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孟子見樑襄王 教案教學設計

 孟子見樑襄王

孟子見樑襄王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

(1)、背誦。

(2)、複習重要的實詞、虛詞和句式。 

(3)、鞏固對《孟子》善於比喻說理特點的理解。 

2、思想教育目標:

(1)、培養目標專注、持之以恆的治學品格。

(2)、學習孟子爲了追求理想而推行自己學說的堅忍不拔的精神。 

3、能力培養目標:

(1)、翻譯《孟子》的重要章節。

(2)、解答具有一定難度的文言檢測題。

(3)、分析研討《孟子》中的有關專題。 

教學重點:鞏固對《孟子》善於比喻說理特點的理解。 

教學難點:解答具有一定難度的文言檢測題。 

教學類型:鑑賞。 電教或實物展示手段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與步驟:

一、、重點難點化解 

1、《孟子見樑襄王》背景知識 

    孟子處於戰國七雄爭霸的時代,新興地主階級正在崛起,並要取得政治上的統治地位,因而社會矛盾更趨激烈,兼併戰爭日益頻繁。“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戰爭和“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的階級對立,正如孟子所說:“民之憔悴於虐政示有盛於此時者也。”孟子到處宣揚“保民而王”、“仁義爲本”的思想感情,在當時符合人民的願望,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孟子道德以樑謁見梁惠王,並在此時見到了梁惠王的兒子,也就是樑襄王,於是,便有了他與樑襄王有過的僅此一次接觸的記載,雖然時間短暫,言談簡要,可是,由此一斑,也可見孟子的思想核心和高超的講話藝術。當時,孟子已經七十歲左右,先前遊歷過許多國家,與梁惠王也有過多次接觸,因此,這時,孟子人思想是很成熟的,經驗也是很豐富的。 

   《孟子見樑襄王》以孟子見過樑襄王后,向他人轉述他與樑襄王對答的情況,表現了主張“仁政”“王道”的一貫思想。

2、名家評點《孟子見樑襄王》 

清代劉熙載:“孟子之文,至簡至易,如舟師執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費力者不覺自屈。”(《藝概文概》) 漢代趙歧《孟子題詞》:“孟子長於比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 

郭沫若《十批判書》:“孟文的犀利,莊文的恣肄,荀文的渾厚,韓文的峻峭,單拿文章來講,實在各有千秋。”

二、亮點探究

1、文中運用了比喻說理,其本體與喻體是如何相聯的? 

探究學習:文中將人民盼望不嗜殺人的君主來解救這一本體比作七八月間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澤如雨,一旦仁君出現,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興之”不可阻止;君施仁愛,民心如水,民之歸附,則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體和喻體一一對應,運用自然界習以爲常的現象,生動地闡述了統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緊密相聯。這個比喻還暗含了對比,苗的“槁”與“興”的對比,說明雨對禾生死榮枯的關係,顯示了人民對明君與暴君的.態度。  

2、從樑襄王的三句問話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學習:樑襄王的三句問話:“天下惡乎定?”“孰能一之?”“孰能與之?”語調上揚,語氣輕而短促,從中可體味出樑襄王雖有貪得的野心,卻無王者的威儀,精神狀態是低下的,“卒然”問話中流露出惶惑,表現出涉世不深的窘態。 

3、孟子見樑襄王后,出來對他人說:“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這反映了孟子怎樣的個性?他對樑襄王的態度是怎樣的? 

    探究學習:在孟子犀利、潑辣、不留情面的言辭中,流露着鮮明的愛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鮮活地表現了出來。他對這個國君印象不佳,輕慢而藐視。 

4、孟子主張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樣體現的? 

    探究學習:孟子以“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回答樑襄王“孰能一之?”的問話,“嗜殺人者”顯然是兇殘、暴戾的典型;“不嗜殺人者”乃善良、仁愛者的特徵,這種人才能統一天下。這是孟子對執政者的諫言。孟子在回答樑襄王“孰能與之”時,力透紙背地分析社會現狀“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進一步指出暴政無處不在的現實,又以“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一句,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現後,百姓擁戴的場面,且“民歸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擋。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殺人者”的話題來抒發所主張的“仁政”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