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陋室銘 導學案(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陋室銘 導學案(第二課時)

1.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手法。

2.理解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操的願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

學習重點  

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手法

一、自主學習

1.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德馨(   )        苔痕(    )        鴻儒(   )        案牘(   )

2.翻譯下列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2).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3).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二、合作探究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這兩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深刻含義是什麼?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幾句分別是從哪個方面寫出陋室的什麼特點? 

4.“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與寫作者的陋室有什麼關係? 

5.引用孔子說的話有什麼作用? 

三、課堂檢測

1.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

2.下列各句不屬於駢句的一項是 (    )                                        

A.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B.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3.“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中提及兩個歷史人物,一是三國著名政治家蜀國的__________,一是西漢時的文學家__________。

4.這篇銘文透過讚揚 __________,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願望和__________ 、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文章的這種寫法叫 __________。

雷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