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實用的介紹魯迅作文彙編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介紹魯迅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介紹魯迅作文彙編5篇

介紹魯迅作文 篇1

歷史席地裏,那是一位怎樣的人兒,樸素的中式外衣留下半點陽光燦爛,濃密的鬍鬚,一個隸書“一”字留下的卻是春光滿面······哦,那是我們可親可敬的魯迅先生啊!

魯迅,他爲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把一生交給了黨,在生命即將終結時仍然孜孜不倦。他又以筆爲武器,戰鬥了一生,呼起了中國,也拯救了中國。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國文化的主將。的確,他的貢獻無人能及。 他一生的時光都在創作上,然而正是這些創作呼醒了炎黃子孫。他雖然已不在人間,但他的一注愛國精神卻永駐人間,他的精神滋潤新一代的芳草,是維護而不棄,能讓種族崛起。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便是他自己的人生寫照。有的人雖生實死,猶行屍走肉;有的人雖死猶生,卻精神不朽。有的死重於泰山,有的死輕於鴻毛。而他的死是重於泰山的,因爲他的一生有如一個太陽,雖身處宇宙黑暗之中,但能夠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世界。

魯迅,一個多振奮人心的名字啊!他劃破無邊際的黑夜,將迷惘的時代迸裂,在滄桑歲月中竟能幹出如此偉大事業!

介紹魯迅作文 篇2

魯迅故里魯迅先生是聞名世界的文學家,他出版了很多書,如《朝花夕拾》。魯迅先生的家鄉在紹興。爲了看魯迅先生的故居,我特地趕來。魯迅先生的故居是個公園,遊人免費觀賞。我們只看了其中之二:“三味書屋”和“百草園”。我們先來到了“三味書屋”,那兒是魯迅先生從小上課的地方。“三味書屋”顧名思義就是上課學習的地方。

進入屋中,可以看見:一張桌子在堂子的中間,這是老師坐的位置,學生們坐在老師的兩邊,而魯迅先生則坐在一個房角旁,從這可以看出魯迅先生身份的不同。我們爲當時魯迅先生的認真態度而感嘆。之後,我們來到了“百草園”。 “百草園” 顧名思義是種菜的地方。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土地,菜地的旁邊還有一口魯迅先生曾經用它澆地的老井。過了一會,我們便走了,雖然不是離開了紹興,而是離開了魯迅先生的故居!再見了,魯迅故居!下次我一定再來看“你”!

介紹魯迅作文 篇3

沒有冰心的清新淡雅、晶瑩明麗,沒有汪曾祺的樸素平淡、韻味無窮,沒有列夫托爾斯泰的心理分析、理性說教,沒有歐亨利的構想巧妙、幽默諷刺……而魯迅有着他自己有着他獨特的風格,他的文字猶如一把利劍,穿透表面,爲讀者挖出血粼粼的真實,他的深刻賦予了文章力量。

《風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魯迅先生的瞭解就從這裏開始。對他小小的觸碰,就會給我帶來無限的驚喜。那蝴蝶風箏、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黃蜂、叫天子、何首烏,還有長媽媽講的有關赤練蛇、美女蛇的故事,至今還讓我記憶猶新。幽默、詼諧、妙趣橫生,但又深刻。這就是小時候的我眼中的魯迅先生。

隨着我年齡的增長,對魯迅先生的瞭解也更深。以筆爲武器,戰鬥了一生,他的堅持,他的勇敢無畏,他是我們民族的靈魂。

而生活中的魯迅又是怎麼樣的呢?本以爲魯迅先生應該是向來嚴肅的,但是當發現他在生活中十分有愛的時候便欣喜。魯迅先生是個非常愛兒子的父親,他把兒子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了下來,哪怕只是一次吵鬧,一次成績優異,一個小習慣……他依然用他自己的方式——寫作,抒發着對兒子的關心和愛。雖然魯迅先生在兒子只有七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但是魯迅先生對他兒子的影響卻是他的一輩子。

魯迅先生非常懂得教育,是個好父親,當然他也是兒子的好朋友。他不會給兒子很多的打擊,也不會一直拂逆着兒子的喜愛。他在發現兒子不好的現象時,沒有責怪,而是向兒子瞭解原因,並且幫助兒子解決,這樣使得兒子對父親更加信任。在兒子因爲玩耍而受傷時,魯迅先生沒有責罵,而是鎮定地替兒子包紮,然後默默地走開,他知道兒子會自己反省,不用他再多說什麼。這樣的愛護、關心、理解,使得兒子更好的感受到父親的愛,使他受到更好的教育,更快長大,變得成熟。

現在很多家長跟孩子有代溝,其實根本原因並不是年齡,而是家長不懂得體會關心孩子,不知道孩子怎麼想,是怎樣的感受,做這件事的原因。只是看到了表面,便一味去指責,覺得自己想的都是正確的,不去聽解釋。只要有一次這樣的經歷,孩子便會反感家長,不理解的堆積使得有了代溝。有時候孩子犯了錯誤,家長一直責罵孩子,但是卻不想想是誰使得孩子犯錯,是家長的教育不當,沒有好的引導人,孩子怎麼能夠明白事理,能夠長大成熟。而魯迅先生則是家長們很好的一個榜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魯迅先生給我們的不光光是那些好文章,更多的是啓迪,是教育。他值得我們敬佩,他給我們的人生之路添上了美麗的一筆。

介紹魯迅作文 篇4

再也沒有魯迅了,沒有。

先生已去了70年,我們一直在讚歎先生的文章,一直在背誦先生的名篇,一直在懷念先生的事蹟。

魯迅是空前的,縱觀中國文學的漫漫長路,他是最耀眼最璀璨的一顆星。他個性的爲人,他個性的文筆,文壇中爲數寥寥。

魯迅是絕後的,他的文學成就迄今無人能及。人們一直在爲先生個性的文章叫好,無人不曉他是最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與文學家。但能說出這些的人們並不完全清楚魯迅的痛楚與寂寞。

書架上堆滿了戴望舒的詩、梁實秋的散文、郁達夫的小說,魯迅去哪兒了?是一聲無奈的嘆息,還是不置可否的一笑?

魯迅的文章好像缺了點什麼,悠閒?溫和?暗淡?感性?這樣與衆不同的文章難以和現代的新新人類產生共鳴。如果我們沒有記錯的話,60多年前先生曾批判過這些“漂亮、雍容、縝密”的文章,說這些是“使人麻痹 的.”,但如今它們卻都成了最流行最大衆的,是歷史嘲弄了魯迅,還是魯迅調侃了歷史?

先生爲中國文學殺出了一條血路,頗爲尷尬的是,路上再也沒有人走了,我感到先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悲哀。先生的個性文采和犀利筆鋒,讓現代人難以接受。現代人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不願讓犀利的目光洞穿自己的弱點,不願意受到委屈。

於是,我們在絞盡腦汁理解魯迅的文章時,也潛移默化地接受着“不要當另一個魯迅”的教誨。相比之下,新新人類似乎比魯迅更富有個性,他們討厭孔乙己、閏土呆若木雞的形象,卻寧願喜歡“小丸子”那樣“無知者無畏”的社會小人物;他們討厭阿Q的窮酸相,卻寧願追隨“哈韓族”的腳步;他們討厭涓生和子君那樣反封建的吶喊,卻寧願生活在一片混沌之中……在個性多元化的社會中,惟獨魯迅的“個性”顯得如此寂寞,也許這正是“自古聖賢皆寂寞”。

魯迅註定是寂寞的,那個寒冷的大年夜裏,在魯鎮的祝福聲中逝去的祥林嫂已離我們越來越遠,最終化爲一個小黑點,隨時光的流逝,被記憶封存。

介紹魯迅作文 篇5

秋天,清涼碧透的風輕輕飄柔着翡翠般的樹葉片,“唰唰”美妙動聽的旋律,讓我思慮萬千,聯想飄蕩起伏。

突然回想起了魯迅,偉大的紅印——“民族魂”,今年竟是您誕辰130週年,您出生於秋季也病逝於秋季。

魯迅,您宛如秋天裏涼爽的一場雨,讓乾枯的大地徹底吸允甘甜的滷汁,喝個痛快,溼個痛快,終於掙脫炎熱的鐵鏈,自由自在支配自己而活。

魯迅,您的目光如秋天一樣深邃分明,映襯出當今世界黑暗的角角落落,毫無保留的揭露出放蕩的罪罪惡惡,那醜陋兇殘敗的身影被您銳利的筆尖所戳穿,消失得無影無蹤,世界逐漸變得安寧純潔。

魯迅,您深沉的思想如皎潔的月光閃閃發亮照向世界,一切都被展露在眼前,暗中的花花草草在矯健地跳着舞,唱着歌,急匆匆劃過黑暗的人羣,他們的汗珠,他們的疲憊一目瞭然,殷切地走向回溫暖的家的路。

魯迅,無數的秋天如走馬燈般流逝了,您離開我們已有整整130個年頭了,您冰冷的身體雖已沉入冷酷無聲的大地,但把豐碩的精神食糧無私給予了我們,這無價的寶藏對於稚嫩的我們雖還很生疏,但它經歷得住長遠時間的沖刷而不褪色,我堅信,這份閃耀將永恆發揚傳承下去!

秋天,魯迅,每回想起你們,我都會感觸一絲又一絲的暖流流淌在我全身,這是一股極強的動力,帶我飛馳在通向壯麗日出的源頭!

標籤:彙編 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