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解析不同的讀法論文

論文1.35W

閱讀是培養學生思想文化修養和知識內涵的重要途徑,採用有效的閱讀方式會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效率。如今現代科學和資訊技術迅猛發展,以及新媒體的不斷更新,對於學習者來說,五花八門的閱讀方式讓人應接不暇,如何選擇合適的方式是困擾人們的問題。201X年出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出現了不同的閱讀方式,如:默讀、誦讀、指讀、略讀、通讀、解讀、精讀、認讀、拼讀、有感情地朗讀,等等。

解析不同的讀法論文

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學習目標是要求學生逐漸提高獨立閱讀能力,能夠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這就需要學生能夠正確區分不同的閱讀方法,並恰當靈活地運用。

一、默讀重心到

默,就是不說話、不出聲。《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默讀的意思是不出聲地讀書,是語文教學中訓練閱讀能力的一種方法。

雖然默讀不出聲,節約了口腔發音的動作和時間,速度快,但是盲目追求快速並不能達到閱讀效果。相反地,因爲默讀沒有聲音,就可以營造安靜的閱讀環境,便於更集中地思考、理解文中的內容。不動嘴但要用心,否則有眼無心地默讀,縱然默讀百餘遍也無用。課上,經常採用默讀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和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默讀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眼到,就是眼睛要快速地掃視到每一句話、每一個字,不能走馬觀花、一目十行。手到,就是要動筆,邊讀邊用筆圈出生字詞、標註段落序號、多音字、優美語句等。心到,就是真正專注於課文內容,開動腦筋邊讀邊想,揣摩重點詞句的意思和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係。重點就在於默讀後,能自我思索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主題,還能提出不懂的問題。

默讀基本上可以適用於各類閱讀材料,比較適合於高年級學生運用。因爲低年級學生難以保證高度注意力,即使默讀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低聲細語,更不可能聚精會神,所以要培養高年級學生高水平的默讀習慣,就要讓學生帶着思考問題經常練習默讀,並不斷加快默讀速度,注意力儘量放在對內容的理解上。做到不回讀,爭取讀得又快且理解又深。

二、誦讀重理解

“誦”與“讀”結合成一個詞“誦讀”,始於漢代,《史記?留侯世家》中記載:“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可誦讀之。”意爲反覆地記誦思考。這種方法一直流傳到現在,人們對誦讀的理解多種多樣。《現代漢語詞典》裏解釋爲“念(詩文)”;《辭源》中的註釋是“念、熟讀”;《漢語大詞典》解釋是“念、熟讀、背誦”。四川辭書出版社出版,李德成主編的《閱讀辭典》中對“誦讀”的理解是:“朗誦、吟誦、背誦,默誦等四種誦讀方式的合稱。”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誦讀應該是理解內容,熟讀背誦。

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加了經典誦讀課程,其實也是延續了古代誦讀詩書的傳統方法,以此增強學生閱讀能力。但是誦讀更多的是側重於理解詩文內容,熟讀背誦於心,便於用時朗朗上口。所以,誦讀要求讀出聲,且要有節奏地讀出來,或兩言一拍,或三言一拍。另外,還要求脫稿背誦下來,單靠死記硬背肯定是記不牢的,只有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才能記牢。

目前,小學階段大多開設的經典誦讀課,內容多是國學經典,如:《三字經》、《弟子規》、《笠翁對韻》、《千字文》、《論語》,等等。這些經典書籍中的語句短小精悍、大多韻腳對稱且帶有故事性,容易記誦。

三、指讀重動手

指讀,顧名思義,就是用手指着讀。這是一種適合於低學齡兒童的閱讀方式。低學齡兒童閱讀時容易分散注意力,只有用手指着字,同時讀出這個字的讀音,才能達到學習目的。這種閱讀方法需要眼、手、口和腦綜合運用,有利於孩子集中精神讀書認字。孩子在指讀的過程中既能讀準字音又能記住字形。指讀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但是,指讀時要提醒孩子們注意順序,不能隨意變化順序或跳躍式地指讀,那樣指讀效果自然不佳。

一般來講,在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中的拼音、生字詞等時運用指讀的機會較多,學習簡單的英語口語時也可以運用指讀。

四、略讀重快速

略讀就是粗略、簡單地讀。它又稱跳讀或瀏覽,是一種快速閱讀方法。要求學生有選擇地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只求瞭解課文的大意,從而加快閱讀速度。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曾說:“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纔是應用。”這裏就指出略讀與精讀是兩種對比性的閱讀方式。在人教版語文教材中從三年級上冊開始,就有了精讀和略讀兩種類型的課文。略讀類型的課文就是要求閱讀時只求粗知文章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略讀時要注意:

1.快速閱讀文章,獲取文章的重要資訊和大致意思。

2.不糾纏於個別生字詞或語句。

3.次要資訊或不重要的內容可跳過不讀。

五、精讀重細緻

《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精讀的意思是反覆仔細地閱讀,也可稱之爲“詳讀”。葉聖陶在《〈精讀指導舉隅〉前言》中說“像這樣把精讀文章作爲出發點,向四面八方發展開來,那麼,精讀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帶讀許多書。”精讀就是把文章讀透、讀懂,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

精讀是要按照文章中文字的順序一字不漏地逐字逐句地閱讀,甚至不漏掉標點符號,還要閱讀其中的註釋、圖表,留意文中的圖片等細節。讀者要邊讀邊用筆圈圈點點做好批註、註明難疑的記號。同時,讀者應該深入思考文中內容和主要思想,分析課文的優劣,提煉出優美的'語句和凸顯文意的中心句,等等,最後完全達到吃透課文意思和洞悉作者寫作意圖的目的,這樣纔算是精讀。所以說,從某種意義上講,精讀也是精細地閱讀。

六、認讀重分辨

“認”就是認識、分辨。認讀屬於幼兒早期教育開始的一種閱讀方法。幼兒啓蒙教育都是從認讀入手,幫助幼兒認識新奇事物和新鮮知識,必須眼、口、手結合起來運用。

認讀包括辨認和誦讀。即整體辨認漢字(詞)的形,準確誦讀漢字(詞)的音。“科學認讀”就是指閱讀與識字相互協調、相互滲透的語文啓蒙教育。這種方法適合於低學齡孩童。

七、拼讀重準確

“拼”在這裏是合在一起、連合的意思。在漢語裏,拼讀是指把聲母、韻母、聲調拼合起來讀出正確讀音的過程。常用的拼讀方法有三種:兩拼法、三拼法和直呼法。

兩拼法又叫聲韻兩拼法,即把音節分爲聲母、韻母兩個部分進行拼讀的方法。拼讀要領是“前音(聲母)輕短後音(韻母)重,兩音相連猛一碰”,記住聲母讀本音,韻母直接帶調讀。

三拼法又叫三拼連讀法,即把音節分成聲母、介音和韻身(韻母除開韻頭後所剩下的部分)三部分進行拼讀的方法。拼讀要領是“聲輕介快韻母響,三拼連讀很順當”。

八、有感情地朗讀重情感

有感情地朗讀是閱讀活動中的一種情感體驗,是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朗讀屬於語言藝術,要靠感情給予人啓迪和感染。

白居易詩句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就要深入體會作者創作時的情感,以及這些情感在文字中的體現。朗讀時帶着生活體驗感悟,重點透過描繪性、修飾性的形容詞、動詞、副詞等體會,一般透過重音重讀、重音慢讀、重音輕讀、拖音等方式加以強調。

九、熟讀重數量

蘇東坡的詩《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中有云:“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意思講的都是:讀書上百遍,才能領會書意。這裏強調是多讀,閱讀的次數要多,這樣才能理解文意。並且每一次重讀都能有新的體會和認識,這樣循序漸進才能達到熟讀的目的。

十、跟讀重模仿

所謂跟讀,即聽着別人的朗讀,自己看着課文,模仿別人的語調、語速、語氣,緊跟着別人後面朗讀。

首先,正確選擇跟讀的對象,跟讀的對象應該是具備較高朗讀技巧、普通話標準的人。其次,跟讀重點要練習語感、語調,改正自己朗讀有誤的地方。最後,在跟讀的同時,學會聽辨停連、重音的地方,在課文中圈劃出來。

十一、通讀重整體

《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通讀的意思是從頭到尾閱讀全書或全文。還有一種解釋是讀懂、讀通。通讀是感知教材,以瞭解教材的整體結構及學科知識體系的大致脈絡爲目的,是對教材初步的感性認識。這種閱讀方法一般用在預習或初步學習課文的時候。主要從課文的整體框架上梳理課文的提綱或順序,對課文的結構和中心脈絡有總體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