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市財政局的年度工作總結範文

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全市各級財政部門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主基調,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主動作爲,把組織收入作爲中心任務,密切財稅庫溝通協作,加強收入預測分析,取得明顯效果。在落實國家稅費優惠政策的同時,配合稅務部門加強重點稅源、主體稅種以及房屋租賃、餐飲等零星稅源的徵管,加大對歷史遺留土地增值稅、契稅的清查清收力度,推進非稅收入徵管改革,確保應收盡收。主動介入招商項目的事前收入謀劃設計,提高招商實效,培植後續財源。深入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發揮財政資金引領支撐作用,集中財力辦大事,着力提高財政投入的效益,有力促進全市經濟全面、健康、協調發展。

市財政局的年度工作總結範文

全市(含平潭,下同)20XX年地方公共財政收入382.01億元,增長19.4%,完成預算的101.2%;加上劃中央收入215.37億元,公共財政總收入597.39億元,增長18.1%。支出410.73億元(含省專款和上年結轉等支出),增長12.7%。政府性基金收入311.39億元,下降41.4%,完成預算的61.8%;支出347.70億元,下降39.3%。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8.36億元,增長31.3%,完成預算的108.8%;支出37.50億元,增長30.7%。

市本級20XX年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49.58億元,增長11.3%,完成預算的96.8%;加上劃中央收入77.67億元,公共財政總收入227.25億元,增長13.7%,完成預算的98.9%。預算支出76.97億元,完成預算的72.8%,加上省專款和上年結轉等支出25.54億元,支出共計102.48億元,增長8.1%。政府性基金收入95.86億元,下降72.2%,完成預算的37.6%。支出115.88億元,下降63.4%。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8.36億元,增長31.3%,完成預算的118.2%。支出37.47億元,增長30.7%。

20XX年,我市有效爭取中央、省級在財政體制和專項資金上的傾斜支援,中央、省級共下達XX市專項補助資金68.12億元,增長43.4%。

【促進經濟轉型發展】

落實財稅扶持政策。實施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減免小微企業稅收及提高營業稅和增值稅起徵點等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企業負擔。貫徹促進工業穩定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緩徵工業企業和外貿流通企業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水土保持補償費等稅費。圍繞“三維”項目推進,研究出臺有利於大企業大項目落地的財稅政策。給予企業用電、增資擴產、技術創新、融資貸款等補貼1億元,兌現出口退稅98億元。

加快實體經濟發展。撥付3.69億元,獎勵總部經濟、上市企業和增產企業,鼓勵企業做大做強;獎勵產學研項目、企業技術中心、高成長企業等,培育中小企業自主創新項目。支援創新平臺建設、科技重大專項、科技基礎研究和社會科學研究等。撥付2億元,加快推進市級股權風險投資,培育4家種子型、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和2家產業基金。支援培植現代物流龍頭企業,構建中心城市物流體系,支援舉辦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等重大品牌展會,發揮會展經濟效應。加大對本地生產性企業的出口扶持力度,對重點企業實行“一對一”幫扶,穩定外貿出口。撥付5.90億元,支援組建福州航空公司,發放機場、口岸和航線補貼。撥付0.35億元,支援海峽漁業周·漁博會活動,編制海洋功能規劃,推動標準漁港、遠洋漁業和水產品基地建設,發展海洋經濟。

提升文化旅遊產業。加大對文化創意和動漫產業的投入,協助做好福州晚報印刷廠、市歌舞劇院和福州閩劇院的`改制和劃轉工作。投入1.22元繼續實施三坊七巷歷史街區改造建設,並啓動三坊七巷地下空間建設。撥付3億元,啓動朱紫坊、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和煙臺山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撥付0.67億元推進鼓嶺風景區修復改造,打造“有福之州”新名片。撥付0.40億元,支援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福州旅遊在央視的形象宣傳。

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完善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協同物價部門加強行政事業性收費聯合審驗,規範部門收費行爲。落實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的相關財稅政策,對全市300多家擔保機構進行清理整頓,完善中小企業擔保和風險補償機制;發揮政府採購政策導向作用,清理招標檔案中針對中小企業限制性條款,降低中小企業投標費用,對非專門面向中小企業的政府採購項目,實行小微企業產品6%-10%價格扣除優惠政策。

【支援民生幸福工程】

促進就業再就業。支援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撥付再就業資金1.02億元,完善弱勢羣體就業援助和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提高交通協管員和社區服務協管員工資水平。完善小額擔保貸款辦法,落實財政貼息、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創業再就業。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撥付社保資金10.81億元,實現全市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設立紅十字城鄉困難居民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基金實施城鄉醫療救助。增加對城鄉低保、低收入羣體及民政優撫對象生活、節日補貼。支援助殘實事,提高重度殘疾人生活困難補助並統一城鄉發放標準。撥付被徵地農民養老補助金4.34億元,完善四城區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障政策。

保障米袋子、菜籃子建設。撥付1.60億元,增加地方儲備糧規模,建設省外產區糧食生產基地,扶持骨幹糧食加工企業和骨幹糧店,發放種糧農民農資綜合補貼1.02億元,促進糧食安全供應。推進社區便利店、農貿市場、農家店、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建設,支援餐桌污染治理,實施肉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工程,組織開展農超對接試點,支援福州鹽業儲備倉庫建設。

支援強農富農惠農。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進農產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設。推進“良種工程”、農科教合作、農民科技培訓,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繼續實施“造福工程”。支援土地治理等農業綜合開發,保障10個新農村精品示範村建設,對全市634個行政村公益事業項目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加強農田水利基礎建設,實施重點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新建、改建、修復農村小型水利設施,提高農民生產條件。

加強住房保障建設。落實保障房稅費減免配套政策,撥付5.86億元推進廉租房、公租房等社會保障房建設。撥付5.18億元,支援實施舊屋區、棚屋區改造,推動城區拆遷安置工作,改善羣衆住房條件,持續推進住房公積金貸款用於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

【推動社會事業發展】

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統一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小學、初中每生每年分別提高到550元、750元。對中等職業教育新生免除學費,補助標準爲市屬全日制、非全日制每生每年2100元、1000元。推進市屬中小學校舍安全建設,完善新區布點學校,改建城區中小學校,緩解入學壓力。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啓動鄉鎮(街道)公辦幼兒園建設。支援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債務化解和閩江學院本科教育評估。全市財政教育支出佔比23.7%,完成省下達的考覈任務。

加快衛生體制改革。醫療衛生支出5.06億元,增長15.6%。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均提高至260元,城鎮居民醫保大病統籌醫療費用統籌基金支付比例由20%提高到30%,普通門診統籌年度統籌基金支付限額由500元提高到600元。支援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穩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減輕羣衆醫療負擔。增加公立醫院建設補助,推動鄉鎮衛生院、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衛生事業發展,加大力度培養和充實基層衛生人才隊伍。

實施文體惠民工程。支援廣泛開展羣衆性文化活動,保障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加強文化精品創作,保障中秋晚會、首屆省歌劇節等文化活動經費。加快農村綜合文化站、農村廣播電影電視和無線覆蓋等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支援全民健身運動,修繕市體校訓練場館,支援舉辦市二十三屆運動會,承辦亞洲沙灘排球賽、環福州(永泰)國際自行車賽等重大賽事,支援籌備八城會。

【優化人居環境】

保障城市基礎建設。在土地基金收入減少、融資環境趨緊的情況下,區分輕重緩急,突出重點,透過合理調度資金、對接銀行貸款、拓寬融資渠道等辦法積極籌集建設資金,推動“五大戰役”等重大項目建設。投入35.89億元,推進三環二期、鼓山大橋等市政道路、橋樑建設,改造鰲峯大橋、五一南路等項目,提升市區道路照明,支援城市地鐵以及合福、向莆、福平鐵路建設。撥付5.20億元,支援公交優先發展。投入6億元,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撥付3.80億元,保障城區清掃保潔、垃圾處理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和維護。

支援環境綜合整治。投入16.54億元,推進城區內河綜合整治。投入3.14億元,加快電力線路纜化下地。撥付1億元,支援交通綜合整治,提升交通控制系統,完善市區交通標線、電子警察等監控設施,加大交通違法整治力度。持續推進農村家園清潔活動和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範項目。

推進生態保護。撥付環保專項資金0.84億元,推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推進污染減排,支援企業資源綜合利用,實施閩江、敖江流域生態保護,促進“二水源”一級保護區發展,鼓勵農村生態創建。撥付綠化專項資金2.43億元,支援綠化美化香化福州,推動城市綠道和慢行系統建設。支出0.64億元,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加大荒山宜林地造林綠化,完成造林36萬畝。

加強社會管理。支援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撥付0.75億元保障政法部門行動技術、刑事科技裝備及資訊化等項目建設,支援綜合警務改革,推進全市62個基層司法所業務用房建設。撥付1.03億元,加大公共消防建設投入,保障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應急救援物資儲備,支援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以及困難羣衆法律援助。支援行政審批和服務平臺建設,提高村(社區)主幹、兩委成員每月固定補貼,提升社區管理服務能力。支援家政服務體系建設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

【推進財政管理改革】

支援縣域協調發展。協調解決市區企業搬遷到縣(市)的稅收徵管與收入歸屬問題,調動縣(市)經濟發展和財政增收的積極性。落實市直管四縣(市)財政體制,統籌撥付3.52億元支援江陰工業區、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產業園區等工業園區建設。撥付對口協作資金0.69億元,幫助結對縣搭建產業集聚平臺,扶持產業轉移和園區建設。撥付3億元支援馬尾新城建設,加快拓展城市空間。撥付1億元支援和融入平潭開放開發。

深化預算管理。加強市直部門預算責任主體意識,提高年初預算細化率,推動項目滾動預算編制。清理整合專項資金,統籌部門結餘結轉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擴大預算公開範圍,新增公開市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支表, 8個市直部門開展部門預算公開試點。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加快國庫集中支付監控系統建設,各縣(市)區全面實施國庫集中支付改革,6家市直單位列入公務卡改革試點。

實施績效管理改革。從財政發展性專項中選擇鄉村旅遊、中小企業生產性貸款補貼等8個項目1.62億元資金,開展績效管理全過程試點。試行績效目標編制,104個市直部門在2013年部門預算中選擇非基建類項目涉及12.53億元資金編報績效目標,逐步推進績效考評與預算編制有機結合。

強化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完善市直債務單位及縣(市)區債務統計考評制度,全面、及時、準確掌握地方性政府債務情況。科學安排政府性債務還本付息資金,在保證項目資金需求前提下統籌償還本金,減輕債務利息支出。建立償債基金,研究構建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機制。

加強財政監督檢查。對水利、救災、扶貧等強農惠農富農項目資金開展重點檢查,全市檢查119戶,糾正和整改違規金額238萬元。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管理,對72家單位開展會計資訊質量檢查,查出違規金額1.41億元;開展全市會計從業人員資格及配備情況重點檢查,實地檢查497家單位,發現不符合配備單位136家。完善公益事業捐贈票據領購制度和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往來結算票據管理,提高以票管費、以票促繳的實效。出臺XX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加強國有資產管理,促進國有資產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推進投資評審和產權交易。拓展評審領域,主動參與項目前期決策,優化設計方案,降低項目造價;試行政府bt項目評審,評審工作貫穿招投標、合同管理、設計變更、現場監管等各個方面,實行全程監督。探索多元化產權交易模式,正式啓動涉訴資產進場交易。

提高執法能力。貫徹落實“六五”財政普法工作,省、市、區財政三級聯辦“送法下基層”活動。實施簡政放權,刪除行政職權23項,其中下放縣區4項,取消10項,另有9項合併到其他職權項目中。排查個人崗位廉政風險點366個,制定風險防控措施,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做好入駐市行政服務中心財政視窗行政審批事項的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