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

《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1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記實報道。作者以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字裏行間透露着作者對登月成功後所表現出的喜悅之情以及對於人類聰明才智的讚歎。這篇記敘文將記敘的要素和順序交代得清清楚楚。訓練學生的速讀能力,準確地概括課文內容的要點是本文的學習重點。同時要透過對本文的教學,培養學生對太空探索的興趣和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精神,這是本文的教學目的。

本課教學用一課時。前半節課進行常規教學,以學生自讀爲主,後半節重點討論課文最後一句話,補充一些有關太空方面的知識,以培養興趣、增長知識。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語激趣,引人課題。

教者出示宇航員拍攝到的月球地貌的圖片。有條件的,也可以播放一段宇宙飛船探訪太空的錄相資料。先簡要解說圖片內容。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珍貴的圖片資料是怎麼得來的嗎?對,是我們的宇航員登上月球后拍攝的。(或是透過人造衛星拍攝的)那麼,你們想了解人類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過程嗎?讓我們一起學習{月亮上的足跡})。

(板書課題、作者)

二、學習詞語,掌握下列詞語的意思並造句。

暢談:盡情地談。

昂首挺立:擡起頭筆直地站着。

遙遙在望:形容遠遠地可以看到。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夠望見而不能夠接近。即,靠近,接觸。

指名學生用上列詞語造句。

三、快速閱讀課文,完成下列各題。

1.登月的全過程可分爲幾個階段?試概括每個階段的內容要點。

2.宇航員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幾件事?

指名學生回答第1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擇其要點板書。

登月的全過程可分爲四個階段:

①升空前的準備(3、4)升空前氣氛、登機

②飛向月球(5一9)檢查、點火、升空、飛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飛船

④返回地球(16一20)起飛、歸航、回到地球、暢談登月感受

指名學生回答第2題,其他同學在書上作好標記。宇航員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幾件事:

①檢查登月器的着陸情況。

②採集月壤和月岩。

③樹立登月紀念碑。

④安裝電視攝像機、太陽風測定裝置、激光儀和月震儀進行科學探測。

⑤插上美國的星條旗。

⑥與美國總統尼克松通電話。

提問:文章是按什麼順序來報道登月的全過程的呢?

明確:按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將有關表示時間的短語在書上圈點。

提問:作者以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作者沒有過多的議論和抒情,但字裏行間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明確:表達了作者的喜悅之情以及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讚歎,對宇航員的敬佩。

四、組織討論:

1.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數字,這些數字起什麼作用?

2.阿姆斯特朗談到登月的意義時說:“這一小步,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你是怎樣理解的?

明確:第1題。因爲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對數字的精確度要求非常高,這些數字主要是爲了體現本文的準確性、科學性、真實性,體現記實報道的特點。

第2題,先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稍作歸納。

“一小步”是指宇航員們從飛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講確實很容易,毫不費力。但是這一步是人類向太空領域邁出的第一步,它顯示了人類卓越的聰明才智,表明了人類高度發達的科技水平,開創了人類對宇宙探索的新紀元,這意義就非同小可,因此說這是巨大的飛躍。

人類第一次成功地探訪月球已是三十一年前的事了。時光飛逝,時至今日,人類向宇宙邁進的步伐從沒停止過,你知道人類探索宇宙奧祕的其他成果嗎?讓學生談談,互通有無,增長見識,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五、小結。

這篇記實報道以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表達了作者對登月成功後的喜悅之情以及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讚歎。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來記敘,條理十分清晰,記敘的要素交代得一目瞭然,且語言平實、準確,體現了新聞報道的準確性、真實性、科學性。

六、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題三。

板書設計:

15.月亮上的足跡

一(1、2)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將要發生的事件。

二(3-9)寫飛船離開地球,向月亮奔去。

準備、登機、檢查、起飛、飛行。

三(10—15)寫飛船登月成功並寫宇航員在月球表面上的活動。

四(16——20)寫登月歸來。

《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和步驟

組織學生先參觀一次有關天文學知識的科普展覽;或請有關的專家、學者給同介紹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及其取得的成果,爲學習本課作準備。

一、播放一段人類探訪月球的短片。

我們剛纔看到的是人類探訪月球的全過程,那麼作者朱長超是怎樣用手中的筆這一真實歷程的呢?好,我們一起看課文《月亮上的足跡》。(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速讀課文,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指名學生複述登月過程中的幾個階段。教者根據學生複述,板書其要點。

登月的全過程有四個階段:

1.飛船升空前的準備。

2.離地球,飛向月球。

3.登月成功,開始工作。

4.勝利返航,暢談感想。

三、再讀課文,注意掌握記敘的細節。

指名學生詳細複述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要求說出具體的細節。教師提供時間線索,指名複述,其他同學完成下表。(要求不看書填表)

時間事情的進展

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動“阿波羅11號”飛船發射升空

火箭發射後2分42秒第一級火箭脫落,火箭繼續上升

離地9分5秒第三級火箭發動機啓動工作

火箭發射後13小時30分,宇航員進入夢鄉

19日晚8點33分飛船飛越了月亮和球地引力的中和點

19日晚9點32分地面呼叫,飛船減速,準備登月

20日上午7點32分兩位宇航員換乘登月艙

21日凌晨5點17分40秒登月艙平穩降落在月球上

對日上午11時39分登月艙開啟艙門

11時51分20秒阿姆斯特朗走下階梯,登上月球

22日0點15分’宇航員被喚醒,登月艙升空,離開月球

22日上午6點35分登月艙與飛船對接成功

25日凌晨1點35分8秒飛船進入大氣層,返回地球

再指名複述宇航員登上月球后所做的幾件事,其他同學邊聽邊在書上標記。

明確:宇航員登月後做了以下六件事:

①檢查登月器的着陸情況。

②採集月壤和月岩樣品。

③樹立登月記念碑。

④安裝各種科學探測儀器。

⑤插上美國星條旗。

③與美國總統尼克松通電話。

四、教師小結。

作者以平實的語言真實地報道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表達出作者的喜悅之情以及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讚歎。剛纔,大家透過兩次速讀,便基本掌握了本文的主要內容,讀有所獲,學有所得,學得不錯。

五、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題二、三。

2.辦一份以介紹天文學知識爲主的手抄報。優秀者給予獎勵,並將其手抄報張貼在教室裏,供大家閱覽。

3.查字典,掌握下列詞語的意思並各造一句。

暢談昂首挺立遙遙在望可望而不可即

共2頁:上一頁12下一頁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理清文章思路,瞭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3、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速讀課文,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理清文章思路,從中瞭解有關人類登月的知識。

課前準備

教師可帶領學生參觀天文館,瞭解有關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識。學生可以閱讀有關的書籍,如《航天時代》、《宇宙奧祕》、《十萬個爲什麼》等等,也可以網上查詢有關月球的資料,爲更好地理解課文做準備。

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紀實報道,作者用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透過閱讀,讀者定能體會到那登月全過程的驚心動魄、登月成功後的喜悅以及作者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讚美。文章所記敘的準備、升空、登月、返航四個部分清晰流暢,結尾阿姆斯特朗的話“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留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可以從中悟出人類登月的偉大意義。

教學設計

一、新課匯入

1、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飛船的登月資料圖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畫面導人新課。

2、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關月亮的古詩歌導人。

總之,導人旨在引起學生閱讀本課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月亮的傳說、月亮的神祕是人類的嚮往,什麼時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變成現實,1969年7月21日,人類終於登上了月球,那驚心動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悅,在今天的課堂上,我們依然可以領略。讓我們共同欣賞美文《月亮上的足跡》。

二、速讀課文,感悟文章大意

1、要求學生速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

2、教師指導學生閱讀並提出思考題,把握文章大意。

①自主學習

a、快速默讀課文(不指讀,不動脣,不回讀),並找出登月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b、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c、登月全過程可以分爲幾個階段;

d、試將登月全過程畫一張示意圖,並簡要說明。

②合作探究

以上問題可以由小組討論完成,討論中教師可巡視指導,並參與討論,然後由學生各組代表發言,並由其他組的學生補充,發言後教師可以總結評點:本文真實地記錄了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登月的全過程。登月全過程可分爲四個階段,登月準備——飛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歸來。

三、研讀賞析,激發興趣,品味語言特色

1、自主學習:教師指導學生相互質疑並共同探究,深人體會。

a、宇航員從登月到返航經歷了多長時間?登月全過程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b、宇航員登月後做了哪幾件事?

c、人類登月有什麼意義?課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d、寫作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2、合作探究:

對以上問題,小組研討並在教師指導下達成共識: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來回歷經76萬公里,歷時95個小時。宇航員登月採集月壤和月岩樣品,樹立紀念碑,安裝攝像機,安裝太陽風測定裝置、月震儀,插上美國國旗,與尼克松總統通話等。課文最後一段揭示了其偉大意義。

可讓學生齊讀並深刻體會,教師可以總結過渡:“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使人類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人類開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現代科學技術已達到向外層空間發展的水平。這既是人類巨大的飛躍,也是人類邁出的第一步。對這樣一次事件的完整敘述,寫法上有什麼特點呢?學生可以發言並舉例,教師可以幫助歸納。

四、拓展延伸,聯想和想像

可以啓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看第99頁的插圖,引導想像

1、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麼?那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2、科學家爲什麼要蒐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3、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員會有什麼感覺?

4、文中寫道,“返航時,宇航員將登月艙甩在了太空”,這樣做合適嗎?

教師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和幻想。教師也可以做調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頭和高山,沒有空氣和水,一片荒涼死奉;科學家採集土壤、岩石是爲了科學研究、開發並利用月球;宇航員的高空感覺,是失重、頭暈、嘔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類的一大隱患。

五、總結

登月成功是人類的一大壯舉,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結晶。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國航天技術到目前仍無法登上月球。但隨着我國神州三號飛船的發射成功,五星紅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爲期不遠了。願大家努力學習,長大能爲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我們也期待着我國的登月計劃早日成功。

六、延伸練習

1、假如你駕駛着宇宙飛船登月,你有什麼感受?你會做些什麼?展開想像,寫一篇小短文。題目爲《我駕飛船登月》。

2、自學“讀一讀,寫一寫”練習中的詞語,並在寫作中儘可能地使用。

共2頁:上一頁12下一頁

標籤:足跡 教學 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