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聰明的華佗》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聰明的華佗》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聰明的華佗》教學設計

《聰明的華佗》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認讀6個字(含多音字得)。學習“三框”。

2、能正確讀寫課後練習中的詞語。能用“立刻”寫一句話。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瞭解課文內容,能聯繫課文內容說出華佗很聰明。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詞。

教學難點:

能用“立刻”寫一句話。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認讀生字詞,指導學生規範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詞。

教學難點:

規範生字的書寫。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板書課題“聰明的華佗”)

今天這篇課文從課題看,寫的是誰的故事呢?這個人一定是個怎樣的人?(聰明)。

二、初讀課文:

(一)師示範朗讀課文,生聽讀音。

(二)生藉助拼音再讀課文,鞏固字音。

(三)檢查生字預習情況。

1、同桌互相檢查。

2、提出難記的字,師生互相幫助。

3、出示生字,搶讀。

4、分層次競賽。

分優秀、良好、一般三類評獎。

5、展示學生預習情況(同偏旁的字)。並聯系課文組詞。

(四)再讀課文,鞏固識記生字。

三、學習書寫:

(一)由學生給生字按結構分類。(板書)

(二)分類分析結構特點。(板畫)

(三)重點指導難寫的字,隨即學習筆畫。

(四)學生先描後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小結:

在學習生字的時候要按結構特點分類記憶。

五、作業:

每個生字寫一行,並抄寫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瞭解課文大意,從哪裏能看出華佗聰明。

3、能用“立刻”說一句話。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新課《聰明的華佗》。介紹華佗。

二、指導看圖,瞭解圖意。

1、出示課件,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圖上畫了些什麼人?從服飾上看,他們是什麼時候的人?

圖上畫的小男孩就是小時候的華佗。旁邊的中年婦女就是華佗的媽媽。摸着鬍鬚的老人就是華佗的師父蔡先生。你看,圖上的小華佗在幹什麼?

3、華佗爲什麼拿青草喂小羊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篇課文吧!

三、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輕聲自由讀課文。

(1)藉助拼音讀課文,讀準字音。

(2)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自學。

(1)認讀生字。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說出大意就可以了。)

四、分段細讀,理解課文內容。

1、透過自學,我們已經初步知道文章講了華佗小時候的事。接下來,我們深入學習,看看華佗聰明在哪兒?

2、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這段講什麼?

(2)齊讀第一句,誰能給“有名”換一個詞語,但這句話意思不變?(出名)把“出名”放進句子,再讀一讀。

(3)理解“學徒”。

3、蔡醫生是怎麼收下華佗的?自由讀讀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

(1)蔡醫生出了一個什麼題目考華佗?

(2)用“﹏﹏”畫出寫兩隻羊打架的句子。

(3)華佗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用“——”畫出有關的句子。

4、反饋學習結果。

(1)蔡醫生是怎樣考華佗的?指名說,全班開讀第二自然段,

(2)找一找寫兩隻羊打架的句子。

出示句子:

“兩隻羊頭對着頭,角對着角,你頂過來,找頂過去,鬥得很兇”。大家一塊讀一讀。

(3)華佗是怎麼想的?(齊讀想法。)

“硬拉”會有什麼後果?你有什麼好辦法?說給大家聽聽。

(4)華佗想到了好辦法嗎?哪個自然段寫了華佗的做法?

①看圖,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②找找描寫華佗動作的詞語。(“採”、“拿”、“晃動”。)

華佗爲什麼要這樣做呢?你覺得華佗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③這段主要講了什麼?

④指導讀這一自然段,要表現出華佗的聰明。齊讀。

5、學習第五段。

(l)蔡醫生收下了華佗爲徒嗎?齊讀最後一段。

(2)你從哪幾個詞中看出蔡醫生對華佗很滿意?

(明確:很高興、立刻)

(3)你能用“立刻”說一句話嗎?

(4)用高興的語氣再讀一讀。

五、總結全文,加深理解。

你覺得華佗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學完這篇課文以後,你有什麼收穫?(讓全班同學自由發言)

六、朗讀全文。

《聰明的華佗》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才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繼續學習“結合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發,培養學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結合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

2、理解三,四兩個自然段的詞句和段落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放錄像,當學生看到兩隻羊“頭對頭,角對角,你頂過來,我頂過去,誰也不肯讓,鬥得狠兇”的畫面時,定住影像,提問:“怎麼才能將它們分開呢?”學生各抒己見之後,老師說:“從前,有一個像你們一樣大的孩子,叫華佗。他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既不費力氣,又沒傷着自己,就把兩隻羊分開了。人們稱他是聰明的華佗。你們想知道他是用的什麼辦法嗎?下面我們就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自己小聲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邊讀邊標自然段續號。

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什麼事?有不明白的詞句和問題劃下來。

2、指明讀課文,並回答問題。

3、質疑,適合在這個階段釋疑的一般性問題。需要引導學生透過讀書或者討論才能解決的問題,就放在下個階段解決。

過渡:媽媽爲什麼送小華佗到藥鋪去學徒?你們小聲讀第一自然段。

三、細學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想:從這段中你知道了什麼?

理解:有名 去世

問:父親去世了,華佗當時是什麼心情?那我們應該怎麼讀第二句話呢。

誰願意試着讀一讀。齊讀

過渡:父親去世了,7歲的小華佗被媽媽送到蔡醫生藥鋪學徒,他這麼小,蔡醫生收下他了嗎?我們學習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輕聲讀

思考:蔡醫生怎麼考華佗的?爲什麼要考他?

理解:分開--拉開

過渡:蔡醫生讓小華佗把兩隻相鬥的羊分開,那兩隻羊是如何打架的請你們在第三自然段裏找一找,找到後用“-----”畫下來。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分小組學習討論。

(2)小組彙報學習的結果。其他同學認真聽,然後在發表自己的看法。

(3)再次放錄像。

問:透過兩隻羊打架的樣子說明什麼?

板書:鬥得兇

問:“兇”可以換什麼詞?(厲害)

(4)我們把兩隻羊鬥得很兇的場面,讀出來

指名讀男生讀

(5)問:華佗看到這種晴景怎麼想的?

板書:硬拉不行

理解:硬拉

問:爲什麼硬拉不行?

過渡:硬拉是不行的,華佗想出什麼辦法?好在哪裏?請我們學習第四自然段。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想:這段有幾句話?

(2)讀第一句話。

想:華佗是怎麼做的?他爲什麼這樣做?

板書:採拿晃

(3)讀第二句話。

問:羊看到青草怎麼做的?

理解:爭着去吃

(4)讀第四句話。

問:結果怎樣?

小組討論:“引開”與“應拉”有什麼不同?

(5)讀全段。

(6)填空練習。

華佗採來( )的青草,兩隻手( )拿了一把,在兩隻面前( )。兩隻羊看到青草都爭着去吃。兩隻( )的羊被華佗( )。

(7)指導背誦。

這段有3句話,先寫華佗想的辦法,再寫羊怎麼做的,最後寫結果。記住這個順序就能很快地背下來。

試背男生背齊背

過渡:華佗完成了蔡醫生的考題,蔡醫生怎樣做的呢?齊讀第5自然段。

5、學習第五自然段。

齊讀,指名回答問題

6、爲什麼課題是“聰明的華佗?”

四、有語氣地朗讀。

標籤:華佗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