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鳥島》教學反思(15篇)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鳥島》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鳥島》教學反思(15篇)

《鳥島》教學反思1

《鳥島》主要寫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兒活動的情景,字裏行間流露了對鳥島的喜愛,對學生初步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全文敘述條理清楚,語句流暢,文字優美,很適合朗讀。根據課文的特點。我以朗誦作爲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主線,還利用上了多媒體,讓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詞語,走進文字,自己體會朗讀課文,再透過自己感悟欣賞鳥島環境美,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應加入到愛鳥、護鳥的行列中去。

1。層層遞進,由淺入深進行教學。

孩子們總不能一下就領略句子的意思,把句子讀優美,所以根據這些特點,我在進行朗讀教學時,我先讓孩子初讀,再引導之後讀,接而再進行深入引導並指導朗讀。一般在進行多次引導之後,孩子們的朗讀就比較到位了。如第二段的第一句,先請人範讀,再指導讀“一羣一羣”,再放入句子讀,再引導理解“陸續”,最後再指導讀。有層次地進行教學,孩子們就理解的比較容易,讀起來也會有感覺。

2。拓展訓練,激發孩子想象力。

文章的第三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落,裏面有許多的好詞好句可以供孩子們積累和掌握,爲寫話打底子。因此,我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些想象題目:猜猜六月的鳥島鳥兒們會幹什麼?先一幅一幅圖出示,便於孩子們認真看,再放在一起,進行說話訓練。我感覺大部分孩子都會說的,而且也說得很美。第二個說話訓練是模仿“一個挨着一個”進行說話。這個是比較簡單的,孩子們都會說。

3。利用多媒體,深入理解課文。

有了多媒體,語文課就可以上得更精彩了。理解“陸續“這個詞語,我運用課件演示,感覺效果不錯。鳥島離我們很遠,我們不可能去參觀鳥島,這時給孩子們看一些圖片,就可以引領孩子們認識和走進鳥島,對文章的學習就感到不陌生了。

上面這三個地方是我這堂課自我感覺比較滿意的,當然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

1。語言過於囉嗦。也許是平常上課不注意,總是擔心他們不懂,稍不留神就反反覆覆地嘮叨起來,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時刻提醒自己學會言簡意賅,不要反覆說。

2。學生的主體性表現的不強。課堂是孩子們的天下,老師應該起到引導作用。上完課後,我感覺當學生回答不出時,我不應該代替學生回答,這樣就等於搶了他們的權力。我應該學會去引導他們,用施老師的話說“他們不會想到哪去的!”所以,不用怕!

3。過渡不夠自然和優美。過渡就像是一座橋,橋搭的不好,就不能順利連接兩端。我的過渡語比較單一,直來直去,缺少美感,有時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直接說“讀第幾段”,沒有趣味性。這個方面真得好好學習啊!

這篇文章上下來,感受最深的是:好課還得多磨!關鍵是別人的意見很重要,平常自己上課很難發現自己的缺點,在人家面前就一覽無遺了!

《鳥島》教學反思2

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樂學的效果最佳,樂學是治學的最高境界。而創建民主、和諧的課堂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我們的教育生動活潑。 因此在教學《鳥島》一課時,我根據兒童愛玩的特點,創設了小導遊帶團去鳥島旅遊的情境來貫穿整堂課的始終,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因此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非常高漲,連學困生張惠敏、於新蒲、瞿陳雨也高舉小手,躍躍欲試。

我們知道,課文內容的拓展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本課我設計的延伸內容吸引了學生極大的興趣:鳥兒是人類的朋友,早在1977年,我國就設鳥島爲自然保護區,現在,就讓我們組成一個個護鳥小隊,試着用簡短的宣傳標語來號召人們愛護我們的小鳥朋友吧!接着,我讓學生自由組合,設計宣傳標語。一段時間後,由小組長宣讀他們的標語,出乎意料,非常精彩,有的說,請愛護鳥類傷害鳥類,就是傷害人類自己。有的說,讓我們給小鳥搭窩,並在窩旁寫上:請愛護鳥類。這充分說明,只要給予學生展示的舞臺,他們的潛力是無窮的。

《鳥島》教學反思3

《鳥島》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兒活動的情景,字裏行間流露了對鳥島的喜愛,初步進行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全文敘述條理清楚,語句流暢,文字優美,很適合朗讀。教完這篇課文,我有了如下幾個方面的收穫: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本課開始時我就創設要帶領學生去旅行的情景,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接着又請小導遊介紹鳥島的地理位置,在看完大量鳥島的圖片之後,再請遊客(就是學生們)來談談所見、所思、所感,教師營造出一副真去旅行了的氛圍,於是學生就入情入境,彷彿真正做了一次心靈旅行。學生繼而發出的感慨,都是真心話、真感受,都是從心靈深處發出的聲音。不僅課的開始用旅行的方式,而且在後來的學習環節中,我的問題還是讓學生始終處於遊客的狀態,彷彿置身於鳥島,課的結束以旅行結束爲終點,我把學習課文當做到鳥島旅行貫穿於整堂課的始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我從學生的眼神裏發現學生願意、也喜歡做這樣的心靈旅行。

二、從重點問題入手,牽一髮而動全身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我在備課的時候就考慮到學生的這個心理特點,在備課時我尋找到了課文的一個重點問題——鳥島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課文中是怎樣寫鳥多的呢?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的2—4小節,邊讀邊用筆劃出你認爲寫鳥多的句子或詞語。原本我還有些擔心,不知道學生能否理解並找到寫鳥島的句子,後來我在行間巡視時發現學生遠遠超出了我的估量,他們的理解能力還是很強的。本節課我的主要設計就是圍繞這個問題,根據學生的交流來相機學習課文的內容。雖然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但是對教師的要求也就更大,要能夠認真的傾聽學生的回答,發現學生語言中的亮點,靈活地處理課堂上發生的生成。總體來說,這節課學生在這個中心問題的指引下,讀懂了課文,讀出了情感,讀出了個性。

三、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更細緻

在學生交流所找到的課文片段時,主要是抓住“一羣一羣”、“陸續”、“各種各樣”、“聚”、“鳥的世界”、“密密麻麻”等詞讓學生從中體會鳥兒的多,教師沒有過多的講解,始終用簡單的語言來“引導”着學生,讓學生的心思變得更細緻,情感更豐富。詞語教學的目的在與幫助學生理解所讀課文的內容,豐富他們的詞彙,從而提高他們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進行有效的想像說話訓練

培養學生的角色意識,對語文教學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讓學生進入角色體驗語文,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準確理解課文語言所蘊含的情感,透視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因此,在語文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進入角色,注重自身全面的體驗,對於整體推進和拓展語文能力的發展就顯得尤爲重要。平時我的課堂始終都會充滿着想象的空間,這篇課文也不例外。課文多處進行了想像說話訓練。比如:在教學時我設計了:鳥兒們飛來這裏,看到鳥島春天的景象,它們一邊飛一邊會說些什麼?平時什麼時候會讓你感覺到熱鬧?六月的鳥島成了鳥兒的世界。你看,鳥兒的姿態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 “密密麻麻、一個挨着一個”是什麼樣的感覺?這麼多遊客來到鳥島,你又什麼要提醒他們的呢?你現在就是一名小遊客,你會怎樣玩?這些想象說話的練習,既讓學生學習在語言環境中正確使用這些重點詞語,又幫助他們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瞭解,更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想象能力。

《鳥島》教學反思4

《鳥島》這篇課文寫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類活動的情形。文章條理清楚,語句流暢,文字優美。我覺得讓學生在感受美,欣賞美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會是一種愉悅的享受。於是,我就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製作了課件。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感悟後欣賞,欣賞後再朗讀體會。

學第三自然段時,我也是先讓學生自己讀,看看有幾句話,每句話說了什麼。然後逐句讀,抓關鍵詞句,欣賞圖片,還在此過程中進行了句式訓練。第一句“六月是鳥島最熱鬧的時候。”我引導學生加上“最”和去掉“最”讀,體會鳥島的熱鬧,用“最”說句子。抓住“各種各樣”、“聚”、“鳥的世界”體會出鳥的數量多、種類多。然後又出示了幾幅羣鳥活動的情景圖,引導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說話。孩子們在小組活動中中,大膽想象,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讓我吃驚的是,他們的想象非常豐富,他們的表達流暢且細膩。一個組彙報,其它組補充,讓整個課堂活了起來。第二句我引導學生抓住“密密麻麻”、“一個挨着一個”感受鳥窩的多。第三句我引導學生抓住“窩裏窩外”、“到處”體會鳥蛋多,透過“玉白色”、“青綠色”體會鳥蛋不僅僅多,而且色彩美。每一句都是抓住關鍵詞語體會完畢後欣賞圖片。從學生一聲聲“哇塞”中我感覺到了他們的驚奇,他們的興奮。有了這種如臨其境的感受後再讓學生在小組裏賽讀,然後各組推薦閱讀小能手在班裏讀。學生各個都讀得很投入,完全融入了課文所描述的境界中,與作者構成了情感上的共鳴。

整篇課文學完後,我又讓學生欣賞了一段鳥島上羣鳥活動場面的動畫,朗讀了一遍課文。能夠看出,學生已經完全理解了課文資料,完全被鳥島的美陶醉了。

《鳥島》教學反思5

《鳥島》主要寫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兒活動的情景,字裏行間流露了對鳥島的喜愛,初步進行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全文敘述條理清楚,語句流暢,文字優美,很適合朗讀。根據課文的特點。我以朗誦作爲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主線,充分發揮以讀代講的功能,創造性地把讀和述、演、問、思、寫等方式聚合交*。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爲學生自讀自得、以讀代答、以讀帶練的主體建構活動。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透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瞭解我國青海湖西部有一個鳥島,初步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從而愛鳥護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在喜愛鳥島的感情基礎上產生進一步探索大自然奧祕的濃厚興趣。

這一教學目標的確定,體現了在語文素質教育中,課堂教學着眼於功能性目標,即把原來着眼於雙基目標同時重視素質目標的教學,轉變爲着眼於素質目標,同時儘可能實現雙基目標的教學。

一、給學生創設願讀、樂讀、會讀的閱讀情境。

鳥兒對於小學生來說,是很熟悉,因爲在生活中司空見慣,但對於有千千萬萬只鳥的鳥島來說,卻是很陌生的。因此教學中,我以“讀”爲主軸,激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努力爲學生創設一個願讀的情境。

學習語文情感是基礎,如何使這種情感和朗讀統一起來呢?在教學第二自然時,掛圖呈現鳥島優美神奇的畫面,教師則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使學生的想象形成一個“情緒場”。此時,教師再引讀,學生的情感則油然而生。這時的學生不僅願讀、愛讀,而且能夠從讀中感受、體悟春天鳥島美麗而神奇的景色,達到“可以意會的不言傳”的教學目標。

二、透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促進學生新知識的內化。

對於學生來說,生活經驗不豐富,生活體驗更不全面。在教學中,往往遇到的重、難點不易解決。學生透過聽覺、觸覺、視覺等感官的協調作用,纔能有效地促進心理內化,才能更準確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內化學生自己的知識儲備,如我在教學第三自然段,出示了夏天鳥島熱鬧的情景。精美畫面,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和討論的慾望,而且使學生對鳥島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學生反覆朗讀重點句,讓學生在讀讀、議議中進一步體會夏天鳥島熱鬧的特點。從而把這些來鳥島的資訊轉化爲自己內在知識儲備的部分。

三、讓學生領略語言文字的精妙。

我們祖國的語言,是世界上最豐富、表達最完整、最準確、最活潑的語言之一。學習語文,就是要讓學生體味祖國語言文字的精妙,獲取無窮的樂趣。

《鳥島》這篇課文,用詞精妙。如:“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鳥窩一個挨着一個。窩裏窩外,到處是玉白色的、青綠的鳥蛋。”學生透過看看想想,讀讀議議,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真正感受到了語言的鮮明性、生動性、形象性、體會到隱含在文章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

四、突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所謂“人文性”,其思想的內涵就是強調以人爲主體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質、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種創造和發展的可能性。根據這一思想,本課的設計,我以學生自由健康的發展爲出發點,重視學生情感趨向、情感需要和個性的鑄造。教學課文第三小節,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細細地讀,同時鼓勵他

《鳥島》教學反思6

最近大家都在研究如何提高效率。如何用好課堂的40分鐘,讓孩子在課堂上既學習好我們的母語——漢語,感受到漢語言的魅力;又紮實地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和發展學生的思維,是我們年級組一直在探討的問題。於是我們3人同上一課《鳥島》。

備課時,我們就一直思考,第一課時應該怎樣上好才能做到提高效率。因爲孩子有了回家預習的要求,所以課堂上,初讀課文讓學生讀通、讀順課文以後,我們就進入精講課文的環節。學生在對課文最高的興趣點上精講訓練,我們想是行之有效的,也是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的。整個課堂上我們引導孩子抓住關鍵詞句,感受鳥島的鳥多,並讀出自己的感受來。在學生找出體現鳥多的一些詞語後,一方面我們還設計了一些詞語、句式的比較,比較中引導學生將舊知聯繫新知,不斷體會、感悟。另一方面,我們讓學生看圖片、錄像,這些直觀的媒體資料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指導讀好課文。整堂課上,孩子一直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思維得到了發展,語言表達也得到了訓練。課堂上我們還留給學生寫的時間,讓學生手腦並用,和諧發展。在提高效率方面的嘗試我想我們是成功的。

上課的思路我和其他兩位老師大致一樣。不過可能因爲教學經驗不足,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點”、“撥”力度不夠,還顯得不夠老練。我會繼續努力,不斷磨練自己,讓學生在自己的課堂上能真正有所得。

《鳥島》教學反思7

我在教學《鳥島》一文時,有這樣一個環節:

師:(教師作記者,採訪作遊客的小朋友)在島上,你看到了什麼呢?

生: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鳥兒,他們有的展翅飛翔,有的引吭高歌,有的在湖中嬉戲,有的在給鳥寶寶餵食物……

生:我看到了好多好多鳥窩,密密麻麻的,一個挨着一個。

生:我看到樹上、地上到處都是鳥蛋。

生:鳥窩裏有很多鳥蛋,窩外的地上也有許多鳥蛋。

生:鳥窩裏有幼鳥,它們還不會飛。

……

師:多麼有趣的小鳥,多麼可愛的鳥蛋,我們回去的時候,捉幾隻小鳥,拿幾個鳥蛋留個紀念,好嗎?

生:好!(小部分)

生:不行!不行!(稍停一會兒,大部分學生醒悟過來,發表意見)

師:爲什麼?

生:鳥媽媽找不到小鳥,會着急的!

生:小鳥離開了媽媽,它會哭的,多可憐啊!

生:鳥蛋裏也有小鳥啊!

生:雖然小鳥不會說話,但是它和我們一樣,也是有生命的呀!

生:我們應該愛護鳥類,因爲鳥是人類的朋友。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看來,大家都是愛鳥護鳥的小衛士。

……

反思:

課堂是素質教學的主陣地。我們的教書除了教給知識還需要育人。《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不應把它當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務。”因而,在閱讀教學中,應抓住教育契機,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學。在上述教學片段中,教師並沒有作蒼白空洞的說教,而是故意誤導,引起學生的辯論,引起對愛鳥護鳥的思考。這樣組織教學,揭示出語文教學中“文道結合”教學規律的重要性。不足之處是由於時間關係,思想教育仍停留在較淺的層次,應該請學生說說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真正做到愛鳥護鳥,相信效果會更好。

《鳥島》教學反思8

鳥島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課文,針對我的研究主題:抓關鍵詞,品讀感悟。我在教學中注重抓重點字詞,指導學生在品讀中體會鳥多,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我在本課的教學中

一、引領學生品味具體詞句,在讀中品,品中悟,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閱讀教學以讀爲本,張田若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這就是說,只有引導學生抓重點字詞句,把課文讀準確,讀流暢,才能充分體驗到文字所表達的內涵,也就是有“披文入情”而“情動而辭發”。在讀書過程中,我將朗讀和理解詞句於一體。透過看圖演示、動作演示等方法理解詞義。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體會鳥島上鳥的多。如在教學中,透過換詞法理解了“挨”就是靠意思,透過畫簡筆畫、學生做用手勢做鳥窩理解“密密麻麻”的意思,從而感受到了鳥窩的多,透過看動畫、創設情境理解了“一羣一羣、陸續”兩個詞。讓學生在琅琅的讀書聲中,品詞品句,體味文字的景色之佳,情感之濃,文字之美。

二、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語文課就得要有語文味,既要有人文也別丟了工具性。在本課中,語言訓練寓於讀之中,說之中,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實實在在的語言訓練。這之中,有字詞、句式的訓練,有動情地讀,有深情地說。在文中“成了鳥的世界”後面接上“有的 ,有的,還有的”這個句式讓學生填空。我抓住了文字中的空白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感悟鳥島上鳥多的情景,既訓練了句式,鍛鍊了語言,又激發了學

生的思維。這個句式我沒有孤立於文字而單獨出示,而是將它放在文字的特定的語言環境當中,讓學生融合着文字的主流價值和意蘊自由地展開想象。

三、讓學生真正地成爲學習的主人,自悟自得。

在識字教學中,我讓學生自主記憶字形。如在教學“密”字時,我請學生自主記憶字形,他們用換部件的方法,知道“密”與“蜜”的區別 在閱讀教學中,我注意尊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自讀自悟,以“你讀懂了什麼?”、“哪些地方寫了鳥多”這一問題拋下去,讓學生在自由、形式各異的朗讀活動中讀讀、評評、議議、再讀讀,充分感受鳥島的鳥多。如讀後有的說:鳥島上的鳥真多,有的說:是鳥窩真多,還有的說:鳥蛋多。我又讓學生連起來說:鳥島上鳥多,因此鳥窩也多,下的蛋自然就多。爲什麼會有那麼多鳥呢?學生有的說,那裏適合鳥生長,有的說那裏有很多鳥愛吃的食物,還有的說那裏沒有鳥的天敵。還有的說,那裏沒有人抓鳥。最後老師總結,鳥島是鳥的天堂,那裏的人們都知道愛護鳥,鳥是人類的朋友。這樣較好地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自主發展的主體教育的思想,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地發揮和培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成爲學習的主人,促進了學生的主動發展。

但是我很遺憾自己的評價性語言還不夠豐富,語言應變能力不夠靈活,教育機智有待提高。

其二、課堂是素質教學的主陣地。我們的教書除了教給知識還需要育人。《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

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不應把它當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務。”而我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仍停留在較淺的層次,應該請學生說說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真正做到愛鳥護鳥,相信效果會更好

《鳥島》教學反思9

竇桂梅老師指出:語文課堂永遠要爲學生的生命發展而奠基。提以不管低年級還是高年級,語文課都要立足於學生的發展。鳥島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課文,我的教學重點是抓整體感悟,抓讀中感悟,學字學詞,披文入情,指導學生在讀中體會鳥多,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一、聯繫生活切入,拉近文字與現實的距離,抓整體感悟。一上課,我就對學生說:“我們古田著名的翠屏湖內景區都有哪些小島啊?”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鳥島、蛇島和鎖島。”“鳥島上最多的是什麼?”“鳥”。一下子把學生的感知與課本拉近了。然後讓學生自讀課文,說讀懂了什麼。由於課文有拼音,學生大都能獨立閱讀。讀後有的說:鳥島上的鳥真多,有的說:是鳥窩真多,還有的說:鳥蛋多。我又讓學生連起來說:鳥島上鳥多,因此鳥窩也多,下的蛋自然就多。爲什麼會有那麼多鳥呢?學生有的說,那裏適合鳥生長,有的說那裏有很多鳥愛吃的食物,還有的說那裏沒有鳥的天敵。還有的說,那裏沒有人抓鳥。最後老師總結,鳥島是鳥的天堂,那裏的人們都知道愛護鳥,鳥是人類的朋友。

二、讀準確讀流暢,讀懂課文涵蓋內容,抓披文入情。閱讀教學要以讀爲本,張田若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這就是說,只有引導學生抓重點字詞句,把課文讀準確,讀流暢,才能充分體驗到文字所表達的內涵,只有“披文入情”才能“情動而辭發”。讓學生在琅琅的讀書聲中,品詞品句,體味文字的景色之佳,情感之濃,文字之美。同時,我將朗讀和理解詞句溶於一體。透過看圖演示、動作演示等方法理解詞義。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進一步體會鳥島上鳥的多。用換詞法加深“挨”的理解,通指導看圖讀懂“密密麻麻”的意思,從中感受到了鳥窩的多,再透過想象句,加深對“陸續”的理解。學生在琅琅的讀書聲中,體味文字的景色之佳,情感之濃,文字之美。

三、展開想象的翅膀,拓展學生想象能力,抓語言訓練。語文課就得要有語文味。在本課中,我將語言訓練寓於讀之中,說之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實實在在的語言訓練。如:抓住了文字中的空白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感悟鳥島上鳥多的情景,用“有的 ,有的 ,還有的 ”句式說話。讓學生融合着文字的主流價值和意蘊自由地展開想象,既訓練了句式,鍛鍊了語言,又激發了學生的思維。

課文《鳥島》的課堂教學給了我不少啓迪和思索。“以學生爲本”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葉聖陶先生也早就提出,“學生猶如有機的種子,本身具有萌發生長的機能,只要給他以適宜的培育和護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長成佳谷、美蔬、好樹好花。”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想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成爲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懂得啓發和喚醒,保持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如何激發學習興趣顯得尤爲重要。回顧整個教學中,學生動的多,思維比較活,但讀出感情還有所欠缺,對生字的理解也欠主動,雖然當場都會讀和組詞,但有一部分同學卻沒有記住牢,規範書寫強調不夠,以至在聽寫時,有的寫不規範,有的遺忘。同時評價性語言還不夠豐富,語言應變能力也有待提高。還有一個同學,只會照寫,讓他開聲讀比登天還難,因此,我一直忍着不批評不發火,每節都而着性子提問他,啓發他一有進步就表揚,這節課他終於讀出了一點聲音,會讀準生字了。好學生是誇出來的,此話一點不假。誇一誇,滿足學生心理需要,就會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才能不讓一個差生掉隊。

《鳥島》教學反思10

《鳥島》主要寫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兒活動的情景,字裏行間流露了對鳥島的喜愛,初步進行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全文敘述條理清楚,語句流暢,文字優美,很適合朗讀。根據課文的特點。我以朗誦作爲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主線,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在體會的基礎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讀。整堂課,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透過品讀課文的重點詞句,知道鳥島的特點,感悟鳥島的景象,激發學生喜愛鳥類、喜愛鳥島、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學習生字“類”。

在課上,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給學生創設願讀、樂讀、會讀的閱讀情境

怎樣在上課一開始就讓學生較快地進入課文,進入願讀、樂讀的情境呢?於是我給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今天我們就當一回小遊客,一起踏上這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去看一看,走一走,好不好?這一情境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就順勢引導學生大聲地讀讀課文的2、3自然段,讀完後想一想,你喜歡什麼時候去鳥島?爲什麼?這時,學生帶着好奇,帶着問題讀書,讀得比較認真,交流時,說得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再如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時,伴着輕緩的背景音樂,我讓學生閉上小眼睛,聽着我的朗讀,你的眼前彷彿看見了什麼?在這種情境的渲染下,學生一下子就說到了鳥兒一羣一羣、陸續地飛來,體會到了鳥兒在鳥島上築巢安家、養育後代的溫馨。

二、注重說話訓練

課堂上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說話,說完整話、規範話,是我們每個年級語文老師都要求做到的,我也是這樣。在整堂課上,根據課文內容我設計了這樣幾個說話訓練:如,引導學生用陸續說話;再如,欣賞了鳥島上成千上萬的鳥之後,引導學生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說鳥兒們是怎樣快樂地生話的。爲了讓學生說完整、規範的話,我是分兩步走的,先讓學生把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說出來,我仔細聽,聽明白意思後,再按着學生的思路引導他把話說流利、說通順、說得更明白。事實證明,這個方法是恰當的,課堂上學生說得不錯。

三、充分利用圖片,幫助學生解難

鳥兒對於學生來說,是很熟悉的,但對於鳥兒的生活、密密麻麻的鳥窩、許許多多的鳥蛋,卻是很陌生的。於是,在設計教案時,在製作課件時,我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上網蒐集了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築巢安家、養育後代,讓學生親眼看到了成千上萬的鳥兒聚在一起的情景,看到了密密麻麻的鳥窩,看到了玉白色的、青綠色的鳥蛋,學生的體會就更深了,對鳥島的印象就更深刻,更加熱愛這美麗的大自然。

上完課後,我也發現了教學時的一些不足:如,過於拘泥於自己的教學設計。在學習鳥蛋這句話時,我是想讓學生體會鳥島的多與美,課上,多學生一下子體會出來了,但當我出示鳥蛋的圖片想讓學生體會美時,學生的想法與我預設的很不一樣,他們並不是從鳥蛋的顏色上體會美,而是覺得很奇怪、很有趣,其實學生的想法是很好的,而我沒有跳出自己的思維,反覆引導學生體會美,在這個環節上花了不少時間,以至於拖堂了,這也告訴我教學是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隨機應變。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改進。

《鳥島》教學反思11

《鳥島》一文寫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類活動的情形,課文在介紹鳥的有關知識的同時,還突出了人與鳥的朋友關係,意在讓孩子們從小懂得愛鳥、護鳥。

片斷一:

師: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鳥島,小朋友想不想去看一看鳥島是什麼樣的?

生:想!(響亮地)

師:那就讓我們去看一看書上是怎麼介紹的?

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透過朗讀,你們覺得春天的鳥島是什麼樣的?誰願意來告訴大家?

生:春天的鳥島鳥兒很多。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從“一羣一羣”看出來的,鳥兒從遠方飛來了,而且是“一羣一羣”的鳥兒,這告訴我們,來島上的鳥兒非常多。

生:老師,我認爲“一羣”說明有很多隻鳥,“一羣一羣”說明鳥兒很多很多。

師:你分析的很好,願意念一下這個詞語嗎?

生:(充滿感情地)

師:老師聽出來了,鳥兒多了,誰有本事讀得更多?

指名讀(表揚:鳥兒更多了 鳥兒可真多啊!) 齊讀

師:這麼多的鳥是一起飛來的嗎?你怎麼知道的?

生:從“陸續”知道鳥兒飛來了一羣接着又飛來了一羣。

生:老師,我還可以從“陸續”知道鳥兒來的很多,一羣鳥兒來了,另外一羣鳥兒又來了。

師:(表揚)你真會讀書!

(課件)你們看,鳥島的春天鳥兒一羣接着一羣,接連不斷地從遠方飛來,給鳥島帶來了生機,帶來了歡樂!讓我們一起用朗讀告訴大家吧!

齊讀。

……

片斷二:

師:春天,鳥兒們都到鳥島上來築巢安家,養育後代。到了六月,小島更是熱鬧非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自然段的介紹吧!看看這一自然段哪些詞語寫出了鳥兒的多。(按要求找出有關句子後,四人小組討論,說說自己找出這些句子的原因。)

生:(學生自讀,老師巡視指導)

師:說說你從哪些詞語看出鳥兒多?

生:“各種各樣、聚、鳥的世界”我覺得這些詞語寫出了鳥兒的多。

生:因爲“各種各樣”說明鳥兒種類多;“聚”、“鳥的世界”說明鳥兒的數量多。

生:“密密麻麻”、“一個挨一個”我覺得也是寫鳥兒的多。

生:(搶着說)不是寫鳥兒的多,是寫鳥窩多。

生:(辯論)鳥窩多,不就是說明鳥兒多嗎?(全班學生都說“是呀”,剛纔那個同學不好意思地笑了)

師:(表揚)好,能勇於提出不同見解,了不起,再次掌聲鼓勵!

生:“窩裏窩外,到處是玉白色的,青綠色的鳥蛋”我覺得也是寫鳥多,因爲鳥蛋多,也就是說明鳥兒多。

師:小朋友,越來越會讀書了,找得真準確。這麼多的鳥兒聚在一起,小島熱鬧非凡,它們會在這裏幹什麼呢?

(大家想象一下,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後,指名交流。)

生:有的悠閒地散步。

生:有的靜靜地孵小鳥。

生:有的展翅飛翔。

生:有的引吭高歌。

生:有的談情說愛。

生:有的嬉戲玩耍。

生:有的帶着孩子學飛行。

……

師:小朋友們,你們的想象真豐富,說得太好了!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把鳥島熱鬧的場面讀出來。讓別人也能感受到鳥兒的多,鳥島的熱鬧。

(自由練讀,男女賽讀,評議:聽了女同學的朗讀,讓老師感受到了鳥兒聚集在一起生活得是那樣的快樂,美好。聽了男同學的朗讀,讓老師感受到了鳥島是那樣的熱鬧,場面是那樣的壯觀。)

師: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再次領略一下這神奇而又熱鬧的鳥島吧!

……

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出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他們透過自己品讀理解詞語,自己體會朗讀課文,再透過自己感悟欣賞鳥島的熱鬧,這種教學正符合新課標提出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本案例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適當點撥

片段一和片段二的教學主要是詞語教學,抓住“一羣一羣”、“陸續”、“各種各樣”、“聚”、“鳥的世界”、“密密麻麻”等詞讓學生從中體會鳥兒的多,教師沒有過多的講解,始終用簡單的語言來“導”着學生。詞語教學的目的在與幫助學生理解所讀課文的內容,豐富他們的詞彙,從而提高他們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低年級的小朋友由於他們的年齡特徵和其他因素的制約,無法對課文進行深入的理解,我們教學時對淺詞進行深教,有利於低年級學生對於課文的整體把握,讓學生體會一個詞語在整個課文中的作用,去理解在具體的環境中的特殊意義。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爲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而應成爲學習的激發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的“學”上,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二、有效指導

《基礎教育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們得到充分地發展。片斷二中教師抓住有效的教育資源,設計了這樣的的問題:“這麼多的鳥兒聚在一起,小島熱鬧非凡,它們會在這裏幹什麼呢?”這一問題的設計,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個性得到張揚,情感得以激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堂上,老師能把獲取知識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課堂變爲學生的天地和樂園。學生或自由讀文,或小組合作,或展開辯論,或大膽想象,都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教師的導語如同和風細雨,潛移默化地滋潤這每個學生地心田,深入細緻地影響着學生,積極誘導着學生積極地學習。

《鳥島》教學反思12

片斷一教學第二自然段中

師:鳥兒是怎樣飛來的?

生:一羣一羣地飛。

師:還可以從哪些詞看出來?

生:陸續地飛來。

師:陸續是什麼意思?在我們生活中什麼情況就是陸續的。(教師聯繫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陸續)

生:在下課時,我們不是一下子出去的,而是一個接一個出去的。這就是陸續。

師:對,閉上眼睛,聽教師讀想象畫面來飛。

教師範讀課文,學生閉眼,想象。之後,教師請一個小組表揚鳥兒飛的樣子。(學生按先後順序,一個接一個地排着隊飛到了老師的身邊。)

教師表揚,在要求大家上位後請大家說說飛去想幹什麼?

[反思]:

一 、聯繫生活,理解詞義

二年級作爲低年級的學生,無論在認知水平,還是在詞語積累上,畢竟都在低級階段。傳統的說出詞義的方法,會給學生正確理解詞語帶來一些難度,可能會造成茶壺裏煮餃子有話倒不出的尷尬局面,同時也可能會扼殺學生理解詞義的創造性。吳老師沒有忘記生活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源泉,積極地將生活注入文字,將文字引向生活,調動學生原有的經驗積累,使文字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更加接近,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詞義。

二 、 表演文字,加深體驗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安排一個小組表演:鳥兒是怎麼飛的。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設計,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是檢查學生對語言文字理解的一種手法,而且還爲下一個環節說說飛去的感受作了很好的情感體驗上的鋪墊,一舉多得。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小小的偏差:

學生的表演把陸續的意思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但一羣一羣則沒有很好的演繹出來(因爲學生表演時從前到後都是一個接着一個,沒有形成兩個一羣,三個一夥的場面)。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至少有兩個:1、學生對一羣一羣還沒有徹底的理解;2、就算學生理解了,可能也缺乏表現的技巧。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可利用的生成性教學資源。如果教師引導其餘同學對錶演作評價,找出表演中存在的缺憾,透過生生之間的互動對話共同探討一羣一羣的表現形式,這樣不僅解決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向學生滲透了一種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片斷二教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1、邊聽教師讀第三自然段,邊看圖片;

2、聽完課文,交流感知成果:鳥多、鳥蛋多、鳥窩多;

3、精讀課文:文章是從哪裏表現這三多的?

4、交流品味後指導背誦。

[反思]:

從宏觀上來看,教師這段的教學設計得很清晰,目的也很明確:從整體感知→精讀深思→齊讀品讀→積累語言,每步的設計都緊扣文字,注重對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折射出老師對語文這門學科工具性的理解。我本來以爲:當學生概括出三多之後,這一段的教學就行將結束了,沒想到吳老師並沒有就此打住,而是要學生再讀文字:從哪可以看得出三多?邊讀邊想邊劃出相關的詞來。的確,我們語文課學習的不僅僅是課文的內容知道文章寫了些什麼,更重要的還要學習課文的語言作者運用語言的方法。這才顯示出真正的語文味。雖然,對象只是二年級的學生,但老師大膽而又巧妙的向學生滲透這種思想,培養這種能力是很有價值的。

從細節上來說,吳老師的一道練習題可謂是近心獨運。在文中成了鳥的世界後面接上有的,有的,還有的

這個句式讓學生填空。教師準確的抓住了文字中的空白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感悟鳥島上鳥多的情景,既訓練了句式,鍛鍊了語言,又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句式教師沒有孤立於文字而單獨出示,而是將它放在文字的特定的語言環境當中,讓學生融合着文字的主流價值和意蘊自由地展開想象。這既是發散,而又是限制,說到底是一種不放縱的自主,那麼學生所得到的結果也將是不渙散的多元。所以這樣細節的設定體現了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是深刻而到位。

片斷三教學第四自然段

師:這麼多的鳥蛋,帶一個回家可以嗎?

引導學生說出鳥對我們人類生活的作用。

師出示鳥類的相關資料,學生自由讀後,教師範讀一遍,用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學生的體驗。

[反思]:

老師的這一問題不是心血來潮,認真閱讀課文,我們可以發現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實際上已經滲透了這樣的意思。教師作爲作者的知音很好地理解文字的意圖,所以在教學時並沒有象前兩個自然段那樣,注重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積累、運用,而是透過教師的引導和出示的資料,引導學生體會鳥兒對於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意義,用這樣的方法代替對第四自然段的平淡說教,可謂事半功倍。這個教學片斷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執教者不僅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而且也沒有放鬆對學生人文性的培養。學生浸潤在語言和人文所營造的營養蜜水中。在這個浸潤過程中,學生得到了道德文化的洗禮,精神文化的完善,情感文化的薰陶,時代文化的補充,技術文化的滋養,從而使學生逐漸形成有語文素養的人。

《鳥島》教學反思13

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十九課《鳥島》主要寫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島鳥多,鳥蛋多,鳥窩多的特點,字裏行間流露了對鳥島的喜愛,初步進行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全文敘述條理清楚,語句流暢,文字優美,很適合進行朗讀訓練。我以朗誦作爲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爲學生自讀自得、自問自答、以讀帶練的主體建構活動。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從而自覺地愛鳥,護鳥。

3.讓學生在喜愛鳥島的感情基礎上產生進一步探索大自然奧祕的濃厚興趣。 這一教學目標的確定,體現了在語文素質教育中,課堂教學着眼於功能性目的,即着重於培養學生的素質。

一、給學生創設願讀、樂讀、會讀的閱讀情境。

鳥兒對於小學生來說,是很熟悉,因爲在生活中司空見慣,但對於有千千萬萬只鳥的鳥島來說,卻是很陌生的。因此教學中,我以“讀”爲主軸,激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努力爲學生創設一個願讀的情境。

學習語文情感是基礎,如何使這種情感和朗讀統一起來呢?在教學第二自然時,課件呈現鳥島優美神奇的畫面,學生在自讀中,想象形成一個“情緒場”。此時,教師再引讀,學生的情感則油然而生。這時的學生不僅願讀、愛讀,而且能夠從讀中感受、體悟春天鳥島美麗而神奇的景色,達到“可以意會,不可言傳”的教學目標。

二、透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促進學生新知識的內化。

對於學生來說,生活經驗不豐富,生活體驗更不全面。在教學中,往往遇到的重、難點不易解決。學生透過聽覺、觸覺、視覺等感官的協調作用,纔能有效地促進心理內化,才能更準確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內化學生自己的知識儲備,如我在教學第三自然段,出示了夏天鳥島熱鬧的情景。精美畫面,不僅激

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和討論的慾望,而且使學生對鳥島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學生反覆朗讀重點句,讓學生在讀讀、議議中進一步體會夏天鳥島熱鬧的特點。從而把這些來鳥島的資訊轉化爲自己內在知識儲備的部分。

三、讓學生領略語言文字的精妙。

我們祖國的語言,是世界上最豐富、表達最完整、最準確、最活潑的語言之

一。學習語文,就是要讓學生體味祖國語言文字的精妙,獲取無窮的樂趣。《鳥島》這篇課文,用詞精妙。如:“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鳥窩一個挨着一個。窩裏窩外,到處是玉白色的、青綠的鳥蛋。”學生透過看看想想,讀讀議議,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真正感受到了語言的鮮明性、生動性、形象性、體會到隱含在文章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

四、突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所謂“人文性”,其思想的內涵就是強調以人爲主體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質、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種創造和發展的可能性。根據這一思想,本課的設計,我以學生自由健康的發展爲出發點,重視學生情感趨向、情感需要和個性的鑄造。教學課文第三小節,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細細地讀,同時鼓勵他們和同桌、老師一起讀,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情趨向,根據學生情感的需要,隨機教學相關句子。

教後我所想到的:

1、對重點段第三自然段的教學,在實際操作中,可引導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圈圈畫畫找出重點詞,再透過交流討論,學生印象會更深。

2、重點段2、3自然段學完後,設計句式練習:

六月的鳥島成了鳥兒的世界。你看,鳥兒的姿態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真逗人喜愛。設計意圖:在學生已基本能口頭完成且瞭解了每一節內容的基礎上,再動手寫一寫,既讓學生學習在語言環境中正確使用這些重點詞語,又幫助他們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瞭解,體現課堂教學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過程。

縱觀整堂課的設計,我努力爲學生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學習環境,把靜止的、封閉的、模式化的教學內容轉變爲“現實的”、“開放的”、“有個性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輕鬆,真正優化了語文課堂教學。

《鳥島》教學反思14

《鳥島》這篇課文寫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類活動的情形,課文在介紹鳥的有關知識的同時,還突出了人與鳥的朋友關係,意在讓學生從小增強環保意識,懂得愛鳥、護鳥。

我在教學《鳥島》時,主要圍繞“鳥多、鳥窩多、蛋多”,一點突破,引導學生仔細閱讀,主動積極地思考,自由討論、回答,加深理解,在感受的基礎上欣賞,在理解的基礎上評價。首先,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想象熱鬧的場面,入情入境,充分想象後,指導感情朗讀。畢竟生活中學生與鳥兒接觸的還是很平常的。有的學生會說門前電線上停留着的麻雀很多,有的學生會看到農家院子裏的家燕安心在窩裏哺育後代。而鳥島上的鳥多得更加壯觀,更加迷人,吸引了衆多的遊客。我讓學生設身處地當一回遊客,想象鳥島上的“三多”。在這樣的鳥島上,你看到了什麼,指導學生用上有……有……有……的句式說話,學生觀察鳥兒,借用《美麗的丹頂鶴》中的句式進行仿說“有的……有的……有的”島上的鳥兒多,鳥窩多,鳥巢多,許許多多的鳥兒在那兒築巢安家,養育後代,可見鳥島的環境是鳥兒們多麼地喜歡。引導學生說一說。再結合自身在護鳥行動中的表現,或者談談護鳥師使者需要做到的要求有哪些。學生髮自內心的話語,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鳥島》教學反思15

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十八課《鳥島》主要寫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類活動的情景,課文在介紹鳥的有關知識的同時,還突出了人與鳥的朋友關係,讓孩子們從小增強環保意識,懂得愛鳥、護鳥。在教學中,我不斷創設情景,以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拓展他們豐富的想象。

在揭題這一環節中,我是這樣來創設情境的:“今天,老師想帶小朋友們去旅遊,你們想去嗎?”“想”“但是老師有個要求:我們不僅要做遊客而且要做考察家”。“今天的目的地就是——鳥島,好!現在就讓我們背上揹包,唱着《郊遊歌》,跟着老師登上開往鳥島的小飛機吧!”學生背起小書包,唱着歌曲,開開心心地出發了。那麼鳥島在什麼地方呢?教學第一自然段瞭解鳥島。教學第二自然段時首先從鳥兒爲什麼喜歡到這兒來?找出文中相應的句子。再理解“陸續”這個詞時,我從問題開始“鳥兒是一起飛來的嗎?”“不是”“你怎麼知道的?”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是從“陸續”這個詞知道的。這樣學生很好的理解了“陸續”。

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先讓學生看圖,問“同學們你們來到這有什麼收穫嗎?”“鳥島的鳥實在太多了”“那我們趕緊拿出照相機把這美景記下來吧!”“除了鳥多你們還發現什麼了”“鳥窩多、鳥蛋多”“鳥窩多、鳥蛋多從文中哪個詞看出來的”“密密麻麻、窩裏窩外”再理解這兩個詞是我讓學生在紙上畫了畫。是呀,鳥實在是太多了,這裏成了鳥的世界。那麼這麼的鳥來這裏聚會說些什麼會幹些什麼呢?用上“有的……有的……”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充分的瞭解的小鳥豐富了孩子的想象而且也進行了說話練習。透過一個學生的回答自然過渡到最後一個自然段。

由第四自然段中的“他們伸手就能捉到幼鳥,隨處都能拾到鳥蛋,可是卻沒有人去碰一下,因爲大家都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來講述“鳥爲什麼喜歡鳥島”“鳥喜歡這裏不僅是這裏的氣候宜人、水草豐滿還有一點就是來這裏遊玩的人很愛鳥。我覺得這樣可讓孩子以後會更加的愛鳥、護鳥。

標籤:反思 鳥島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