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市財政局的工作總結

20**年,**市財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財政部門的悉心指導下,積極組織財政收入,突出公共財政支出取向,不斷深化財政改革,紮實推進機關建設,充分發揮了財政的支撐、保障和引導作用,有力支援了全市的投入、建設和發展。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7億元,呈現出高位回調、築底企穩、質效並舉的良好態勢;公共財政預算支出超過40億元,達到了規模增加、進度均衡、民生改善的預期目標,財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市財政局的工作總結

一、落實持續求進工作基調,財政收入穩定增長

2012年,面對複雜發展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相疊加的影響,財政部門始終把組織收入放在工作首位,堅持和依靠我市在財政增收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濟形勢分析、收入徵管、稅源監控、部門配合、資訊交換、科所互動和財源培植等一套領導、協調、責任、分工機制,確保了財政收入任務的圓滿完成。全市公共財政收入實現74418萬元,爲預算的103.4%,增長20%。在此基礎上,完成財政總收入92611萬元,爲預算的102.4%,增長17.9%。

工作中,我們着力處理好強化徵管與依法徵管、應徵盡收與支援發展、短期平衡與增強後勁之間的關係,因勢利導,實現了財政收入的穩中求進,進中有轉。一是收入總量持續好。一以貫之落實市委、市政府加強財源建設的措施,壯大支柱財源,鞏固特色財源,培植後續財源,爲財政增收提供持續動力。協調發揮鄉鎮和基層徵管單位的積極作用,支援稅務部門推進稅源專業化管理和稅收徵管基礎建設,完善稅源動態監控體系和財稅增收激勵機制,挖掘收入徵管潛力;落實財政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強化零星分散稅種的協稅護稅工作,確保顆粒歸倉,鼓勵多收超收,稅收在財政增收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公共財政收入規模從2008年開始,連續4年每年向上突破1個億,直線增加到7.44億元。二是收入速度增長好。加強收入預算執行分析,透過對稅收增長與經濟發展相關度的宏觀分析和對行業、企業的微觀分析,及時發現稅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適時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把經濟發展成果及時反映到財政收入上來。做好重點建設項目和薄弱行業的稅收徵管,從規範、強化房地產涉稅及契稅、耕地佔用稅徵管入手,推進房地產行業計算機評稅技術應用,從源頭上控制稅收,促進收入的快速增長。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連續24個月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三是收入質量提升好。落實支援企業發展的各項財稅政策和幫扶措施,着力提升實體經濟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全年來自工業企業的稅收達到1.68億元,全部稅收收入佔公共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71%,收入質量在全省10個省直管試點縣中位列第三。同時,高度關注非稅收入,推進非稅收入徵管新系統的應用工作,利用資訊化手段提高非稅收入徵管效率。啓用新版非稅收入票據,將票據覈銷與收入收繳有機結合,做到票款同步,以票管收,全年非稅收入實現21613萬元,增長16.2%,避免了虛收空轉非稅收入規模的行爲,提高了收入質量和可支配財力。

二、爭取項目資金取得突破,可用財力上檔進位

20**年,我們認真研究國家政策趨勢和財政分配體制,分析轉移支付資金政策走向,積極加強與上級部門的縱向聯繫和市直單位的橫向聯繫,全年爭取到位上級項目資金33.28億元,增長15.5%,增強了全市財政保障能力。針對近年來上級均衡性轉移支付和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佔一般性轉移支付總量較大的情況,我們在工作中着力結合鄧州實際,充分利用上級政策與我市市情的最佳結合點,找準突破口,巧借外力、有的放矢的爭取到均衡性轉移支付資金6.5億元,爭取到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1.6億元,爭取數量在xx市縣市區中名列前茅。在專項資金爭取工作中,我們利用省直管縣有利契機,加強政策研究,精心儲備項目,做實前期準備,及時掌握資訊,注重工作方法,做好項目的篩選和上報,增強申報的成功率,確保普惠制內外資金同步增長。同時,加大資金監管力度,強化項目跟蹤和落實工作,嚴格根據項目實施進度覈撥項目支出,推動項目順利實施並取得實際成效。

三、強化財政支出管理工作,支出效應不斷提升

20**年,全市支出規模迅速擴大,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406550萬元,增長29.7%,增加支出93155萬元。財政部門透過加強支出管理,確保資金科學配置、規範管理、高效使用,確保資金承載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發揮財政支出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正向效應。一是強化綜合預算管理,將上級提前下達的轉移支付指標全額列入年初預算,提高預算編制的完整性。統籌使用各類資金,放大資金的使用效益,爲加快支出進度創造條件。二是提高支出預算的科學性,完善部門基礎資訊數據庫,實現對行政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人員資產、經費類型等數據的動態管理。在xx市率先實現工資統發系統與預算執行系統的銜接,提高指標與撥款覈對環節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三是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將市直所有預算單位和財政性資金納入集中支付範圍,不斷提高直接支付的比重,全年國庫集中支付資金37.69億元,其中直接支付30.83億元,直接支付比例達到80%以上。在此基礎上,着手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覆蓋到實行鄉財縣管的鄉鎮財政。推進公務卡制度改革,建立強制結算目錄,市直預算單位在公務結算中全面啓用公務卡。四是建成財政內部互聯互通的資訊管理系統,實現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監督監控的科學管理。依託系統完善預算執行監控制度,設定監控條件,定期覈對賬務,對預算執行和資金支付清算的全過程以及代理支付業務的商業銀行進行監控,及時發現疑點,迅速糾正。五是認真清理整頓財政專戶,對帳戶的開設、銀行的選擇、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全年撤併財政專戶7個,保留專戶24個。

四、加快財源建設步伐,經濟發展健康有序

20**年,財政部門堅持把財源建設作爲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項目建設、結構調整、招商引資和產業集聚區建設四個重點,不斷優化財源結構。一是強化政策和資金扶持,推動我市重點項目建設。爭取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和企業技術改造資金256萬元,用於企業的挖潛改造;爭取資金65萬元,對重點企業進口產品進行貼息補助。進一步健全企業服務長效機制,繼續發揮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的平臺作用,促成金融機構爲我市46家企業貸款18.8億元,爲企業提供貸款擔保2600萬元。二是支援產業轉型升級。完成資源綜合利用行業增值稅退稅工作,爲8家企業辦理退稅4895萬元;爭取關閉小企業補助資金和工業結構調整資金438萬元,集中投入、重點突破,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提升。補貼資金1635萬元,完成農村道路客運和城市公共交通行業的成品油價格補貼工作。三是把招商引資作爲財源建設的重要部分,認真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和獎勵政策,安排專項資金200萬元支援招商引資,加強對引資企業的幫助服務,提高對財政的貢獻率。籌措資金9.54億元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10年來投資力度最大的一年,爲招商引資打造一個嶄新的城市平臺。在服務好全市招商引資工作的同時,財政部門從改善我市工業結構入手,堅持招大商、招好商,促成江蘇雪亮和浙江王野兩家企業簽約我市,使招商引資規模和財政收入增長相互促進提高。四是落實支援產業集聚區發展的財稅獎勵政策,爭取省財政對我市產業集聚區獎勵扶持1800萬元和稅收返還365萬元,市財政投入3.4億元,支援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產業集聚區投融資平臺加大與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協調,積極上報融資項目用於湍北新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集聚區已成爲財政收入重要的增長極、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招商引資的主平臺和改革創新的示範區。

五、提升服務民生水平,公共財政特色彰顯

20**年,財政部門努力做到民生投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千方百計把更多財政資金投向民生領域,全市用於民生的財政支出達到31.99億元,爲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8.7%。

一是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持把教育作爲優先保障的重點領域,全市財政教育支出87344萬元,增長29.3%,完成了財政廳確定的教育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比例目標。撥付資金1.82億元,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25萬名城鄉中小學生繼續享受兩免一補政策。爭取資金899萬元,3551名普通高中和2443名職業學校困難學生享受到國家助學金。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重點把握支援方向,促進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籌措資金3612萬元支援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教學裝備改造和校舍維修改造;確保職業教育財政性經費逐年增長,撥付資金329.5萬元對全市職業教育3465名在校學生免除學費,我市榮獲“河南省職業教育強市”稱號。

二是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市財政醫療衛生支出57743萬元,增長24.9%。籌措資金4.6億元,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240元,支付資金4.11億元,122.4萬人次參合參保羣衆從中收益。投入資金3434萬元,繼續開展10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着力提高服務質量、居民知曉率和滿意度。認真細緻做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複覈工作,多渠道籌集並落實資金851.6萬元,按時完成債務化解工作。安排資金1282.4萬元,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項補助以及經常性收支差額補助納入財政預算並及時足額落實到位。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投入資金300萬元對醫院取消藥品加成而減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虧損予以補償。安排資金486萬元,鞏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成果並落實鄉村醫生的養老政策。落實醫療救助資金1602萬元,推行定點醫療服務單位同步結算醫療救助費用的辦法,提高救助效率。

三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全市財政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6461萬元,增長25%。全力支援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財政補助養老保險基金1.56億元,爲18.8萬人發放養老保險金1.3億元,爲4千名重度殘疾人代繳養老保險金。撥付城鄉低保資金1.2億元,將城鄉低保月均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180元和87元,撥付資金2080萬元,將五保集中供養、分散供養年標準提高到3600元和1500元,8.78萬餘名低保對象和1.2萬餘名五保對象在動態管理下分類施保、應保盡保。投入資金103萬元,將農村敬老院管理經費和工作人員報酬列入財政預算,使鄉鎮敬老院規範化運作,不斷提高五保集中供養率。撥付資金3255.7萬元,在確保優撫對象按照標準領取補助資金的同時,全部按政策落實了醫療保障待遇。撥付資金736.6萬元落實義務兵優待政策,籌集資金411萬元建立對1135名孤兒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落實就業資金1582萬元,支援城鎮新增就業、再就業以及農村轉移就業1萬餘人。

四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投入資金1.02億元,開工建設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1537套,對1107戶家庭發放廉租房租賃補貼;籌措資金1420萬元,用於棚戶區改造項目周邊配套設施建設;補助農村危房改造資金3846.5萬元,解決4900戶農村困難羣衆的居住安全問題。兩次提高全市行政事業單位人員津貼補貼標準,月人均津補貼標準提高300元。撥付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1718萬元,保證了移民羣衆基本生活需要。加大公共安全經費投入,逐項逐筆清理覈實全市政法機關基礎設施建設債務並上報,最終經省財政廳鎖定債務2432萬元,保障了政法單位職能作用的發揮。

六、嚴格執行強農惠農政策,奠定豐產增收基礎

20**年,財政部門進一步加強各項惠農補貼資金的發放管理,透過及時公開補貼資訊,完善基礎資訊資料,健全資金支付管理辦法,堅持專戶專賬管理制度等措施,發放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資金2.49億元,將畝均補貼標準提高到110.74元,補貼發放和農民補貼網建設工作在全省位居第一,連續8年榮獲先進單位;撥付小麥“一噴三防”資金1015萬元,按照每畝5元的標準對全市200餘萬畝小麥實施物化補助,確保夏糧豐收;發放良種補貼資金4672萬元,實現了小麥、玉米、水稻、棉花、花生全覆蓋;撥付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2482萬元,補貼農機2638臺套;補助資金187.5萬元完成1.5萬畝的退耕還林任務;撥付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資金556萬元;推動政策性保險工作,將大宗糧食作物和主要畜養品種列入保險範圍。爲適應資訊化管理的要求,積極推進惠農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工作,基礎資訊數據庫已經建立,補貼資金即將透過“一卡通”直達受益對象。在加大惠農補貼力度的同時,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35億元用於縣鄉道路和橋樑建設,投資4813萬元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投資3879萬元進行以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和農村河塘清淤整治項目爲主要內容的小農水重點項目建設。爭取中央資金1200萬元,帶動整合資金及自籌資金2967萬元,實施現代農業項目。補助資金5187萬元開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改善10萬餘名村民和2.5萬餘名學生的飲水條件。爭取資金2474萬元,實施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項目。投資6000萬元實施引丹灌區改造,擴大灌區有效灌溉面積,提高供水保證率。爭取省級財政專項資金1490萬元和市本級財政安排的2000萬元統籌使用,支援我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上報2012年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342個,申請財政獎補資金3895萬元,對項目建設和資金執行進行動態化管理,調動了廣大農民參與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的積極性。啓動清理化解鄉村墊交稅費債務工作,借鑑普九債務化債經驗,制定實施方案,建立化債監管系統,完成債務自查申報工作。對全市鄉鎮的村賬鄉管工作進行摸底檢查,聯合市紀檢部門籌備起草農村集體經濟“三資”管理辦法,切實解決當前執行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七、致力財政改革創新,增強體制機制活力

2012年,我們不斷推進財政體制機制創新,力爭在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一是強化集中財力辦大事理念,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的統籌運作,對重大項目早籌資、早安排、早實施、早見效。完成中央基本建設項目結餘投資2.29億元,嚴格按照投資計劃、支出預算、工程進度和基建程序撥款,確保專款專用,促進資金使用效益的有效發揮。二是推進政府採購和投資評審制度。深入開展“政府採購提升年”活動,運用政府採購政策功能,支援節能環保、科技創新的產品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產品採購。全年支付採購金額3.95億元,節約資金4805萬元,資金節約率爲11%。推行全過程財政投資評審成效顯著,全年審查財政投資項目資金24.33億元,審減資金3.06億元,審減率達12.6%。三是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全面清理清查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利用資產資訊管理系統實現對資產從入口到出口的動態管理。按照從嚴從緊、符合實際的原則,科學合理、實事求是地開展了8個系統的執法執勤用車編制覈定工作,開展了事業單位公務用車清查工作。四是加強會計管理。完成我市會計資訊系統建設,首次實現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網上報名和無紙化考試。開展會計法執行情況檢查和會計資訊質量檢查,進一步規範了會計基礎工作。先期組織122個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參加《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培訓,提高了財務人員的會計覈算水平。五是監督職能不斷強化。加大涉及民生項目資金使用與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檢查資金均佔該項資金總量的50%以上,推動了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組織開展了保障性住房資金的監督檢查,抽查了部分單位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接受了省審計廳組織的社保資金專項審計,配合紀檢部門開展了公務費用、強農惠農資金落實情況專項檢查,組織開展了財政供給人員人事勞動紀律專項執法監察。

八、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夯實事業發展基礎

2012年,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我們始終毫不鬆懈地加強隊伍建設,爲財政改革與發展提供堅實的思想保障、人文基礎和良好的內部環境。一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根據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觀念新要求新思路,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明確重點,查找問題,研究措施,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工作各個環節,爲市場主體服務好、爲預算單位服務好。二是切實加強能力素質建設。紮實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分級分類開展教育培訓,全年組織財政人員參加國庫支付、財政監督、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等內容的培訓6期,培訓220餘人。組織全系統人員參加全國財政“六五”普法法規知識競賽。三是加強基層財政建設。突出服務便民化、基礎標準化、工作規範化、機制長效化四個原則,逐步推進,對7個財稅所實施規範化建設,提高了鄉鎮財政公共服務能力和工作效能。聯合河南省會計學校開辦會計中專班教學工作,就地提高基層財務人員的素質,提升基層會計覈算的質量。四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以確保財政資金安全和財政人員廉政安全“兩個安全”爲目標,構建貼近財政實際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融廉政風險防控與財政業務工作爲一體,將廉政風險防控在嚴格的制度之中。五是加強財政機關全面建設。加強財政機關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全系統達標文明單位28個,其中xx市級文明單位4個,創建面一直保持在85%以上。此外,綜合治理、資訊宣傳、信訪穩定、離退休幹部工作、計劃生育等都取得了新的成效,推動了全年各項工作的圓滿完成。

20xx年的財政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入增長的基礎仍不穩固;二是對民生領域和經濟社會薄弱環節的保障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三是財政政策資金支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示範、引導和放大效應有待進一步發揮;四是財政改革任務繁重,涉及部門利益和分配格局的調整將面臨一定的阻力;五是隊伍素質需要很大提高,管理和服務能力必須增強。

20xx年,財政工作將着力五個方面:一是圍繞增收節支,進一步構建健康平穩的財力保障機制。加強財政收入徵管,在促進財政收入總量增加中不斷提高財政收入質量。按照正稅清費的原則,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嚴格控制一般性開支,推動厲行節約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二是圍繞轉型發展,進一步構建財政四兩撥千斤的引導機制。大力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落實好支援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發展後勁。三是圍繞民生改善,進一步構建統籌兼顧的民生投入機制。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努力增加民生投入,確保全年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大幅提高。對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農業農村、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等重點支出,堅持優先安排、及時撥付、全力保障。四是圍繞科學理財,進一步構建更加科學的財稅管理機制。細化部門預算改革,推進全口徑政府預算編制體系,加強公共財政預算編制管理和預算執行管理,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動態監控體系,加快公務卡改革擴面。深化政府採購和投資評審制度,對涉及民生、重大項目的領域開展重點監督檢查,穩妥推進預算資訊有序公開。五是圍繞務實重幹,進一步構建更具活力的隊伍建設機制。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強化基礎工作和基層建設,重視鄉鎮財政人員的教育培訓,加強幹部職工的廉政意識和服務意識。全體財政人員將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認清肩負使命,堅定信心,開拓拼搏,狠抓落實,善作善成,全力服務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新局面,爲鄧州的跨越、崛起作出新貢獻。

標籤: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