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最新青島版二年級數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模板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最新青島版二年級數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模板,歡迎大家分享。

最新青島版二年級數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模板

最新青島版二年級數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模板1

【學習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

2、會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3、在建立1米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以及估算物體長度的意識。

4、透過測量、觀察、比較等學習活動,感知1米的實際長度,形成1米的長度觀念,體驗觀察、比較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5、培養學生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感受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測量長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

教學難點: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和知道1米=100釐米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匯入。

師: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測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嗎?誰來說一說,你的身高是多少?(學生交流自己的身高)

大家在交流的時候都用到了一個字“米”。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米(板書課題)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設計意圖]讓學生透過親自測量初步感知“米”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來自於生活。

二、探究體驗。

1、估計1米的實際長度。

師:老師的身高是1米58釐米,你能估計一下,從地面到老師身上的哪兒大約是1米高呢?(學生根據已有經驗進行估計)。

再估計一下,從地面到你身體的哪個部位大約是1米呢,(並貼上標籤),再說說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還是不到1米?

師:大家都想估計,那我們來做個遊戲好嗎?請兩個同學把這卷綢帶慢慢的拉開,其他同學認真觀察拉開的'綢帶,如果你覺得拉開的綢帶的長夠1米了,就立即喊“停”(學生活動)。

啓發:指着拉開的綢帶,這正好是1米嗎?怎樣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長呢?(可以用尺量)那請小朋友用你們的尺量一下。(得出用釐米尺量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確的結果。

這樣測量你感覺怎麼樣?(很麻煩)

師:看來同學們如果用自己的尺子來量很麻煩。那誰有更好的辦法呢?(做一把更長的尺子)大家真聰明,能想出這麼多的好辦法。老師這裏有一個好寶貝,用它很快就能量出綢帶的長,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設計意圖]從估測老師的身高入手,學生肯定興趣很高,在此過程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長,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估測意識,也爲建立1米的長度單位打下了基礎。

2、認識米尺。

出示米尺。

(1)談話: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用它來量比較長的物體就容易多了。

(出示米尺圖)這就是米尺的縮小圖,請大家拿出你們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數字不同,刻度線不同)

(2)請一位學生拿自己的尺子來量一量老師的米尺上從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長?(10釐米)

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刻度就是100釐米就是1米。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米=100釐米。

[設計意圖]透過觀察、對比、思考學生自主發現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

3、用米尺量。

(1)談話:怎樣用米尺量出剛纔綢帶的長度是不是1米呢?誰來試一試?指名量出1米的綢帶。你是怎麼量的。

小結:量物體的時候,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用捲尺或米尺的0刻度對齊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課件演示)

(2)提問:王老師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高,誰來幫老師量一量。(學生測量後,在1米的位置貼上標籤。)

(3)同學們想不想知道你們剛纔在自己身上估計的1米

對不對?同桌合作量一量,並把標籤帖正確了。並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長?再說說你的身高比1米多還是少?多幾釐米?

(4)談話:同學們現在知道1米有多長了嗎?請小朋友張開雙手,先估計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長還是短。再量一量。

交流。問:你能用雙手比劃出1米大約有多長嗎?

(學生用手比劃1米的實際長度)

(5)談話:請小朋友在教室裏找一找,你的身邊

哪些物體長約是1米。(量一量)

(6)量哪些物體的長要用米做單位?

[設計意圖]透過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實踐活動,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長,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並學會測量長度的方法。

三、方法應用。

1、提問:你能估計出1米長的隊伍大約能有幾人嗎?(學生可能想到,豎着排大約有5人,橫着牌大約有3人。

提問:想一想,同樣是1米長的隊伍,爲什麼有的大約有5人,有的大約有3人呢?

2、小組活動。

要求:估計一下,用我們平時的步子走1米長的路大約要走幾步?(請幾個同學上來走一走)

提問:同樣走1米,爲什麼走的步數不一樣?

談話:同學們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約要幾步嗎?

小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離。每個同學都來走一走。

小組活動。組織交流。

3、小朋友現在已經知道1米的大概長度,老師站在這裏,誰能上來找個位置,使你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正好是1米?能再找個離老師1米的位置嗎?還能找到這樣的位置嗎?

學生紛紛站在老師的身邊,最後成一個半徑是米的圓。

[設計意圖]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體驗觀察、比較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並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梳理知識,總結昇華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們有哪些收穫?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絡,整理學習思路,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

最新青島版二年級數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模板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透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釐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透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釐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工具:

刻度尺,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和老師比,誰高?誰矮?(老師高,同學們矮)

師:高多少?矮多少?比劃一下。你能知道具體高多少,矮多少嗎?

“高多少”,“矮多少”其實是在比較人體的長度,這就要使用長度單位。板書課題——長度單位。

二、探究新知。

(一)統一長度單位。

當古代的人們沒有發明長度單位的時候,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圖)觀察這些圖,你瞭解到了哪些資訊?

引導學生說:古人用張開的手臂丈量石頭的寬度,以一拃或腳長爲標準量物體的長度。

你覺得他們的這些方法怎麼樣?(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攜帶着幾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都能測量物體的長度,幾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這樣的方法來測量物體。現在我們就用一拃作單位,量一量桌子的長度。(師生共同測量課桌的長)

交流彙報:課桌的長是幾拃?學生彙報:4拃、5拃半、5拃等等。

教師提出疑問:我量了只有3拃。我們量的都是同樣的課桌,爲什麼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讓學生充分發表看法,使他們逐步明白:每個人一拃的長度不同,進行測量後,量的結果也不同。

追問:要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你有什麼好的方法?

學生:用相同的標準進行測量。

教師小結:因爲測量選用不同的標準,它們的長度單位不同,所以測量的結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這就需要統一長度單位,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

(二)整體感知,認識釐米。

1、教學例

2、觀察尺子,認識刻度。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較一下,觀察它們有什麼相同點呢?(學生可能回答:都有豎線、還有數字)

這些豎線有的長有的短,我們把它叫做刻度線。每一個數字都對着一條比較長的刻度線,第一個數字是0,我們就把這條刻度線叫做刻度0。後面的呢?(刻度1……)讓我們來讀一下這些刻度。

尺子上有這樣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學的尺子上是“釐米”兩個字,其實cm就表示釐米的意思。“釐米”是一個統一的長度單位。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一般用“釐米”作單位。

3、認識1釐米。

教師指出:這個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線一樣,表示從這裏開始。從刻度0到刻度1的長度就是1釐米。

尺子上還有哪一段的長度也是1釐米呢?誰上來指指看?

教師邊講解邊示範(加手勢):從刻度2到刻度3之間這一大格的長度是1釐米,從刻度3到刻度4之間這一大格的長度也是1釐米,從刻度4到刻度5呢?我們發現了什麼?(每一個大格的長度都是1釐米。)因爲每個大格的長度都一樣,所以我們在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時纔有了統一的標準。

同學們你們覺得1釐米的長度怎麼樣啊?(很短)是呀,1釐米確實很短。

追問: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釐米呢?(讓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呈現食指的寬度、田字格的寬度、圖釘的長度。

用1釐米來說一句話:我們的食指寬大約是1釐米。你也能用1釐米說一句話嗎?

學生積極發言。

4、認識幾釐米。

師:剛纔同學們認識了1釐米,那現在老師要增加難度了,看從0到3的長度是幾釐米,從0到7呢?

學生自主學習。

5、教學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條,用手比劃下它的長度,說說它可能是幾釐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彙報交流。

教師邊講解邊示範:把尺的刻度0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着幾,紙條的長度就是幾釐米。提醒學生注意在測量時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測量的物體邊上,沿着物體的直邊來量,量時要按緊尺子。

6、實踐應用。拿起數學書,找到封面上比較短的那條邊,估計這條短邊大約有多長?再量一量,看你估計得是否準確。再量一量數學書長邊的長。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

讓學生看刻度尺,說出鉛筆的長度,再說說是怎麼想的。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先估一估大約幾釐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2題。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說出手掌的寬和一拃的長大約是幾釐米。

說明:接近8釐米的,我們說它大約是8釐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釐米?測量從腳尖到腳尖的距離。

課後小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測量物體的長度必須用統一的長度單位,還認識了1釐米的長度,並會用手上的尺子測量身邊物體的長度。

課後習題: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來量。

2、圖釘的長大約是()。

3、曲別針的長是3()。

4、1米=()釐米。

5、操場跑道長400()。

二、小小畫家。

1、畫一條長3釐米的線段。

2、畫一條長5釐米的線段。

3、先畫一條5釐米長的線段,再畫一條比它短4釐米的線段。

最新青島版二年級數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和實際測量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單位。

2、知道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並能進行長度間的簡單換算

3、經歷實際測量過程,體會體會長度單位在實際測量中的應用,感受數學和生活的聯繫,產生對身邊事物長度的關注,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毫米、分米長度概念的建立。

教學難點:

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和估測。

教學準備:

直尺、1角硬幣、一元硬幣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師:甜甜做了一個美妙的夢,我們觀察一下甜甜的夢境吧。

師:大家看,他夢見誰了?

師:齊天大聖在向小朋友們展示他的金箍棒呢!變小……小……變成1分米長了!可以放在甜甜的手心裏了。還能變得更小呢,小……小……變成5毫米長了,放在了齊天大聖的耳朵裏了。

師:我相信很多同學都發現了數學資訊,那麼誰能來說一說你發現了哪些數學資訊?

預設:

生:5毫米有多長?

生:1分米有多長?

師:想要知道5毫米有多長,那我們只要知道1毫米有多長就可以了,所以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兩位新朋友——分米和毫米。板書課題:毫米和分米的認識。

生:齊天大聖孫悟空。

二、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一)認識毫米

師:孫悟空能把5毫米的金箍棒放進耳朵裏,說明了什麼?(毫米很小)

師:那1毫米有多長呢?你來猜一猜。(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師總結:尺子上1釐米中間有10個小格,每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毫米用mm表示。

板書:1釐米=10毫米

師:那你們現在知道1毫米到底有多長了嗎?能不能用手比一下?你有什麼感覺?

根據學生回答適時點撥:毫米很小,所以孫悟空能把5毫米長的金箍棒放在耳朵裏。

師:同學們想一想或觀察一下週圍的物體,哪些物體的長度(厚、高、寬)約是1毫米呢?

(二)認識分米

師:孫悟空把金箍棒變成了1分米放到了甜甜的手心裏,透過圖片,你能猜一猜1分米有多長嗎?(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總結:在進行測量活動時,我發現我的手長約10釐米,一支粉筆長約10釐米,刻度尺上10釐米的這一段長度還可以說成是1分米。

板書:分米可以用dm表示;1分米=10釐米

師:透過剛纔的學習老師發現同學們會思考、會學習,老師這裏有兩個問題,如果你能透過自己的努力思考解答,那你就跟分米成爲了好朋友。

(1)分米跟釐米是什麼關係呢?

(2)分米跟米又是什麼關係呢?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的分米,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用到了分米?或者你在哪裏見過分米?

師:我們學過的測量物體長度的單位有什麼?

小結:像米、分米、釐米、毫米、這樣的單位都叫做長度單位。

三、合作交流、探求新知師

今天大家表現這麼好,相信在用這些長度單位時,大家也能表現的更好,老師對你們有信心,你們對自己有沒有信心呢?

出示題目:

(一)1米=( )分米38米+54米=( )米

1米-6分米=( )分米70毫米=( )釐米8分米=( )釐米

(二)在( )裏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小明身高138( ),他的大拇指寬約( ),手腕一圈長約12( )

2、小兔子身長4( ),尾巴長約7( )。

3、一隻七星瓢蟲的長度大約是5( )。

四、交流收穫,總結提升

師:學到這裏大家有什麼收穫呢?

師:拿出1張白紙,誰能量出這張白紙的厚度?(生量後發現不到1毫米。)

師:其實有比毫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同樣還有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課後請同學們找一找,今天的這節課就上到這,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