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反思(通用7篇)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反思(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反思(通用7篇)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反思 篇1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裏?碰鼻子”。孩子們在音樂聲中有趣的和夥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腳,開心的笑着,遊戲着。幼兒能邊唱邊與同伴合作遊戲,剛開始時幼兒只記得去尋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記了唱歌,透過兩位老師的示範孩子們不但能很好的邊唱邊遊戲而且更好的掌握了遊戲的規則。《碰一碰》這個音樂遊戲,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

整個活動以音樂遊戲貫穿始終,各環節銜接自然。而且由於採取邊唱邊和幼兒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和動作。透過與老師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觸、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讓孩子在反覆感受中,輕鬆而興趣地進行遊戲。使孩子體會到了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動作,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玩耍”“碰觸”的熱情,同時對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在活動中,孩子們都特別希望能找到老師去碰一碰,所以當執教者提示孩子們找一個朋友碰一碰,很多的孩子都圍到老師身邊,顯得很興奮,所以活動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加者,能夠真正做到師幼的有效互動。活動在高潮中結束,孩子們仍然沉浸在遊戲的歡樂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自始至終都十分投入,特別快樂。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圍繞一個主線,一音樂貫穿着堂課,使課堂有趣而又生動,使幼兒真正的玩中學,學中玩。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反思 篇2

先透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示種子是什麼樣子的,從而瞭解幼兒原先對種子概念的意識。再透過再次提問小樹的生長,爲幼兒後面瞭解小樹的生長做個鋪墊。

透過圖片的展示,讓幼兒又原先頭腦中的圖樣變爲直觀式的圖樣,原先知道的幼兒再次重現表象,不知道的幼兒重新習得表象,接着透過幼兒引導觀察種子發芽是怎樣的一個連貫性過程。從視覺上加深印象。爲下文聽音樂做動作鋪墊。

音樂環節,先聽音樂,欣賞、熟悉音樂的優美、動聽。讓幼兒透過感知辨別音樂的不同,請幼兒表現聽到不同音樂時自己想做的動作是什麼,想象一下發芽可以用怎樣的動作表示,大多數的幼兒都做了類似的動作,直接往上,個別幼兒的創造力還是比較豐富的,願意多變化的表演。教師在這裏可以多些動作讓幼兒參考,在用言語提示,激發幼兒表現的興趣,讓幼兒有自己的想法進行表演。最後讓幼兒表演的動作與音樂相結合,聽着前半段和後半段的不同嘗試自己做動作。在此環節,教師還是要事先與幼兒做幾遍,讓幼兒模仿後纔可以做得更好,之前熟悉的音樂幼兒也會辨析的清楚,只有個別幼兒聽音樂的步驟需要平時多加強。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反思 篇3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裏,在這裏,在這裏,我的朋友在這裏”。短短的的五句歌詞,簡單明瞭,卻蘊含了數數,找朋友遊戲、一問一答等多種教育內容。

活動開始,以孤單的小熊要找朋友來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孩子們主動積極地參與到了活動中,“我在這裏,我在這裏”那種迫切想與小熊交朋友的心情充滿了感動,可當我說小熊可能聽不明白,我們再加一些動作時,孩子們更是想出了十幾種方法與小熊打招呼,整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在學唱歌曲階段,我發現幼兒在一二三四五六七這幾個字的發音上帶永康腔特嚴重,於是,我臨時對三四五這幾個字的發音進行了重點練習,效果甚好。經過教學,孩子們不但學會了演唱歌曲,還能用各種打招呼的動作按節奏跟朋友們一起跳舞,特別是最後一句歌詞,我讓孩子們互相擁抱,表示友好,孩子們更是體驗到了同伴給予的熱情和同伴一起學習的快樂。但上課時,我有一點疏忽,就是在進行最後一次邀請遊戲時,有三個小朋友沒請完,我就草草收場了,還說,沒請到的小朋友我們下次再玩。可課後,趙汝怡小朋友哭得很傷心,說:“老師,小朋友爲什麼不請我呀,嗚嗚……”

我已關注到孩子還沒全部參與完遊戲,爲什麼要草草結束這堂課呢?我連忙向汝怡道歉,並自己打扮成小熊邀請她一起跳完整個舞蹈,雖然可汝怡笑了,可我反思,關注每一個幼兒,用心呵護每一個孩子,是作爲教師的`我應該做到的。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反思 篇4

歌曲《懶惰蟲》詼諧、幽默,旋律流暢,歌詞生動,適合小班幼兒。歌曲雖然以“反面形象”出現,但他的教育意義是很顯現的,教育孩子做一個勤奮的人。“勤奮”的概念很寬泛,對於小班孩子的理解有難度,想到班級中有一部分孩子早起的現象,因此,我把音樂中的“懶惰蟲”特指爲不願早起,具有了明確的指向性,更符合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爲避免歌曲中“反面形象”的負面影響,我又賦予歌曲《懶惰蟲》一個特定的功能,即“喚醒功能”,大樹爺爺輕輕一唱,愛睡懶覺的毛毛蟲就起牀了。多神奇,一首歌變成了一個好辦法。

基於這兩個重新賦予的特指,就可以情景自然貫穿活動始末,有了反覆吟唱的理由,自然地激發了孩子不當懶惰蟲的想法,同時幫助孩子感受體會了歌曲的詼諧情趣。新授歌曲必須要有七八遍的反覆跟唱,纔會被孩子接受熟悉。單調機械的模唱顯然是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內驅力,因此在清音跟唱後,我設計了遊戲環節“喚醒小動物”,引導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學會歌曲的吟唱。孩子幼兒都沉浸在“幫助喚醒”的角色中,盡情地反覆自覺地吟唱。對他們而言,已經不是在學唱新歌,而是在遊戲。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反思 篇5

在今天的活動前,我也嘗試根據音樂讓幼兒合拍地走步,開始的時候孩子們還是比較開心,稍微一些小動作模仿一下,可是在讓他們拉住鄰座同伴手,想讓他們能跟上音樂,並且能較好地跟着老師一起做的時候,有些孩子就只顧着想去拉小朋友的小手,或者直接就和小朋友講話了,有孩子不遵守遊戲規則了……

我想這種遊戲化的形式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只是在活動過程中,孩子的自控能力很差,對遊戲規則意識薄,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比較零碎,而且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在第一個環節的時候,我就感覺到我有點力不從心無法掌控孩子們的行爲了。

於是我就調整了一些策略,讓孩子們先用最最簡單的動作配以歌詞,先來學習歌唱,在大多數幼兒會唱這首歌后,我根據歌詞提示幼兒用動作來配合歌曲,同時也能幫助幼兒增加歌曲的趣味性。在幼兒門基本都掌握這個歌曲遊戲的玩法後,我開始讓幼兒自己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增加動作,一開始幼兒不能自己進行聯想,需要在老師的幫助下才能想出碰一碰肩膀、小腳等動作,經過教師的幾次幫助後,小朋友們紛紛主動要求來進行演唱,爲了讓每個寶寶的情感得到滿足,我請幼兒相互之間來對跳,找好朋友碰一碰。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反思 篇6

在歌唱活動《春天》中,幼兒學唱積極,興趣濃厚。整個活動的目標明確,層次清楚。

第一個環節的春景欣賞是基於幼兒對春天的瞭解還不多的基礎上加入的,讓幼兒在看看、說說中發現春天的美麗,同時也爲接下來的歌唱活動做了有效的鋪墊。

第二個環節是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在這個環節中,圖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句一幅的形象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記憶了歌詞。同時教師還利用圖譜,有效激發了幼兒傾聽歌曲的興趣。

第三個環節是學唱歌曲,教師在幼兒學唱過程中,層層遞進,能逐步提高演唱的要求,從輕輕跟唱到引導幼兒聽伴奏,唱清楚歌詞再到引導幼兒有表情地演唱最後到逐步去除圖譜演唱,使整個學唱的過程富有挑戰和樂趣。幼兒在學唱過程中,也是積極投入,興趣濃厚。

第四個環節是創編演唱,幼兒能結合生活經驗,想出一些其他顏色的花,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再次有效利用了圖譜,讓幼兒藉助圖譜來嘗試演唱創編的歌曲,讓幼兒體驗到了自主創編演唱的快樂。

當然,在活動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姐妹們多多指教啊!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反思 篇7

貓和老鼠是日常生活中幼兒所熟悉的動物形象,而且憨厚可愛的大貓和機靈調皮的小老鼠形象更是深受幼兒的喜愛。《貓捉老鼠》是一節趣味性強的音樂遊戲活動,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幼兒的參與性很高,能跟着我積極地模仿小老鼠不同的造型,並且能快樂地學唱歌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幼兒對本次活動充滿了興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關鍵在於教師如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得課堂不乏趣味性,對此,我做了一定的思考。在活動中,我給與了幼兒很多表演的機會,讓大多數幼兒能參與到遊戲當中去,這樣能滿足小班幼兒的身心需要,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歌詞的內容,在演一演的過程中鞏固歌曲內容。遊戲應該是貫穿幼兒一日生活的主題活動,在課堂教學中,也應該體現課堂遊戲性,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歌曲,最後"貓來了"是遊戲的高潮,也是幼兒情緒高漲的階段,幼兒真正體驗到了那種緊張情緒和迅速順利跑回家的快樂感和成功感。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是讓幼兒觀看幼兒用書上老鼠的動作,然後讓幼兒調動已有的經驗,讓幼兒想一想、學一學、做一做老鼠的不同動作,由於上學期學過《小老鼠上登臺》這節音樂課,而且每天的做操訓練使得幼兒對於小老鼠如何走路已經非常熟悉,孩子們很快地做出了老鼠走路的動作。接下來孩子把老鼠吃米、睡覺的動作也很快地學會了。這爲接下來的韻律動作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由於這首《貓捉老鼠》這首歌當中,"跑來跑去"、"現在吃米"、"現在睡覺"的重複部分比較多,幼兒在熟練掌握歌詞內容方面,還有一定的困難,容易混淆,當孩子在演唱歌曲的時候,會出現當唱到第三句"跑來跑去"、"現在吃米"、"現在睡覺"一直唱下去,而不知道再轉到"小小老鼠……"上面。針對這樣一種現象,我採取的手段是當唱到第二個"小小老鼠"時,我領唱時加大音量和用誇張明顯的動作來表現小老鼠。我透過這樣的方式,把幼兒的思路及時即引過來,以免出現錯誤。透過多次的訓練,接受能力強的幼兒已經能夠獨立把歌曲唱出來。

本次活動目標的第一點強調"學習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現歌詞中老鼠的不同動作",爲了達到這樣一個目標我是利用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歌詞的速度和力度。如"小老鼠肚子很餓了,想要找吃的東西,他心裏很急,那小朋友應該唱的快一點還是慢一點呢?""小老鼠吃飽了困了,想要靜靜地睡覺了,那你們應該怎樣唱纔不會吵到小老鼠呢?"這讓幼兒自然而然地說出應該輕輕地唱。如何讓幼兒自然輕鬆的掌握演唱技巧,也需要老師巧妙地引導。

爲了讓幼兒體驗到遊戲情景的真實性,我事先給幼兒準備了貓的頭飾,一方面加強了幼兒遊戲的角色意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幼兒遊戲的積極性。在最後"大貓捉老鼠"的環節中,孩子們臉上激動的表情和興奮的尖叫聲讓孩子們樂此不疲,很多孩子還主動要求老師再來一遍,這也充分體現了幼兒嚐到了遊戲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