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篇1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的內容。這一內容主要涉及到的知識點有:兩頭植、兩頭都不植、封閉情況下的植樹問題(一頭植和一頭不植)這三種情況。我選取的是第一課時兩端種植,怎樣才能讓學生即能學會,還要學的輕鬆呢,我反覆研讀教材,兩端其側重點是: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模型思想,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我這節課重點教學兩端都栽的植樹問題,主要目標是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從簡單入手,奇妙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一、透過自主探索的活動,滲透“以小見大”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整節課設計基於我班學生實際情況,課前創設情境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風景,同時引導學生明確要學習的內容,緊接着引出例題,探討植樹問題,同時改小數據,將長度改成20米。目的在於,讓學生在開放的情景中,突現知識的起點,從而用一一對應的思想方法讓學生理解段數+1,建立起深刻、整體的表象,提煉出植樹問題解題的方法。可引導透過“以小見大”數形結合來找規律加以驗證,讓學生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與交流等活動。然後以例題展開,讓學生動腦、動手反覆驗證,最終總結出:段數+1=棵數。這節課的設計依據了認知規律:透過例題感知間隔,以例題爲載體突破教學重點難點,以生活中植樹問題的應用爲探討對象,瞭解植樹問題實質,多角度應用拓展。從而不失時機給學生滲透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爲將來的後續學習積累更豐富實用的思想經驗。

二、關注植樹問題模型的拓展和應用,反映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植樹問題”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線,這條路線的總長度被“樹”平均分成若干間隔,由於路線不同、植樹要求不同,路線被分成的間隔數和植樹棵數之間的關係就不同。現時生活中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如安裝路燈、設立公交車站等等。讓學生從中悟出植樹問題的模型它源於現實,又高於生活。所以,在現實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價值。在學生已經自主地尋找到植樹中前兩種的規律後,我適時的提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植樹的情況呢?透過學生的舉例,讓他們進一步體會,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不同事件都含有與植樹問題相同的數量關係,它們都可以利用植樹問題的模型來解決它,感悟數學建模的重要意義。整節課,大多數學生的思維表現的很活躍。

三、本節課的不足:

1、把學生對於段數+1應做更多的探究,部分學生並沒有理解這個知識點,只會運用,應再多加討論,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原因。

2、一堂課上下來,覺得還是對學生扶的很牢,沒有完全放開,以至課堂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期待日後調整改進。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雖然這節課我很盡心盡力,但也留下了很多遺憾,新的教法的一種大膽的嘗試過程,總在摸索中不斷完善。在準備這節課時我參考了很多資料,學習了很多方法,爲的是讓這節課的遺憾能少一些。我把握每一個細節,問題及時解決,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使得數學學習的思想方法得到深度的滲透。

五年級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篇2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數學廣角的內容,安排“植樹問題”的目的在於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思想。

教材將植樹問題分爲幾個層次:兩端都栽、兩端不栽、環形情況以及方陣問題等。其側重點是: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本課的教學,並非只是讓學生會熟練解決與植樹問題相類似的實際問題,而是把解決植樹問題作爲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一個學習支點。藉助內容的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一定的思維能力。

兩端都栽的植樹問題,主要目標是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思想,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爲我執教的這節課整體是成功的。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課前創設情境使學生明確要學習的內容,緊接着引出例題探討植樹問題,使學生明白:路長、間隔長度、間隔數、棵樹的含義。然後讓學生猜想種的棵樹,透過畫圖驗證的方法使學生體會到100這個數字在這道題中顯得數字有些大,將長度改成20米、25米,再次進行畫圖驗證。目的在於,讓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中,用一一對應的思想方法讓學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體的表象,提煉出植樹問題解題的方法。在這裏改小數據,有利於學生的思考,主要照顧後20℅的學生。然後以例題展開,讓學生動腦、動手反覆驗證,最終總結出:間隔數+1=棵數。整節課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淺顯易懂,始終圍繞重點內容進行難點的突破。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爲這節課有以下幾點做得不夠好,有待改進:

這節課的練習設計不夠精,因爲希望把儘可能多的題型呈現給學生,所以沒有把握好教學時間。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把握好教學的度,相信學生的能力,合理取捨教學內容。

我感覺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師生間的溝通交流上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有時過高的估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理解能力,造成站位過高的局面。今後的教學中要全面、深入的瞭解學生,充分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對學生的評價語太單一,我覺得我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功夫,應該讓自己的評價與表情結合。

五年級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篇3

12月2日我有幸觀摩了胡圓老師執教的`《數學廣角》一課,本節課胡老師透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經歷重複問題的探究過程,利用直觀圖和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數學課堂活起來了。下面結合這節課的一些細節,談談我的一些思考。

開課伊始,教師先給同學們講了一個理髮師理髮的故事,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出同一個人扮演爸爸和兒子角色,爲後面學習重複知識埋下伏筆。接着老師組織了搶椅子的遊戲,又透過石頭剪刀布活動選出參加搶椅子游戲的選手,此時,教師提出了問題:參加活動的人一共多少人?請參加活動的人站起來!教室有6名學生站起來了,教師又提出了疑問:“不對呀,參加剪刀石頭布的是4個人,參加搶椅子游戲的是3個人,4+3=7。應該是7個人啊!”事實和老師的推理髮生了碰撞,學生陷入了思考,矛盾中急需老師的點撥。而老師並未馬上揭曉原因,而是拿出了兩個呼啦圈,讓參加剪刀石頭布的4名學生先鑽入1號圈中,讓參加搶椅子的3名同學再鑽入2號圈中,在這個過程中,全體學生髮現劉陽同學開始鑽入1號圈又鑽入2號圈,他既參加了剪刀石頭布活動,又參加了搶椅子游戲。老師又提出問題:“那怎麼樣讓劉陽既在1號圈又在2號圈?”學生提出將兩個圈重合一部分,劉陽就站在重合的這部分,劉陽的身份是雙重的,此時學生對於剛纔遇到的矛盾衝突已經有了理性的解釋。接着老師又將兩個重合一部分的圈畫到黑板上,形成了集合圈,並讓6名參加遊戲的學生上臺在合適的位置貼上自己的名片。學生將劉陽的兩張名片重合在一起貼在兩個圈相交的部分。此時老師引入了重複現象,學生對重複現象有了清晰的認識了。從呼啦圈過度到黑板上的集合圈,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正符合小學的思維特點。教師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正是學生在頭腦中進行建模的過程,課堂上教師組織的遊戲活動正是知識的直觀依託。

老師在引入概念後,馬上在課件上出示了一些集合圈,讓學生判斷哪些是重複現象,哪些不是重複現象,對新知進行了鞏固。學生對重複現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課堂練習內容有利於學生利用重複現象和集合思想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透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新知。

本節課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環環相扣的教學流程,大膽創新的教學理念,循循善誘的教師引導,新穎活潑的教學形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能夠認真研讀教材,設計出更好的教學方案,並能將其靈活運用於自己的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