輕,一味求異,求新而不切實際。當我們設定的運動項目不能迎合一些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時,他們就消極應付,得過且過,也就談不上鍛鍊習慣的養成了。如何根據不同體育基礎的學生去選擇既有一定運動負荷和強度又兼顧興趣愛好的教學內容,也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

1.3營造良好體育氛圍不足

美化校園體育環境,建造良好的體育設施,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是學生體育意識養成的促進劑。學生體育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是隨着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提高而進入更高層次的,這不僅需要教師能科學、系統、卓有成效地培養,使之不斷豐富和完善,還需學校在各方面有條件多渠道地創建良好的體育環境和增添設備,才能保證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情趣盡致,從而獲得健康效應,增強體育意識。當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關心程度發生深刻變化,欣賞水平不斷提高,主動關心體育運動水平發展時,我們應有效地透過校報、專欄、廣播等宣傳渠道,開展體育知識講座和豐富的體育競賽活動來擴大影響,形成一種不斷循環的體育文化氛圍,這樣就會強化學生的體育意識,推動我校體育教育的發展。.

2我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模式的現狀

筆者從事體育工作十餘年。對我校體育課的教學模式較爲熟悉。我校現有的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模式是“基礎課十選項課+達標課”模式。“基礎課,在一年級開設,針對中小學體育課己經出現過的內容按照一定的順序再重複一遍;“選項課”指設定少量大衆化的體育項目或健身項目供學生選擇在二年級開設,同時將《達標》內容中身體素質的訓練形式搭配到每次課中;三年級只謬達標棵”。這一模式對我校的體育教學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對學生身心健康、個性發展、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上還是較爲欠缺的。由此可見,新教學模式的設計顯得更有意義,這一要求也顯得更爲迫切。

3校公共體育課新模式的設計一“選項課+教學俱樂部+選修課”

國家針對全國中小學出臺了“新課程標準”,構建了身體發展、運動參與、運動技能、心理健康、社會適應5個學習領域,把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終身鍛鍊意識、全民健身意識、與人交往合作意識作爲重點,充分照顧到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滿足了學生的需求,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確保了人人享受體育與健康的樂趣。鑑於此,中小學體育課程都作了改動,所以大學體育課程更應該有所作爲。爲了與該課程標準接軌,保證大學體育課程應有的生機與活力,“選項課+教學俱樂部+選修課”這一新模式的設計應該在要求課改的今天孕育而生。

3.1新模式的操作思路

3.1.1一年級設定“選項課”

對剛入校新生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指標進行綜合評定,分爲A.B,C三級,根據項目特點對不同等級設定3組(約9項)。不同類型鍛鍊項目爲主教材,供學生選擇,每學期選學一個項目,同時將24式太極拳作爲普及內容分解到第一學年的每次實踐課中。“選項課”合格者進入第二年的教學俱樂部學習。理論課主要採取集中上大課。

3.1.2二年級設定‘教學俱樂部”

教學俱樂部共設有12個項目,每個項目分爲基礎級和進階兩個層次,採用“大課制”分層次教學,不同項目以及同一項目的不同層次有不同的教學要求和考覈標準,即有滲透又有拓展,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項目和層次,學期中途可以更換層次,但項目只能一學期選擇一次。同時將一套簡單的健身操作爲普及內容。理論課則採取講座形式。

3.1.3高年級設定“選修課”

在高年級設定一些時尚、高雅、休閒的運動項目進入“公共選修課”的行列,將有一定難度和層次的體育知識系列化,列入學校“文化素質教育選修課”的行列,讓學生自由選擇,同時成立各單項課外體育俱樂部(不同於教學俱樂部),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3.1.4教學組織與課程考覈

無論是選項課還是教學俱樂部,均爲必修課。包括選修課在內,均打亂統一班制,根據學生的志願按項目重新編班,不分男女,混合授課,選項課一般不超過40人,教學俱樂部及選修課中的公共選修課(實踐課)一般不超過60人,“文化素質教育選修課”不能低於30人,對學生每學期一次課程考覈,每年進行一次體質測試,每兩年進行一次問卷調查(知識、意識、能力、習慣),以便對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進行及時調整。

4結束語

一所學校在一段時期內應有一個相對統一和穩定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今天,在高素質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下,這樣的模式更有利於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協調發展,更有利於學生個性特徵和鍛鍊習慣的形成,更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體育工作者應該及時設計和修正教學模式,使體育課程真正擔負起讓學生健康地走向社會的重任,讓全民健身在改革的大潮中永不停息,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