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北京的春節課件人教版

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筆、“俗白”的風格、京味的語言,以時間爲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爲緯線,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下面小編整理的北京的春節課件人教版,歡迎來參考!

北京的春節課件人教版

一、整組課文學習內容及方法(每組課文的第一篇有即可)

五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五十六個民族生活豐富多彩、習俗獨特。本組教材就是圍繞“中華民風民俗”這一專題編寫的。

選編的4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各具特色的民風民俗,反映了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北京的春節》描繪的是節日風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樸素自然、流暢通達的語言,展示了豐富多彩的節日習俗,再現了老北京人過春節的隆重與熱鬧、溫馨與美好。藏戲被稱爲藏文化的“活化石”,課文講的是藏戲的形成和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側重寫了被譽爲“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樓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和田的維吾爾》介紹了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人豁達樂觀的性格特徵及許多饒有趣味的風俗。

選編這組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了解一些傳統的民風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這些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中蘊涵的民族文明和傳統美德。二是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文章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怎樣謀篇佈局,準確用詞,生動表達,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

緊扣本組專題,“口語交際習作”安排了交流和描寫民風民俗等內容,“回顧拓展”中的“交流平臺”“日積月累”“趣味語文”等欄目,安排了引導學生交流蒐集民俗資料的方法,交流課文的寫作特點,積累反映傳統節日習俗的古詩名篇,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營養,激發探究不同文化的興趣。

在教學本組教材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1.拓展課程資源,加強學科整合。一方面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渠道蒐集民俗風情的材料以擴展知識面;另一方面與“品德與社會”“藝術”學科內容或學科老師聯繫,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2.加強教學內容整合。把課文學習與口語交際、習作、交流平臺、日積月累和趣味語文有機整合起來,統籌設計教學過程。比如,課前蒐集民俗的材料,兼顧4篇課文的不同方面;學習每篇課文時,要指導學生認真做好筆記或製作卡片,總結從課文中獲取的知識和資訊,列出課文中運用的表達方法及例子,爲“交流平臺”中的單元小結做好準備。3.避免把語文課上成品德與社會課或藝術課。對於課文中涉及宗教、建築藝術、戲劇藝術等知識,在語文課上不宜做過多過深的探究,應把教學的着眼點放在理解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和表達方法上。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0~12課時,精讀課文2課時,略讀課文4~5課時,口語交際1課時,習作2課時,“回顧拓展”1~2課時。

二、總課時

2課時

三、課文簡說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過春節,都有着自己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本文作者──著名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筆、“俗白”的風格、京味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文章以時間爲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爲緯線結構全文。作者先介紹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充分準備。緊接着,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最後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情趣盎然,學生喜聞樂見。全文內容安排有序,脈絡清晰,銜接緊密,詳略得當,推進自然。語言表達樸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裏行間處處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一是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引發瞭解民風民俗的慾望,激起探究傳統文化的興趣;二是學習按一定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本課的教學難點:作者爲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採用的表達方法。

四、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臘月、初旬、展覽、蒜瓣、餃子、翡翠、雜拌兒、榛子、栗子、爆竹、風箏、逛廟會、走馬燈、零七八碎、萬象更新、張燈結綵”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五、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本課的教學難點:作者爲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採用的表達方法。

六、作者作品介紹

老舍 (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範畢業後,曾任北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1929年回國,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種文字,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抗戰爆發後,他在周恩來的直接關懷和幫助下,從事抗戰文學活動。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回國後,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文聯副主席、全國作協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市文聯主席等職。他創作勤奮,解放後寫了20個劇本,被譽爲文藝隊伍中的勞動模範。1966年去世,終年67歲。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老張的哲學》《二馬》;劇本《龍鬚溝》《茶館》等。

七、課文主要內容

北京的春節在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爲過年做着各種準備。從除夕到元宵節這段時間,人們的各種活動豐富多彩,隆重熱鬧。一直到正月十九,春節才結束。

八、課文中心(作者寫作目的)

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之情。

九、分段,段意

第一段(1—6):北京的春節在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爲過年做準備。

第二段(7):除夕這天真熱鬧。

第三段(8—10):正月初一到十五這段時間裏,人們的各色活動豐富多彩。

第四段(11、12): 元宵節處處張燈結綵,人們觀燈會、放鞭炮、吃元宵。

第五段(13):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人們又投入了新一年的生活和工作。

十、字詞彙總(字音、字形、詞語)

1、生字(包括認讀和要寫的)

初旬(xún)   熬(áo)夜   蒜(suàn)瓣   米醋(cù)

餃(jiǎo)子  翡(fěi)翠  雜拌(bàn)兒   榛(zhēn)子

慄(lì)子   風箏(zhēnɡ)   鞭(biān)炮   麥(mài)芽糖

寺(sì)院   逛(ɡuànɡ)廟會

2、生字組成的拓展詞語(常用的)

上旬   年過六旬  煎熬  熬粥  拌嘴

古箏   鞭子 小麥   寺廟   逛街

3、詞語盤點(與上面1相同的沒有打上)

臘月   展覽  爆竹  預備  彩排  截然

彩繪  走馬燈  零七八碎 萬象更新  張燈結綵

4、補充詞語(自己認爲還有必要補充的)

臘八粥(zhōu)  膠棗  蜜餞(jiàn)   摻(chān)和

又甜又黏(nián)  通宵(xiāo)  萬不得已  小販(fàn)

毛驢(lǘ)   嫺(xián)熟  各形各色   水滸(hǔ)傳  末廟

5、形近字

旬(   )  鞭(   )  熬(   )  醋(   )  餃(   )

甸(   )  靴(   )  敖(   )  酷(   )  膠(   )

遨(   )         絞(   )

慄(   ) 拌(   )  箏(   )

粟(   ) 伴(   )  掙(   )

6、含多音字的句子

(1)這是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乾果與蜜餞摻和(huo)成的。

(2)店鋪(pù)多數正(zhēnɡ)月初一到初五關門,到正(zhēnɡ)月初六纔開張。

(3)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jiàn)斷,鞭炮聲日夜不絕。

(4)鋪(pù)戶都上着板子,門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5)正月十五,處處張 燈結(jié)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

(6)北京雖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農村一齊過年,而且過得分(fèn)外熱鬧。

7、多音字拓展

huo摻和 攪和  暖和

hé 和藹 和氣  和好

hè一唱一和

huó和麪

huò和稀泥pù 店鋪  鋪戶

pū 鋪路

zhēnɡ正月

zhènɡ正常 正在jiàn 間隔  間斷

jiān 時間  中間

Jié結構 結束

Jiē結實

Jie巴結Fèn分外 安分守己

Fēn分數 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