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魯班和櫓板教學反思

課文《魯班和櫓板》講的是魯班發現了鴨子的腳蹼與櫓板的相似點,從而模仿鴨子的腳發明了搖船工具——櫓板。鴨子游水是我們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爲什麼在魯班眼裏竟能成爲發明的源泉呢?我想,正是因爲魯班善於觀察,勤於動腦,勇敢地嘗試,纔能有所創造。如何讓學生讀懂課文,明白“要有所發現,必須要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動手嘗試”這個道理呢?

魯班和櫓板教學反思

藝術家羅丹說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或許這句話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深奧了一些,我們也不必在課堂上這樣對學生說,但我們應該在課堂上抓住一些重點的詞語來引導學生去體會魯班善於觀察、善於聯想的'優秀品質。

一方面,我抓住了“兩眼盯着”、“默默地想”、“出神地看着”、“眼睛一亮”等描寫魯班的詞語透過朗讀重點感悟魯班“善於觀察,勤於動腦”的品質;另一方面,我讓學生畫一畫鴨子的“腳蹼”及根據第四自然段畫一畫“櫓板”的樣子,使學生透過畫畫比較“腳蹼”和“櫓板”的相似點,明白只有自己敢於動手試一試,才能夠真正有所發現、發明。

課堂上鬧了這麼一個小笑話,全班學生在畫“鴨腳”的時候竟然都畫成了“雞爪”,或許現在的農村家庭由於怕髒很少養雞鴨的緣故吧,學生沒有機會親眼觀察到“鴨腳”的樣子,所以不知該怎樣畫了。於是我在黑板上邊教學生畫邊講解:“鴨子腳趾不是分開的,中間有薄膜連着,叫‘蹼’。這種形狀的腳非常適合用來在水裏撥水,所以鴨子游水會那麼輕快。”

學生透過動手畫一畫“腳蹼”圖和“櫓板”圖,能直觀地感受到魯班發明“櫓板”的過程。我又補充了《魯班造鋸》《魯班造傘》等故事材料,同樣讓學生用“讀讀想想,畫畫比比”的方法來閱讀,進一步地體會魯班善於觀察、善於聯想、積極動手嘗試的優秀品質。

標籤:反思 魯班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