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溶解度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溶解度教學設計

1.課程標準要求

屬於化學課程標準一級主題“身邊的化學物質”二級主題“水與常見的溶液”。課程標準如此闡述,瞭解飽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義以及在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意義;能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線,查閱有關物質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據給定的數據繪製溶解度曲線。

2.教材地位

本課題在教材中起到了紐帶的作用,既是上節飽和溶液的延續,又爲接下來學習“酸、鹼、鹽”相關知識做鋪墊。上一課題從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課題將從定量的角度來研究物質在一定量的溶劑中溶解的限度問題,爲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打基礎。同時飽和溶液和溶解度的知識是構成學生化學素養的基本要素,是學生進行終身學習和將來適應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基礎知識。

3.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瞭解固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和四個要素及其影響因素。瞭解物質在常溫狀態下的溶解性

(2)會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線,查閱相關物質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據給定的數據繪製溶解度曲線。

(3)瞭解氣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知道影響氣體溶解度的一些因素。會利用有關氣體溶解度的知識解釋身邊的一些現象。

過程與方法

(1)瞭解溶解度的兩種表示方法,並能透過表格初步學會繪製溶解度曲線圖。

(2)能夠結合溶解度曲線圖獲取物質的`相關溶解資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瞭解溶液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產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透過觀察和繪製曲線圖,進一步瞭解數與形的相互應用,並在操作過程中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4.教學重點

(1)掌握溶解度的涵義

(2)會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線,查閱相關物質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5.教學難點

(1)掌握溶解度的概念,明確溶解度與溫度之間的關係

(2)能夠結合溶解度曲線圖獲取物質的相關溶解資訊 二、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要求學生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線,依據給定的數據繪製溶解度曲線,並利用溶解度曲線獲得有關資訊。同時注重讓學生學會利用已取得的資訊,運用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資訊進行加工,認識定量研究對於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形成嚴謹、求真的科學態度,爲將來學習打下厚實基礎。整節課的技能訓練尤其溶解度曲線的數據分析,主要目的就是引導我們的教學要關注學生爲適應未來學習所必需的基礎知識。

三、學情分析

(1)教學對象與認知特點

初三學生思維活躍,觀察和總結能力較強,對事物與實際生活感興趣。

( 2)學生知識儲備

學生已學了溶液的形成,雖然對於定性的角度認識溶液的組成和基本特徵,並掌握了飽和溶液的相關知識比較熟悉,但是從定量的角度去認識物質的溶解性卻很少思考。對生活中的現象雖熟悉卻不一定會解釋。四、教學法設計

(1)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設定情景“比較食鹽和硝酸鉀溶解在水中的能力大小的方案是否可行?”,從而提出假設“如果要比較物質的溶解能力,應該控制哪些條件?”。從而引出溶解度的定義以及四要素。 設定另外一個情景“未開啟的可樂用手壓,開啟後,喝下去後生理反應”一氣呵成突破氣體溶解度與壓強、溫度的關係。

活動探究法:設定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座標紙上繪製幾種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再根據學生親自畫出的溶解度曲線,詳細而且全面的從“點”、“線”、“面”三個方面闡述溶解度曲線的資訊、意義。

(2)學習方法

合作探究法:學生透過實驗設計探究環節培養學生有意識地改變某種變量,控制其他變量,探尋改變變量和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從而建立固體溶解度的概念。學生透過溶解度曲線描繪以及對溶解度曲線的合作探究,掌握溶解度曲線的畫法以及能夠很好的把握溶解度曲線的相關意義。

討論法:學生透過對如何比較蔗糖和食鹽溶解能力討論,對溶解度曲線點、線、面意義以及應用的討論,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新知過程的體驗,從而有學習新知的體驗。

標籤:教學 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