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清兵衛與葫蘆》課堂實錄

課堂實錄是指圍繞本課課堂教學實際展開的主要場景記錄。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或課堂是育人的主渠道。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兵衛與葫蘆》課堂實錄教學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兵衛與葫蘆》課堂實錄

《清兵衛與葫蘆》課堂實錄 篇1

[教材分析]

《清兵衛與葫蘆》是日本小說家志賀直哉寫的一篇主張尊重個性的小說,透過講述一個異國的悲劇性故事,揭露封建家長專制思想對青少年的扼殺。文章敘述直白,易於理解,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是對學生進行小說的閱讀欣賞與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用心讀課文,把握關鍵詞句;體會作品運用簡練傳神的描寫表現人物 複雜的心理塑造人物的方法;指導學生揣摩作者的情感態度,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題;對學生進行情感、價值觀教育,使之獲得人生的感悟。

[學情分析]

初三三班是我這學期新接的一個班級,對學生的情況還不瞭解,透過一週的教學,我感覺這應是個中等水平的班級,課前有約半數的學生能夠預習,上課的秩序井然,學習的熱情較高,與教師配合較好,在學習上尚需教師的引導、啓發與點撥。

[教學環節1:匯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讀了課文,理清了這篇小說的情節。作者以故事的結局開頭,然後依次展開情節,巧妙的匠心見諸筆端。小說是圍繞什麼物件展開情節、塑造人物、表現主旨的呢?

生:(異口同聲) 是葫蘆。

師:[在黑板中心畫一隻葫蘆,進一步引導,創設爭論氛圍] 老師畫了一隻葫蘆,這隻葫蘆是清兵衛喜歡的嗎?

生:(七嘴八舌)是。

不是。

師:[順勢激發學生的興趣] 爲什麼呢?

生:(爭先恐後地)清兵衛喜歡的是外形周正的平常葫蘆,這隻就是他喜歡的那種。

生:這隻葫蘆有點大,清兵衛不會喜歡的。

(在爭論中學生已不知不覺進入學習的情境)

師:[結束爭論,適時點撥] 每個人的審美都不同,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有不同的結論。我們就當這隻葫蘆是清兵衛喜歡的,是那隻惹了禍的葫蘆吧!

(學生點頭認同)

[教學環節2:從衆多人物中找出主人公,根據文中傳神的描寫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

師:全文圍繞葫蘆展開情節、刻畫人物,都塑造了哪些人物?

生:有清兵衛、清兵衛的爸爸、教員。

生: 還有客人、古董店老闆、買葫蘆的富家、校役。

生:還有清兵衛的母親、賣柿子的老太太、禿腦袋老頭兒。

師:同學們歸納得很全面,那主人公是誰呢?

生:(齊答)是清兵衛。

師:[板書“清兵衛”,追問] 爲什麼?

生:因爲全文的事件都是圍繞清兵衛來寫,而且對清兵衛的描寫細緻、傳神。

師:[啓發] 他只答出了部分原因,那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

生:透過對清兵衛的遭遇的敘述,可以表現作者的態度、文章的主旨。

師:[點撥] 以上兩名同學說的合在一起,答的也就全面了。故事中主人公清兵衛對葫蘆的感情怎樣?

生:喜愛、熱衷。

生:癡迷、專心。

師:[板書“喜愛、熱衷、癡迷”] 你是怎樣知道的?找出關鍵的語句,指出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表現了清兵衛怎樣的性格特點?

(分組討論,共四大組,每一大組圍繞情節的一部分;再分小組,組與組討論的內容可以交叉。同學們爭先發言,彼此交流。教師巡查,針對各部分內容指導、啓發,與學生交流看法。)

師:[宣佈討論結束] 哪位同學來說一說?

生:第4段寫清兵衛“對葫蘆熱衷得這麼厲害……每次上街的時候……總是呆呆地站在門前望。”這是動作描寫,表現清兵衛喜愛葫蘆。

生:第5段寫“清兵衛是一個才十二歲的小學生……每天學校裏放學回來,他也不跟別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個人到街上去看葫蘆。”是動作描寫。

生:第5段“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裏收拾葫蘆……第二天早晨起來,立刻又開啟罐子看……他永遠不倦地看着,看過之後……然後上學校去。”透過動作描寫表現清兵衛喜歡葫蘆。

師:[點撥] 清兵衛除了上學、吃飯、睡覺,幾乎全部的心思都用在葫蘆上,真是喜歡到了極點,達到了癡迷的程度。作者對清兵衛的刻畫還有哪些?表現他什麼特點?

生:第2段對清兵衛製作葫蘆的動作進行描寫,表明他做事很認真的特點。

(教師給予肯定,同時板書“認真”)

生:第3段寫清兵衛錯把一個老頭兒的禿腦袋當成了葫蘆這件事,透過對人物的心理、神態、動作的細節描寫表現清兵衛對葫蘆的癡迷。

(學生的回答集中在開端部分,對人物性格的分析侷限在對葫蘆的喜愛、癡迷上}

師:[引導學生髮散思維] 課文的其它部分有怎樣的描寫?清兵衛還有哪方面的性格呢?

生:在發展部分,當爸爸、客人批評清兵衛喜歡的葫蘆不好時,清兵衛說:“這樣的好呀。”、“那種葫蘆我可不喜歡,不過大了一點就是了。”這是語言描寫,表現了清兵衛有獨特的愛好。

師:[及時肯定,點撥] 這就是說清兵衛很有個性吧![板書“個性”]

師:[參與發言] 第22、23段,當清兵衛在賣柿子的老太太那發現一個喜歡的葫蘆,“他卻喜歡得什麼似的。”;“他心裏發着跳。”是對清兵衛喜歡葫蘆的激動心理的描寫。

生:第29、30段寫清兵衛的葫蘆被教員沒收後“哭也沒哭一聲”;”他臉無人色地回到家裏,靠在火爐邊發呆。”透過這樣的神態、動作描寫,寫出了清兵衛的恐懼、害怕、無可奈何。

師:[點撥] 這是透過神態、動作來揣摩人物的心理,能表現清兵衛什麼性格特點?

生:對葫蘆的喜愛,喜愛得很執著。

師:[板書“執著”,並提示] 清兵衛花一毛錢買的葫蘆,校役賣了五十元,而古董店的老闆又以六百元賣給了富家,葫蘆的價錢變成了原來的6000倍,以後,這隻葫蘆還將賣多高的價錢是不可估量的。從這麼高的增值率來看,清兵衛有怎樣的能力?

生:鑑賞葫蘆的能力。

師:[板書“獨特鑑賞能力”] 這部分的敘寫就與上文客人、爸爸對清兵衛的批評形成……

生:(緊接着答)對比。

師:表現大人們什麼特點?

生:不懂裝懂、虛僞。

師:他們自以爲會鑑賞葫蘆,其實根本不會,真是自以爲是呀!

師:[放慢教學節奏,小結] 作者透過動作、語言、心理、神態的描寫,還有細節的刻畫,塑造了一個有獨特的興趣愛好的清兵衛。可這樣一個有天分的孩子,一個有可能成爲葫蘆鑑賞家的孩子,卻因爲大人們的干涉阻止,和葫蘆“斷了聯繫”,有了“新的寄託”。[板書“斷關係”、“新寄託”]

(學生陷入沉思)

[教學環節3:揣摩客人、教員、爸爸對清兵衛的愛好的做法與態度]

師:清兵衛的天性被扼殺了,[短暫的停頓後,引入下一步教與學]在扼殺清兵衛志趣愛好的大人中,有一位客人,作者是怎樣刻畫他的?

生:有語言描寫“真是小孩子呢”。

生:第10段“再去買幾個奇特點的來呀”。

師:[點撥] 客人認爲清兵衛很幼稚,喜歡的葫蘆太普通,不夠特別,不夠大,也就是對清兵衛的愛好持什麼態度?

生:不贊同 。

師:[板書“不贊同”]

師:教員在整個的扼殺行動中,起了不小的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對清兵衛喜歡葫蘆、上課玩葫蘆持什麼態度?文中如何描寫的?

生:不贊同。文中寫教員的心理“對本地人愛好葫蘆的風氣心裏本來就不舒服”。

生:很生氣。教員說“這種小孩子將來不會有出息的。”並且沒收了清兵衛的葫蘆。

生:他還去清兵衛家家訪,說“家裏應該干涉他……”

生;教員到清兵衛家“訓斥了一頓之後”才走。

師:[點撥] 他的語言、動作、心理、神態表明了他的態度,借原文的關鍵詞,教員對清兵衛喜歡葫蘆持的態度是:要干涉。[板書“要干涉”]

師:最終迫使清兵衛放棄自己的愛好的最關鍵人物當數他的爸爸了,爸爸在和客人的對話中,在教員家訪後怎麼表現的?

生:第9段寫“他爸爸很不高興……”

師:[參與課堂,帶動課堂氣氛] 第18段,聽到清兵衛的反駁,表現爲“圓睜着眼呵叱”。

生:教員家訪後,爸爸回來了,“使勁揍了一頓”,“就拿起錘子來一個一個地砸碎”。

師:可以說他的語言、動作、神態表明他對清兵衛的態度是?

生:(馬上接)不理解。

不支援。

反對。

師:[板書“反對”]

[教學環節4:理解小說的現實意義,揣摩作者的情感與態度,深刻體會文章的主旨]

師:小說中的人物是有代表性的,文中的人物絕不僅僅是他們自己,本文中的這些人各代表了哪種人呢?

生:清兵衛代表那些有個性,有愛好,有追求的孩子。

生:爸爸代表的是那些強迫孩子放棄自己愛好的家長。

生:教員代表的是那些不理解孩子的教育者。

生:客人代表的是除家長、教師以外的大人們。

師:[小結,並進一步引導] 他們構成了孩子所接觸到的整個社會。作者在文中明顯地表明瞭自己對他們的態度,各是怎樣的態度呢?

生:作者對清兵衛是同情的。

生:作者對爸爸、教員、客人的做法是批評、揭露。

生:是否定的。

師:清兵衛喜愛葫蘆,可在大人們的干涉、阻止下,他的志趣、個性被無情地扼殺了,這種悲劇不僅在過去,而且也在現在;不僅在日本,而且在世界上其他國家不斷地上演。小說的現實意義非常深刻,作者不僅在批判,也在呼籲,本文的主旨至此清楚地透露出來,請同學們總結一下。

生:本文批判了大人們扼殺了孩子的天性。

生:本文透過記敘清兵衛喜歡葫蘆,可是這種愛好被爸爸扼殺,後又熱衷上繪畫的故事,表現了作者對清兵衛的同情,批判了那種粗暴扼殺少年個性的做法,呼籲人們要尊重個性,讓個性自由發展。

[教學環節5:拓展反思,體驗感悟]

師:總結得很恰當。[放慢語速,給學生回顧時間] 以上我們透過作者在文中的描寫,體會了人物複雜的心理,分析了人物的性格特點,揣摩了作者的態度,深刻地理解了小說的主題。學了這篇小說後你有什麼體會、感想或受到什麼啓發?

(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啓發思路,尋找發現其中有代表性、有個性的結論)

師:[結束討論,啓發] 你們中有喜愛葫蘆的嗎?

生:沒有。

師:那你們喜歡什麼呢?讓我們調查一下。

(抽兩行同學調查他們的愛好、興趣。)

生:(一個接一個的答)看電視;

上網;

看小說;

聽音樂;

畫畫;

打籃球;

玩四驅車,參加比賽;

追星;

書法;

看動畫片……

師:這些愛好在中學生中較有代表性。那你們受到了怎樣的對待呢?你們想讓家長老師怎樣做呢?

生:(齊答 )限制;

制止;

不許……

生:我喜歡玩四驅車,可是父母不同意,於是我節省零花錢偷偷的買,並且參加了比賽獲得了名次。後來,爸媽知道後,堅決反對,不讓我再玩四驅車。在我的再三請求下,他們來到賽場,看我比賽,當他們看我成功時,非常高興,並且允許我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玩一玩。

師:他透過努力,用實際行動說服了爸爸媽媽,這可以算是一個好辦法。

生:我的愛好,被父母絕對禁止,我想我們應該向他們奪回我們的權利。

生:父母的話都是爲孩子好,我會聽從他們的意見的。

生:我呼籲廣大家長對孩子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應該給予更多的理解、支援、鼓勵,甚至是資金上的幫助,而不是干涉、扼殺。

師:剛纔在討論時有個同學說得很有道理,我們聽聽他是怎麼認識的。

生:我喜歡上網。

師:上網都幹什麼呢?

生:打遊戲、聊天、也看新聞。

師:那你希望老師家長怎麼對待你和你的愛好呢?

生:不要過於干涉,也不要過於放縱完全不管。

師:爲什麼這麼說呢?

生:因爲上網可以查到資料,瞭解很多的知識,開闊視野,它有有利的一面,過於干涉會讓雙方有矛盾,形成敵我關係,產生逆反心理。

師:那爲什麼又不能放縱不管呢?

生:網上的誘惑力太強了,我們的控制力不強,控制不了自己時,就應該讓父母來督促、教育、說服我們。

[教學環節6: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是的,有追求、有愛好是孩子的.天性,但發展自己的天性應在一定的前提下。你喜歡打籃球,就可以24小時玩嗎?你愛上網,就能不分時間,不選內容,無節制的上嗎?你愛看小說,就可以上課看嗎?這樣還能要求家長老師理解支援嗎?發展個性應該在完成學習任務,不影響身心健康,不違反法律,不侵害他人利益,不違背道德的前提下,在合適的時間、場合進行。同時,老師家長和社會也應提高認識,對孩子的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給予理解和支援,並應該正確的指導、調控,給孩子以自由的空間,發展自己,健康成長。

[教學環節7:佈置作業]

師:小說的結尾意猶未盡,清兵衛對葫蘆的愛好被扼殺後,又熱衷於繪畫了,他的這一新的愛好能守住嗎?後來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請合理展開想像,續寫這篇小說。

[課後反思]

這節課上的很流暢、很舒服,爭論、討論、合作、交流、調查、回顧、展望交替進行,基本實現了課前的設想,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突破了重點和難點,達到了感悟人生、教育思想的目的。學生對課文內容很感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對作品的認識和體會深入了一層。在課堂上學生髮言踊躍,活動面較廣,尤其令我高興的是,學生說出了一些有創意、有個性的見解,雖然不十分正確,但這是他們積極思考的結果,是很珍貴的。

[聽課評價]

備課充分,熟悉教材,程序合理,訓練紮實;自信、親切微笑、互動,教學有藝術性,收放自如;板書設計精巧,重點突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設計,很好地實現了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對主人公臉色的變化可進一步挖掘。建議此課全區觀摩。

《清兵衛與葫蘆》課堂實錄 篇2

一、教學目的:

1、體會本文前後對比照應的寫法。

2、體會心理和神態描寫。

3、思考怎樣保護孩子培養的的自尊自主的人格。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本文前後對比照應的寫法及體會心理和神態描寫。

難點:思考怎樣保護孩子培養的的自尊自主的人格。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設想:

主要教學內容:檢查預習速讀課文、分段、完成課後練習

五、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檢查(注音)

1、生字:

茶滷(chá lǔ) 葫蘆籽(hú lu zǐ) 呵斥(hē chì)

戰戰(zhàn)兢兢(jīng) 薪水(xīn shuǐ) 隱瞞(yǐn mán)

嘀咕(dí gu) 干涉(gānshè)

2、多音字:

沒收(mòshōu) 沒有(méiyǒu) 便宜(piányi) 方便(fāngbiàn)

人蔘(rénshēn) 參考(cānkǎo) 參差不齊 (cēncībùqí)

朝鮮(cháoxiǎn) 朝氣(zhāoqì)

3、詞語:

呵斥:大聲斥責。

熱衷:十分愛好某種活動。

隱瞞:把事情真相掩蓋起來不讓人知道。

光彩熠熠:形容閃亮發光。

茶滷:很濃的茶水。

異常:不同尋常。

鄭重:嚴肅認真。

名伶:舊時稱著名的演員。

干涉:參與過問別人的事。

校役:學校中做輔助教學工作的人。

古董店:專門經營古代留傳下來的器物的商店。

乖覺:機警聯聰明。

薪水:工資。

怨恨:對人或事物強烈的不満。

嘀咕:猜疑,猶疑不定。

二、作者簡介:

志賀直哉:(1883~1971) 日本作家。1883年2月20日生於宮城縣,祖父是相馬藩府的家臣。3歲即隨父母上京,開始受貴族子弟式的教育。18歲從學於宗教家內村檻三,21歲入學習院高等科,有志於文學創作。1904年發表處女作《菜花與少女》。1906年入東京帝國大學文科英文系,兩年後轉國文學科,中途輟學。與武者小路實篤、木下利玄共同創辦傳閱雜誌《望野》。創作短篇小說《某晨》、《到網走去》,向《帝國文學》投稿被退回。繼續創作《速夫之妹》、《荒娟》等小說。1910年,與有島武郎、有島生馬、武者小路實篤、木下利玄等共同創辦《白樺》雜誌。圍繞於這個刊物的一些年輕作家與美術家,對當時主張純客觀主義的自然主義文藝思潮不滿,要求肯定積極的人性,主張尊重個性,發揮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義與理想主義的文學,形成“白樺”一派。

志賀直哉是“白樺派”代表作家之一。1910年發表曾被《帝國文學》退稿的《到網走去》與新作《剃刀》,1912年發表短篇小說《克羅諦思日記》,顯示他出衆的才華,爲文藝界矚目。1917年發表的著名中篇小說《和解》,寫他立志於文學與父親發生衝突而終於得到和解的經歷。作者從此進入創作旺盛時期。《在城崎》(1917)、《佐佐木的場合》、《好人物夫婦》(1917)等名著,以及歷史小說《赤西蠣太》(1917)相繼問世。

從1921年開始,着手寫他生平唯一的長篇小說《暗夜行路》,歷時15年之久,於1937年完成。這是他的代表作,寫一個孤獨的知識分子在不幸的生活中與思想苦悶的道路上探索的歷程。主人公時任謙作是祖父和母親的私生子,在兄弟間一直遭受歧視,在母親死後,他與祖父及其年輕的妾共同過着寂寞的生活。爲立志從事文學事業與父親發生衝突,婚後又發現妻子不忠,便獨自流浪,最後在旅途中病倒。妻子趕到時,只見病牀上的丈夫睜開柔和而充滿愛情的眼睛。

志賀直哉於1918年經過短暫停頓後,重新執筆,以創作上新的成就,蜚聲於大正文壇,被稱爲新現實主義的第一人。他對人性作深邃的觀察,對於庸俗與虛僞有驚人的敏感與強烈的憎惡。他具有理想主義的熱情。1917年的中篇小說《好人物夫婦》,表現了他心境的轉移,從生氣蓬勃與激越的性格轉變爲蒼勁沉着的態度。

志賀直哉的作品大多從自己及和自己有直接關係的生活中取材,是現代日本文學中從自我經驗中取材最多的作家。在創作方法上的現實主義的精神,對同時代的日本作家有深刻的影響。

志賀直哉一向關心社會事務,在政治上和文學上表現堅貞不屈。早年關懷足尾礦工中毒事件,同情小林多喜二的犧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保持沉默,以示對侵略戰爭的抗議。後期的作品還有《萬曆紅瓷瓶》(1933)、《颱風》(1934)、《早春的旅行》(1941)、《寂寞的一生》(1941)以及戰後創作的《灰色的月亮》和《被腐蝕的友情》等。

志賀直哉於1971年10月21日逝世。

三、速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開端 發現葫蘆

發展 教員沒收

高潮 砸碎葫蘆

尾聲 葫蘆變價

結局 改變愛好

四、問題討論:

清兵衛對葫蘆熱愛有加,他也曾幾次對別人的葫蘆不以爲然,說明什麼?爲什麼他後來又改變了他的愛好呢?這個愛好真的不好嗎?

討論後教師結合練習一提示如下:

說明清兵衛對葫蘆並不盲目癡愛,而是對葫蘆確實有一定的研究他對葫蘆的鑑賞是有一定的眼光的這些結果與前文多處內容構成對比,例如:

①、父親呵斥他:“什麼話,你懂什麼,也來多嘴!”

②、他買這個葫蘆只花了一毛錢。

③、教員把葫蘆當着髒東西讓老年校役扔掉。校役把葫蘆賣了50元。這樣寫與後文寫商人賣了600元構成對比,

五、練習設計

(一)、語言積累

1、 選出下列加點詞語注音有誤的一項

A、葫蘆(hú) 狹小(xiá) 熱衷 (zhōng) 呵叱(chì)

B、模樣(mó) 頑固 (wán) 摩擦 (chā) 隱瞞(mán)

C、縱使(zòng) 躍進 (yuè) 吮吸(shǔn) 塑料(sù)

D、繪畫(huì) 檐廊 (láng) 投擲 (zhì) 屹立(yì)

2、 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乖覺 古董 薪水 珊欄

B、錘子 嘀咕 接洽 機械

C、哺育 玷污 熱衷 埋怨

D、包庇 畸形 寄託 喘氣

3、 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真是小孩子呢,不是這種葫蘆他就不喜歡”。一位客人來看望他做木匠的爸爸,看見清兵衛在一旁很專心地擦葫蘆,就這樣說。

B、“那種葫蘆我可不喜歡,不過大一點就是了。”他插嘴說。

C、“你看,”母親無可奈何地說,“就剩這點錢了。你全拿去吧。”

D、去好呢,還是不去好?

4、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自己有雙聰明能幹的手,什麼都能造出來。

B、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倖免的一個。

C、你說不過他也得說。

D、最近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不少網絡遊戲帶有暴力情節和色情內容,這無疑會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5、 填入下面畫線處的句子,表達效果最好的一句是( )

中外古今的詩人,常喜歡將珍珠與眼淚相比。阿拉伯的詩人說,牡蠣在海灘上賞月,天使的一滴眼淚,剛巧滴落在它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就象一顆晶瑩的珍珠

B、變成了一顆晶瑩的珍珠

C、就是一顆晶瑩的珍珠

D、儼然一顆晶瑩的珍珠

6、下面的句字裏有兩組對立的詞語,(“天上”“地上”與“擁擠”“疏遠”),仿造時要考慮這一點並重新立意。句字語氣不限。

天上的星星爲何象地上的人羣一般擁擠,而地上的人們爲何又象星星一樣的疏遠?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堂點擊

清兵衛花一毛錢買的葫蘆,最終被古董商以六百塊錢的高價賣了出去.這說明了什麼?這個結果與前文的哪些內容構成對比?

(三)、選段在線

有一天,清兵衛走過後街,在平時不大注意的地方,一家閉了門的住房前,有一個老婆婆擺着一個賣柿子橘子的攤子。他發現攤子後邊的店板門上,掛着二十來個葫蘆,就立刻說:

“讓我看一看。”說着走過去一個一個地仔細把玩。其中有一個,約五寸高,看那模樣是很普通的,他卻喜歡得什麼似的。

他心頭髮着跳,問了:

“這個葫蘆賣多少錢?”

“看你是個小哥兒,就便宜點算一毛錢吧。”老婆婆回答。他喘着氣:

“好,你別賣給別人,我回家去馬上拿錢來。”急匆匆地說完,就跑回家去。

(四)、探究性學習(主題或中心)

本文以現實主義的筆法,批判了那種粗暴扼殺少年個性的做法,呼籲家長、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個性自由發展。〈順其自然〉則告訴我們:準確把握客觀規律,成功的機遇會更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清兵衛與葫蘆》課堂實錄 篇3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用心讀課文,把握關鍵詞句。

2、體會作品運用簡練傳神的描寫表現人物複雜的心理塑造人物。

3、指導學生揣摩作者的情感態度,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題。

4、對學生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教育;使之獲得人生的感悟。

教學重點:

目的2、3

教學難點:

目的4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瞭解學生對情節的熟悉程度,教師概述故事情節,學生找出與原文情節不符的地方並更正。

故事梗概:

有一個12的日本小學生叫清兵衛,他特別喜歡葫蘆,喜歡那些樣子稀奇古怪(①沒開口的帶皮葫蘆,樣子很周正)的葫蘆。有一次竟把一個小孩子(②老頭兒)的光禿禿的腦袋錯看成了葫蘆,自己都忍不住大笑。他每天放學後,就一個人到街上看葫蘆,大概店鋪裏所有的葫蘆都被他一一看過了。有一次在後街,發現的一個老婆婆攤子前的一串葫蘆,並被其中以個很普通的葫蘆所吸引,結果急匆匆跑回家拿來五毛錢(③一毛錢)買下。從此片刻不離這個就、葫蘆,以至於上課時偷偷在桌子底下摩擦被教員當場沒收並被當作垃圾叫校役處理。教員狀告家長,清兵衛遭到打罵,他父親把那些葫蘆全部賣了。(④砸碎)從此,清兵衛與葫蘆斷了關係。過了不久,他又熱衷於繪畫,不過他的父親又在嘀咕。

值得說明的是,校役並沒有扔掉那隻沒收的葫蘆,而且把它拿到古董店換了五塊錢(⑤五十塊錢),古董店老闆又把這個葫蘆賣給當地的富豪,價錢是六百塊。

二、引導學生根據文中傳神的描寫分析人物性格。

1、教師提問:

小說主人公清兵衛對葫蘆的感情怎樣?你是怎樣知道的?找出關鍵的語句,指出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把表現了清兵衛怎樣的性格特點?

2、學生分組討論、明確教師點撥並板書。

清兵衛喜愛葫蘆描寫方法→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獨特的愛好

三、揣摩教員、父親對清兵衛的愛好的做法與態度

1、教師引導:

清兵衛如此衷愛葫蘆,作爲他的教員、家長,他們又怎樣看待?有哪些做法?

2、學生表演,再現情節。

情節①教員沒收葫蘆情節②父親砸碎葫蘆

3、教師點撥小結:

教員:要干涉父親:堅決反對板書

四、理解小說的現實意義,揣摩作者的情感與態度,深刻體會文章的主旨。

1、教師調撥提高:

①教員對清兵衛的愛好極力干涉,怕影響學習,家長對清兵衛的愛好堅決反對,擔心沒有出息,那麼小說情節來看,清兵衛的愛好究竟有沒有出息?

②葫蘆的價錢節節攀升,不可化量,從這麼高的增值來看,清兵衛又怎樣的能力?

2、.學生討論、明確教師板書:

鑑賞葫蘆的能力〈審美能力〉

3、教師點撥:

具有天才般獨到的審美能力的清兵衛,他的愛好能自由發展嗎?不能!結果是葫蘆被砸碎,愛好被剝奪,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情!作者寫這篇小說僅僅只是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故事嗎?不是的。小說裏的人物絕不僅是他們自己,他們你、很能代表一些人的觀念和做法。小說想引起讀者哪些思索?作者想告訴讀者什麼?我們不妨代替作者說出來。以“我想對xx說”說話。

4、學生髮言討論,談出自己感悟體會。

5、教師歸納小結:

作者寫這篇小說是有非常深刻的現實意義的。作者在批評那種粗暴扼殺少年個性、剝奪孩子興趣的做法,同時呼籲要尊重個性,讓個性自由發展。

五、反思、感悟。

1、教師點撥:

這篇故事發生在日本,日本和中國同屬東方國家,文化上受中國影響很深,封建的家長專制思想非常嚴重,扼殺個性的想象比較普通。想想這種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沒有?你有哪些愛好興趣?教師家長是怎樣對待的?你想讓家長老師怎樣做?

2、.學生自由發言、感悟。

六、課內總結。

這是一篇小說,這節課透過文中傳神的描寫,體會了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性格,揣摩了作者的態度,深刻地理解了小說的主題。這篇小說給我們現在的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敲響

了一個警鐘。但願清兵衛的教順以後少發生或不發生,不論東方還是西方。

七、佈置作業

《課後練習與評價》1—10題

反思:

這節課上下來,感覺較好。當時一、聽課的有二十一位老師,評價也還不錯。這是九年級上期的一篇文章,當時所教班級C144,成績稍好的都進了奧賽班,剩下的都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生學習習慣差,不願意讀書,更不喜歡用心體會課文。所以,我在課文開頭設計了“找出與原文情節不符的地方並更正”的環節。

很受學生歡迎,一下子吸引了學生,連平時最不喜歡讀書的學生都爭着舉手回答,用肘關節碰桌子的聲音惹得聽課教師都笑起來。熟悉了情節,也就爲下文分析小說的寫法、主題及理解小說的現實意義打好了基礎,做好了鋪墊。整堂課完成也就水到渠成了。由此我們從中可以得到啓發,現在的學生厭學,習慣差,大部分原因還是取決於教師,教師如果想學生所想,因材施教,想些辦法,讓自己的課生動起來,學生還是願意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