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4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4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索並初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理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師:星期天,王老師和李老師一起去青遠超市購物。下面就請你們算算我們各用了多少錢。

出示(1)李老師買一雙棉拖鞋9.8元和一瓶色拉油12元,共用去多少元?

(2) 王老師買2盒巧克力,

夏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師:怎樣列式?

(學生可能會列:①0.8+0.8+0.8 ②0.8×3,如果出現①,可以問“還可以怎樣列?”,如果出現②,就問: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這個算式和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麼不同?)

[設計意圖]透過兩個小練習,複習小數加法的計算法則,由於小數乘以整數是整數乘法意義的下位知識,所以,教師先讓學生用原有的知識結構去同化、發現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意義相同,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幫助學生體驗乘法和加法意義的聯繫。

揭示課題並板書:小數乘整數。

二、組織探索計算方法

(一)師:你能把“0.8×3”的結果算出來嗎?教師巡視瞭解學生使用方法的情況。

組織交流:你是怎樣算的?結果是多少?

學生的算法可能有:

①0.8+0.8+0.8=2.4元,

②0.8元=8角,8×3=24角=2.4元,

③0.8×3=2.4

④豎式,但對位不準確。

交流時,可讓學生板演或指名說,教師板書。①②教師讓學生簡單說說理由,③④先讓學生說說做法,教師進行正確指導並板書正確做法。

提問:這個豎式和以前的豎式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說出因數和積中都有小數。)

(二)接着出示(2)冬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錢?(先列加法豎式計算,再列乘法豎式計算。)

學生按要求獨立進行計算。(做在書上。)

師生說說用加法怎樣算。(注意對位。)

組織交流乘法算法:你是怎樣算的?

組織小組交流:你從計算過程中發現了什麼?(比較結果,比較對位,初步得出因數的小數有幾位,積的小數也有幾位。)

師:如果用一個三位小數乘3,積會是幾位數?如果用一個四位小數去乘呢?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瞭解積的小數位數和因數有關。

三、猜猜算算,歸納計算方法

出示4.76×12、2.8×53、25×0.103。

1、先讓學生猜一猜每道題的積是幾位數,再用計算器算一算,看猜想的是否正確。

2、組織小組討論:透過剛纔的計算,你認爲在計算小數乘整數時,可以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學生自主討論。)

3、師生共同總結計算方法。(要求學生說出主要意思。)

[設計意圖]在初步體驗的基礎上透過猜想和驗證,自主得出計算的方法,要比傳統的做法效果好得多。

四、鞏固運用,完成“練一練”

1、指導完成第1題。

要求先說一說每題的積是幾位小數,再讓學生獨立計算。

(如果有學生提出0.90末尾的0可以省略,教師及時進行指導。如果沒有學生提出,教師直接引導。)

師小結化簡問題。

2、指導完成第2題。

先讓學生根據要求填一填。

全班交流並討論:各題的積是多少?各有幾位小數?你是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各自的數學實際出發,透過語言交際總結方法,溝通了舊知與新知之間的內在聯繫,真正理解了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五、進行課堂練習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練習十一1~3題。

(教師重點分析2、3題。)

六、實踐活動:爭當超市大贏家

安排學生以小組爲單位,組長當主持兼營業員,其他組員拿着10元錢到組長那兒買東西,看誰買的東西最接近10元,花的時間最少。(根據實際時間機動安排。)

七、全課總結。

1、學習了什麼?

2、透過學習,你能說說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法有什麼不同嗎?

3、你認爲怎樣能準確的確定積的小數點的位置?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先、鹿”等14個生字,掌握“加一加”的識字方法;會寫“幹、趕、起”3個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小路從“美麗”到“髒亂”再到“乾淨”的變化過程;

2、透過分角色朗讀練習,能夠讀好每個角色的語氣。

3、有愛護環境衛生的願望和行動。

一、匯入新課:

師:(邊出示圖片邊說)

老師曾經見過高高山頂上的羊腸小路;見過路邊長滿青草和野花的田間小路;見過綠蔭密佈、清爽宜人的林蔭小路。今天老師帶着大家一起去看看“美麗的小路”

師板書課題,生書空

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通句子、讀準字音,並把不認識的字詞,藉助拼音多讀幾遍。(佈置完要求後,在要求開啟書、捧書、開始讀)

2、(生讀完後書扣)學習生字詞

(1)出示帶拼音生詞

生自己讀字讀詞、指生讀(正音)、生領讀、齊讀

(2)出示去拼音生詞

生自己讀詞、指生讀、生領讀、小組賽讀(每組讀兩到三個)、同桌查讀(查讀後反饋,誰的同桌不會,教會沒,讓不會的同學讀一讀;還有不會的同桌下課做好小老師教一教)(會的讀完後起立)

(3)出示去拼音生字

生自讀、指生讀、生領讀、點讀(每個人讀兩到三個)、查讀(會讀的起立)

師:(指不會的同學的同桌)你的同桌不會哪些字,你教會沒?你是怎麼教會的?(可以是藉助拼音或是多讀幾遍或好的識字方法等)

師:有好的識字方法,教一教大家

生自說方法(藉助拼音、組詞等等)

師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說出加一加的識字方法。

(4)打亂順序讀

師:我們來做一個摘星星的遊戲吧,看誰摘的星星又多又亮!

點讀(每人兩到三個)

(5)重新組詞

生自讀、指生領讀(或開火車讀,接不上的請小朋友們幫一幫)

(6)帶回課文

師:下面老師找幾個同學來讀一讀課文,老師有要求呢!請讀的同學1、不多字,不丟字。

2、讀準字音。3、注意停頓。請聽的同學:1、認真傾聽。2、讀錯的地方用筆圈一圈。3、你來評一評。

指生讀,每人一個自然段

師:剛剛這幾位小朋友讀的怎麼樣呀?

生評論

三、整體感知

師:小朋友們再讀課文,想一想:鴨先生的小路剛開始是什麼樣的,一段時間後變成什麼樣”畫出來。

生自讀

指生說答案、課件出示正確答案,(師板書:美麗--髒亂--乾淨)讓生自己改一改。

四、細讀感悟

1、師:開始呀,鴨先生有一天長長的、美麗的小路(出示課文插圖),小朋友們,這幅圖上都有什麼呀?美不美呀?你從哪看出這條小路美呀?

生回答(花花綠綠的鵝卵石、五顏六色的鮮花)

師:多美的小路呀,你能不能美美的讀一讀

指一生讀

那小朋友們你覺得他讀的美不美?哪裏讀的美呀?你能不能比他讀的還美。

指兩到三生讀(讀不出時師要適時範讀一下、再讓生讀)

師:全班美美的讀一讀

師:這麼美的小路,兔姑娘和鹿先生看到說什麼了呢?

課件出示對話

指生讀(讀出感嘆的語氣、師可適時範讀)點一行學生讀

師:讓我們一起讚美一下這條美麗的小路吧!生齊讀

2、這麼美的小路呀,小朋友們都想來這裏玩,散散步。時間一長,小路變了模樣,小路變什麼模樣了呢?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指生讀

師:小路變的怎麼樣了呢?

生:又髒又亂了!

師:看到髒亂的小路,你心裏是什麼感覺呀?帶着這種心情,來讀一讀

指生讀,全班齊讀

師:你們這麼想,兔姑娘和鹿先生看到了是怎麼想的呢?(大屏出示對話)

指生做一做兔姑娘和鹿先生讀一讀

師示範讀(讀出疑問和遺憾的語氣)

指生讀(兩到三人)

全班一起讀

師:美麗的小路到底哪去了?最後美麗的小路找回來了嗎?我們下節課再來揭曉謎底。

五、學習生字

師:小朋友們學習生字和讀課文都這麼棒,那寫字肯定也能棒棒的!下面我們要學寫本課的生字啦!我們來進行一個比賽吧,看看誰是我們班的寫字小明星。你們準備好了嗎? 課件出示幹、趕、起

師:小朋友們觀察一下,這幾個字有什麼共同點呢?

生:趕和起都是走字底等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眼睛真亮

課件出示趕

師:“趕”共有幾畫呢?讓我們一起寫一寫吧(書空,說筆畫名稱)

師:“趕”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

生說一說

師範寫、邊寫邊說注意事項、生書空

生評價師的字;生描一個寫一個;評論一生的字;生再寫一個,要一個比一個好看 生自學自寫其他兩字

六:總結

小朋友們,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麼呢?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初步理解“人文關懷”的內涵,學習體會本文作者人文關懷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本文作者的人文視角和人文精神。

教學難點:

對人文關懷的理解,如何真正尊重一個人的價值,懂得社會環境的建設應由每個人做起。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提出假設性問題:與個你一直崇拜與敬仰,但卻沒有機會見到的人不期而遇時的心情與行爲表現。(請兩個同學表演。)

二、學生介紹霍金(預習作業)。

霍金的疾病——盧伽雷氏症,絕症。最後他的身體會象植物一樣,只有他的心臟、肺和頭腦仍能執行,只有思維仍然是完好的,但不能與外界進行溝通。

霍金的科學成就——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時間簡史》,探索時間本質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讀物,一本當代有關宇宙科學思想最重要的經典著作,它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觀念。

總結霍金特點:聰明,殘疾,不幸,頑強,有傑出成就,非常著名。

三、我們來看看作者葛劍雄邂逅霍金前、時、後,感情是怎樣變化的?

(要求:學生透過集體朗讀、個別誦讀,從文字中篩選出主要資訊和關鍵詞語)

提示:充滿敬意、震撼、感慨;結合PPT逐層分析。

1、作者爲什麼會對霍金充滿深深的敬意?

提示:霍金以高度殘疾之身能寫出如此經典著作的精神和業績。

2、A、當作者邂逅霍金時他是怎樣做的?爲什麼要這麼做?

提示:在他經過我身邊的那段時間我什麼也沒做,只是目送着他靜靜地過去。//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識地摸着照相機,但我既沒有移步,也沒有拍照,連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頭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周圍人的感染,尊重他作爲一個正常人的.生存權利

B、作者爲什麼會有心靈的震撼?

提示:因爲其獨特的形象:身軀、目光(極度冷漠、超常魅力:不矛盾,漠視生活艱難)

3、作者爲霍金感到慶幸,但之前又說霍金是不幸的,是否矛盾?

提示:不矛盾。闡述的角度不同。

慶幸: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提供了他與外界溝通的可能。他生活在一個個人生活時空得到充分尊重的環境中。

四、拓展:

劍橋充滿了人文關懷的氣息,那麼,我們有沒有注意到周圍也有人文關懷的存在,我們如何營造一種人文關懷的氛圍?

1、聽聽劉翔自己的聲音:“前天參加了一天活動,晚上剛到上海,一下飛機就又被請去高慶祝活動,你說說看,誰能夠受得了。”(摘自《文匯報》)劉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抱怨道。記者發覺劉翔在講這番話語時,無奈的眼神中甚至還有些憤怒。“說真的,我根本不想去參加那些慶功活動,有些是躲都躲不掉。”(摘自《文匯報》)這時的劉翔眼神中又流露出滿是對於能夠過正常人生活的一種渴望,只是這種渴望現在對他已是遙不可及。

2、最近,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辭去了“隆平高科”董事的職務。你如何看待這一事情,請闡述你的觀點。

3、20xx年霍金在浦東機場受到媒體追逐,人們爭着花高價購買霍金報告門票,而在聽報告時,卻有人呼呼大睡,有人交頭接耳。請簡評這種現象。

由以上種種情況可以看出,我們的人文關懷意識還比較薄弱,所以,我們要從每個人自身做起,努力營造一種人文關懷的氛圍,創設一種像劍橋一樣的人文環境,本文作者也有如此的想法。

五、小結(齊讀最後兩自然段)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懂得個人價值的可貴,願世間每個角落都充滿人文關懷。

六、作業:

1、反覆朗讀課文,品味關鍵語句,體會人文關懷(必做)。

2、就“人文關懷”談談自己的理解(>=300字)。

附:板書設計

邂逅霍金

葛劍雄

不期而遇

敬意

邂逅 震撼——呆滯 平靜 跟隨 尊重生活空間

感慨 不幸——身體殘疾 人文關懷

幸——科技幫助 尊重個人價值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課堂教學設計模板通常稱爲課堂教學設計表,除首頁(上報材料時用)外,由5張基本表格組成。在填寫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章節名稱

按照教科書上的章、節(或課)的順序和名稱填寫。

在一般情況下,是以教科書上的一節(或一課)爲單位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如果教科書上的一節(或一課)在實際教學時需要兩堂以上的課(我們把它稱爲學時)才能完成,那麼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既可以統一設計、分段教學;也可以按學時分別設計、各成體系。

如《初中化學》第二章第二節:原子,統一設計時章節名稱可填寫爲:2.2 原子;分別設計時則爲:2.2 原子(第一學時)和2.2 原子(第二學時)兩個設計表。

2.計劃學時

按照設計的授課實際需要填寫。如上述統一設計,需要兩堂課來完成“原子”這一節的教學內容,因此在“計劃學時”欄中應填寫“2”;若按照第二種分學時的設計方案,則在對應的“計劃學時”欄中填寫“1”。

3.教學目標

應根據本課程的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和分析教學對象(學生)的特點,提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編寫一般包括了認知、動作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內容。按新課標的要求,教學目標應包括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尤其是情感目標,應在深入研究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挖掘、提煉對學生思想、品德發展有積極意義的方面,因勢利導、自然貼切。

教學目標的敘述應簡潔、準確、精煉,概括性強,包括對象、行爲、條件和標準四個要素。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識點學習目標有着直接的關係,但又不是所有學習目標的簡單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學目標涉及的範圍要和上面“章節名稱”欄中所確定的範圍相符合。如果是一節(課)的統一設計,教學目標也應是整節(課)的;若是按學時分別設計的,則教學目標應是對應該學時教學內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該節(課)的全部。

4.學生特徵

填寫學生在學習本節(課)時的學習準備情況,作爲解決教學重點、難點,選擇教學策略,設計課堂教學過程的依據。如果在課程教學設計時,已經對教學對象做過分析,沒有新的內容,此欄可以不填或刪去。

5.學習目標描述

學習目標描述的內容分三個部分:

(1)知識點編號 指該知識點的代號,它在本課程中具有惟一性。知識點編號由兩部分組成:前邊爲章、節(或課)的代號,後邊爲該知識點在本節(課)中的順序號,中間用短橫線相連。如:2.6-1 代表第二章第六節的第一個知識點; 3.2-3 代表第三章第二節的第三個知識點; 28-4代表第28課的第四個知識點;1.3.4-2 代表第一編第三章第四節的第二個知識點。

(2)學習目標 指每個知識點所具有的學習目標層次。

(3)具體描述語句 指對學習目標各個層次的具體描述。

在課堂教學的條件下,教學對象特指授課班級的學生,因此在目標描述中可以省略而不致引起誤解;教學條件一般都在教室、實驗室等教學場所進行,如非必要也可以省略;評價標準除了特指以外,都以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或本知識點的學習目標層次爲依據,因此也不必再重複說明。對於學習目標的具體描述,只要用動賓短語來說明與學習目標相對應的學習行爲就可以了。如:

知道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名稱和基本作用。 畫出常見電路組件的符號和簡單的電路圖。 掌握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瞭解環境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樹立環保意識。

6.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構成本課程的知識和能力體系中最重要和最本質的學習內容。教學難點主要指由於知識的深度和知識的模糊性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

在填寫此欄時,除應簡要地說明重點、難點的內容外,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突出和強化教學重點、突破和化解教學難點。在填寫“解決措施”一欄時,應把考慮的具體措施簡要地加以說明。

7.教學媒體(資源)的選擇

本欄是對課程教學設計表中教學媒體(資源)列表的具體落實,此欄共有9項內容:

(1)知識點編號 同前。

(2)學習目標 同前。

(3)媒體類型 指選用的教學媒體的物理形態。一般常用的媒體有:圖表、照片、標本、模型、幻燈、投影、電影、錄音(CD)、錄像(VCD)、課件(文字、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網絡等。除此之外還包括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活動,如演示、示範、實驗、上網等。

(4)媒體內容要點 指選用的教學媒體的主要內容,用一句簡潔的話來概括。一般情況下,媒體的名稱(題目)大多可以反映它的內容要點。

(5)教學作用 指媒體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它已經在表中列出,選用時只要把相應的代號A、B等填入欄內即可。

(6)使用方式 指媒體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方法。它也在表中列出,只要把相應的代號A、B等填入欄內即可。

(7)所得結論 指媒體使用後預期的結果。如阿基米德演示實驗預期的結果是學生將認識到: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係。

(8)佔用時間 指媒體使用過程需要的時間。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充分估計到實際教學過程進行中可能出現的情況,計劃好媒體使用的時間。這樣有利於教學進度及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的合理掌握。

(9)媒體來源 包括自制、購入、庫存、取自××資源庫、網上下載等。

8.板書設計

板書是指教師講課時在黑板(白板)上所寫的文字、公式符號和所畫的圖表等內 容。它是整個教學思路和內容的濃縮,是課堂教學重要的一環。

板書設計的目的不僅僅是從表面上要求做到美觀、整齊,充分合理地利用板面,更重要的在於 板書可以使課堂講授的主要內容按一定的形式有條理地呈現在黑板上,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突破難點、掌握重點,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因此,要求板書設計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做到重點突出、內容完整,系統性、邏輯性強,符合視覺心理,便於學生的學習。

“板書設計”一欄,整體可作爲一幅板面,也可分爲4幅板面,或者作爲8幅投影片(只限板書內容)使用。如果需要在板面上書寫的內容較多,設計時可以只用符號“×××”代替板書內容即可,不必把字元一一寫出。

我們通常所用的板書,多爲邏輯式的,如:

一、× × × × × × × 1.× × × × × (1)× × × ×①× × × × × × ×

其實,板書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果精心設計,學生得到的將不僅僅是學習的內容,而且是一種藝術上的享受和審美情趣的陶冶。

9.課堂教學過程結構的設計 課堂教學過程結構圖通常稱爲流程圖,這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關鍵所在。前面所進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策略(包括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媒體(資源)的選擇,課堂教學結構類型的選擇與組合等工作,都將在課堂教學過程結構的設計中得到體現。

爲了便於教學和交流,我們規定在課堂教學過程結構設計中統一使用下列圖形符號:

內填寫教學內容和教師的活動內容; 內填寫媒體的類型和媒體的內容要點;

內填寫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進行的活動內容; 內填寫教師進行邏輯判斷的內容; 爲課堂教學過程開始和結束的符號。

10.課堂教學過程設計思路 詳細敘述課堂教學過程每一步驟的設計依據、教學結構四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和資源)的相互關係,以及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的指導作用等。既可以用文字敘述,也可以採用以下任意一種表格形式敘述。如果課堂教學設計只是爲自己的教學使用,不準備和別人交流,可以不填寫此欄,只保留流程圖即可。

11.個性化教學 爲學有餘力的學生和需要幫助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促進他們的發展。

12.形成性檢測 它是按照教學目標編制的一組檢測題,用以考覈學生對本節課(或本知識單元)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它不同於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需要教師自己設計、編制。

形成性檢測題的編制,應按如下要求進行:

(1)將每個知識點用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檢測題與之對應;

(2)將每個知識點上每個層次的學習目標用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檢測題與之對應; (3)將所有的檢測題由簡單到複雜順序排列;

(4)在滿足上述三項要求的前提下,檢測題要儘量精簡,要求做到題量少但滿足檢測的需要。這就需要任課教師深入鑽研、精心設計。

13.評價量表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如果需要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和成果評價,應該設計相應的評價量表。此欄可根據需要確定其大小。如果不需要,可將此欄刪去。

14.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對每節課(或知識單元)教學情況的評價,在本欄中應填寫以下內容:

(1)形成性檢測題的檢測結果;

(2)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反饋資訊;

(3)批改作業中發現的問題;

(4)遇到有測驗和考試時,記錄其評價結果。

此欄應在每節課後及時填寫。對上述反饋資訊中發現的問題,應在後續教學中及時解決,以保證教學效果最優化。

15.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思考,不斷進步的總結和記錄,反映了教師成長的經過。此欄在需要時填寫,內容較多時,可另加附頁。

二、課堂教學設計表首頁

該首頁只供參加評比、比賽和上報材料時使用,日常教學不用。

三、課堂教學設計模板(一)

該模板爲分頁式,供課堂教學設計使用。

三、課堂教學設計模板(二)

該模板爲連頁式,供課堂教學設計使用。

課堂教學設計表

學科名稱:授課班級:設 計 者:所在學校:地址郵編:聯繫電話:電子郵箱:設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