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生成,讓課堂更精彩

  

【論文摘要】對於教學,教師的預設是重要的,然而預設並不等於封閉。動態生成是課堂預設的補充和提升。這就需要教師擁有一雙慧眼,敏銳的發現、捕捉、利用這些資源。當課堂上出現動態教學資源資訊時,教師的第一反應應該是辯識其價值,去僞存真,並作出教學決策。預設和生成是辯證的對立統一體,兩者是相互依存的,沒有精心的預設,哪來精彩的生成?只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關注“生成性”, 讓生成打破自己的教學預設,那麼我們的課堂教學將會綻放異樣的光彩。

    《語文新課標》指出:“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一體。”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曾經說過:“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案,而不是一切都必經遵循固定的路線而沒有激情的行程。”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可能近乎完美,滴水不漏。在課堂上,常常會出現教師事先難以精確預料的問題情景與偶發事件,和課前預設不一致,甚至於相矛盾的意外情況發生。面對這種尷尬場面,我們做教師的就要靜下心來,抓住這樣的契機帶來的生氣,將這“意外”轉化爲不曾預約的精彩,那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將會變得更加精彩。

一、巧妙預設  激發生成

    我國偉大文學家韓愈曾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度。”同樣語文課堂教學資源的生成離不開課前教師的精心預設,因而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悉心地鑽研教材,設計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與文字交流,有自由思考的空間,然後再要求學生自由表達,給學生說話的權利,那麼就能引發出一些大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奇思妙想”。教師再及時地給予鼓勵,那麼在課堂上他們就會浮想聯翩,讓老師“措手不及”。其實,那正是身爲老師所希望看到的的場景,因爲在這樣的場景中,帶來的是妙語連連,笑聲連連,掌聲陣陣。那麼學生就能輕鬆愉快地進行學習,從中獲提知識,鍛鍊能力,使課堂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於永正老師上的作文指導課《把文章寫具體》,於老師在教學伊始,就給別人製造了一個懸念,看老師寫這樣“於”字,再過渡到習作指導,巧妙的設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學生紛紛舉手發言,說出“天氣真熱”時的各種事物的表現和人們的反應。而在於老師請學生到黑板上把要說的寫下來時,於老師仍沒有放棄與下面同學交流的機會,巧妙地運用“刮鼻子”的遊戲來激勵學生說一些特別的句子,讓學生放飛思維,再次將課堂激活。就這樣在老師的預設中,慢慢地將學生的生成激發起來,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也是於老師過人之處,他能在深入研究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個性特點、認知起點和思維類型等實際情況做充分預見。對預見的種種可能性,選擇的引導策略成竹在胸,使生成更加精彩,讓課堂更鮮活。 

二、學會傾聽  發現生成

    課堂教學的現場生成,要求老師必須機敏地去把握學生即時學習情緒和認知需要,去靈活地組織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因而教師在課堂上要學會傾聽,去獲取來自孩子們的一切資訊,這樣纔會發現學生製造出來的一個個“意外”,再將這些“意外”轉化成課堂的活的因素,那麼就能點燃起學生即將熄滅的思維火花,讓學生揚起或許塵封已久的信念追求,他們就會主動地去讀、去思,再去交流此時的發現,因爲這一個個的“意外”會讓許多精彩不期而至,課堂也會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精彩,而這精彩讓師生共同享受到了課堂所帶來的快樂。例如教學教學《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當老師要求學生交流自己認爲優美的語句時,有個學生說喜歡“高樓大廈的霓虹燈光彩奪目,熱情歡迎來自五洲四海的遊客。”原因是它運用了比喻的寫法。可這位學生的話剛落,馬上就有學生   說:“這句話不是比喻句,因爲句中沒有把什麼比作什麼。其實我也喜歡這句,可也不知道它是什麼句。”頓時,教室裏像是炸開了的鍋鬧哄哄的,只聽見“我也喜歡這句話,可是就是覺得它不是比喻句,所以纔不敢站起來說。”聽到這些,我沒有急着往下講,而是引導學生從喜歡入手,讓學生說說你喜歡這句話的理由,或喜歡其中的哪個詞語,有的說喜歡“光彩奪目”,也有的說喜歡“熱情好客”,於是我就讓學生討論這兩個詞,在學生的爭論中他們慢慢了解到“熱情好客”是用來形容人的,作者在這裏是把香港當作一個人來寫,這樣就顯得特別親切,想去香港遊玩的心情也就特別強烈。這就是課堂的精彩,學生在互動交流活中,不但獲得了知識,而且體會到了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三、利用錯誤  美化生成

    語文學習要開啟學生的思維,讓思想的駿馬奔馳於時空中,讓他們展現自己的智慧。但由於小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差,他們在對文字理解時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偏差。“課堂上應該允許學生出錯的地方。”學生會出現錯誤並不是壞事,關鍵是老師如何去利用好這一錯誤所帶來的契機,賦予其特有的價值爲我所用。其實,在課堂上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錯誤引導學生對問題的重新認識,這樣能激發學生提問、表達、交流的興趣,讓課堂生成許多新的教學資源,使學生的理解趨於正確、深入、全面,以體現良好的動態生成的教學。例如教學《搭石》一文,教師在學生對課文有所感悟時,出示語句讓學生運用“假如……假如……”拓展說話,有個學生:“假如碰到盲人走搭石,人們會扶着他過搭石。”這句話沒有什麼語病,但仔細一想,走在搭石上能用這樣“扶”字嗎?於是我在表揚這位同學時,也讓同學們說說句中的“扶”字是否用得恰當,學生根據上下文展開討論:

生:搭石是石頭擺成的,這個“扶”好像用得不好。

生:石頭就這麼大(用手比劃),不好“扶”,看來不能用“扶”字。

生:是呀!一行人走搭石還要協調有序,那隻能“背”這盲人過搭石了。

……

透過比較,不但這位學生認識到話語中用詞的不當,同時又讓孩子們在交流中體會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可見關注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表現,更好地去追求語文課堂的生成精彩,是我們每個語文老師應該努力去做的。

“映階碧草自春色”--臺階上的小草雖然不起眼,但詩人用心靈發現了它的生命價值,發現了每一個生命獨特的春情、春意。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像這位詩人一樣,用自己的慧眼去捕捉課堂中的每一朵浪花,每一抹亮色,那麼我們的課堂也將地釋放生命的旋律,課堂將會萌發個性的氣息,只有聽到學生靈動的表達,我們的語文課堂纔會變得快樂,那孩子們的學習也將成爲一種享受。這是語文教學恆久的理想和期盼,是語文教學的真諦和歸宿,理智地對待每一個課堂動態生成,那麼課堂會變得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爲了每位學生的發展[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課程與課堂教學[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週一貫.閱讀課堂教學設計論[M]寧波:寧波出版社

 

標籤:課堂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