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試題試卷

山東省2017-2018學年度上學期期末模擬高三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

山東省2017-2018學年度上學期期末模擬高三語文試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話說《詩經》之“風”

風本是地球大氣層內的空氣涌動,它使地球上的萬物能不斷接受到新鮮的空氣而得以生存。那麼,孔子在編集《詩經》時,爲什麼將一部分詩稱爲“風”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釋: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這就是“風氣”!孔子用很形象的語言形容它,風吹草伏,風往哪邊吹,草就往哪邊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諧社會,關鍵在於領導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說明了“風”的含義,也就是說,風俗、風情、風致等,無一不是指向社會行爲規範和人們的行爲方式的。

換言之,《詩經》之“風”,即各地區、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在一般的口語中,我們稱爲“風俗習慣”。在先秦時期的書面語言及理論中,“風”實際上就是“禮”,就是“社會行爲規範”。《詩經》中的十五國風,各以其所在國家和地區得名,就是記載了各地的風俗習慣、人們的行爲方式,以及他們各自的價值觀、思想感情。與此相印證,《周易》中有十五個卦牽涉到“風”,每個卦都對應着一種人生或社會現象。火風鼎,火下有風則上宜有鼎,而鼎憑三足,正立不倚,既強調合作,也預示持正守位,爲人倚重;風火家人,以火在下而風行其上來表達一家人團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風”的各種景象論述了人世間不同的社會情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慮的不是法律法規如何規定的,而是親友們的看法!而這些所謂“看法”,實際上就是一種社會行爲規範。親友們認同你這個行爲,你就會大膽高興地去做;否則,你就不會去做,或者偷偷摸摸去做。“風俗”因此會給人一種無形的束縛。這就是孔子爲什麼強調“禮”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刪詩書、定禮樂、系易辭、著春秋,把《詩經》作爲教材,是因爲沒有其他書籍了嗎?不是,孔子是借《詩經》說明以及教育學生們要懂得各種各樣的社會行爲規範。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樂與幸福,就要認識社會。社會是精彩的更是複雜的,不認識社會就只能四處碰壁,最後落個失敗的人生;能認識社會就能遊刃有餘,利用社會。

風俗的形成,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是大部分人“約定俗成”的,人們在實際生活、生產中認識到只有這樣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這樣一個風俗習慣。但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重讀《詩經》,一是要了解古代人們的風俗習慣,二是可以借鑑和發揚一些好的風俗習慣,如春節團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創造我們今天的新風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異,更加幸福。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約束和指導,而且人類社會的維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規,那麼還要依靠什麼呢?就是風俗習慣、“禮”、“社會行爲規範”等,依靠良好的社會風氣,才能使社會肌體健康發展。一個國家或地區之所以出現混亂,一是由於法律法規不健全,第二個原因就是社會風俗混亂,一羣人恣意破壞另一羣人的風俗習慣,便會導致爭鬥打鬧,甚而引發戰爭。所以,入鄉隨俗,懂得並調節自己去適應不同的風俗習慣,才能建立起人與人之間互親互愛的關係。

這便是孔子編集《詩經》的主要原因!

(選自“國際儒學網”,有刪改)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在自然界中,因大氣層內空氣涌動而形成的風使地球萬物不斷接受新鮮空氣,從而保持生機;人類社會亦如此,沒有正常風氣,就會有戰爭。

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爲風,把小人之德喻爲草,草隨風動,強調風氣的重要作用。

C.《詩經》中的“風”,實際上就是“禮”,就是社會行爲規範。它要求人們要懂得這些規範,並在這些規範的約束下從事社會活動

D.周文王用“風”的各種景象論述了人世間不同的社會情狀,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個卦象,正與《詩經》中的十五國風相對應。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從自然界的風談起,自然引入《詩經》之“風”,詳細論述了什麼是“風氣”。

B.文章舉《詩經》十五“國風”和《周易》十五卦之“風”,都是在論證社會行爲規範的作用。

C.文章從三個角度論證了當代人重讀《詩經》的目的,並從兩個角度論述了孔子編纂《詩經》的原因。

D.文章先提出社會風俗習慣,分析了風俗習慣的意義與作用,最後提出了“入鄉隨俗”的解決辦法。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一種風俗習慣的形成,一要靠領導人的垂範和引領,二要靠長期的實踐檢驗,三要獲得民衆的普遍認可。

B.法律法規和風俗習慣屬於不同的層面,人類社會的維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規,還要依靠風俗習慣,有了這兩方面的結合,人們就不敢做大家不認同的事。

C.由於風俗習慣的衝撞而引發的摩擦甚至戰爭,在當今世界也並不鮮見,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適應,才能實現民族和睦與世界和平。

D.《左傳》記載楚使言於齊師:“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這句話是指兩國距離甚遠,而非各自的風俗文化不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各題。

獎狀

杜秋平

到西部貧困的山區後,我的脾氣變得越發壞了。其實早先我已經意識到這裏條件的惡劣了,但未曾想到竟是如此之差。要不是來西部支教對我們這些大學生來說有許多優惠政策,我想我是不會來的。

總算熬過了多半年的時間,沒多久就可以回去了,離開這裏的艱難與困苦。寒風吹着四面透風的破舊教室,我的心冰涼冰涼的;但是看到學生們天真的小臉、單薄的衣衫、帶着凍瘡的手,我的心突然有些愧疚。我是有些對不起他們的,他們是多麼希望我能多待些時間,甚至希望我能長久地留下來。可我呢,卻一直想着回到大城市去。我鼻子酸酸的。我想起夏日裏學生們給我帶來家裏捨不得吃的瓜果,他們真誠地捧到我的面前,微笑着說:“老師,你吃你吃嘛。”我想起冬日裏他們還用帶着凍瘡的小手捧起我的大手往我手上哈暖氣,把溫暖一直送到我的心裏。

可我終究沒有太高的覺悟,我還是盼着回去。我強打着精神,繼續一日日給孩子們上課,心裏卻在盤算着回去的日程。

學生們都很聽話,特別是那些家庭特別貧困的學生,事實上這裏多半是貧困的學生。學生們成績還不錯,他們也很上進,每每考試,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獲得獎狀。是的,獎狀,他們拿回家後會得到父母的誇獎,把獎狀小心翼翼地、莊重地貼在牆上,這就是全家的榮譽啊。雖然學校連獎品都買不起,但小小的、單薄的一張獎狀就足以讓他們感到無上的光榮。小強子得到過獎狀,他高興得跳起來。小霞也得到過,她高興得連流出的鼻涕也忘了擦。小娜得到的最多,她有一雙天真而智慧的眼睛,不怎麼愛說話,笑得也很少,但領到獎狀的那刻她總是微笑着的,衝着我微笑。

我組織完考試,決定過幾天就離開。學生們提前知道我要離開的消息,都顯得悶悶不樂,他們用祈求的眼神看着我,輕輕牽着我的衣角嘟囔着小嘴捨不得離開我。上完最後一節課,我認真注視着每個學生,希望能記住他們每張可愛的面孔。可是我卻發現小娜沒有來。我覺得怪怪的,緊接着是焦慮和擔憂,莫不是山路艱難出什麼事了?今天連學校的領導都在教室裏,村民也擁擠在窗子外面。他們都不希望我離開,但今天他們又是誠心來爲我送行的。我的臉開始有些漲紅,應該是羞愧。你看,連小娜都不願意來給我送行了。

我正疑惑間,校長已經走到我的面前,他手裏捧着一張很大的鮮紅的獎狀:“杜老師,你看,你要走,我們也沒什麼好送的,這張獎狀是我們送給您的。感謝您給我們山區做出的貢獻!”老校長面帶皺紋的臉上寫滿真誠。

我深深地向他們鞠了一躬,眼裏止不住落下淚來。我手捧獎狀,看着上面“支教模範”的字樣,又一陣愧疚之情涌上來。我突然想到了什麼,於是問校長:“小娜爲啥沒來啊?”校長說:“小娜可能以後不來上學了,她父母不想讓她再念下去了。”

我的心被重重一擊——這麼刻苦、學習又很好的學生怎麼能不上學呢!

我必須在離開前去趟小娜家,勸說她的父母,再窮也得讓孩子上學呀。我望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決意要去看看小娜。

走了個把小時的山路才趕到小娜家。真難以想象,她每天那麼早就可以趕到學校。我擦擦臉上的汗,剛要敲門,從裏面就傳出來了吵鬧聲,小娜哭喊的聲音也傳了出來。父母一定在打她。

我急忙推開門,她母親正一手拿着木棒,一手拉着小娜。我急忙跑過去奪過木棒,把小娜攬在懷裏。“別打了,小娜學習很用功,爲什麼不讓她上學,還要打她!”我氣憤地瞪着她母親。

“是杜老師啊,你不知道,這娃以前學習還用功,可這回一定是在學校沒好好學習。你看,你看,”小娜母親用手指指牆壁——那上面滿是鮮紅的獎狀,“以前回回都得獎狀,可這次呢,居然沒得獎狀!我們大人辛苦供孩子上學容易嗎!”

我的心一顫,一股更大的痛苦涌上來,我似乎感覺天昏地暗。事實上這次是怪我啊。我只顧早點回家,居然,居然忘記了評“三好生”,忘記了給孩子們發獎狀。小娜是應該得獎狀的!

我流着眼淚對她們說:“都怪我,是我的錯……”

第二天,我把買好的火車票退了,我決定在這裏多待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