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調查報告

中醫現狀調查報告

中醫是以“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的中國傳統醫學。相比於西醫,中醫更抽象,顯得更神祕。那麼,在不斷追求科學發展的中國社會中,中醫的現狀和發展方向是值得關注的。對此,家庭醫生在線網站呼應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藥日,做了一項《中國傳統醫藥調查問卷》,這項調查共有1640名網友參加。調查顯示大多數人選擇生病看中醫的主要原因是信任中醫和受到別人的影響,如長輩習慣中醫療法。

中醫現狀調查報告

網友對中醫瞭解一般,多靠老一輩推薦分享

關於生病看醫生,有93%的參與者表示生病看過中醫,其中19%的是“一直都選擇中醫”。僅有1%的表示“從未接受過中醫治療,也不打算嘗試”。由此可知,大多數人仍對中醫是有認同感,願意相信中醫的醫療能力。而在調查網民對中醫的認識程度,選擇“一般瞭解”的佔88%,且大多人知曉的中醫治療方式,主要是鍼灸、拔火罐、湯藥、刮痧、和膏藥貼敷等,對於火療、氣功和刺血的瞭解均不足25%。

而對中醫的認識來源,74%的是源於與熟人談論,其次是親身體驗,這與上文提及的受他人影響而選擇中醫相吻合。可見,親友的體驗分享對病人選擇看中醫起促使作用;而從網絡、書籍和電視節目等媒體關於中醫的傳播效果是一般的,僅僅6%的人羣表示是透過參與活動而獲知、認識中醫。所以,對中醫而言,面對面的分享推薦更有影響力。從另一角度可知,中醫的忠實粉絲主要是老一輩,醫生的口碑主要是上一輩傳達到下一輩。

 網友拒絕生病看中醫,認爲治療麻煩無保障

當談及中醫,就要不可避免地提及西醫。此次調查是從綜合中、西醫的優缺點,調查網友對中醫的具體態度。中西醫各有千秋,但詳細思考中醫優點時,超過70%的網友認爲中醫副作用較小,對身體傷害小,而且在治病的同時可調養身體,一舉兩得。值得注意的是,超過一半的參與者認爲:西醫治標,中醫治本。但是此種說法,衆說紛紜,並無定論。

針對拒絕生病看中醫,超過50%的網友坦言,相對於中醫治療方式和服用湯藥,西醫的藥效更快更明顯,使用方便。其次是他們擔憂中醫難以治療某些疾病,如癌症;另一方面,在現今社會,中醫認證體系不完善,安全性缺乏保障,有網友就表示現在假冒中醫生的騙子很多,而自己無法辨別真假,所以避免看中醫。

中醫發展面對這三難,缺體系、人才和數據

即便中國是中醫的發源地,但54%的網友都認爲現在中醫的地位低於西醫。這個結果是值得令人反思的。其實,中西醫並不具高低之分,而是以不同理念和形式去治療疾病。但出現這個調查結果,說明在現實中,在羣衆的接觸中,中醫的現狀是需要調整的。

關於“中醫是否可以廢除”的問題,88%認爲不可廢除,其中超過50%是從中醫的文化歷史價值的角度,認爲中醫的歷史悠久,不可輕易廢除,而35%則是肯定中醫在某些方面是超越西醫藥的,不能廢除。

1.

由於中醫在中國的特殊情況,中醫未來的'發展方向值得關注。超過九成網友期待中醫有所發展,其中對“嚴厲打擊遊醫、騙子、僞科學外邪入侵,維護中醫形象”呼聲最高。因爲中醫抽象式的病理研究,不但容易被不法分子趁虛而入,也讓羣衆難以辨別真假,所以需要建立健全的中醫認證體系,打擊遊醫、騙子,整頓中醫行業。

2.

另一方面,正因爲缺乏認證體系,很多人對中醫醫生的自我認證方式便是“老中醫可信賴”,從這裏可反映出中醫新一輩人才發展相對困難。加之中醫的診療費用較低,因此選擇以中醫爲職業的年輕人較少,這也是中醫發展的瓶頸。所以46%的網友提議“提高中醫的診療價格,吸引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從事中醫行業”。

3.

同時,67%的網友認爲需要“進行一些病理實驗、統計數據,用大數據、真案例來讓中醫更有說服力”,以數據說話,給予羣衆信心。還要“實行中醫行業的資訊統計管理,利用互聯網讓患者找到能正確治療的醫生”,讓羣衆更快捷地尋醫問藥。

中醫雖根源中國大地,歷史悠久,但發展要緊隨時代步伐,因時而變。透過此次調查,家庭醫生在線瞭解到網友是如何看待中醫的現狀和發展,也提醒中醫行業要重視羣衆的意見,推動中醫行業健康發展,爲大衆健康保駕護航。

標籤:調查報告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