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畫》教學設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畫》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畫》教學設計15篇

《畫》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原色,並透過各種具有民間喜慶特色的物品,及以紅色爲主的美術作品的展示使學生感受和認識紅色特有的美感,增強對色彩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到紅色的畫產生的熱烈、喜慶的藝術效果。

2、以紅色爲主要顏色,繪製一幅以紅色爲主的畫,表達自己的情感。

3、透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有初步的感受能力,從而更加註重觀察生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認識三原色,感知紅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畫面上的運用。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用紅色表達自己的感受,啓發學生的發散思維。

教學準備:課件、音樂、對聯、課題、玩具、紅色的各種物品等。

教學過程:

課前將教室佈置出節日的氣氛,如掛紅燈籠、紅辣椒:貼紅對聯;擺紅玩具;穿紅衣服......

一、組織教學

二、匯入新課

提出問題:

1、當你走進教室時,你有什麼感受?

2、像這種喜慶、熱烈的感覺你還在哪裏見過? 出示課題——紅色

3、你見過這些場面嗎?(出示課件2、3)

三、講授新課

1、在色彩的世界裏,有三種顏色是任何顏色都調不出來的,是哪三種?它們被稱之爲“三原色”。

2、今天我們來學畫紅色的畫。(出示課題——的畫)

(1)出示多幅紅色的畫。(課件4、5)

提出問題:

1)這些畫都表現了哪些熱鬧的場面?

2)紅色的畫與我們平常見到的畫對比,給你的感覺有什麼不一樣?運用了哪些顏色?(出示色卡)

3)這些畫在用色方面有什麼特點?(板書——深淺變化)

(2)出示範畫,你發現這些畫裏的紅色還有哪些不同?

(3)請學生找出與紅色有關的色卡。

3、聽着這首曲子把我們帶進鑼鼓掀天爆竹聲聲的節日氣氛裏,如果請你來繪畫你會畫什麼?用哪些顏色畫?(教師示範)

4、出示課件,小朋友的畫表現了哪些題材?(課件6)

如果請你以紅色爲主畫一幅畫,你將表現什麼?

5、生活中你見到過那些東西是紅色的?

四、提出作業要求:

繪畫時要注意,在選材方面:

(1) 如果讓你以紅色爲主畫一幅畫,你想畫什麼?

(2) 選擇能烘托節日喜慶氣氛的場面、場景。

(3) 還可以選擇紅色的物象來表現。

用色方面:

(1) 用哪些紅色?

(2) 主要選擇偏紅的顏色表現。

四、學生作業,教師輔導,啓發思維,引導作畫。

五、小結

展示、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

六、拓展

我們能以紅顏色爲主來畫一幅畫,那麼用其它顏色也能畫一幅畫嗎?

板書: 紅色的畫

以紅色爲主

深淺有變化

《畫》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染、笠等13個生字,學寫染、碎等10個生字。指導寫好碎的“十”字部分、爽的筆順。

2. 運用“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子,如:從“染”字型會溪水的綠;從“蹦跳”一詞體會兒童釣魚的歡樂;比較小蘑菇和兒童的相似之處體會採蘑菇兒童的可愛。

3.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畫面。

4. 續編詩歌的第四小節,體現兒童生活的歡樂。

教學重點:運用“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子,如:從“染”字型會溪水的綠;從“蹦跳”一詞體會兒童釣魚的歡樂;比較小蘑菇和兒童的相似之處體會採蘑菇兒童的可愛。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畫面。

教學難點:續編詩歌的第四小節,體現兒童的歡樂。

教學準備:教師:蒐集圖片,製作課件。學生:預習詩歌。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揭題解題

1. 孩子們回憶童年中的趣事,講給大家聽聽,一起分享快樂。

童年是一幅畫,畫裏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個夢,夢裏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童年的水墨畫》,分享童年的快樂。

(1)生書空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師隨機指導“墨”的寫法。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課文裏,請你開啟課本,結合注音,藉助課後生字表,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請3名學生接讀課文,每人一節。師隨機正音。

預設點:

(1)染,出示演變過程,字本義:用取自草木的色汁浸泡絲帛絹布,使之着色。讀句子,於文中識字,組詞:染綠、耳濡目染。

(2)碎:造字本義:岩石經過多次爆破最後形成的小石塊。形近字:翠、醉

三、複習生字,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自由練讀。

2.生字組詞,鞏固識字。

3.指導書寫“碎”。提示最後一筆出頭,但不要寫到從字上。

指導書寫“爽”。注意筆順,長橫要像房頂一樣蓋住下面部分。

第二課時

一、創設閱讀情境,激發興趣?

播放歌曲《童年》。

師匯入:同學們,美好的童年就如一幅幅水墨畫,或濃或淡,意境優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讀一讀著名兒童文學家張繼樓的詩歌—《童年的水墨畫》。

二、整體感知:

本課包括三首小詩,分別是:溪邊、江上、林中(板書)

看到這三個題目,你能發現什麼?學生隨便發言

師:是的,都寫出了童年生活發生的場景,在這些場景裏究竟發生了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學習《溪邊》

1.自由讀,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2.個別讀。

3.默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麼?那些不懂的?

4.交流:你讀懂了什麼?你有哪些不懂得?

預設1:爲什麼說“草地上蹦跳着魚兒和笑聲”呢?

是啊,這是爲什麼呢?大多數學生同樣不明白。

老師點撥:我們如果聯繫上文讀一讀,也許某個詞語或者某個句子會給你靈感呢!自己試着聯繫上文讀一讀,思考一下。

生:老師:我從這句話“釣竿上立着一隻紅蜻蜓”知道一個小孩在這裏釣魚。從“忽然撲通一聲人影碎了”知道小孩釣上魚來了,特別高興。所以“草地上蹦跳着魚兒和笑聲。”

師:誰給大家讀一讀,讀出兒童的歡樂。指導學生有感情讀好最後一句話。

預設2:生:老師,我不明白“溪水給人影染綠了”這句話。平時我們的人影都是黑色的,爲什麼這裏溪水給人影染綠了呢?

師:這位同學能夠聯繫生活經驗來思考,很值得大家學習。剛纔我們採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讀懂了最後一句話,現在大家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聯繫上文讀一讀,思考一下。

生:默讀、思考

生:老師,我從“溪水像綠玉帶一樣平靜,知道了溪水很綠,所以人影倒映在溪水裏也變成綠色的了。

師:爲什麼說溪水染綠了人影呢?你覺得這裏哪個字用的最好?好在哪裏?同桌交流。

生:“染”字最好。這樣把溪水當成人來寫,就把溪水寫活了。

生:這樣寫就讓人感覺溪水好像魔法師一樣,特別神奇!誰給大家讀出這美麗深的景色?個別生讀。

師:多美的想像啊!大家體會得真不錯。你還知道了什麼?

生:老師,我從“釣竿上立着一隻紅蜻蜓。”知道了前面寫溪水和人影是綠色的,這裏寫蜻蜓是紅色的,顏色特別漂亮!

5.多麼富有生機的畫面啊!誰給大家讀一讀,讀出景色的美麗,兒童的快樂?自由讀、個別讀。

6.師範讀:生閉眼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畫面?自由交流。

思考一下,作者寫孩子們快樂釣魚的場面,爲什麼還要寫景呢?

師總結:寫景色突出了“平靜”,爲什麼要突出平靜呢?聯繫《小兒垂釣》體會兒童釣魚的專注。也更能體現釣上魚後的歡樂。

四、學習《江上》

1.如果說《溪邊》是寫兒童溪邊釣魚,那麼《江上》是寫什麼呢?請同學們運用剛纔學到的方法: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經驗、聯繫學過的知識自學《江上》。

2.出示自學提示,自學。

思考《江上》是寫什麼?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江上》與《溪邊》有什麼相同點,有什麼不同點。

3.交流:

師:《江上》是寫什麼?

生:游泳

生:戲水

師:你們覺得哪個詞更好?

生(異口同聲):戲水!

師:《江上》與《溪邊》有什麼相同點?

生:都是寫兒童的。

生:都寫童年的快樂的。

生:都運用了比喻的方法。

師:《江上》與《溪邊》有什麼不同點呢?

生:《江上》沒有寫景色的美麗,只是寫了兒童的戲水的情景。

師:如果說《溪邊》是一幅動靜結合的畫作,那麼《江上》就是一幅活脫脫的動態圖畫了,讀過之後,你彷彿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呢想象一下,孩子們會怎樣戲水?你彷彿還聽見了什麼?引導學生體會兒童的游泳水平高、戲水的快樂。

4.感情朗讀。讀出兒童的游泳水平高、戲水的快樂。

五、學習《林中》

5.總結學法:剛纔大家運用什麼方法學習了前兩小節?讀詩,找到不理解的地方,運用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經驗、聯繫學過的知識等方法讀懂。

6.請大家利用剛纔學過的方法繼續學習《林中》

7.交流:文中有兩個斗笠“小蘑菇鑽出泥土戴一頂斗笠,”和“只見松林裏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意思一樣嗎?

生暢所欲言:第一個斗笠指“蘑菇”,第二個斗笠指“兒童”

8.小蘑菇和兒童有什麼相似之處呢?都戴着斗笠,很卡愛。除了可愛,還能讀出什麼呢?兒童的歡樂。在哪裏能讀出來?

9.誰給大家讀一讀,讀出兒童的可愛和歡樂。齊讀並想象,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五、動筆仿詩,抒發情感

1.詩裏用優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童年生活的歡樂片斷,你的童年生活一定更有趣味。說說童年生活的還可能發生在哪些地方?

2.續編詩歌的第四小節,體現兒童的歡樂。

3.共同交流,師當堂點播。?

六、總結談話,結束教學

師:童年的生活是一幅連綿不斷的水墨畫,裏面有許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我們以往閱讀了許多描寫童年生活的文學作品,今天又學習了這首兒童詩,

的大門,請大家課外閱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

《畫》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手形添畫》是湖南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教材第二冊第三課,屬於 “造型表現”領域中的學習內容。旨在透過多種方式的手形表演與聯想,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遊戲式的活動中體會簡單的、變化的手形帶給我們的豐富聯想與無窮樂趣,並鼓勵學生透過平面繪畫和立體彩繪的方式,嘗試將自己藉助手形聯想到的形象表達出來。整個教學過程要求透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啓發,探索手形的裝飾與組合美,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引導學生感知手形的變化與組合,進而結合身邊熟悉的事物展開聯想,探究裝飾與組合的美感。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感受手形畫的魅力,激發對造型表現、欣賞活動的興趣。培養觀察生活,表現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及合作學習的樂趣。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手形的變化並進行聯想,培養學生感知、觀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師):小朋友們,我們先來猜一個謎語,看看誰最聰明。

“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

(生)手

(師)你們的小手有什麼本領啊?

(生)寫字、畫畫……

(師)其實小手還有一個本領,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課件呈現〉

(師)剛纔我們看到的是手影表演,大家覺得美不美啊?形狀很生動,只可惜是黑白的,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畫一畫更美麗的手形畫,來玩一個“手形添畫”的遊戲!

板書課題“手形添畫”

(師)我們來比一比誰是“手形小畫家”大家有信心嗎?

二、民主導學

初級任務:擺擺手形

(一)任務呈現

〈課件呈現〉

手形圖片

(二)自主學習

1、學生觀察圖片,自己嘗試擺手形

(師)請小朋友們根據圖片試着擺一擺各種手形。

2、師生互動,做一個“請你跟我這樣做”的遊戲,帶領學生變換出各種有趣的手形。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請你跟我這樣做”小遊戲,先來活動一下手指。

(師)大家做得非常好,可是最後一張圖片還有一張大大的問號,哪位小朋友能想出更多不一樣的手形呢?

3、學生四人合作小組討論:你還能擺出什麼有趣的手形?

4、請一們學生到前面,生生互動,做“請你跟我這樣做”的遊戲。

(三)展示交流

(師)剛纔我仔細地看了一下,發現這一個任務沒有難倒小朋友們,所有同學都做的很棒,接下來有沒有信心挑戰中級任務?

(生)有

中級任務:描畫手形

(一)任務呈現

〈課件呈現〉

手形描畫方法

(師)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辦法把手形描畫下來。

(二)自主學習

(師)給大家兩分鐘的時間嘗試在紙上描畫手形。

學生自由描畫

(三)展示交流

同組成員相互欣賞交流

進階任務:聯想添畫

(一)任務呈現

展示學生嘗試作業,引導學生觀察所描畫手形,大膽聯想

(師)這個手形,像什麼?

(二)自主學習

1、學生說說自己聯想到的物象。

〈課件呈現〉

2、轉動所描畫手形,讓學生說說又聯想到了什麼?

〈課件呈現〉

3、展示多幅有趣的手形想象畫。

〈課件呈現〉

4、引導學生歸納作畫步驟並板書

(師)看了這麼多漂亮的手形畫,你發現了嗎?畫手形畫要先幹什麼?

伸出小手 擺一擺,然後用筆描一描,再動腦筋想一想,添上幾筆變成畫。

板書:擺,描,想,添

5、出示活動要求

〈課件呈現〉

6、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三)展示交流

相鄰同學在作畫過程中可作適當欣賞交流

三、檢測導結

1、將學生有特點的作業粘貼在黑板上

2、指導學生從“想象是否有趣“”添畫 是否生動“兩個角度說說你滿意的作業並粘貼小紅星,也可以給同學的作業提提小建議。

3、教師點評作業。

4、拓展延伸

(師)接下來我們再來欣賞一組手形藝術

〈課件呈現〉

(師)大家說美不美啊,我們的雙手真象是一位魔法師!那麼老師也希望同學們能好好運用自己這雙能幹的小手,把我們的世界裝扮的更加美麗多彩!

《畫》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過看圖和學文,使學生了解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互信互愛,從小培養良好的行爲品質。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待人寬容友好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題,出示圖畫,設問揭題

1、在學習之前,教師出示謎語:“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去鳥不驚,”進行猜謎活動。(謎底:畫)

2、談話揭題:學校裏的畫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出示文中插圖)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欣賞這兩幅“校園裏的畫”(教師板書課題)

3、學生準生字詞,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讀準生字詞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二、觀察插圖,運用比較,培養能力

1、依文看圖,訓練觀察能力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圖畫

(2)分別指導學生觀察這兩幅圖畫,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校園裏的畫》教學設計》。提問:想一想誰在畫畫兒,都畫了什麼畫?

2、緣圖悟文,強化學法指導

(1)看圖找段:①指名朗讀第四五自然段,思考,卡佳和“我”在黑板上分別畫了一些什麼圖畫?②讓學生圍繞這段內容回答,從而理清寫作順序:卡佳畫一艘軍艦→“我”畫炸彈軍艦,水兵們都落水→卡佳“救起”被炸的水兵,坐上了小船駛向岸邊→“我”畫鯨魚張開大嘴吃水兵。③教師總結:透過他們兩個人的所作所爲,你知道了什麼?

(3)品詞誦讀:要理解、自然段中語句的意思,必須要理解重點詞語:“不服氣”,變抽象爲形象②誦讀指導:在讀第四自然段中的“說實話”“可是”時語氣強調得要重一些,表示“我”的心,虛;“拿起”朗讀朗讀進語速要快,強調“我”的嫉妒心。

3、自學第六七自然段。要求:①回顧學習第四五自然段的方法:看圖找段,讀文析句,品詞誦讀;②依照這個方法進行自學。

三、聯繫實際,發散思維,續編故事

1、朗讀表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分組競賽朗讀,集體朗讀)讓學生戴上頭飾表演課文的主要情節,加深理解。

2、續編故事,發展思維:卡佳看到“我”滿臉不高興的樣子,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四、合理想象,爲文配畫

文中的“我”和卡佳最後合解了,你有什麼感想,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男孩,你會在卡佳之後畫一幅怎樣的畫,來表示你的歉意。

五、總結全文

板書設計

13、校園裏的畫 1以誠相待

2友好相處

本站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自中小學教育資源站(www.edudown.net)

《畫》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15個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點】

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1、課前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將課文讀通、讀順,

3、教師準備蠟制或塑料制的楊桃模型以及圖片等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果實嗎?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板書:畫楊桃)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二、初步感知,瞭解內容

出示閱讀提示: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利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新詞的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做上標記。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讀生字詞。(重點指導“肅”的寫法、“叮囑”的讀音、“誨”與“悔”的區別。)

2、指讀課文。

本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四、質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五、佈置作業

l、熟記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明確目標

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麼事,其中包含着一個道理,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精讀課文,交流探究

(一)理解第二自然段:

作者在美術課課上是怎樣畫楊桃的呢?那課文中哪一句話具體描寫了我是怎樣畫楊桃的?(生交流,師板書: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從這句話中你們能體會到什麼?(生暢所欲言)所以我認爲自己畫的()。

(二)理解第一自然段:

1、師:我爲什麼要這樣畫楊桃呢?(學生可以自己總結,也可以用課文中的原話回答。)

課件出示:“我讀……你看見一樣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2、同學們看,這裏的“叮囑”是什麼意思啊?什麼是想當然啊?畫走了樣呢?

從這段話你能看出什麼?

3、那你能不能帶着自己的體會讀一讀父親的話呢?好,自己先練習讀一讀。生練讀。師巡視參與學生中。並點評學生讀的情況。

(三)理解3——17自然段

1、師過渡:我記住了父親的教誨,在畫楊桃的時候我認認真真的看,老老實實的畫,自己覺得畫的很準確,就這樣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同學和老師又是如何表現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3——17自然段,用筆畫出同學們的表現和描寫老師動作的詞,在小組內交流交流。師走到學生中間巡視參與小組交流。

2、師: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同學們的態度如何呢?他們怎麼說的?

3、老師又是怎樣表現的呢?誰能說一說描寫老師的動作詞有哪些?(課件出示這句話)

4、師:什麼是“審視”

5、師:從老師這一連串的動作詞你能體會到什麼?老師爲什麼要這樣做?

6、師:老師聽完同學的一連串回答,老師的態度發生了什麼變化?

7、師:老師的神情爲什麼變得嚴肅了?

8、因此當老師“半晌,又問同學們:“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麼?”同學們是怎樣回答的?

9、師:此時我們的老師準備怎麼做?後來同學們的態度發生了什麼變化啊?

10、師:剛纔我們一起學習了3——17自然段,同學們你們喜歡課文中的老師,還是同學?(生自由選擇)喜歡誰就讀描寫誰的那一部分,注意要讀出老師的——嚴肅,同學們——從嘲笑到不好意思的態度變化,好!自己在下面練習分角色朗讀吧!

三、對比理解,感悟道理

1、當老師看到同學們知錯後,是怎麼說的?自由讀第18段

2、討論:這段話可以分爲幾層?用“‖”號給這段話分層

3、這兩層之間是什麼關係?(因果關係)

4、老師的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5、老師的話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

四、聯繫實際,拓展昇華

在生活中,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麼做?學生交流

引導學生明白:無論看什麼問題或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試着背誦老師說的那段話。

【板書設計】

11畫楊桃

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父親是……就……不要……

同學哈哈大笑→不好意思實事求是

老師審視→嚴肅→思考→和顏悅色

是……就……

《畫》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1、鞏固7個生字,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並猜出謎底。

3、會正確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具:

山水畫一幅,小鳥。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以前我們學過謎語嗎?背背看,對,背的是謎面,那謎底是什麼?

2、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謎語詩,詩的名字叫“畫”(板書)。

3、出示畫。

二、匯入新課。

1、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張畫,是一張我們中國傳統的山水畫。

2、指導觀察畫、理解詩的前兩句。

(1)山是什麼顏色?(先請前排一位學生說,再請後排一位學生說。)遠看也看得清楚,我們戶外活動時,很遠的大山的顏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爲什麼這兒山的顏色站得很遠都看得清呢?(因爲這是“畫”)

(3)聽山上流水的聲音,仔細聽。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聲音聽得到嗎?水聲音是怎麼樣的,學學看。

(5)看,這兒的水從那麼高的山上流下來,聲音是很大的,可我們都聽不見,爲什麼呢?(因爲那是畫!)

三、朗讀指導。

1、這兩句詩裏,有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請每一個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筆把它們圈出來,指名回答。

2、看,聽,都是可以做出動作來的。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詩人很講究用詞的,看上下句,有一對反義詞,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多整齊。

4、看手勢,朗讀。

(手勢打高,語調升高,手勢打低,語調放輕,把詩的美念出來。)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四、指導觀察、理解詩後兩句。

1、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開什麼花?

2、春天來了,桃花還開嗎?秋天,桃花、迎春花還在不在?冬天呢?

3、那爲什麼這兒春天過去了,桃花還是開着呢?(是畫!)

4、出示小鳥。

(1)這裏有只小鳥,你用手扇扇它,小鳥怎麼啦?

(2)害怕了,你用一個字來說是什麼?

(3)“驚”就是心裏害怕了,所以是豎心旁,左邊一個北京的“京”,左義右聲,這樣的字,被稱爲什麼字?(形聲字)。

(4)請一位學生走至畫前)請你用手扇扇,小鳥驚嗎?爲什麼不驚?

(5)請在這兩句詩裏圈出反義詞。指名回答。

5、朗讀指導。

(1)古代的詩很講究用詞,這後兩句詩也不例外,名詞對名詞,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2)看手勢朗讀後兩句。

(手勢移動長,語調加長,手勢起伏加大,語調快。)

(3)朗讀全文。

(4)背誦全文。

五、小結。

這首詩的謎底是什麼呢?(畫)詩抓住了畫上山水花鳥的特點,寫得很美,也寫得很整齊。

《畫》教學設計7

活動名稱:線描畫自行車

設計意圖:結合現階段我班開展的主題《我在馬路邊》,孩子們的生活經驗有了必須的積累,關注到的關於這一主題的資料也越來越高。可是,在這些孩子們的影響中,電瓶車、自行車、摩托車是他們最熟悉的,因爲爸爸每一天早上送他們來園的交通工具就是這些,所以在早晨他們交流的最多的也是這些了。結合培養我們的孩子的繪畫本事,用線描的形式來讓幼兒進行嘗試和鞏固。

活動目標:嘗試運用直、橫、斜線的連接和緊密排列體會線描的美感。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欣賞(感知不一樣線條的連接組合)

1、馬路上滾來了兩個輪子,會是什麼車呢(摩托車、自行車)

2、看,許多線條寶寶都跑來了。哇,是一輛自行車。

小結:我們能夠用許多細細的線條表現自行車的樣貌。

二示範討論(瞭解作畫的要點)

1、車輪上的鋼絲怎樣安裝呢

從輪胎到中間的軸一根根連接起來,像旋轉起來的大風車。

2、我們怎樣把車子組裝起來呢

需要一個斜槓(我們用兩根線條連接起來),我們還能夠用兩根線條畫什麼呢(車座底部)你覺得還需要什麼呢(龍頭車把,有幾個呢)

3、一輛自行車裝好了,你還想添加些什麼呢(用橫豎線條緊密組合成車簍,許多密密的橫線條在一齊變成衣包架)

三幼兒作畫

我們也來用線條寶寶設計一輛漂亮的自行車

觀察要點

1、車輪鋼絲斜線條的旋轉繪畫

2、線條畫得深而不破

四交流講評

你們覺得他的自行車什麼地方漂亮,什麼地方還需改善一下呢

《畫》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依據我校十月份藝體課低年級教學主題《醜小鴨》而選取的教學內容。學生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已經學習過了認識圓形、橢圓形,以及繪畫方法。本節課主要學習利用圓和橢圓組合繪畫小鴨子的基本形態,並用棉籤和顏料進行塗色,爲今後學習用棉籤作畫奠定基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簡單,用具簡便,且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強,非常適合於低年級學生學習。

【學情分析】:

A類學生:具有對圓形和橢圓的認知能力和繪畫基礎。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能夠獨立抓住小鴨子的外形特點,仿照教師範圖學習小鴨子棉籤畫的繪畫步驟和形式。在完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鼓勵他們融入自己的創作,繪畫出不同形態的小鴨子。

B類學生:認識圓形、橢圓形,具有動筆繪畫、塗色的能力,但對於圓形和橢圓形的大小比例和畫面佈局掌握不好,所以建議學生藉助圖形卡片或連線的方法輔助完成繪畫。在塗色方面容易出現顏色不均勻、線條不明顯的問題,所以需要教師及時給予指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A類學生掌握小鴨子棉籤畫的繪畫步驟和方法。

B類學生掌握小鴨子的外形特點,運用棉籤塗色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透過演示法學習小鴨子棉籤畫的繪畫步驟和形式。

2、藉助圓形、橢圓形卡片輔助學生完成小鴨子頭部和身體的繪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不以貌取人,團結友愛的好品德。

【教學重點】:

小鴨子棉籤畫的繪畫步驟和方法。

【教學難點】:

小鴨子的大小比例佈局 ;運用棉籤塗色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確立重難點的依據】:

學生對於圓形和橢圓形的大小比例和畫面佈局掌握不好,在塗色方面容易出現顏色不均勻、線條不明顯的問題。

【教學準備】:

紅色、黃色、黑色、藍色水彩顏料;棉籤、調色盤、報紙、圖形卡若干;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環節一:手指操

【設計意圖及應用策略:透過手指操放鬆學生手部小肌肉羣,提高手指靈活性,爲動手學習繪畫做鋪墊。】

教師播放音樂帶領學生一同做手指操:握拳運動;握爪運動;分指運動;數指運動。

環節二:情境匯入

【設計意圖及應用策略:運用熟悉的童話故事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並進行德育滲透,培養學生不以貌取人,團結友愛的好品德。】

教師講述《醜小鴨》的故事片段,激發學生要與醜小鴨交朋友的慾望,由此引出課題《小鴨子棉籤畫》。

環節三:新課教學

【設計意圖及應用策略:透過多媒體課件直觀演示小鴨子的外形特點;運用演示法直觀教學繪畫小鴨子棉籤畫的步驟和方法。】

(一)學畫小鴨子:

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小鴨子外形特點:

小鴨的頭是什麼形狀的?(圓圓的)。

小鴨的身體是什麼形狀的?(橢圓的)。

小鴨的嘴巴是什麼形狀的?出示字卡(扁扁的)。

2、教師示範繪畫小鴨子:

用棉籤蘸黃色顏料,邊示範邊講解。用蘸好的黃色顏料,在紙上畫個圓圓的腦袋,一個橢圓的身體。示範用紅色的顏料畫上嘴巴。邊示範邊強調,鴨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待顏料稍幹後。用黑色畫一隻眼睛,再用藍色顏料畫上波浪線。小鴨子在游泳。

(二)小鴨子塗色:

用棉籤蘸黃色顏料,邊示範邊講解。用蘸好的黃色顏料,將小鴨子的頭和身體塗上。示範用紅色的顏料塗上嘴巴。

邊示範邊強調塗色注意事項:

1、顏料量適當

2、沿輪廓依次塗色

3、顏色均勻飽滿

預設生成:在教師演示教授繪畫、塗色方法時,也許有的學生對於繪畫工具比較好奇,不能專心聽講。

解決策略:演示講解結束後再發給學生棉籤和顏料進行繪畫操作,輔助教師及時給予提醒。

環節三:實踐操作

【設計意圖及應用策略:針對不同能力層的學生適當提升或降低繪畫任務及方法,使每名學生都能參與到繪畫活動中,體會到成就感。】

1、教師出示圖片素材,鼓勵A組學生大膽的畫出小鴨子游泳的不同姿勢。

2、建議B組學生利用圖形卡片輔助繪畫小鴨子,降低繪畫難度。

3、要求學生注意繪畫衛生。

4、及時展覽,講評學生作品。

【板書設計】:

小鴨棉籤畫

小鴨子外形特點: 塗色注意事項:

頭(圓形) 1、顏料量適當

身體(橢圓形) 2、沿線依次塗色

嘴巴(扁扁的) 3、顏色均勻飽滿

《畫》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橙色的畫》是以“造型.表現”爲主的學習領域。學生透過本課學習,認識三間色的色相,瞭解間色和原色之間的相互關係,感受以橙色爲主要顏色的畫面所產生的特有美感,使學生從隨意的塗色、染色,到有意識的運用色彩,會用科學的方法認識和理解色彩現象,培養學生色彩美感意識,激發學習色彩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畫色彩畫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瞭解由兩個原色調配而成的顏色叫間色,認識三間色之橙色及其色相。

2、以橙色爲主表現自己想表現的畫面內容。

3、透過欣賞以橙色爲主的美術作品,使學生感受到橙色溫暖、明快的美感,感受到它們使畫面構成的特別的藝術效果。

教學重點:

透過調色認識不同量的紅色和黃色調出來的顏色是不同的,認識和感知以橙色爲主要顏色的畫面給人們帶來的特有的美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橙色的感受,在感知的基礎是行啓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展開創作。

教學準備:

課件 、 水粉顏料、調色盤、水粉筆、作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談話引入:

1、師:同學們,雨過天晴後,天邊會出現一道漂亮的什麼?

見過彩虹嗎?它由幾種顏色組成?

2、在彩虹中有三種顏色是最特別的,你們知道是哪三種顏色嗎?

(三原色:紅黃藍)同時請學生說說他們特別的原因?

3、師:三原色的特別之處在這三種顏色是無法用其他顏色調配出來,而他們卻能調配產生其他的`顏色。

4、老師示範調色:紅和黃→橙色

(把兩種同等量的原色混合在同一個容器中),請孩子們觀察發生了什麼變化?

5、間色:由兩種原色調配出來的顏色,叫間色。

6、孩子們嘗試調配橙色

師:請學生也嘗試調調橙色,調好後,在紙上畫畫?同時同桌之間比較,你們調配出來的橙色有區別嗎?有什麼不同?討論這是什麼原因?

反饋:紅色多和黃→橙色 (偏紅)紅色和黃多→橙色(偏黃)

師:像這些顏色,它們的“相貌”雖然和橙色有所不同,有的偏紅,有的偏黃,但和橙色是有聯繫的,因此,他們也是“橙色”家庭中的成員。 板書課題《橙色的畫》

三、欣賞感受:

1、師:橙色是一種間色,這種顏色在我們的生活中也隨處可見,請大家回憶,有哪些物體或場景是橙色的?(桔、橙汁、衣服、夜晚的燈光等同時媒體依此出示相關的圖)。

2、問:看完這些有關橙色的圖片,請孩子們說說橙色帶給大傢什麼感覺?(橙色給人溫暖、喜悅、明快、熱烈、興奮等)

3、師:正因爲橙色具有給人心理上“暖”的感覺的特徵,因此人們把這橙色、紅、黃等歸爲“暖色”。有許多的藝術大師就喜歡用橙色來表現畫面,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請大家一起欣賞藝術家筆下的作品。

4、欣賞名家作品:

(1)、出示高加明的農民畫《打菜籽》

A、請孩子們仔細觀察,欣賞,說說你從作品中看到了什麼?(一片豐收景象,人們忙碌的打菜籽……)猜猜當時人們的心情?(高興、喜悅)

B、介紹作者、作品特點?

(2)、出示凡高《向日葵》

請同桌討論這張作品主要表現了什麼?給你什麼感覺?(明亮、充滿生命)

介紹凡高,荷蘭人,19世紀後印象主義藝術大師,用色彩表達自己強烈的內心感受是他作品的最大特色。這幅作品中作者透過橙色系列的色彩表達對光明的嚮往,對生命的熱愛。

(3)、米勒《晚鐘》請學生說說這張作品帶給我們的感受?

(4)、媒體整體出示有關橙色的名家作品:

請孩子們觀察,在這些作品中除了橙色之外,還用了哪些色彩?爲什麼?何爲“橙色的畫”?

小結:橙色的畫指以橙色爲主的畫,在這些作品的畫面上也有其他色彩,如藍、綠等,這些色彩的參與使畫面有對比更生動、和諧。

5、欣賞學生作品:

師:請學生們觀察,欣賞書中的小畫家們的作品,說說他們分別用橙色表現了什麼?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並說說比較喜歡哪張作品?

6、小結:用橙色可以表現固有色是橙色的物體,也可以表現本來不是的物體或場景,也可以把自己頭腦中想到的東西用橙色表現,給人產生聯想。

四、自由創作:

1、學生練習調色。

2、以橙色爲主,畫一幅畫。如果能用自己調出的橙色畫最好。

五、展示評析:

1、請孩子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大家。

2、學生互評。

六、拓展延伸:

1、橙色在古代還是權貴、宗教的象徵色彩,如古代皇帝的龍袍、佛相等。

2、請孩子們說說你對這節課的收穫。課後以綠色來畫一幅畫。

《畫》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畫》是一個謎語,謎面是一首五言詩,謎底就是插圖的“山水畫”,有一定難度。因此,在課前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這些景物進行仔細觀察,這樣,上課時才能使學生對大自然,山水,花鳥,詩情進行聯繫比較後,順利地悟出謎底。

【教學目的】

1、能對照圖畫用自己地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懂得爲什麼說謎底是一幅畫。

2、學會“畫、遠、近、無、聲、驚”七個生字,認識土字旁,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3、會正確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準備教具】

生字卡片、掛圖、錄音。

【教學過程】

共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同上。

2、學會七個生字

3、能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畫匯入新課(課件)

1、教師範讀詩歌猜謎,出示掛圖,並揭課題:

⑴上課之前,老師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聽仔細了(範讀課文)

⑵學生動腦筋猜

⑶出示掛圖(課件):

好極了,就是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畫》(板書課題)。

2、仔細看這幅畫,畫上畫了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自己讀一讀這首古詩,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邊讀邊想一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呢?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正音:色、近、驚

三、對照圖畫,再讀課文

1、看看圖畫再讀讀課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說什麼?

2、指名交流(教師板書:山、水、花、鳥)

3、請小朋友在這幾個字下畫上小圓圈,說明這首古詩主要寫這些景色,課文主要寫的景色,我們要讀重音。

四、講讀課文,理解詩意

1、講讀第一、二行:

⑴看圖說話:

小朋友們,畫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話說說山怎麼樣,水又怎麼樣?

⑵想一想:

我們平時出去玩,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嗎?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們在近處聽,會聽見什麼聲音啊?你能學一學嗎?(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流水聲)

⑶小結:這幅畫畫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畫得像真的一樣,那麼究竟是一幅圖畫,還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爲什麼?

⑷扮演詩人,遠看山,近聽水:

①指名扮演詩人,到教室後面看畫中的山,問:現在你看這畫中的山,有沒有看到它的顏色?

②這就叫“遠看山有色”

③教學生字“色”: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字型;說說色是什麼意思?(顏色,課文指景色)

④指名扮演詩人,到畫前聽聽流水:問,你聽到流水的聲音了嗎?爲什麼?

⑤小結:因爲是畫,所以說聽聽──(水無聲)

⑥教學遠近:遠近是一組反義詞,說說怎樣能記住這兩個字;無聲是什麼意思;無的反義詞是什麼?

⑦教學聲:強調字形,聲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⑧指導朗讀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2、講讀第三、四行:

⑴想一想,春天,許多花都怎麼樣了?可是課文裏是怎麼說的,爲什麼?

⑵要是鳥停在樹枝上,人來到鳥的面前,鳥會怎麼樣呢?

⑶指名扮演詩人,走近畫,做趕鳥的動作。問:有沒有看到鳥兒飛走?課文是怎樣說的?

⑷教學驚: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驚的?驚是什麼意思?(吃驚、害怕)

⑸指導朗讀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五、朗讀全文

 六、小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畫呢!

七、作業

在田字格中指導書寫7個生字;畫:先中間,後兩邊;聲:強調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頭;遠近:注意走字底。

《畫》教學設計11

一、教材解讀

《有多少張貼畫》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一課。這課透過創設“有多少張貼畫”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利用遷移,主動編6的乘法口訣,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

二、學情分析

1、9句口訣中已學過了前5句口訣,在學習2到5的口訣時他們都提前背了所有的乘法口訣。並會用口訣解決簡單的問題。也對編口訣有一定的經驗。

2、學生不會用已學過的口訣來記憶新知。

三、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和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以下幾點:

1.知識與技能:經歷編制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在探索規律的基礎上理解口訣的意義。

2.過程和方法:能用6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並能解決簡單實際的問題。

3.情感態度目標:學會用類推的方法來學習新知識,體驗從已有的知識來探索新知識的方法。 從而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

編制、記憶6的乘法口訣,並能結合口訣解決問題。

五、教學難點

口訣中新舊知識的聯繫,學會在已知的資訊中尋求方法。

六、課前準備

課件,乘法算式卡片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好朋友,同學們猜猜他是誰呢?(課件出示圖片)學生齊聲說:“青蛙”。很好我們讓小青蛙和我們一起學習數學,好嗎?

同學們,你們能估計這有多少張青蛙圖片呢?

生:54張。

師:你是用什麼方法估計的呢?

生:一排一排的數,一共有9個6,用乘法口訣算的。

師:非常好,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是不是有54張貼畫吧!

設計意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有興趣繼續學下去。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說一說,試一試

師:要很快數出有多少張貼畫,你有什麼方法嗎?

生:一橫排一橫排的數。

師:好,我們一排一排地數一數,好嗎?(課件出示一排粘貼畫)一排有幾個?

生:一排6個

師:1排是幾個6,列乘法算式,說出對應的乘法口訣。(板書)

1×6=6 一六得六

2排是幾個6,列乘法算式,說出對應的乘法口訣。(板書)

2×6=12 二六十二

3排是幾個6,列乘法算式,說出對應的乘法口訣。(板書)

3×6=18 三六十二八

4排是幾個6,列乘法算式,說出對應的乘法口訣。(板書)

4×6=24 四六二十四

5排是幾個6,列乘法算式,說出對應的乘法口訣。(板書)

5×6=30 五六三十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幾句口訣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這五句口訣在學2-5的口訣時學過了。

設計意圖:讓他們很快的聯想之前學習的口訣並應用到今天所學的內容中。

師:真棒!那你們知道下一句口訣怎麼寫嗎?

生:知道,一共有六排,每排有六張貼畫,一共有36張貼畫。

師:很好!你們能說出相應的算式和口訣嗎?

生:能,6×6=36 六六三十六。(板書)

師:假如老師忘了六六三十六這句口訣怎麼辦呢?你有什麼方法幫老師記住這句口訣呢?

生:只要記住五六三十,在它的上面多加一個六就是六六三十六了。

設計意圖:前面幾句口訣都學過,讓他們知道是幾個幾相加,在原來的基礎上多加一個六就可以,對後面找規律做鋪墊。

師:恩,同學們真不錯。那你們能編出後面的口訣嗎?(依次偏出後幾句口訣並板書)。

同學們很棒,透過我們大家的合作把口訣編完了,那你們知道我們今天學的是什麼呢?

生:6的乘法口訣(板書)

師:真棒!請大家齊讀口訣。

2、找規律

師:我們剛編制了6的乘法口訣,同學們表現真好,聰明的小朋友觀察這些算式,能發現什麼規律?

生1:每道算式都有6。

生2:一個乘數依次增加1,積依次增加6。

生3:都是六個六個的相加。

生4:積小於10口訣中都有“得”。

師:真棒!老師用一句話來總結這幾個同學說的規律,就是一個乘數是6不變,另一個乘數依次增加1,積依次增加6,積小於10都加得。

設計意圖:讓他們自己找出規律,是能更好的讓他們牢記口訣。假如忘記了其中以句口訣,記得規律就能偏出後面的口訣。

3、記憶口訣

小組之間記憶口訣五分鐘

師:時間到,請同桌的兩位同學互相提問,一個說口訣的上半句一個說口訣的下半句。(對口令)

全班一起背誦6的乘法口訣。

設計意圖:提高他們的積極性,透過對口令加深口訣在他們心中的映象。

三、鞏固應用小遊戲

1、師:大家記住6的乘法口訣了嗎?

生:記住了。

師:真的嗎,你們能接受老師的考驗嗎?

生:能!

遊戲1:把乘法算式補充完整。(拿出做好的乘法算式卡片)

遊戲2:“找朋友”。幾位同學拿乘積,另一些同學拿着算式卡片去找他們的“好朋友”。

設計意圖:透過這兩個遊戲讓學生更牢固的記住6的乘法口訣,把課堂氣氛退到最高點。

2、出示課件中的練習題

設計意圖:記住6的乘法口訣後,會用口訣解決問題。

四、課堂總結

師:哪位同學能說說我們今天學習了什麼?

生1:6的乘法口訣。

生2:怎樣記住六六三十六,只要在五六的基礎上多加一個6就可以了。

生3:6的乘法算式每道算式都有6。

生4:一個乘數依次增加1,積依次增加6。都是六個六個的相加。

生5:積小於10口訣中都有“得”。

師:大家說的非常好,我們在學習6的乘法中,發現了口訣的許多特點,還找到了乘數和積變化的規律。還學會用口訣解決問題。今天的課就上到這了,同學們下課後把口訣熟記哦!

設計意圖:透過總結,使他們對口訣進一步的記憶加深並對以後學習7-9的口訣做鋪墊。

《畫》教學設計12

活動目標:

1、喜歡小鴨,明白小鴨喜歡游水。

2、願意參加繪畫活動,嘗試塗色。

活動準備:

1、小鴨子玩具一隻。

2、水池形白紙若干。

3、白色或黃色紙製小鴨若干。

活動過程:

1、和小鴨子一齊玩。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今日我們班來了一個新客人,它是誰呢?”孩子在猜謎中,熟悉小鴨子的特徵。教師:“小鴨子說,你們和我一齊玩吧。”教師指導幼兒學小鴨子走路,學小鴨叫。在玩耍中,讓幼兒瞭解小鴨子的特徵,激起對小鴨子的喜愛之情。

2、爲水池灌水。

引發情景,教師:“小鴨子在我們那裏玩累了,它想游泳了,它來到我們的水池邊一看,裏面沒有水了,怎樣辦呢?”幼兒:“我們幫它放點水。”教師:“我來放點水吧。”教師用藍色的蠟筆從水池的底部塗起,並形象地發出咕嚕嚕的流水聲,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小朋友們,桌上也有小水池,你也讓你的小水池裝滿水吧,那麼小鴨子就會到你的水池裏來游泳了。

3、幼兒塗色。

教師指導幼兒用蠟筆在水池形紙上塗色,指導重點:將顏色塗滿,教師:“小朋友,水池裏的水越滿,小鴨子越喜歡來玩哦。”

4、帶小鴨子一齊玩。

教師:“小朋友你們真棒,沒個小朋友的水池裏都游來了一隻小鴨子,你們能告訴我你的小鴨子都在幹什麼嗎?幼兒自由回答。教師:“你們猜猜我們把這隻小鴨子放到水裏,會怎樣樣?”一齊將玩具鴨子放到戶外的水池裏,結束本課。

《畫》教學設計13

【教材簡析】

《我們的畫》是人教版第一冊的一次口語交際訓練,教材配有一幅圖,圖上畫的是一羣小朋友準備畫展的場面。他們有的在構思如何作畫,有的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新作,還有的在評說別人的畫。畫面提示了本次口語交際的形式和內容,同時也能激發了學生展示交流繪畫作品的慾望。

【設計理念】

1、教學情境生活化,走進交際。

上好口語交際課的關鍵在於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和願望。生活實踐爲口語交際提供了源泉,因爲“語文一旦與生活聯繫起來,馬上就會生動活潑起來。”在教學設計時,我不拘泥與教材,充分挖掘文字資源。在教學中透過讓學生自己建立“畫廊”、賣圖畫、 創辦個人畫展,再現生活化的交際情境,使他們感受到和諧的交際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交流,拓展語言實踐的範圍,進一步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2、活動形式多樣化,深入交際。

創設多層面的活動形式能使學生不斷產生新鮮感,能促使他們相互學習、相互吸收。活動中,有個人面向全體的、有同學間相互交流的、有學生對老師的。在每一次具體的活動中,從介紹自己的畫(從組內到面向全體),到推銷組內同學的畫,再介紹大家的畫,對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要求也不同,層次在不斷提高。

3、評價方式多元化,激勵交際

口語交際課不僅是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途徑之一,而且是實施口語交際評價的主要空間和舞臺。可以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學生自我評價相結合,以學生互評和自我評價爲主。讓學生評出“優秀解說員”、“最出色畫廊“,有利於創設民主、平等、寬鬆的評價氛圍,在這樣自由寬鬆的氣氛裏能激發學生的表達願望。

【活動目標】

1、能說出自己所作的畫的內容和作畫時的想法。

2、能針對別人的畫,發表自己的看法。

3、初步養成說話大方、聽話認真的習慣。

【活動準備】

每人一幅畫,錄音機一臺,錄音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展示作品,激起興趣

1、小朋友,你們今天帶什麼作品來上課了?

2、向大家介紹自己帶來了一幅什麼樣的畫?

3、這節課就讓小朋友來展示自己的畫,讓大家欣賞你的畫,好嗎?揭示課題:《我們的畫》

二、介紹作品,引導參與

1、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漂亮而美麗的畫,如何讓別人讀懂你的畫呢?那就讓小朋友來當一當解說員,說一說自己的畫。

2、活動過程:

⑴ 明確評選規則

我們把自己的畫介紹給大家聽,誰介紹得清楚,將獲得“優秀解說員”的光榮稱號。小朋友要仔細聽解說員的解說,是不是優秀解說員,就由你們來當裁判。同時,你也可以對別人的畫做出修改的建議。

⑵ 教師示範。

老師也想加入你們的行列,你們歡迎嗎?我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能不能讓我先說一說?你們可要聽仔細了,如果我說得好,大家就給我熱烈的掌聲;如果你對老師的畫有更好的建議,那你就大膽地提出來。

⑶ 讓學生自由提出意見。

⑷ 學生在小組內解說自己的畫,並進行交流.。

⑸ 提供展示的臺舞,讓學生上講臺來對自己的畫進行解說,並相互評價。

三、創立“畫廊”,激勵交際

我們的小朋友真棒,有那麼多優秀的解說員,爲什麼不把自己的畫推銷給大家呢?

1、創立“畫廊”。

⑴ 那麼多美麗的畫,掛在教室裏,真讓人感到賞心悅目, 我們來辦幾家畫廊,好不好啊?

⑵ 我們先給作品分類,有利於小朋友辦畫廊,說說可以分那幾類呢?(如可以按分類動物、植物、風景、綜合)

⑶ 小朋友們拿着畫就可以到相應的四大組中建立畫廊。

建立畫廊要求:

選出畫廊的經理;給自己家的畫廊取名字;各家畫廊應該有自己的創辦特色,選出最佳畫廊。

2、學生在組內推選好經理,並把畫廊名稱介紹給大家知道(龍騰虎躍畫廊、百草園畫廊、無限風光畫廊、應有盡有畫廊等)。

3、各家畫廊經理推選好兩名推銷員,並佩帶標誌。

4、各家自由推銷畫,看誰家的生意最紅火,畫賣出去多。

5、評選最佳畫廊、最佳顧客和最佳推銷員。

四、舉行畫展,陶冶情操

1、現在請各家經理帶着你們的員工,挑選出你們認爲是最優秀的作品,我們來辦一個畫展。

2、學生在優美音樂的聲中欣賞大家的畫。

3、站在如此美麗的畫前,你會情不自禁地說些什麼呢?

五、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1、回家收集自己的作品,進行分類,可以在學校裏,也可以在家裏創辦個人畫展。

2、邀請同學參觀畫展。

3、看誰的畫展辦得最成功。

《畫》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讀準本課出現的生字“丫”,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虎牙、水墨畫”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透過朗讀課文,感受兒童豐富的想象力,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蒐集喜歡的兒童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讀引入,激發興趣

1.(將導讀前三句改成一行行詩一樣的排列形式)。投影出示這三句,指名讀,師生配樂讀這三句。讓學生談談讀後感受。師:這短短一組排比句就像一首詩,描繪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與快樂。這節課我們一起讀幾首描寫童年的詩。

二、學習《我想》

1.自讀感知。師:初讀詩歌,不僅要讀正確,還要用心去感受。請自由把課文讀幾遍,把字音讀準確,把詩讀流利,讀完想一想: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麼。(提示:可以從詩中的某個字、詞、句中去體會,可以從整首詩的內容上去體會,可以從詩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從思想上去感受。)

2.點撥感悟:

(1)指名分小節讀,正音,認識生字:“丫”(這個字形像什麼?怎麼記住它?)“汲”(給這個字換個偏旁,比較“汲”和“吸”)。

(2)從這首詩中我們知道了在美好的春天裏,作者有哪些願望呢?你覺得“我”的想法美嗎?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指導學生抓住“安在、帶着、牽着、悠;接、伸進、汲取、長等詞及帶有這些詞的句子邊讀邊想像感悟。)

(3)感情朗讀

師:從這首簡短的小詩中,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孩子神奇的幻想和美好的嚮往,感受到了兒童詩語言的美妙,怎樣才能讀出我們的感受呢?我們也要邊讀邊想像,才能入情入境,請同學們自由練讀,看看誰能透過朗讀表現作者美好的願望,表達自己的感受。

學生練讀,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賽讀時老師讀最後一節。師:讀了這兩句詩,我有一種疑惑,你們看這首詩的前幾節都寫想像,而且句式也基本一致,這兩句卻寫回了現實,寫法上也與前面不同,放在這裏好像與整首詩顯得不和諧,你們覺得呢?

3.領悟寫法:默讀詩歌,看看這首詩在形式及寫法上有哪些特點或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生談自己的發現,師引導小結:(1)每一小結的結構基本相同,都以“我想……”作爲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讀起來琅琅上口。(結構一致)(2)每一小結裏都有一個雙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長――”這樣的語句。(句式相同)(3)用詞講究,動詞用得很準確,“安、接、裝、種”說明了“我”想怎麼做,“悠、長、望、飛”是對“我”變化做什麼的想象,這些表示動作的詞的使用,既準確又形象。所以我們要學會用詞,同一個意思可用不同的詞來表達,這樣就不顯得單調和重複。

4.嘗試創寫: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樣的情景下產生這些美好的願望的?師:是春天的桃花、柳樹、風箏,還有充滿綠意的大地啓發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細雨、燕子,夏天的小溪、鳴蟬,秋天的桂花飄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啓發我們想象。請同學們選擇一個事物展開想象,仿照課文寫一節小詩,可以不嚴格遵照課文的寫法,提倡創造哦!)

三、學習《童年水墨畫》

1.自讀提示:(1)邊讀邊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藉助文後註釋或互相討論解決。用在每小節的標題後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的方法,概括主要內容。

(2)邊讀邊想像:讀《童年的水墨畫》這組詩,你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這個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

2.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自悟。

3.交流點拔:

(1)指名讀並概括主要內容(如“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等);學生提出疑問,討論解決;指名說說:如果這首詩是一幅畫,你在畫上都看到了什麼?這幅畫給你怎樣的感覺?(根據學生講的畫面,抓住一些有特色的句子進行引導,讓學生髮現語言裏的畫面:如“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也想着‘黑旋’水戰‘浪裏白條’”。

“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魚兒和笑聲。”“是哪個‘水葫蘆’一下鑽入水中,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對虎牙。”

(2)師:同學們用心去讀書、體會了,把這樣的體會融入我們的朗讀中,一定會讀出情趣,我們一起讀一讀。

四、比較鑑賞,嘗試創寫

(一)這兩首詩的比較

1.比較本課中的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麼不同?

2.生探究、發現。

3.交流小結。

(1)《我想》是一首詩歌,《童年的水墨畫》是組詩。(組詩圍繞一個主題寫的一組內容不盡相同的小詩,組詩根據內容可以有獨立的小標題。)

(2)《我想》是押韻的,《童年的水墨畫》不押韻。(引導學生朗讀這兩首詩,體會押韻和不押韻的區別,瞭解兒童詩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

(3)《我想》描寫的是幻想,《童年的水墨畫》描寫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實情景。(兒童詩在內容上可以是想像也可以是真實的,非常廣泛)

(二)擴展鑑賞:讀下面兩首小詩,讀後說說自己的體會。

我是一條比目魚

作業本下/藏着一本書/我悄悄地看/輕輕地翻/老師走過來/我趕緊提起筆//我是一條比目魚/一隻眼睛看老師/一隻眼睛看書。

長和短

星期一很長/星期天很短/上課很長/看動畫片很短/家裏吃飯很長/吃肯德基很短/奇怪/爲什麼時間也有長有短?

(三)嘗試寫詩:

讀了這些詩,你有沒有想寫首詩的衝動呢?那就寫一寫吧。

學習提綱

1.以自己的認識說說什麼是兒童詩?

2.用“3”和“O”說一首兒童詩?

3.用“小手十桃樹枝”、“腳丫十柳樹根”、“眼睛十風箏”“我+春天的土地”學說兒童詩?

4.自讀《我想》,這首兒童詩表達了( )思想感情。

5.用“馬路邊+陽光+《水滸傳》”“垂柳+山溪+釣竿+漁童”、“小河+剛出水的‘鴨子’”學寫兒童詩。

6.自讀《童年的水墨畫》,《街頭》《溪邊》《江上》各寫出了兒童的( )特點。

7.選背《街頭》《溪邊》《江上》。

一、以兒童詩《湖》爲例,告訴學生什麼是兒童詩?什麼是兒童詩的“意”和“境”。

1.大人或兒童寫的適合兒童閱讀的詩叫兒童詩。

2.兒童詩的“意境”中的“意”指詩中的感情、道理、想法;“境”指詩中的“畫面”。

二、抓住“3”和“O”的形態特點,啓發學生想象意境,學寫數字兒童詩。

三、指導學生以“小手、桃樹枝,眼睛、風箏,我、春天的土地”爲依據,想象《我想》這首詩的意境,學寫兒童詩。

四、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我想》,與學生詩作比較,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啓發學生以“馬路、陽光、《水滸傳》,垂柳、釣竿、漁童,小河、小孩”爲憑藉,想象《童年的水墨畫》意境,學寫兒童詩。

六、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童年的水墨畫》,與學生詩作比較,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練習提綱

8.以《青蛙=蝌蚪》、《W=飛行的雁羣》。《田園-收穫=大地睡了》爲題,學寫一首兒童詩。

七、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附:《湖》

好大的一面鏡子╱蝴蝶飛過來╱照一照╱看看衣服美不美╱看看身材好不好╱一隻青蛙跳過來╱打破了鏡子╱蝴蝶急得大叫╱我的衣服破了╱我的衣服破了

《畫》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正確認讀本課1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1、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識記生字。

2、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透過反覆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

運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感悟“好多事情並不像當初想象的那麼壞。你只要會動腦筋,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二、課前準備:識字卡片、蘇珊的畫

三、教學時間:二課時

四、教學設計:

環節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激趣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有一個叫蘇珊的小朋友也特別喜歡畫畫,看,他畫的漂亮嗎?(出示蘇珊的畫)說起這張畫呀,還有一個小故事呢。你們想知道這個故事嗎?那咱們快讀讀課文吧。

從學生熟悉並且感興趣的話題引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初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遇到困難和小組的同學一起解決。

2、小組長用生字卡片檢查識字情況,小紅花作爲獎勵。

3、誰願意當“小老師”檢查識字情況?(可以採用自己喜歡的任何方式)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小組互幫互學,解決困難,調動全員參與的積極性。

理解課文

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的識字情況很好,你們能把課文也讀這樣好

嗎?選你最喜歡的一段讀一讀。

(生讀課文)

師:誰想到前面展示一下?大家來聽,認真傾聽別人讀書是非常好的習慣。

(指名讀書,相互評價,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感悟文中情感,理解課文內容。)

預想課堂情境:

生:老師,我喜歡讀的是第四段,我要給大家讀讀。

生讀完後,師:我要和你握握手,知道爲什麼嗎?

生:我讀的好。

師:知道好在哪兒嗎?因爲你讀出了蘇珊高興的心情。

可蘇珊爲什麼高興呢?誰還能再這樣讀一讀?我們讀書就要這樣,把課文讀準確、有感情。誰還想讀?

生:我想讀第六段。

師:你認爲自己讀的怎麼樣?讀出了怎樣的感情?

生:我讀出了蘇珊得第一後的高興心情。

師:如果也你們覺得他讀的有感情就爲他鼓鼓掌吧!

生:謝謝!

師:就因爲你讀的好,你纔得到了這麼熱烈的掌聲,老師真爲你高興。

生:我喜歡讀第二段。

師:第二段還用高興的語氣讀嗎?

生:是傷心。

師:爲什麼傷心呢?

生:因爲他把要畫好的畫弄髒了。

師 :那你快讀讀吧。同學們覺得怎麼樣?

生評價後師:平時你爸爸和你說話時用什麼語氣?(生暢所欲言)這篇課文中爸爸說了幾次話?你認爲怎樣讀合適?試着讀一讀。看誰讀的象?

讀後問:你們喜歡文中的爸爸嗎?爲什麼?

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抓住“他把壞事變成了好事”問,爸爸把什麼壞事變成了好事?

師:還有哪段要用高興的語氣讀?爲什麼?讀一讀。

師:我發現,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同學們讀課文讀得用一個字說,那就是——

生:棒!

師:好了,現在咱們就把對每一段的感受送到課文中讀一遍,要讀出自己的滋味。

小結:透過剛纔讀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你認爲蘇珊爸爸說的話有道理嗎?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事嗎?你當時是怎樣解決的?如果今後再遇到這樣的事,你會怎樣做呢?

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學會認真傾聽,在互評中提高自己。

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激發學生的表現欲。

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使學生的見解得到充分發揮。

反覆閱讀討論,真正理解爸爸說的話的深刻含義。

進一步感悟課文內容,體會其中情感。

使學生養成遇事動腦的習慣,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並組詞。

2、指導“比、第”的筆順。

3、小組討論如何能很快記住這些字。

4、在田字格中怎樣佔格才漂亮,小組交流後描紅、寫字。

自主識字,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習 慣。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