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三年級數學口算除法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口算除法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數學口算除法教學反思

三年級數學口算除法教學反思1

看到學生的口算速度下降,口算方法缺失,口算正確率下降,作爲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深感慚愧。因此,本學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動中,我選擇了《口算除法》這個內容和全校老師一起學習,目的是提醒老師們要關注或重視口算教學。在執教這個內容時,我閱讀了有關“口算”教學資料,20xx年《小學數學教師》7、8期上有一篇《口算的本真意義》寫到:1992年大綱提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主要組成部分,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堅持經常練習,逐漸達到熟練。20xx年大綱提出: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淡化筆算。20xx年大綱提出: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以及理解運算的實際意義。20xx年《小學數學教師》7、8期上也有談《筆算式的口算》和《誰動了我們的“口算”》兩篇文章。第11期中也有一篇《對口算教學價值的思考》。由此看來,口算教學一直是課標和老師們關注的焦點內容。

1.執教《口算除法》時,我首先複習數的組成如:60是()個十,24個十是()等和口算乘法以及表內除法等,

2.引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主題圖,從中找出數學資訊並提出數學問題,然後列式。

3.學生根據已學的知識自己探索出60÷3的口算方法,從而類推出600÷3的口算過程,最後獨立思考240÷3的口算方法。

4.課後小結,練習設計。整節課,我力爭激活學生已有的口算乘法和表內除法的經驗,給足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合作交流,互相啓發,補充理解它們的算理,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本認爲這麼簡單的內容老師和學生都很輕鬆的,結果卻出人意料。

反思:

1.由於長時間沒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特別是新課改後,開門見山的問題情境取代了口算的位置,使得本應脫口而出的口算複習題學生也花費了很長時間。

2.學生對二年級學的除法的意義忘了。

3.我對學生估計太高,調控課堂能力差。

“口算”主要指不借助任何計算工具,直接透過思維活動計算出結果的計算方法,又稱“心算”。加、減、乘、除的“口算”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無處不在。因此我呼籲老師們在我們的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教研組準備本學期進行一次全校學生“口算”能力的檢測,我感到特別欣慰。因爲這節課體現出的價值已遠遠超出了課的本身。它將使全校學生的“口算”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年級數學口算除法教學反思2

《口算除法》主要內容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出整百、 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主要目的在於透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真正掌握長整百、 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除法計算方法, 並能夠靈活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針對這節課, 我做了如下幾點反思:

(一) 問題情境的創設要富於趣味

問題情境, 特別是匯入過程中的情景創設, 一定要注意其趣味性, 要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眼球, 讓學生一下子投入到課堂之中。

如本節課的匯入, 我選擇了教材中的圖片, 展開了如下的情境:

師: 這一天, 幸福莊園大豐收了, 叔叔阿姨們都在辛勤地忙碌着, 你能告訴我,他們在忙些什麼嗎?

生: 忙着運蔬菜。

師: 有哪些蔬菜呢?

生: 青椒、 西紅柿……

師: 他們又說了一些什麼?

生: ……

師: 叔叔阿姨們在搬運蔬菜的過程中, 也遇到了一些難題呢? 你們願意開動你們的小腦袋瓜, 幫助他們嗎?

生: 願意!

師: 好, 那麼仔細觀察圖片, 你能根據這幅圖提出用除法解決的問題嗎?

整個匯入過程分爲幾步: 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圖片, 獲取基本資訊; 再觀察圖片, 獲取數學資訊; 最後引起探索的興趣, 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整個過程顯得既富於趣味, 有具有層次性。

(二) 算理的給出要簡潔而明確, 計算方法要反覆強化

這節課學生能夠探索出解決口算除法的不同方法, 教師在處理這些方法的過程中, 不能讓他們只是曇花一現, 要將它們簡潔而明確地落在板書之上, 讓學生 有跡可尋。

同時, 對於計算過程的敘述, 也要求進行反覆地強化, 讓學生在“單獨說”、“互相說”、“全班說” 之中掌握計算方法。

(三) 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師生互動” 和“生生互動”

一節課的閃光點往往就在這兩項互動上。 對於師生間的互動, 教師要充分調動起自己的語言、 表情、 動作, 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 除此以外, 還要給與學生互動的機會, 培養學生傾聽、 表達、 交往的能力。 如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 我先是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探討計算的方法, 後又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方法講給自己的同伴聽。 在此過程中, 我注意引導學生將這節課所學的除法和之前所學的除法進行比較, 學生又有了許多的發現。

教後記:

本節課我主要指導學生自主探索出整百、 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這一部分知識與以前學習的內容有着很深刻的聯繫, 需要學生透過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 利用知識的遷移, 找到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練習題的安排也十分注重層次性。 爲了加強學生對包含除法的熟悉, 我設定了幾道填空題, 幫助拓寬學生學生理清計算的思路; 在基礎的口算基礎上, 我還讓學生透過分析比較發現“除數不變, 被除數依次增加 10 倍時, 商也以此增加 10 倍” 的規律; 有了例題和計算方法的鋪墊, 學生也很容易解決聯繫生活實際的情景題; 最後的思考題旨在拓寬學生的思維, 利用每束花都需要三種花, 最多能捆出的束數應該取三種花中最小的那一個商。

不足之處:

1、 應引導學生集中解決例題中的第一問, 其餘兩問應該放開手讓學生自主探究。

2、 教學過程中有一些學生更多地用“加 0” 來解決口算除法, 而沒有真正理解爲什麼“加 0”, 在這裏我沒有進行更多地強調。

3、 在做練習的過程中, 我發現有的學困生還是沒有理解計算的方法, 有的學生計算速度沒有跟上, 這需要在今後的練習中予以加強。

三年級數學口算除法教學反思3

口算除法是一節計算課,是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一單元中的起始課,更是學習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

成功之處:

1、堅持做到寓教於“趣”。

教學中有效地運用電教媒體。透過課件演示,生動形象的創設了46週年校慶的情境,課件中用氣球、彩旗佈置美化校園,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口算和估算,從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促使學生積極主動來學習,學玩結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給每個孩子展示自己的機會。

無論是在複習中還是在練習中,根據學生不同水平,結合問題的不同層次,儘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回答問題,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培養主動學習意識,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收穫。

3、有效互動,增強反饋。

課堂上,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透過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適當點撥,師生提問與回答,及時反饋學習進展情況,掌控教學進度。

4、練習有針對性,精講多練。

教學中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透過口算、估算、判斷等形式全面進行練習,夯實基礎,是學生掌握基本的口算、估算方法,並能靈活運用,從而較好的達到教學目標。 透過本課教學,也感覺在培養學生多思多練,多動口做的還不夠,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還應在這部分加強思考,力求以後教學更上水平。

三年級數學口算除法教學反思4

這個內容對學生而言很簡單,學生透過預習,絕大多數的學生便能掌握計算方法。但我們需要的並不是最後計算的結果正確率有多高,而是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算理,能不能理解着去計算。只有真正理解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計算打好基礎,爲學生的持續發展做好鋪墊。

我想,既然學生能自主地掌握知識,何不放手讓學生自學,因此在整節課的設計與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做好新課的知識鋪墊,課前指導學生預習,讓學生初步理解算理。

課前,我讓學生複習表內除法,還引導學生細看書本14、15頁的內容,透過看例題的圖及小精靈的.話,學生初步掌握口算整百、整十數除以一位數時可以這樣想:幾個百(十)幾=幾個百(十);想乘算減;先算0前面的數,再在所得的商後添0,被除數的最高位上的數不夠除時,可以把最高位上的數與它下面一位上的數合起來再分。

二、加強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建構,而動手操作對學生的建構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在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整個過程中爲學生創設了很多動手實踐的機會。在指導孩子們進行預習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已掌握計算方法,懂得計算,所以在新課的學習中沒有用例題,而讓學生自己列出式子在班裏展示,說算理,不足的地方是沒有充分讓學生說,對於中下層學生來說,算理還沒有真正掌握好。

三、充分發揮小組相互合作的作用,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小組中的相互學習與幫助對學生個體掌握新知起了很大的作用。如課前的複習交流,課中練習的合作訂正糾錯,對問題的爭論歸納總結等等。學生是有差異的,教師在40分鐘課堂上讓每個學生都掌握新知識,而小組合作就彌補了這一缺陷,在小組裏,每人都有發言的機會,優生能很好地幫助暫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理解知識,大大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四、嘗試用一定的模式上課。

對於數學來說,因爲學習的內容不同,要有固定的模式是一件很難的事,不過根據學校提出的培養學生的八個良好習慣,借鑑高年級的學習經驗,我在上星期定了五個環節,分別是課前練、我想學、我會學、我收穫、我會用。因爲是上星期定出的環節,學生還不是太熟練每個環節做什麼,希望下階段好一些。

在本節課上,課前練環節上讓學生複習數的組成,因爲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建立在這一基礎上,我想學是就本節學習內容提出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還是比較貼合本節課的內容的。(比我想象中要好一些)我會學環節中,我覺得雖然是學生先小組裏交流再彙報,但彙報過程還是離不開老師的導,還是有帶教授的味道。我收穫環節裏學生在小結自己學到的知識方面的能力還是要加強。我會用的環節主要是由學生自己要小組裏交流訂正。

不足之處:

(1)放手方面還是不夠。

(2)在知識講授方面,對於本節課裏口算方法的指導,雖然板書了,但沒有系統與學生強調,所以從檢測的結果看,中下層學生對於表內口訣不熟,所以計算的正確率不高。

這堂課完全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讓學生理解性的學習數學,在每個環節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都是主動的學習新知識,又能自信地展示自我,注重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自主的學習數學知識。自主學習,讓課堂處處都有精彩。

三年級數學口算除法教學反思5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課本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知識,本單元是期中考試的重點,因此需要我們沉下心認真學習,週一我只進行了例一口算除法的教學,本以爲這部分知識應該很簡單,可能因爲例一包含三道題目的原因吧,課講得還是有點緊。

以下是本堂課的簡單流程和反思:

一、習題匯入,明確目標

口算下列各題:279= 357= 428= 804=

學生試着回答這四道小題,特別是第四道。由第四道引出本節課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目標。

反思:由於二年級下冊學習過表內除法、三年級上冊學習過有餘數的除法,我們對除法有一定的掌握,因此以幾道練習題匯入今天的新課。前兩道涉及到表內除法的口算,第三道是關於有餘數除法的筆算,這三道題既複習了前面的知識,又引出了第四道,也就是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教師也可以透過知道題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瞭解情況。

二、情景引入,新知探究

出示本單元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圖片,提煉數學資訊,並提出問題。

(1)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2)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3)李阿姨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有此三個問題,來深入研究口算除法的方法:(1)擺小棒;(2)看到除法相乘法;(3)捂零法;注意強調此處捂零法與三年級上學期在時間單位換算中提到的消零法的不同。(4)把60看成六個十,六個十除以3等於兩個十,也就是20.

分析:在觀察圖片的時候一定要強調觀察圖片要有規律;在提出問題時要強調平均分;注意培養學生探討算法多樣性的能力,我們可以以第一個問題爲例,探討這四種方法,然後把這四種方法在第二、第三個問題中加以運用。把例題當成練習題來鞏固新學的知識,一箭雙鵰。

三、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課本15也做一做。試着讓學生多說幾種口算的方法。

四、當堂達標,課堂小結

反思:本節課相對來說比價簡單,重點還是讓學生感受算法的多樣性,會用多種方法解題的能力。讓學生多說多練,是熟練計算類知識的唯一途徑。

三年級數學口算除法教學反思6

《口算除法》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除法,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爲後面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及除數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紮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作爲本單元的起始,如何讓孩子們理解除法的算理是重點也是難點。

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對於計算的法則掌握的較快,但對於理解算理過程卻只能做到似懂非懂,或者“懂你在心口難開”無法用語言來完整有條理的去描述。但新人教版的這冊書很多內容都將重點放在了讓孩子探究計算的過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結果,這對我們的教學是個不小的挑戰。

在上本節課之前,我思索了很久,如何讓孩子能夠在課堂上對探究算理感興趣、如何讓孩子自然的理解除法計算的道理?圍繞這些我在細節上做了一些準備,然後發現恰恰是這些小的細節讓孩子們很快進入了狀態,從而順利的完成了學習任務。

在教學例1之前,我利用讓孩子們去數100張手工紙並提問:如何能快速的數出100張手工紙?有一部分孩子很快就發現,要一張一張的數得數100次太慢了,於是就有同學舉手提問:老師,這些紙能不能10張10張的分成一摞一摞的,這樣數10次就可以了。大家一聽覺得這個想法很好,於是我利用將100張手工紙捆成了10摞並且提問:如果一張一張的數,100裏面有多少個“一”?如果一摞一摞的數100裏面還是多少個“一”嗎?孩子們馬上反應出計數單位由“一”變成“十”,所以數的速度加快了。接下來我又提出:如何快速的數出40張手工紙?這時很多孩子都選擇一摞一摞的去數。問他們原因,孩子們非常自豪的用數據跟我說明:如果一張一張的數要數40次,而如果十張十張的數只用數4次,可以省下36次。於是我利用孩子們的理解引入到本節課中,說明既然是口算除法那麼一定要體現出快速計算,所以如何省事便是本節課的重點。這樣進入例1過渡就比較自然,同時孩子們對於蓋“0”再添”0“其實是在轉換計數單位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透過本節課的嘗試,我充分的感受到老師只有在課堂上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感悟,去交流,去學習,透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新知識,才能提高他們的自我學習能力,也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三年級數學口算除法教學反思7

口算除法是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課本P8-P9的內容,是學習除法的基礎,也可以說是乘法計算的逆運算,學生對除法的計算還有一個狀況,就是很難理解除法,把除法和乘法混淆,因此在教學前,先以乘法爲基礎,先讓學生體驗乘法計算,再由乘法運算引入除法計算,讓學生髮現,原來除法其實是乘法的一個逆過程,突出學生的直觀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創設的參觀科技館和植樹的情境,讓學生設定其中,作爲參觀科技館和植樹節植樹的一個成員,讓學生根據已有的材料和資訊自己來解決問題,在教學時,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在解決參觀科技館的時候60÷2的問題上,學生主要說了2種方法(1)先不看“0”,6÷3=2,再加上“0”,“2”就變成了“20”。我引導學生認識:此時的6已不是我們平時所認識的的6,而是6個十,所以除得的是2個十,要在2的後面加一個“0”(2)乘和除是好朋友,想20×3=60,也可以算出結果。透過學生的發言,使學生儘可能用較爲簡潔的語言表達計算過程,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索的意識,在解決植樹的過程仍是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有學生自主探尋算法,加深學生的知識記憶性,並讓學生體會分步計算。

口算除法在生活中經常用到,學生透過學習,能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過程中由於沒有充分顧及後進生方面,部分學生正確率很低,速度很慢,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

三年級數學口算除法教學反思8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透過自主探究學會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估算。

爲了順利突破本節課重點難點,我進行了精心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1、情景的創設:口算題的內容枯燥平淡,很難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因此我根據同學的實際情況,用玩卷硬幣的遊戲把整堂可的內容串起來。融入了一個大的情景中,大大激發了同學的學習習慣和參與意識。2、算法的多樣化。算法多樣化是計算教學改革的一個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另外,無論是用想乘法算除法還是把除數轉化爲一位數的除法,對同學的後面學習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別對同學說明,用自身喜歡的方法口算,同學學得輕鬆,又透過傾聽和交流得到了發展和能力上的提高。3、多方面的評價。本節課我從計算的方法、計算的速度、學習態度以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等方面,都適時地對同學進行了恰當的評價,使每個同學都能獲得勝利的體驗,充沛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了同學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調動了同學參與學習的能動性,從而保證了學習效果。

三年級數學口算除法教學反思9

《口算除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熟練地掌握表內乘除法,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它爲學生掌握除法估算,學習筆算除法奠定了一定的知識和思維基礎。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藉助主題圖讓學生找出圖中告訴我們的數學資訊,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把握整幅圖的意思然後按一定順序逐一理清每個小情景的意思,並提出相應的問題。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鼓勵算法多樣化

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培養主角意識,重視體驗。新理念下倡導自主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引導學生在獨立口算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得出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給學生足夠的獨立口算的時間,使每個學生經歷口算算理的探究過程。掌握計算的方法,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果,以體現算法多樣化。組織好小組內交流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使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這一教學目標能落在實處。

3、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突破了教學難點,注重算理的探究。

本節課白板課件的引用,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巧妙的突破了教學難點。本節課注意了運用小棒圖,計數器來表示平均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弄清算理,歸納出計算方法,從而提高計算速度。

4、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

在練習的編排上,我有意識地安排解決問題,看學生是否有條理的分析題意並解答,在計算過程中,涉及口算的內容,看學生能否正確的用口算求出結果。我還安排了開放性思維的題目,讓學生根據今天所學的內容自由發揮,培養應用能力。

總之,口算除法的知識,對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並不是一張白紙,如何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經驗上建構新知呢?新的數學理念教會我,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樣化。本節課我爲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探究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體會解決問題的喜悅;並且透過學生自主探索的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足之處:

在教學2403和3006及6003的算理時,可以用白板課件對比演示加強理解,學生會更加深刻理解並掌握計算方法,從而更能提高口算速度。另外教學環節還可以緊湊。

以上是我這節課的幾點教學反思,今後還有待改進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