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春末閒談閱讀試題及答案

《春末閒談》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一篇社會評論性雜文。這篇文章作者總結了古今中外的歷史,揭露了統治者“治術”的虛僞和險惡實質,指出爲實現所謂黃金世界的理想而施行的種種禁錮最終都將失敗,表達了人民羣衆必勝的信心。全文以“閒談”方式構思脈絡,談的卻是社會歷史的重大主題,文章分析鞭辟入裏,文思縱橫捭閨,情感愛憎分明。

春末閒談閱讀試題及答案

一、語段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三年前,我遇見神經過敏的俄國的E君,有一天他忽然發愁道,不知道將來的科學家,是否不至於發明一種奇妙的藥品,將這注射在誰的身上,則這人即甘心永遠去做服役和戰爭的機器了?那時我也就皺眉嘆息,裝作一齊發愁的模樣,以示“所見略同”之至意,殊不知我國的聖君,賢臣,聖賢,聖賢之徒,卻早已有過這一種黃金世界的理想了。不是“唯闢作福,唯闢作威,唯闢玉食”麼?不是“君子勞心,小人勞力”麼?不是“治於人者食(去聲)人,治人者食於人”麼?可惜理論雖已卓然,而終於沒有發明十全的好方法。要服從作威就須不活,要貢獻玉食就須不死;要被治就須不活,要供養治人者又須不死。人類升爲萬物之靈,自然是可賀的,但沒有了細腰蜂的毒針,卻很使聖君,賢臣,聖賢,聖賢之徒,以至現在的闊人,學者,教育家覺得棘手。將來未可知,若已往,則治人者雖然盡力施行過各種麻痹術,也還不能十分奏效,與蜾蠃並驅爭先。即以皇帝一倫而言,便難免時常改姓易代,終沒有“萬年有道之長”;“二十四史”而多至二十四,就是可悲的鐵證。現在又似乎有些別開生面了,世上誕生了一種所謂“特殊知識階級”的留學生,在研究室中研究之結果,說醫學不發達是有益於人種改良的,中國婦女的境遇是極其平等的,一切道理都已不錯,一切狀態都已夠好。E君的發愁,或者也不爲無因罷,然而俄國是不要緊的,因爲他們不像我們中國,有所謂“特別國情”,還有所謂“特殊知識階級”。

但這種工作,也怕終於像古人那樣,不能十分奏效的罷,因爲這實在比細腰蜂所做的要難得多。她於青蟲,只須不動,所以僅在運動神經球上一螫,即告成功。而我們的工作,卻求其能運動,無知覺,該在知覺神經中樞,加以完全的麻醉的。但知覺一失,運動也就隨之失卻主宰,不能貢獻玉食,恭請上自“極峯”下至“特殊知識階級”的賞收享用了。就現在而言,竊以爲除了遺老的.聖經賢傳法,學者的進研究室主義,文學家和茶攤老闆的莫談國事律,教育家的勿視勿聽勿言勿動論之外,委實還沒有更好,更完全,更無流弊的方法。便是留學生的特別發現,其實也並未軼出了前賢的範圍。

1.上文開始提到了俄國E君的“發愁”,這在表達上有什麼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從行文章法來看,E君的“發愁”標誌着文章由閒話細腰蜂捉小青蟲的趣事轉入正題,他所發愁的“奇妙的藥品”,即統治者用以禁錮民衆的精神控制術。

2.文中“黃金世界的理想”指什麼?下面提到“二十四史”又想說明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中“黃金世界的理想”指歷代封建統治階級所追求的理想世界,百姓不懂思想,不去反抗,而是甘心永遠去做服役和戰爭的機器,任由統治者作威作福。“二十四史”的朝代更迭表明,治人者的精神控制術並不能十分奏效。

3.“中國婦女的境遇是極其平等的,一切道理都已不錯,一切狀態都已夠好”一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請分析其表達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運用反語修辭。在“治人者”的精神控制下,婦女的地位非常悲慘,看看《祝福》中的祥林嫂便可一目瞭然了。作者卻說其“境遇是極其平等的”,“狀態都已夠好”,辛辣地諷刺了精神控制的虛僞本質。

4.作者是如何批駁治人者的精神控制術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針對古人治人者,作者先批駁精神控制術實施後一再陷入兩難境地,再用中國歷史的朝代更迭證明精神控制術的破產;針對當下治人者,作者則主要採用諷刺手段加以批駁。

二、語言運用

5.下列句子中加點字在表達上有什麼作用,試加以分析。

那時候大約是盛夏,青蟲密集在涼棚索子上,鐵黑色的細腰蜂就在桑樹間或牆角的蛛網左右往來飛行,有時銜一支小青蟲去了,有時拉一個蜘蛛。青蟲或蜘蛛先是抵抗着不肯去,但終於乏力,被銜着騰空而去了,坐了飛機似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用生動形象的筆觸描寫了細腰蜂捕捉小青蟲的經過,傳神有趣。動詞的運用,尤爲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