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清兵衛與葫蘆閱讀題含答案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

清兵衛與葫蘆閱讀題含答案

清兵衛與葫蘆

(日)志賀直哉

這是一個叫清兵衛的孩子跟葫蘆的故事。自從發生了這件事以後,清兵衛和葫蘆就斷了關係。過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蘆的東西,那便是繪畫,現在他正熱衷着繪畫……

清兵衛常常買了葫蘆來玩,從三四分錢到一毛五分錢一個的帶皮葫蘆,他已有十來個了。他能夠自己把葫蘆口切開,把裏邊的籽掏出來,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裝上的。先用茶滷一泡,把氣味泡乾淨了,然後就把父親喝剩的淡酒裝在裏面,不停地把表面擦亮。

他對於這愛好異常專心。有一天,他在海邊的街上走,心裏依然想着葫蘆,忽然從一個攤戶伸出一個老頭兒的禿腦袋,清兵衛把它錯看做葫蘆了。“這葫蘆真好!”心裏這麼想着,再仔細一看,連自己也吃驚了。那老頭兒昂着光彩熠熠的禿腦袋,走進巷子裏去了。清兵衛覺得好笑,就大聲地笑了起來,跑過了半條街,還是忍不住地笑。

清兵衛是一個才十二歲的小學生,每天學校裏放學回來,他也不跟別的孩子一起玩,一個人到街上去看葫蘆。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裏收拾葫蘆;收拾好了,就裝上酒,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裏,又把罐子藏在火爐箱中,然後去睡覺。第二天早晨起來,立刻又開啟罐子看,葫蘆皮上冒出了許多水珠。他永遠不倦地看着,看過之後,很鄭重地繫好絡繩,掛在朝陽的檐廊下,然後上學校去。

他對於舊的葫蘆,沒有多大的興趣,他喜歡的是還沒有開過口的帶皮葫蘆。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蘆形很周正的平常的東西。 “一個小孩子,卻喜歡這種玩意……”他爸爸很不高興地看了眼說。一位來看望他做木匠的爸爸的客人說:“阿清,這些並不見什麼好,再去買幾個奇特點的來呀。”“這樣的好呀。”清兵衛只是這樣回答了一句。

有一天,清兵衛走過後街,看見一個賣柿子橘子的攤子後邊的店板門上,掛着二十來個葫蘆,就立刻說:

“讓我看一看。”其中有一個,約五寸高,看那模樣是很普通的,他卻喜歡得什麼似的。

他心頭髮着跳,問了:

“這個葫蘆賣多少錢?”

“看你是個小哥兒,就便宜點算一毛錢吧。”

“好,你別賣給別人,我回家去馬上拿錢來。”不多一會兒,他紅着臉,呼呼地喘着氣跑回來,買了葫蘆就跑着回去了。

從此,他片刻也不離這個葫蘆,還帶到學校裏去。終於因爲在上課的時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給級任教員看見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課,所以教員更加生氣。

這位外來的教員,對於本地人愛好葫蘆的風氣心裏本來不舒服;他是喜歡武士道的,每次名伶雲右衛門來的時候,演四天戲,他倒要去聽三天。學生在操場裏唱戲,他也不怎麼生氣,可是對於清兵衛的葫蘆,卻氣得連聲音都抖起來,甚至說:“這種小孩子將來不會有出息的。”於是這個清兵衛葫蘆,終於被當場沒收,清兵衛連哭也沒有哭一聲。

他臉無人色地回到家裏,靠在火爐邊發呆。

“這種事情,家裏應該干涉他……”教員對清兵衛的母親這樣說,父親恰巧不在家。

清兵衛對於這位教員的頑固,嚇得什麼似的,哆嗦着嘴脣,在屋角里縮成一團。在教員身後邊的柱子上正掛着許多收拾好了的葫蘆。清兵衛心頭別別地跳着,怕他會注意到。

教員終於沒有注意到葫蘆,回去了。清兵衛透了一口大氣。

不多一會兒,清兵衛的父親做工回來了,聽了母親陳述教員家訪的話,立刻抓住正在身邊的清兵衛,使勁揍了一頓。 “沒出息的孩子”!他的父親罵着說,“像你這種傢伙,趕快給我滾蛋吧。”

清兵衛的父親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蘆,就拿起錘子來一個一個地砸碎;清兵衛只是臉色發青,不敢做聲。

教員把在清兵衛那兒沒收來的那個葫蘆,當做髒東西似的交給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了。校役拿了來掛在自己那間煤污的小屋子的柱子上。

約摸過了兩個月,校役恰巧因爲沒有錢花,想起這葫蘆,準備多少換幾個錢,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裏去看。結果是五十塊錢成了交——校役從那位教員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個月的薪水,心裏偷偷地高興。可是誰也不會想到古董店老闆把這個葫蘆賣給當地的富家,價錢是六百塊。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本文首段用簡練自然的語言概括全篇,把整個情節線索勾勒出來,但惟獨留下一個缺省——“這件事”,這種語焉不詳的寫法,給讀者閱讀本文帶來模糊的印象。

B、清兵衛在修身課上因爲偷偷摩擦葫蘆“給級任教員看見了”,小說沒有馬上敘述其後果,而是寫了這個教員的愛好,使小說的悲劇氣氛降低了,反倒多出點喜劇的意味。

C、“他對於舊的葫蘆,沒有多大的興趣,他喜歡的是還沒有開過口的帶皮葫蘆。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蘆形很周正的平常的東西。”寫出了清兵衛對葫蘆的.喜愛帶有小孩子的貪玩,爲後文父親的罵、揍做了鋪墊,也正是父親的及時教育才引導清兵衛最後走上繪畫的正確發展軌道。

D、清兵衛用一毛錢在攤子邊買來的很普通的葫蘆,最後竟被賣到了六百元,作者用戲謔、誇張的手法寫出這一出人意料的結局,極富戲劇性,反襯了清兵衛與老婆婆的無知。

E、本文采用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從普通生活場景出發,以自然的語言風格講述故事,故事雖然簡單。但情節跌宕,增強了作品的表現力。

2、結合作品,簡要分析清兵衛的形象。並說說作者是如何塑造的?(6分)

3、“葫蘆”在小說中有怎樣的作用?請結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4、本文的主題是什麼?清兵衛的故事對我們有什麼啓示?請結合文字陳述你的觀點並分析。(8分)

答案:

1、選E給3分 選B 給2分 選A給1分,選C、D不給分(A“給讀者閱讀本文帶來模糊的印象”錯,作者開篇故意語焉不詳,這是設定懸念,引發讀者探究的興趣。C父與子的矛盾衝突,實際上是表現了“大人”在不理解孩子的天性和天賦的情況下,對孩子的天性和天賦的粗暴扼殺,體現了作者對他們的批評。D“戲謔、誇張的手法”錯,“反襯了清兵衛的無知”錯。)

2、小說運用動作描寫(細節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以及側面描寫(對比、反襯)藝術表現手法

(人物特點答出3點給3分;描寫技巧寫出3種,並能結合文字加以分析給3分)

3、①清兵衛對葫蘆的喜愛構成了小說的線索:串聯了小說的情節,使小說的情節圍繞這個展開;②推動情節的發展:癡迷葫蘆、發現葫蘆、買葫蘆……;③是敘事的焦點:清兵衛癡迷葫蘆、清兵衛發現葫蘆、清兵衛上課玩葫蘆、教員沒收葫蘆、父親砸碎葫蘆,始終沒有離開葫蘆;④“葫蘆”在小說中有象徵意義:象徵的是自然、美、和諧;⑤深化主題,葫蘆的最終歸宿是對他父親和教員的無知與粗暴進行最有力的反駁和諷刺,進一步深化主題。

(觀點和分析各給1分,每點2分,答出三點給滿分)

4、主題:本文透過清兵衛對葫蘆的愛好被老師和家長扼殺的故事,表現了“大人”在不理解孩子的天性和天賦的情況下,對孩子的天性和天賦的粗暴扼殺,體現了作者對他們的批評,同時呼籲要尊重孩子的個性,讓個性健康發展。

啓示:①從小說中教員與父母角度看,老師家長和社會:提高認識,對孩子的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給予理解和支援,並正確指導、調控,給孩子以自由的空間,發展自己,健康成長。小說中清兵衛對葫蘆富有天賦般的癡迷,卻沒有得到教員、家長的認同,相反卻遭到教員的訓戒和來自父親的揍罵,扼殺了孩子的審美天性。老師家長應對孩子的興趣愛好給予正確的認識和評價,不能以權威壓制孩子的發展。

②從孩子的角度看:人的追求總是容易被他人所阻撓或者干擾,但是人應該保持自己最初的追求。小說中,清兵衛的愛好被剝奪了,令人感到悲哀!但更令人悲哀的是,清兵衛在這些壓力下,放棄愛好,並且毫無怨恨。一個曾經有着天才般獨到審美力的孩子,可能會沒有了甚至永遠地消失了自己的創造火花。這不只是他個人的悲劇。小說也讓我們明白對自己正當的愛好興趣,要敢於去爭取,維護,並勇敢的堅持下來。

(主題理解正確給4分,啓示觀點明確2分、陳述分析合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