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6篇

爲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質量的初步概念,會利用質量的單位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知道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3、透過實際操作,掌握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能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過程與方法

體驗一些物體的質量,知道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而改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練習天平的使用,養成學生使用物理儀器測量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質量概念的理解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難點:質量單位的換算關係和用天平測量實際物體的質量。

【教學準備】天平及砝碼、橡皮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點出實物】課桌和凳子,大頭針和鐵錘

【設問】這些種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之間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你如何去分類?

【總結】像大頭針、鐵錘、課桌和凳子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我們稱之爲物體;而鐵和木材我們稱之爲物質。

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如何去理解物體和物質呢?

(設計意圖:結合實例讓學生了解物體和物質的區別,更加直觀,更容易接受理解。)

二、進行新課

1、質量的概念和單位

【引入】世界上的一切物體都由物質構成,物體有大有小,我們如何去衡量構成一個物體的物質的多少呢?請同學們根據提示進行自學。

【自學指導】

(1)什麼是物體的質量?用什麼符號表示?

(2)質量的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怎樣?

(3)質量的單位與平時生活中所使用單位有何不同?它們之間有着怎樣的聯繫?

(4)閱讀課本小資料,瞭解一些物體的質量。

2、質量的測量

【過渡】同學們,你知道你自己的質量是多少嗎?如何去測量?現場出示體重秤,並找學生實際測量質量。

生活中還有哪些測量質量的工具?

【過渡】實驗室使用的測量質量的儀器叫做天平

(1)認識天平的構造

托盤天平的構造(教材110頁圖6.1-2)

【設問】

1、能否用天平測量我們自身的質量?

2、能否用手直接拿砝碼?

3、能否用天平直接測量液體和化學物品的質量?爲什麼?

【總結】

(2)使用注意事項

①每個天平都有自己所能稱的最大質量,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稱量(量程);

②加減砝碼時,要用鑷子,不能用手接觸砝碼,不能把砝碼弄溼、弄髒;

③潮溼的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盤中,應使用燒杯或者白紙間接稱量。

設計合作探究一:如何正確使用天平測量固體質量

展示:如何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你桌面上橡皮的質量呢?

(對獨學內容的考察)

(3)正確使用天平

①把橡皮放在左盤

②用鑷子夾砝碼放在右盤(估計物體質量,用鑷子夾砝碼從大到小添加)

③當右盤中加入最小質量的砝碼時,若指針向右偏,此時應該去掉小砝碼,用鑷子向撥動遊碼(相當於向右盤加小砝碼),直到指針指分度盤中線橫樑再次平衡。

橡皮質量=砝碼質量+遊碼刻度值

遊碼示數讀法:先認清分度值,再讀遊碼的左邊所對刻度值。

【過渡語】我們已經學會了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物體的質量有什麼特性呢?

3、質量是物體本身屬性

以下幾種情況物體質量有沒有變化,即所含物質多少有無增減?

(1)將橡皮泥換一個形狀(2)冰熔化成水(3)將鉛筆由赤道帶到南極。

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拓展與延伸】

1、用天平如何測出一張郵票的質量?

2、用天平如何測液體的質量?

三、課堂小結

教師來回巡視並給予指導幫助學生歸納總結這節課的知識要點

四、課堂檢測

要求:合上課本,獨立完成,字跡工整

教師巡視、出示答案、給予指導幫助

五、佈置作業

動手動腦學物理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烏鴉喝水》選自《伊索索寓言》,它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了一隻烏鴉透過動“腦”、動“手”喝到水的經過,向我們展示了一隻可愛的烏鴉。這個故事雖然簡單,卻能給人以啓迪。教學這一課,將進一步培養學生思考和實踐的科學探究精神,體會動手和用腦的樂趣,激發創造的熱情。

學生分析

低年級的學生愛表演,喜歡想象,有較強的求知慾。學習這一課的時候,學生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也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和朗讀能力,並具有一定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烏鴉爲什麼喝不着水?

2、它是怎麼喝到水的?

教具:

1、多媒體2、瓶子及石子若干

教學過程:

1、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複習詞語: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19課(指着板書)(齊讀)烏鴉喝水的詞語,我們先來複習一下,請小朋友來讀詞語。

A、出示詞:烏鴉、口渴、喝水、找水、怎麼辦、瓶子

B、數一數:瓶的第9筆是什麼?(乙)

C、出示:“喝、渴”一起讀。

你怎麼來記住“喝”和“渴”?

(“喝”要用口來喝,所以是“口”字旁;“渴”要喝水,因爲嘴巴幹了,所以是“氵”三點水。)

D、請把書翻到第83頁,我們來做課後第2題“選詞填空”,看誰做得又快又好。開始。

⑴自己做。

⑵交流:誰願意來說第1句?第2句?第3句?(指名)

⑶都對了嗎?我們一起看大屏幕把這三句句子讀一遍。

(齊讀3句句子)

2、新授:

A、過渡:透過第1節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指着板書)

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它到底找到水了嗎?老師請小朋友邊看邊聽邊想想。

B、⑴播放多媒體錄象及錄音。

⑵問:烏鴉找到水了嗎?(齊答)喝到水了嗎?(齊答)

⑶我們來讀讀課文。(自己讀)找一找哪節寫了烏鴉找到水,可是喝不到水。開始。

⑷你找得最快,請你來說,是哪一節?(第2節)

C、學習第2節。

⑴真聰明,找對了。現在請小朋友仔細地讀讀第2節,你是從哪句話裏知道烏鴉找到了水?開始。

⑵輕聲讀——交流

⑶誰來說?把句子讀一讀。(指名讀句子)

①對了,烏鴉看見了一個什麼?(齊答)烏鴉看見了一個瓶子,瓶子裏怎麼樣?

願意把第1句讀給王老師聽的小朋友一起來讀第1句話。

②用“看見”說話。烏鴉看見了一個瓶子,那麼你看見了什麼?(指名每一組4——6號的小朋友說。)

你看見了××,××怎麼樣?(指名1——3號說)誰也願意向他學習說一說。

⑷①課文裏的烏鴉看見了一個瓶子,瓶子裏有水,它可高興了,可是(出示多媒體圖象)瓶子很高,瓶口又小,裏邊的水也不多,它喝不着。(學習第2句)

②現在請每組的小朋友在3號組長的帶領下讀讀第2句句子,並討論一下,找找詞兒說說烏鴉怎麼會喝不着水的?開始。

③小組自學——討論

交流:老師這裏有四個瓶子,找找哪個是烏鴉找的瓶子?(因爲,模擬多媒體點出高、小、不多。)

請小朋友觀察一下在你們桌子上的瓶子和烏鴉,是不是因爲這樣而喝不到水?小組觀察,請哪個小組願意派個代表來說說烏鴉爲什麼喝不到水?(指名2人)

④如果瓶子怎麼樣了,烏鴉就能喝到水了?請小朋友在小組裏說說看。

Δ 如果瓶子不高,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瓶口很大,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裏邊的水多,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⑤可是,現在(出示多媒體圖)(指名說)(瓶子……、瓶口……、裏邊的水……,它喝不着。)烏鴉遇到的困難可真(多),請小朋友在小組裏讀一讀。(指名每組派1個代表來讀。2對)大家一起來試試,讀讀第2句。(齊讀)(看圖)

⑸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裏邊的水也不多,烏鴉喝不着,它心情怎麼樣?(很着急)對呀,可着急了,請小朋友自由找夥伴把第3句讀一讀,讀出烏鴉很着急。

①自由找夥伴②指名2對③齊讀

現在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把第2節連起來讀一讀。(齊讀)

D、學習第3節和第4節。

⑴是呀,怎麼辦呢?小朋友,你們願不願意替小烏鴉出個主意?怎樣才能讓烏鴉喝到水?(指名說,邊說邊出示方法)大家想的辦法真多,我們的小烏鴉也想出了辦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⑵播放多媒體,師讀課文第3、4節。

⑶老師這裏有道填空題,請小朋友在3號小組長的帶領下讀讀課文第3、4節。想想烏鴉的辦法是什麼,怎麼填?

出示:“烏鴉看見_____,於是,它把_____”

①小組自學。

②哪個小組願意來讀一讀讀讀課文第3、4節?

③請一組派代表來說——齊說。

⑷點出:“一個一個地”,烏鴉爲什麼要一個一個地銜石子?在你們的桌子上有2個瓶子和一些小石子,請你們在1號組長的帶領下,動手試一試烏鴉的辦法,邊做邊觀察邊想。

①烏鴉一個一個地把小石子銜來放到瓶子裏,會怎麼樣呢?(水會慢慢升高)

②烏鴉喝到水了嗎?

動手做——交流

小結:是呀,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銜來放到瓶子裏,瓶子裏的水慢慢升高了,烏鴉喝到水了,心裏怎麼樣?(很高興)

請小朋友和王師來合作讀課文第3、4節。

師生合作讀(注意一個一個地、慢慢地,讀得又輕又慢)——學生連起來一起讀課文第3、4節。

⑸剛纔你們也爲烏鴉出了許多主意,我們來比一比,誰的主意更好?

小結:透過比較,我們發現烏鴉的辦法很省力,還能喝到瓶子裏全部的水。所以,你覺得這隻烏鴉怎麼樣?

3、總結全文:

A、是呀,這是一隻聰明的、愛動腦筋的小烏鴉。讓我們

重溫一下烏鴉聰明的辦法,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B、朗讀全文

C、總結:這是一隻愛動腦筋、聰明的小烏鴉,透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喝到了瓶子裏的水,我們也要向這隻烏鴉學習,遇到困難多動腦筋,解決困難,好嗎?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命題、真命題和假命題等概念.

2.使學生了解幾何命題是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能夠初步區分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或把命題改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

重點和難點

分清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請大家隨意說出一些語句,教師把它們寫在黑板上.如:

(1)對頂角相等嗎?

(2)作一條線段AB=2cm;

(3)我愛初二(1)班;

(4)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5)相等的兩個角,一定是對頂角.

二、新課

問:上述語句中,哪些是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

答:(3)、(4)、(5)是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

教師指出:判斷是對事物進行肯定或否定的一種思維形式,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題.數學課堂裏,只研究數學命題,如(4)、(5).

例1 請大家說出若干個(數學)命題,再分析一下,每一個命題由幾部分組成?

(1)等角的補角相等;

(2)有理數一定是自然數;

(3)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4)如果a是有理數,那麼a2

(5)每一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教師啓發學生得出:一個命題,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都可以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也可以簡稱爲若A則B.

練習:把上述(1)至(5),都按如果,那麼的形式,表述一遍.

例2 在例1的(1)至(5)個命題中,所作的判斷是否都正確?怎麼檢驗各個命題的真僞?

(l)如果兩個角是等角的補角,那麼這兩個角相等.是正確的命題,已經由補角的定義得到證明.

(2)如果是有理數,那麼它一定是自然數。是不正確的命題(判斷),反例如是有理數但不是自然數。

(3)如果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截得的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是正確的命題,已證.

(4)如果a是有理數,那麼a2a.是不正確的命題,反例如a=1,a2=a.

(5)如果是一個大於4的偶數,那麼它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這個命題,至今沒人舉出一個反例,說明它不正確;也沒有人完全證明它正確.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已證明了每一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數與兩個質數之積的和,即已經證明了 1+2,離 1+1這顆數學王冠上的珍珠,只差一步之遙.這是目前世界上對這個命題的真僞的判定,所能達到的最好結果.

教師幫助學生歸納:命題既然是一個判斷,就有判斷是否正確的區別.

真命題---如果題設成立那麼結論一定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做真命題.

假命題---如果題設成立,不能保證結論總是成立,也就是說結論不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做假命題.注意:不是命題與假命題的區別!

怎樣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假?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實踐.數學中,判斷一個命題是真命題,要經過證明(或以公理形式,即由實踐證明的形式出現);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需舉出一個反例即可.

例3 試將下列各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相互顛倒或變爲否定式,得到新的命題,並判斷這些命題的真假.

(1)對頂角相等;

(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3)若a=0,則ab=0;

(4)兩條直線不平行,則一定相交;

(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

解:

(l)對頂角相等(真);

相等的角是對頂角(假);

不是對頂角不相等(假);

不相等的角不是對頂角(真).

(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真);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真);

兩直線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真);

同位角不相等,兩直線不平行(真).

(3)若a=0,則ab=0(真);

若ab=0,則a=0(假);

若a0,則ab

若ab0,則a0(真).

(4)兩條直線不平行,則一定相交(假);

兩條直線相交,則一定不平行(真);

兩條直線平行,則一定不相交(真);

兩條直線不相交,則一定平行(假).

(注)本小題如果添上在同一平面內的大前提條件,那麼假命題將變爲真命題.

(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假);

凡直角都相等(真);

凡不相等的角不都是直角(真);

凡不都是直角的角不相等(假).

說明:本例,尤其是第(5)小題,視學生接受情況,教師靈活掌握.講還是不講,講到什麼程度,介不介紹四種命題(原、逆、否、逆否),都有較大的伸縮性.

小結:

命題---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

命題的結構---;如果(題設),那麼(結論)

命題的真假---正確或錯誤的判斷;

四種命題---原、逆、否、逆否.

(用投影片顯示或掛小黑板)

三、作業

1.在下列語句中,指出哪些是命題,哪些不是命題.如果是命題,指出命題的真假,並仿照例3說出一些新的命題來.

(l)如果ABCD於O,那麼AOC=90

(2)取線段AB的中點C;

(3)兩條直線相交,有且只有一個交點;

(4)一個平角的度數是180

(5)若a=b,則a2=b2;

(6)如果一個數的末位數字是0,那麼它一定能夠被5整除;

(7)同角的餘角相等;

(8)周角的一半等於直角.

2.選作題

判斷命題如果n是自然數,那麼n2+n+17是質數的真假.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與所學的詞語聯繫起來,憑藉圖畫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3瞭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的民族風情。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 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2 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與所學的詞語聯繫起來。

3 瞭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 同學們有沒有去過桂林?誰來說一說,你眼中看到的桂林是什麼樣的?

2 是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學們想不想親眼去看一看?

3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識字2

二、指導看圖

1 圖上有哪些景物?

2 根據學生回答,依次出示相應的詞語,認讀。

三、藉助拼音,自主識字

1 請你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書,藉助拼音,認讀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2 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聽一聽,相互檢查一下,讀音有沒有錯誤。

3 出示詞語

(1)自由讀

(2)這課中我們要特別注意幾個字的讀音

(3)指名讀,齊讀

(4)小組組織找朋友,你說我猜的遊戲,加強生字讀音

(5)看圖理解圖意

(6)齊讀生字詞

四、教學字形,指導書寫

1 出示生字卡片,依次認讀

2 按筆順書寫生字

3 教師範寫

4 學生在《習字帖》上描紅、臨寫,師巡視。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瞭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的民族風情

2 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 抽讀生字卡片

2 朗讀課文

二、看圖說話

1 看圖,運用書上的詞語練習說話,想象大自然的美麗。

2 四人小組交流,選派一名說的最好的上臺說。

3 指名說,師生評議

三、開展我是小導遊活動

準備好導遊解說詞,評選出最佳小導遊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練習口語交際,學會拒絕別人。

過程與方法:運用案例,學會表達“拒絕”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拒絕”過程中,體會文明禮貌,表達得體的.方法。

教學重點:學會拒絕別人。

教學難點:學會拒絕別人時的語氣要婉轉。

教學方法:創設交際情境,引導學生學習委婉表達拒絕的策略。 學生學法:憑藉師生創設的教學情境,在模擬的情景中學習“拒絕”的表達方法。

教師教學準備:相關的教學設計。

學生準備:課前蒐集有關“拒絕”內容的實際案例。

教學過程:

一、 審題,明確交際要求:

1、 結合口語交際的話題“學會拒絕”做啓發談話。

同學們,當別人對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讓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你應該怎麼辦?

是的,我們要學會拒絕。

2、 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二、 指導創設練說情境:

1、 學生讀一讀題中所列的三種情況,思考怎樣去拒絕。

2、 教師創設情境,學生分組分問題練說怎樣去拒絕。

3、 每組代表表演,師生評議。

三、 反饋,師生互動評議:

1、 指名上臺分角色表演。

2、 評議小結。

板書設計:

教學總結與反思

在教學“口語交際”時,面對的是一羣小學生,他們在離開現實生活來實現口語交際的有效性幾乎是一句空話,因爲他們在生活中的所說所做讓他們用語言表述出來,還存在着很大的問題。爲此,我在教學中。着重以課本中的三個案例爲突破口,創設交流情境,爲學生的專項訓練奠定了基礎。其次,交給他們方法,也就是常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着重引導學生實現如何委婉地拒絕的方式。第三,在校生討論中明辨道理,並達成共識。學生在如何拒絕的方式方法上也有着激烈的爭辯,這是非常好的教學資源,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們明白了“委婉表達”的重要性。透過教學活動,實踐證明教學效果良好。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

3.有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抓住描寫景色美麗的句子,瞭解小潔的行爲美,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感知美。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特意準備了一份禮物,想送給你們,看一看吧。

(出示課件)禮物——幾張清澈湖水的風景圖片。

師問: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生答)

提示課題

板書課題:清澈的湖水

學生齊讀課題( 讀好“清澈” )

二、初讀課文,感受美。

1.師:面對這清澈的湖水,你們想知道些什麼?大家快開啟課文27課,自由的、放聲的讀一讀!讀的時候把句子讀順,同時勾出你不認識、或者讀音拿不穩的字寶寶和詞寶寶。

2.檢查學習情況,出示課件:讀一讀,認準生字。寫一寫,會讀並會寫字詞。

過渡句:這些字寶寶啊孩子們都認識了,現在它們跳進了小潔姐姐的船裏,和小潔姐姐一起去欣賞那美麗的風景,我們也去看一看吧。

三、品析課文,欣賞美。

1.第二自然段,(出示課件)學生欣賞兩岸的風景,師問:你們看到什麼?覺得這裏的山石怎樣?誰能把你看到的美景讀出來?

2.第三自然段,讀課文。師問:小潔姐姐想把麪包紙丟進水裏,丟了嗎?(沒有)爲什麼不丟呢?你能找出描寫湖裏美麗景象的句子嗎?(出示課件)抽生讀,自由讀,爲什麼小潔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裏遊?

師旁白(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雲,還有變幻的山巒。這時,你盪舟湖上,與湖水貼得那麼近,湖水是那麼的清,而天上的藍天、白雲、山巒又如此的清晰。此時你們有什麼感覺呢?

3.第四自然段,師讀課文,學生勾出喜歡的句子。

師問:小潔姐姐還想把麪包紙丟進水裏嗎?(教師抓住“攥着”和“生怕”理解句子)她爲什麼害怕麪包紙掉進水裏呢?(小魚)誰來讀一讀寫小魚的句子,從這個句子你有什麼體會?帶着體會讀句子。

孩子們,藍天白雲、青山綠水、小魚嬉戲,你們覺得這裏的景色怎樣啊?板書:景色優美。景色多美啊,小潔姐姐從想扔麪包紙到攥着麪包紙到生怕掉進湖裏,孩子們,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小潔是個怎樣的孩子?(生說)是啊,小潔姐姐纔不會把這美好的的景象破壞呢!看,那邊的孩子在幹什麼?(讀四自然段的後面部分)師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抓住重點詞語,理解美麗景象被破壞了,體會小潔的心情。)孩子們,你們喜歡哪個孩子呀?爲什麼不喜歡扔香蕉皮的小孩呢?如果是你們,你們會怎麼做?孩子們,你們想知道小潔姐姐是怎麼做的嗎?

4.第五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小潔姐姐是怎麼做的。(抽生用表演的形式上臺飾演小潔姐姐)

5.學到這兒,孩子們,(出示課件)如果你是湖面的遊船、水中的小魚或是岸邊的景物,你的感受會怎樣?發揮你的想象,幫他們說出自己的心裏話。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四、拓展延伸,培養品質。(出示課件)

想一想,怎樣才能讓所有的人都來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