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上冊語文第八單元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上冊語文第八單元教學設計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並透過雨點的動態變化認識它們的特點,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l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並會正確、美觀地書寫。

3、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徵,瞭解一點水的變化常識。

l 教學準備: 多媒體 生字卡片

l 教學時間: 兩教時

第一教時

一、 猜謎匯入,激發興趣

1、 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今天給大家猜一個謎語,看誰最聰明。

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河裏看不見。(雨)

2、 和老師一起寫“雨”,你能幫“雨”找找好朋友嗎?

3、 板書:雨點。今天我們就要和小雨點一起作一次有趣的旅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2、 檢查自學效果。

(1) 認讀生詞(小小火車誰來開)

(2) 認讀生字(小小老師在哪裏)

3、 學生再次讀課文,思考:你和小雨點落到了哪些地方?

(1)指名答。(板書: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你能把剛纔四位小朋友說的四句話併成一句話來說嗎?(引導用“雨點落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說話。)

4、朗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自由練讀。 (3)指名讀。

5、師:雨點來到不同的地方,它們的表現究竟有什麼不同?我們一句一句來讀,好嗎?

【學生透過兩次不同要求的讀,對詩歌有了一個整體感知。接着讓學生用“雨點落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句式,說清了詩的大意,把感知課文與聽說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又用“雨點落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進行了句式的轉換,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同一意思可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

三、教學生字

1、出示字卡,讀字音。

2、本節課,我們學了幾個有三點水的字?

“海”這個字請小朋友注意右邊“每”的筆順。

“洋”這個字怎麼記呢?教學新偏旁。

睡:上節課老師已經教過,這叫“眼目旁”,跟讀兩遍。

散:右邊的偏旁是“反文旁”,跟讀兩遍。

覺:偏旁是下面的“見字底”,跟讀兩遍。

步:上面的叫“止字部”,讓學生認讀兩遍。

3、從怎麼記住這些生字呢?學生各抒己見,師提醒以下的幾個生字。

步:下面不要寫成“少”,多出一點來。

睡:重點指導右邊的筆順。

4、自學課後的筆順表,描紅。

四、指導寫字。

散:左右等寬。

跑、躍:左右等寬,足字旁略微比右邊的部件短一些。

睡:右邊的第二筆橫寫長一些,第三筆橫略長些,第一筆橫寫得最短。

1、師範寫“散、睡”,生描紅。

2、生描紅,臨寫生字,師巡視指導,放輕音樂。

第二教時

一、複習。

1、齊讀生字卡片。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雨點》這篇課文,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請大家開啟書,翻到P21,我們先來讀讀生字卡片,比比上節課誰學得好。

學生做的生字卡片展示,請一組同學開火車讀,同時表揚預習卡片做得好的同學。

(相機引導學生注重預習並指導學生預習時做卡片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2、認讀生詞。(屏幕出示)

①小老師領讀。

生字學得都很棒,詞語學得怎樣呢? 誰願意小老師帶着大家讀一讀。

(真是一位優秀的小老師。字音準確,聲音響亮。)

②指名讀。(請幾位學習較落後的同學,以準確檢測學生掌握程度。)

3、整體感知:雨點都落到哪兒去了?(用“——”畫出)在那兒做什麼?(用“···”畫出來。)

指名答。(板書: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出示學生的標註,訂正。

( 教給學生讀書方法: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用不同的符號做標記。)

今天我們就隨着雨點做一次愉快的旅行。

二、講讀課文。

(一)講讀第一句。 池塘

1、看圖理解。

(1) 現在,我們來到了池塘。(多媒體播放:池塘畫面)雨點娃娃輕輕地從空中落下來,它落進了池塘裏。它在池塘裏幹什麼呢?(板書:睡覺)

(2)小雨點爲什麼一到池塘就睡覺了?

學生自由討論。

(3)是啊,平靜的池水一動不動,小雨點就是在這樣的池塘裏睡覺的。它現在的感覺怎麼樣呢?你有過這樣舒服的感覺嗎?

小結過渡:小雨點就這樣在這靜靜的池塘裏睡的好香啊,我們不能吵醒它,輕輕地讀好嗎?

2、指導有感情朗讀第1句。(注意讀書姿勢)

先自己練一練。誰來讀?(指名讀)

(二)講讀第二句。 小溪

小雨點又來到了小溪裏,看(多媒體播放:小溪畫面)——小溪從山上流下來,唱着歌流向遠方,溪水裏還有小魚兒在捉迷藏呢!

1、小溪和池塘有什麼不同?小溪的水緩緩地流着,就像在幹什麼?

2、理解句子

(1) 雨點落進小溪裏還在舒服地睡覺嗎?(出示動畫,板書:散步)

(2) 你散步過嗎?感覺怎麼樣?

(3) 爲什麼小雨點來到小溪裏就散步了呢?

小結: 是啊,溪水緩緩地流着,小雨點就跟着小溪水一塊兒散步呢,你看它多悠閒自在啊!應該怎麼讀呢?

3、指導朗讀。

先自己練一練,指名讀 ,齊讀。

(三)講讀第三句。 江河

1、雨點還到了江河裏,看——(多媒體顯示:長江畫面)教師解說江河。

江河與小溪又有什麼不同呢?生討論。

2、理解句子。

(1)雨點來到江河裏,又有什麼活動呢?(板書:奔跑)

(2)奔跑與散步有什麼不同嗎?

3、指導朗讀。

你能讀一讀讓大家感覺小雨點是在江河裏奔跑嗎?指名讀。

其他同學注意聽,聽一聽他有沒有讀懂。評讀。齊讀第3句。

(四)講讀第四句。 海洋

1、雨點又來到哪兒了呢?(多媒體出示)這就是波濤洶涌的大海,無邊無際,波濤翻滾,一浪高過一浪,大浪一次一次地撲向燈塔。

2、理解句子。

(1)小雨點落進大海中,又在忙碌些什麼呢?(板書:跳躍)

(2)小雨點在大海中爲什麼會跳躍呢?

3、你能讀出這種跳躍的感覺來嗎?

小結:今天我們也跟着小雨點作了一次愉快的旅行,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喜歡就讀好它。

三、指導朗讀背誦。

1、指導朗讀。

聽錄音,看書跟讀,自由練習,指名讀。

2、練習背誦。

這麼有趣的課文,願意背下來嗎?

(1)爲了背好課文,我們先想想雨點都到了哪些地方?做了什麼?看,誰來試試?

出示填空

雨點在池塘裏

雨點在小溪裏

雨點在江河裏

雨點在海洋裏 睡覺 散步 奔跑 跳躍

3、看着屏幕動畫圖片,試着背誦課文。

同座位互背、指名背、評議、全班齊背(自由加動作)。

四、拓展練習

1、課文我們已經學懂了,你們注意觀察過嗎,你還發現雨點會落在哪些地方?給大自然帶來哪些變化呢?

2、多媒體顯示:雨點落進雨傘、荷葉、大樹上的畫面。

3、(出示:口頭填空)

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__________;

雨點落在荷葉上,在荷葉上__________;

雨點落在大樹上,在大樹上__________;

雨點落在______,在_______________。

4、雨點還會落在哪裏呢?學生互相討論。

5、小小雨點不僅活潑可愛,還是人類的好朋友呢,因爲它們的存在,我們的的大自然才變得如此的多姿多彩,請看(出示兒歌,生齊讀。)

雨點

雨點落在花叢裏,在花叢裏唱歌。

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跳舞。

雨點落在玻璃上,在玻璃上滑行。

雨點落進噴泉裏,在噴泉裏洗澡。

雨點落進樹林裏,在樹林裏捉迷藏。

總結:是啊,小雨點來到哪兒,就把歡樂帶到哪兒,小朋友們要好好地保護好它們的家呀,千萬別把它們弄髒了。

l 板書設計 2、雨點

落進

池塘 睡覺

小溪 散步

江河 跳躍

海洋 奔

5 秋姑娘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 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種新筆畫。

3. 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涼爽”、“甘甜”、“面龐”等詞句的意思。

4. 透過讀文,瞭解秋天的農作物、天氣、花草樹木、小動物等變化,體驗尋找秋天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秋天、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5. 透過觀察、想象、表達、朗讀,感受秋天的美。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在朗讀中體驗尋找秋天的樂趣、感受秋天的美。

教學難點:

透過觀察、想象、表達、朗讀,感受秋天的美。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 小朋友愛交朋友嗎?今天,有一個漂亮的姐姐來了,和她打個招呼吧!(出示)

秋姑娘圖片

2. 你知道她的名字嗎?你是怎麼知道的?教師相機板書課題:秋姑娘,指名讀。正音:“娘”是鼻音,單獨讀的時候讀第二聲niánɡ,在這個詞當中要讀輕聲,咱們一起來讀讀課題——秋姑娘。(出示)

qiū ɡū niánɡ

秋 姑 娘

3. 咦,秋姑娘哪兒去了?哦,她和小朋友捉迷藏呢,藏哪兒了?

請小朋友開啟課本,到課文裏找找吧。

【設計意圖:富有童趣的語言,色彩繽紛的畫面,讓學生對漂亮的秋姑娘產生濃厚的喜愛之情,對課文的學習也產生了強烈的慾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範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 請小朋友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哦!

2.檢查生詞朗讀情況,指導學生讀正確、讀流利。

(1)小朋友們,課文裏有一些生詞寶寶,你們能讀好它們嗎?(加拼音)(出示)

清香 涼爽 小蟲

甘甜 美麗 臉龐

來了 月亮 風兒 地方

①自由讀。

②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生字的讀音?教師相機正音:“清”是後鼻音;“爽”、“蟲”是翹舌音;“了”、“兒”、“亮”、“方”是輕聲。(不同顏色標註)

③生領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看,這些詞語寫得多美呀,你會讀嗎?(出示)

涼爽的風兒 桂花的清香 甘甜的果實 小蟲的歌唱

圓圓的月亮 美麗的臉龐 火紅的楓葉 漂亮的衣裳

①教師範讀,提醒學生“的”讀得輕一些。

②指名讀、齊讀。

過渡:詞語讀準了,我們就能把課文讀通順了。

【設計意圖:多層次、有重點的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新詞,使學生對詞語字音的掌握更加牢固,爲課文朗讀打下基礎。】

3. 認識標點,讀通課文。

(1)首先讓我們來複習兩個標點符號:一個是逗號,表示一句話沒有說完,但是要稍微停頓一下;一個是句號,表示一句話已經說完了。看到句號,就知道是一句話。

出示課文,數一數句號,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句號呀?(三句)

(2)接着,我們認識一個新的標點符號——問號,當你不明白一件事的時候,就可以問問別人。一個問號也表示一句話。

現在,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句話?(四句)

過渡:下面,讓我們藉助拼音來一句一句地把課文的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

(3)指名逐句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正音。

三、細讀課文,尋找秋天

(一)學習第一句

1. 秋姑娘明明是來和小朋友交朋友的,可是她卻不見了。(出示)

秋姑娘來了,她藏哪兒了?

2. 誰來問一問?指導讀出問的語氣。

過渡:其實,秋姑娘就藏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用手、用鼻子、用嘴巴、用耳朵去尋找吧!

(二)學習第二句

1. 自由讀第二句話。(出示)

抱抱涼爽的風兒,

聞聞桂花的清香,

嚐嚐甘甜的果實,

聽聽小蟲的歌唱。

2. 你找到秋姑娘了嗎?她藏哪兒了?

3. 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1)藏在風中。

①播放秋風吹拂的畫面(配樂),教師語言渲染:陣陣風兒吹來,秋姑娘忙着給樹木

穿上金黃的裙子。看,樹葉紛紛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黃鶯展翅飛翔;有的像舞蹈演員那樣輕盈的旋轉……

②不知不覺,風兒吹向我們,你感覺怎樣?指導讀好“涼爽”。

③原來,秋姑娘就藏在涼爽的風中,讓我們伸出小手抱抱風兒吧!加上動作讀好第一行。

(2)藏在桂花中。

①你知道這是什麼花?見過嗎?說說桂花的特點。(出示)

②原來,秋姑娘又藏到清香的桂花中,讓我們用鼻子聞聞她的清香吧!指導讀好第二行。

(3)藏在果園中。

①你知道這是哪裏?(出示果園圖片)猜猜這又紅又大的蘋果口感怎樣?指導讀好“甘甜”。此時,你最想做什麼?

②原來,秋姑娘又藏到豐收的果園中,讓我們嚐嚐這甘甜的果實吧!指導讀好第三行。

(4)藏在草叢中。

①小朋友,你聽到了什麼聲音?(出示草叢的圖片,播放小蟲的叫聲)好聽嗎?哦,是小蟲在放聲歌唱。

②原來,秋姑娘又藏到了茂盛的草叢中,讓我們認真聽聽小蟲那快樂的歌唱吧!指導讀好第四行。

4. 讓我們用手、用鼻子、用嘴巴、用耳朵去尋找秋姑娘的足跡吧!(出示四張圖片)

四張圖片

抱抱 ,聞聞 ,嚐嚐 ,聽聽 。

指名背誦,全班齊背。

過渡:你還從哪裏找到了秋姑娘?

(三)學習第三句

1. 指名讀第三句。(出示)

圓圓的月亮,

是她美麗的臉龐,

火紅的楓葉,

是她漂亮的衣裳。

2. 學生用“ ,是她 ”練習說話。(出示)

說一說

,是她 。

3. 美美地讀一讀這一句。

(四)學習第四句

小朋友們,睜大眼睛看仔細了,秋姑娘真的離我們很近很近,看,她還會藏到哪裏呢?

1. 欣賞圖片。(出示)

圖片:菊花、稻穗兒、玉米、高粱、向日葵、葡萄……

學生練習說話。(出示)

說一說

秋姑娘還會藏到 。

2. 是啊,只要我們睜大雙眼,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秋姑娘的足跡!所以課文中寫到

——(出示)

秋姑娘來了,她走遍每一個地方。

3. 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透過形象生動的畫面感知,細微深入的演示和引導,調動學生手、鼻、口、耳等多種感官參與語文學習,使學生在觀察、想象、表達中體驗尋找秋姑娘的樂趣,感受秋天的美。】

四、總結課文,指導背誦

1. 總結:小朋友,秋姑娘來了,給我們帶來了誘人的食物,讓我們的世界變得五彩繽紛、如此美麗!讓我們感謝秋秋姑娘,記住秋姑娘!

教師配樂朗讀。

2. 指導背誦。

五、指導寫字,當堂練習

1. 開火車讀、齊讀生字。(出示)

了 風 蟲 月 方

2. 指導書寫“風”。

(1)給“風”找朋友。

(2)認識新筆畫——橫斜鉤。

(3)出示筆順,學生書空。

(4)觀察“風”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怎樣寫好它。

(5)教師邊範寫邊強調注意點。

(6)學生描紅、臨寫一遍。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坐姿——身正、肩平、臂開、足安。

(7)展示,指出不足並糾偏。

3. 按以上方法指導書寫“了”、“蟲”、“月”、“方”。

4.開啟《習字冊》,學生描紅、仿影、臨帖。

【設計意圖:生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對於每個生字都應該細緻分析講解,並結合教師的範寫,使學生的書寫指導紮實有效,寫字教學落到實處。】

六、佈置作業,課後完成

完成《我探究我快樂》第五課。

板書設計:

5 秋姑娘

了 風 蟲 月 方

6看菊花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第二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人們喜愛菊花,不僅是因爲菊花好看,更是因爲它不怕寒冷。

教學重點、難點:

讀背課文和識字寫字

養成教育目標:繼續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看菊花》,書寫部分生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今天我們來欣賞一種花,什麼花呢?小朋友們先來猜一個謎語。

瓣兒紅,瓣兒黃,鬥狂風,戰嚴霜,秋風一起撲鼻香。

誰猜l:l:i出來了?(指名回答。板書:菊花。指名讀。齊讀。)

2.(出示書上的`第一幅I圖。)今天我們要跟隨小作者和她的爸爸媽媽去公園看菊花。(在菊花前面補寫:看。)(出示卡片:公園。)

指名讀:看菊花、公園。

3.看圖學習部分生字詞。

(1)公園裏的菊花好看嗎?(出示書上的第二、三幅圖。)能看着圖把眼前看到的菊花說一說嗎?(隨機在相應的顏色處貼生字卡片:黃的,白的,淡綠的,紫紅的。)

①小朋友們,瞧,這些菊花的顏色真漂亮。能看着圖把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讀準確嗎?注意讀好輕聲。(學生練讀。)

②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教師適當點評。)

(2)這兒的菊花真多,聚在一起,真是一個菊花的世界。小朋友們,你們能看着圖,讀好這三個詞嗎?(隨機貼出生字卡片: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

4.公園裏的菊花不光顏色美,而且花兒多得簡直成,孺了花的世界,小作有化宿綱化者把他看花的經過全寫了下來。你們能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確、把課文讀通嗎?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

第一組:第一自然段。

(1)什麼時候,誰帶小作者去看菊花的?(教師邊說邊在“看菊花”前畫上)

(2)指名回答。

(3)學生再練讀。指名讀。(教師指導學生讀好爸、媽這兩個字輕聲。)

第二組:話許多一點兒也不怕冷開放。

(1)在公園裏,小作者聽了爸爸的話。(出示卡片:話。)瞭解到許多花謝了,可菊花一點兒也不怕冷,(出示片卡:他們正迎着卡片:許多。)可菊花一點兒也不怕冷,(出示片卡:一點兒也不怕。)。深秋的寒風開放呢。(出示卡片:開放。)你能讀準這些字的音嗎?(學生練習。指名讀。教師適當點評。)(教會學生斷長句)

(出示句子:天冷了,許多花謝了,可菊花一點兒也不怕冷。)學生練讀。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教師適當點評。)這些菊花迎着深秋的寒風開得那麼旺盛,那麼人們邊看邊走,邊走邊看,捨不得離去。(出示卡片:捨不得離去。)

(2)學生練讀。(教師隨機點評。)齊讀。

(3)含有這些生字詞的句子會讀嗎?(出示句:大家都很喜愛它。人們邊看邊走,邊走邊看,捨不得離去。)

學生練讀。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教師適當點評

3.整篇能讀通、讀順嗎?(學生練習,在練習時可分自然段朗讀。)

三、教學生字“公、開、放、不”

1.(出示卡片。)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自學書上第二題。(練習書空。指名練習。)

(2)提示注意點。

開:撇爲豎撇。

放:左右相等。

2.學生描紅,仿影。

板書設計:

看菊花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看菊花》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看菊花》。

二、精讀課文。

1.精讀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圖。)

(1)能去公園看菊花,該有多麼的高興。如果你就是那個小姑娘,你會怎麼說?怎麼做?(學生表述,教師點評。)

(2)(出示句子:星期天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看菊花。)就用你們剛纔說話時神情、語氣來讀好這句話。(學生練習。指名讀。齊讀。教師點評。)

2.精讀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三幅圖。)

(1)爲什麼小作者覺得公園裏的菊花好看極了?請小朋友們反覆朗讀第二自然段,再看看圖,然後思考這個問題。

(2)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檢查。

(3)爲什麼小作者覺得公園裏的菊花好看極了?你們能看着圖說一說嗎?(指回答。)

(4)在學生充分說的基礎上隨機出示卡片或句子。

①黃的,白的,淡綠的,紫紅的……小朋友們細細地讀,看誰能讀出菊花顏色的多。(範讀。自讀。指名讀。)

②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讀好這三個詞,讓人感覺菊花一朵又一朵聚在一起,簡直成了菊花的世界。(範詵練讀。指名讀。適當點評。)它們正迎着深秋的寒風開放呢。這句話說明了什麼?(菊花不怕寒冷。)讀好這句話。

③人們邊看邊走,邊走邊看,捨不得離去。(句子帶拼音。) 誰能透過讀,讓大家感受到人們不忍離去的心情?(自讀。指名讀。教師點評。)

④現在請小朋友們看着圖,介紹公園裏的菊花,好嗎?

⑤菊花好看極了,聽爸爸說菊花,使“我”覺得菊花更好看了。這是爲什麼呢?

3.精讀第三自然段。

(1)自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上面的問題。

(2)爲什麼“我”會覺得菊花更好看了?(指名回答。)

(3)誰能讀出爸爸親切的語氣?(指名讀。)

三、教學生字“許、點、也、聽”。

1.(出示生字卡片。)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2.自學書上第二題。(練習書空。指名練習。)

3.注意要點。

許:左窄右寬,橫折提,第五筆橫略長。(學習新筆畫:橫折提。)

點:四點的一點往左,三點往右。

也:第一筆橫折鉤要稍稍擡起。

教後記:本課的難點是根據課文內容知道,人們喜愛菊花不僅是因爲它好看,更因爲它有不怕寒冷的品質。但讓這麼小的孩子如果能深切得感受到這一點,我覺得還是不太容易的,透過對課文的不斷誦讀,引導學生透過理解“它們正迎着深秋的寒風開放呢”“天冷了,許多花謝了,可菊花一點也不怕冷。”所以“大家才都很喜愛它”,“我也覺得菊花更好看了”等文字語句,孩子們還是達到了一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