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選介紹魯迅作文彙總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介紹魯迅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介紹魯迅作文彙總5篇

介紹魯迅作文 篇1

他那瘦瘦的身體,如同大病初癒,他的頭髮一根根的直豎着,沒有一根彎下來,他的鬍子不僅濃密而且極像隸書的“一”子,他有時笑起來的時候,連煙都拿不住了。他就是魯迅。

許多人的眼中都有着不一樣的魯迅先生,在我的眼中魯迅先生是一位憎惡黑暗的社會,關心底層人民的作家,在我的眼中魯迅先生小時候和我們一樣夢想有自由、快樂的童年。

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則“醫治車伕”的故事。那天夜晚,魯迅的侄女與他的爸爸媽媽一起去往魯迅先生的家中時,在路上遇到了受傷的車伕,魯迅先生得知後,幫那位車伕醫治傷口。令魯迅侄女不解的是這麼冷的天,車伕幹嘛不穿鞋?魯迅先生卻深深的嘆了一口氣。魯迅先生原本是出國留學回來的醫生,可當他知道當時的中國人最大的病便是思想上的疾病,於是決定用文章去喚醒人民的靈魂。當然他棄醫從文另一個原因是他十分關心底層勞動人民,憎恨當時的黑暗社會,因而,魯迅先生儘自己的力去幫助勞苦大衆。

魯迅先生的《風箏》又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他。魯迅先生小的時候,曾將弟弟的風箏折斷,踏扁,說弟弟玩沒出息的玩意兒,當魯迅長大後,看到一本書上寫着“遊戲是兒童最平常的表現,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時他整個人像是灌滿了鉛,他的心中有了深深的愧疚。他來到弟弟家,想得到他的原諒,可沒想到,他的弟弟早已忘卻。我一直認爲魯迅先生那麼有名氣,又那麼平易近人,是因爲小時候就是個寬容的孩子,完美的孩子,沒想到也會犯下讓他愧疚那麼久的事。

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用筆作戰的戰士,同樣也是被毛主席稱爲是中國文化革命主將。魯迅先生說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魯迅先生不管別人怎麼去批評指責他,他還是堅持爲人民服務。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有時讓人無法用語言來比喻的人。

介紹魯迅作文 篇2

石板路,舊木窗,石庫門,啊!我走進了魯迅故里!

魯迅,這位婦孺皆知的大文豪,曾經就在我腳下這片土地生活過。

現在,我順着他的蹤影,追到了“三味書屋”,這是魯迅先生小時侯讀書的地方。我隔着柵欄,遠遠地看見魯迅的位子。方方正正的課桌椅,上邊的油漆已部分剝落了,隱約可以看見一個小小的“早”字。我的腦海裏不禁浮現起小魯迅用功的樣子,他趴在課桌上,品味着詞句,整理着筆記,思考着問題——同學們都奔進後花園玩鬧去了,只留他一人在學習。想着他的模樣,我又望了眼魯迅那看似非常普通的座位,仿拂嗅到了一股書香味兒。

遊好了“三味書屋”,我們又七彎八拐,到了百草圓。這裏不在像“三味書屋”那樣安靜、嚴肅,倒有點活潑、天真的味道。我望着泥牆根一帶,發現那兒早已爬滿了碧綠的爬山虎。在叢叢綠葉中,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淺淺的、環形的裂痕——這大概就是小魯迅拔何首烏的罪過吧!順着泥牆根走,我們的視野開闊了——菜畦、皂莢樹、石井欄……看!這些菜花真漂亮!小花黃燦燦一片,如金光灑在大海上,真迷人。它的菜杆高高的,綠綠的,散發着活力。看這高高的皂莢樹,它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的,投下一片陰影,供人乘涼。走着走着,我看見了盆栽的五針鬆。用手一抖它的小花苞,花粉就蔓延開來。這麼多,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

走進魯迅故里,我也走近了小時侯的大文豪。

介紹魯迅作文 篇3

有幸拜訪大文豪魯迅,他的樣貌有令人着實一驚:約一寸長的頭髮有精神地直豎着,一雙眼睛格外有神,瘦削的臉龐襯着濃密的“一”字形鬍鬚,十分顯眼,透出幾分威嚴與慈愛!

“你好,魯迅先生!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我興奮的對他說道。

魯迅先生叼起煙,濃密的鬍鬚聳動着說:“哈哈,小同學,你有什麼問題需要我的幫助嗎?希望你能夠有所收穫。”

“哦,魯迅先生,我的作文不是很好,您能不能教我一些有用的方法。”

魯迅先生摸摸我的頭,笑笑說:“沒問題。寫作文時你要先弄清題目的要求,重點和範圍,然後就要認真回憶與這個題目有關的材料,哪些事兒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準備表達一個什麼思想,這就是回憶材料,確定中心。中心明確了,就要環繞中心,選擇最能表達中心的材料。最後就是列個寫作計劃,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得有個次序。哪些內容與中心關係密切,要詳寫,哪些內容與中心關係不大,可以略寫,得分個主次,這不要求列好提綱,確定詳略。以上三步做好了,你就可以按提綱進行作文了,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可以避免選材不當、文不對題,或者結構混亂、條理不清,或頭重腳輕、主次不分,甚至沒有中心的毛病。

我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謝謝您,魯迅先生,我知道以後該怎麼寫作文了。“與魯迅先生的談話,讓我成長不少!

介紹魯迅作文 篇4

一個是供在“神龕”裏的魯迅,他去世不到兩週年,“諡號”就有了許多,多得我必須細細打點才能說全。“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中國的一等聖人”“新中國的聖人”“革命隊伍中最革命的很老練的先鋒分子”。在我還是蒙童的時候,我只能聽到師長千篇一律地告白:魯迅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槍”;魯迅對民衆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倡導“壕塹戰”,主張“韌的戰鬥”。這個魯迅離我很遠,很遠,好像除了“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外,就是先生那“倔強地豎立起來”的頭髮,別的什麼印象也沒留下。

另一個是活在他自己著作裏的魯迅。他寫下了很多深刻的話,也說了些過激的話。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當作“聖人”,而且一輩子也沒有承認誰是“聖人”。他的祖上也“曾闊過”,到他卻家道中落,成了“破落戶兒”:父親久病,作爲長子的他經常奔走於當鋪與藥鋪,受盡白眼;他曾因溜進百草園翻何首烏,捉蝥,被先生責罰;他留過學,學過醫,成績平平,棄

醫從文;他思想活躍,先是進化論,繼之超人哲學,後來社會主義思潮,在他身上深深地烙上了中國近代思想快速發展的痕跡。但他始終秉承“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一精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世界觀,影響幾代中國人。他“吶喊”過,想憑一己之力,喚醒沉睡的同胞,搗毀令人窒息的“鐵屋子”;他也“彷徨”過,孤獨地在故紙堆裏抄寫古碑;他更妥協過,接受了母親“贈送”給他的“禮物”;他絕對疲憊過,“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總之,他同普通人一樣,但想得多,看得深;他的思想未必都對,他自己也曾說“矯枉必須過正”;他深情祝福中國人“忘掉我吧”,但即便是七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也無法“忘卻”!

兩個魯迅,我痛惜前一個,喜歡後一個。前者雖然妙相莊嚴,但漸失生氣。這個魯迅只需人頂禮膜拜,讓人盲目崇拜,卻難以給人一點新鮮的思想.自己也成爲生前痛恨的被高高供奉的土偶;後者雖然不是那麼神聖莊嚴,但那思想卻是鮮活的,可以接受,可以批評,可以補充,可以修正,也因此可以愈益完備、愈益發展。

一切思想家——即使是最偉大的思想家。一旦被當作“神”,供於“神龕”之上,他的思想就不能與時俱進,從而僵化,繼而終結生命。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要想扼殺一種思想,最簡單、最方便、最冠冕的辦法,就是把它供起來。如果我們真的尊敬一位偉人,那就請他當作一位智者而不要把他吹捧成“神”吧。我們吸收的智慧,而不要匍匐着求他替我們解決他生前未曾遇到的問題。

前面的路,要自己來走,這就是我眼中的“魯迅”。

介紹魯迅作文 篇5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預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有“魯迅”作筆名,發表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一生創造和翻譯了很多作品集《吶喊》《仿徨》《故事新編》,散文詩編《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課文選自他的小說《故鄉》

這篇課文主要回憶魯迅先生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說明了魯迅先生是個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崇敬和懷念的思想感情。

“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這句話是魯迅先生對作者讀書不認真進行委婉地批評。讀到這裏,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捱打捱罵還難受,讓我不禁掩卷沉思:有一次,爸爸幫我買了一本名爲《五萬年前的客人》的書,我一目十行、囫圇吞棗地讀了一遍,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而文章的特點、所表達的情感,全弄不明白。一天,爸爸突然問我:“小可,爸爸給你買的書讀懂了嗎?”“讀懂了。”我回答說。爸爸面帶笑容地說:“我問你一個問題,看你能不能答對,《五萬年前的客人》中的《黑寶石》是什麼?”我吞吞吐吐地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爸爸聽了,說:“讀書要認真,不能馬虎了事。愛因斯坦小時候也不是個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說他是個‘笨蛋’,可促使‘笨蛋’成爲天才的不正是勤讀書這三個字嗎?愛因斯坦深信天才出於勤奮,他用勤讀書去彌補自己的笨拙。勤讀書可以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還可以增長知識,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聽了爸爸發人深省的教誨,我醒悟了,並下定決心:從此要認真讀書,不再馬虎了事了。我讀了之後覺得:魯迅是一個“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的多的人”他那種高尚的品質值得我們來學習。

標籤:精選 魯迅 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