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孟子見樑襄王》教案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孟子見樑襄王》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孟子見樑襄王》教案

《孟子見樑襄王》教案篇1

教學目的

1.解讀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

2.進一步體會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辭手法和本文生動的語言。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孟子一段話中的比喻的運用。

在朗讀的基礎上,欣賞品味文章的藝術特色,品味文章的語言特點和說理藝術。

教學方法

自讀學習法。(練習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由當今國際社會之動盪,談及解決辦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進入課題。

二.聽朗讀錄音,正音、正句讀。

卒然(cù) 沛然(pèi) 嗜殺(shì) 枯槁(gǎo) 惡乎定(wù)

三.齊聲朗讀課文,自主翻譯全文。

四.解釋下列詞語:

①出,語人曰 語:告訴

②天下惡乎定 惡:何,怎麼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統治

④如有不嗜殺人者 如:如果

⑤則天下皆引領而望之矣 引:伸長

五.解釋下列詞語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親引問之 士兵

C初,魯肅聞劉表卒 死

D卒歲之收,不過畝四石 整個,全

②一

A誰能一之 統一

B用心一也 專一

C一鼓作氣 第一次

D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一個

E黃鶴一去不復返 一經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往

B金就礪則利 靠近

C指物作詩立就 完成

D於是荊軻就車而去 登上

六.分析簡答:

1.文章開頭,孟子爲什麼說樑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說明孟子對樑襄王的印象不好,因爲靠近他,感覺沒有一點國君的威嚴。

2.樑襄王缺乏國君的威嚴表現何在?

提示:表現在問話的突然,這說明他缺乏威嚴沉着的人君氣度。

3.既然樑襄王缺乏人君的.氣度,孟子還向他講訴自己的“仁政”思想,這說明孟子有着怎樣的個性?

提示:說明孟子對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堅韌執著的追求,決不放棄任何機會向君王們宣傳自己的政治理想。

4.說說孟子採用比喻說理的貼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樑襄王表明了君恩之於百姓的重要性及實行“仁政”的好處。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實行“仁政”的效果之顯著。

七.再讀課文,體會課文語言的生動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雖是假設,但具體可感,猶若真實的事情,關鍵在於其情境性很強。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詞句,千百年來更是一直活在人們的口中。

八.完成課後練習一。

討論:如今的國際社會,誰能一統天下?(正義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權主義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課後練習二。

(綜合本課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問曰 卒同“猝”,突然。

②則苗浡然興之矣 浡同“勃”,生機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 由同“猶”,就像。

十.課外閱讀:

齊宣王問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猶以爲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猶以爲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爲小,不亦宜乎?臣始至於境,問國之大禁,然後敢入。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鹿者如殺人之罪。則是四十里爲阱於國中,民以爲大,不亦宜乎?”

1.此段主要採用了什麼論述方法?有什麼好處?

提示:對比、反問手法。增強了說服力。

2.這篇文章中的這種觀點與哪一篇相同,具體說明。

提示:同於《莊暴見孟子》,都是闡釋“與民同樂”思想。

十一.課外作業:

1.熟讀課文。

2.閱讀《文學讀本》上選讀的孟子文章。

《孟子見樑襄王》教案篇2

一、匯入新課: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先秦第二位儒學大師,被後世尊稱爲“亞聖”。孟子不僅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張,還有着與孔子十分相似的人生經歷。他的大半生都致力於遊說各諸侯國,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張。樑襄王就是他曾經遊說的諸侯之一。那麼,孟子與樑襄王談論了什麼?他又給樑襄王開出了什麼樣的治國良方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孟子見樑襄王》。

二、溫故知新(文言字詞梳理):

1、歸納本課通假字:

①卒然問曰

“卒”通“猝”,突然。

②由水之就下

“由”通“猶”,像。

2、分析下列一詞多義現象:

①卒

A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同“猝”,突然

B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士兵

C初,魯肅聞劉表卒 死

D卒之東郭墦間 最終,終於

②一

A誰能一之 統一

B用心一也 專一

C一鼓作氣 第一次

D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一個

E黃鶴一去不復返 一旦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趨向

B就之不見所畏 靠近

C指物作詩立就 完成

D於是荊軻就車而去 登上

3、文中出現的14個“之”字有哪幾種用法?可歸爲4種用法:

①代詞,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

②結構助詞,的,如:“今夫天下之人牧”;

③音節助詞,不譯,如:“則苗浡然興之矣”;

④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如:“由水之就下”。

三、問題探究:

1、孟子對樑襄王的印象如何?爲什麼他會對樑襄王產生這樣的印象?

明確:望之不似人君,就之不見所畏焉:孟子對樑襄王的形象不好

“卒然問曰”:問話的突然,說明樑襄王缺乏威嚴沉着的人君氣度。

“天下惡乎定?”“孰能一之?”“孰能與之?”:言談中流露出樑襄王既有貪圖天下的野心而又惶惑、糊塗。

2、孟子敢於直言不諱地說出自己對樑襄王的印象和主張,這體現了他怎樣的個性特點?

明確:率真、耿直、剛烈,在孟子犀利、潑辣、不留情面的言辭中,流露着鮮明的愛憎感情。堅韌執著,決不放棄任何機會向君王們宣傳自己的政治理想。

3、面對樑襄王的提問,孟子開出什麼治國藥方?

明確: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仁政”的基本精神就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嗜殺人者”顯然是兇殘、暴戾的典型;“不嗜殺人者”乃善良、仁愛者的特徵,這種人才能統一天下。這是孟子針對戰國時期暴政無處不在的實對執政者的諫言。

4、面對這樣“不似人君”的樑襄王,孟子用什麼方法闡述自己的主張呢?

明確:比喻論證

文中將人民盼望不嗜殺人的君主來解救這一本體比作七八月間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澤如雨,一旦仁君出現,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興之”不可阻止;君施仁愛,民心如水,民之歸附,則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體和喻體一一對應,運用自然界習以爲常的現象,生動地闡述了統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緊密相聯。

5、用“比喻”說理有什麼好處?(結合課後練習一)

明確: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比直接說理更生動、形象、委婉,更容易爲人所接受。

四、小結:

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具體措施?

明確:

①發展農業生產,使民生有保障;養民

②輕徭薄賦,減輕百姓的負擔;

③推行道德教化,使百姓知禮義;教民

④主張統治者要自我反省,及時革除弊政,關心民生疾苦。

孟子的主張爲什麼不爲當時的諸侯所接受?

明確:仁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意味着排斥戰爭。孟子的思想主張與戰國時代征戰攻伐、崇尚強力的歷史趨勢不相吻合,在那個諸侯爭霸,戰亂頻仍的年代,孟子的主張不會成功。孟子的失敗,不是他個人的原因,而是歷史的原因。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設計旨在透過規範化的教學流程,引導學生掌握文言文鑑賞的一般方法,從而學以致用。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思考,各抒己見,師生進行了比較充分的互動,課堂氣氛比較輕鬆、活躍,預設的各教學環節全都得以在課堂時間內完成。我認爲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加註重教學語言的簡潔與規範,並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與課堂反應情況,對課堂節奏和教學內容進行適時、合理的調整,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課堂調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