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搭船的鳥》的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搭船的鳥》的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搭船的鳥》的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

《搭船的鳥》的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 篇1

【教材理解】

文章以“搭船的鳥”爲題,“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順便乘坐船”。一個“搭”字使鳥兒具有了靈性,體現了鳥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諧。本文以一個孩子的口氣寫了他在大自然中認識翠鳥的過程,字裏行間充滿了一顆童心對自然的愛。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要有一顆愛大自然的心靈。文中的“我”正是這樣的孩子。文章記錄的就是“我”乘船去鄉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運用善於觀察的眼睛捕捉到了這一情景,便使讀者擁有了一隻充滿靈性的鳥兒。“我”也正是一個愛自然的孩子,“多麼美麗的小鳥啊!”直抒胸臆的讚歎,勾畫出了一個孩子愛自然的童心。讓“我”感到“美麗”的是鳥的色彩:“紅色”的長嘴,“翠綠”的羽毛。翅膀帶一點“藍色”。

童年本身就是一個有着太多問號的年齡,無數的好奇與遐想編織着少年的夢。小鳥這位“不速之客”帶給了“我”許多遐想。文中用了四個問句充滿了孩子的好奇與天真,充滿了童趣。

課文接着描寫了鳥捕魚時的動態,“一下子衝進水裏”,“沒一會兒,它又飛出來了。”,“一下子”,“沒一會”表現了翠鳥飛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間的動作來描寫,這樣完全口語化的表達,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最後透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那隻鳥叫“翠鳥”。由此可見,大自然也是我們學習知識的途徑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認識了翠鳥。“這隻翠鳥搭了我們的船,在捕魚吃呢。”扣住了課題,翠鳥的可愛,童心的可貴都躍然紙上。

本篇課文是以一個小孩子的身份,來寫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筆法是那樣地淺近,樸素,清新,具有一種純真明淨的童趣,給人以難忘的印象。

【設計理念】

出示課題,激趣質疑—明確要求,合作解疑—總結方法,內化提高

【學情簡介】

學生的年齡較小,自主學習的意識差,這就需要教師善於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正確認讀本課十一個生字,會寫八個。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覆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

3,引導學生學習課外讀物,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教學方法】

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一些人與動物和諧共處,互相親近的照片或圖片供學生欣賞。

2,師: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是一隻小鳥,它不僅漂亮而且還特別聰明,它會搭船。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質疑課題,看到課文的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預設以下幾種答案:

⑴是什麼鳥要搭船?

⑵這隻鳥是什麼樣子的?

⑶這隻鳥爲什麼要搭船?

⑷這隻鳥搭船要去哪裏?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師: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並標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藉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爭取把課文讀正確。

2,聽範讀課文的錄音,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3,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價。

4,師:字寶寶被大家的讀書聲吸引,跳出來在課後排好隊等着我們和它們交朋友呢,認識的字把拼音藏起來讀,不認識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學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組內互讀。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學生齊讀。小組內說認字好方法,學生互助識字。

7,語境中識字。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課文中的句子,指生讀。

(1)()()學舌、教室裏靜()()、一()當關,萬()莫開。

(2)謎語:一人力氣大,把天撐破了。

一口吃掉天。

8,檢查識字,小組之內互查,開小火車讀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新課。出示生字詞卡片,複習鞏固。

二、再讀課文,深入品位。

1,師:剛纔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現在自己再自由地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搭船的鳥是什麼鳥你喜歡這樣的鳥嗎,爲什麼?教師隨着學生的發言,隨機點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多麼美麗的小鳥啊!”師:從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到什麼?你想怎麼讀這句話?引導學生一邊想小鳥的樣子,一邊讀後面描寫小鳥樣子的句子。

3,課件出示翠鳥圖引導學生背誦這一段積累語言。

4,如果你看到這樣一隻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生什麼想法?引導學生讀第3自然段的問句。

5,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一下子”,“沒一會兒”說明了翠鳥的動作怎麼樣師指導朗讀。

6,最後透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了那隻鳥叫“翠鳥”。由此可見,大自然也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方法之一。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三、積累與擴展。

1,生背自己喜歡的段落,並說說爲什麼喜歡。

2,把自己瞭解到的有關翠鳥的知識介紹給周圍的夥伴。

第三課時

一、檢查朗讀情況,先指名讀,再齊讀。指名檢查背誦情況。

二、指導生字書寫。

1,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字型,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讓生試說筆畫筆順。

2,認真描紅,試寫。提醒學生寫字姿勢及握筆姿勢。

3,實物投影學生寫字作品,師生共同評價,爭當“小小書法家”。

4,對筆畫和間架結構不好的進行修改。

5,給生字組詞或用生字說一句話。

6,練習:邊讀邊寫。

教學反思

文章以“搭船的鳥”爲題,“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順便乘坐船”。一個“搭”字使鳥兒具有了靈性,體現了鳥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諧。我也正是抓住了這個字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理解“搭”字在課題中的含義。李雨蒙站起來就說是“搭窩”的意思,因爲不是我要的答案,所以我沒有說什麼就讓她坐下了。在這裏我應該進行適當的評價,把問題留給學生,讓他們學完課文後自己判斷,這個字在課題中是不是她剛纔說的意思。不過好在學完課文後我又讓李雨蒙回答了一開始我提出的問題,使她和大家都真正明白了“搭”字的含義。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圍繞小鳥的美麗和可愛展開討論,它爲什麼美麗可愛?帶着這個問題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感到“美麗”的是鳥的色彩:“紅色”的長嘴,“翠綠”的羽毛。翅膀帶一點“藍色”。我又及時的讓學生按照書中的寫法進行了仿寫,使學生在習作方面進行了鍛鍊。體現小鳥的可愛,學生能夠抓住重點詞語“一下子”、“沒一會”。這兩個詞都是說翠鳥捕魚速度快,用的時間短,學生在這裏又補充了很多表示時間短的詞語,如:“馬上”“突然”“立刻”等,豐富了學生的詞彙。“銜”體現了翠鳥捕魚的技術很高,透過詞語的替換,讓學生理解了作者用詞的巧妙。

我透過一個個環環相扣的教學環節,力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我覺得這節課從以下幾個方面滿足了學生的需要:一、讓學生讀課題後提出自己的疑惑,明確想學的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變“要我學”爲“我要學”。二、透過抓重點詞語,詞語的替換,豐富學生的詞彙量,體會作者用詞是經過反覆推敲的。三、仿寫練習,教給了學生一定的寫作方法,使學生的習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當然也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以後在備課的時候不只要備教材,還應該備學生,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還需要下功夫,力求讓自己的教學更上新臺階。

《搭船的鳥》的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 篇2

《搭船的鳥》是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圍繞本單元目標,透過抓住翠鳥的“外貌美麗”、“動作敏捷”這兩點展開學習,透過朗讀教學與小練筆延伸,在朗讀中體會翠鳥的“外貌美麗”、捕魚“動作敏捷”,加以讓學生懂得細心觀察,多留意身邊的美好事物。最後透過小練筆鞏固滲透寫法。

一、談話匯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給學生出示一組人與動物和諧共處、互相親近的圖片供學生欣賞,並告訴他們,最後一張圖片是老師和女兒在動物園喂鴿子,讓學生觀察動物和人相處很和諧,絲毫不怕人,說明人只要和動物和諧相處,就會有很多的樂趣。

緊接着出示一組詞語,讓學生進行詞語闖關,並觀察這些詞語,發現規律,讓學生找這些詞語出現在第幾自然段中,學生很快找到在第二、四自然段中。

指導生字,“翠綠”的“翠”上下兩部分都要扁。第一筆和第四筆是橫折,“卒”下橫要長,一豎在下橫上邊出頭,豎是懸針豎。

二.品讀動情,豐富體驗。

課文第二、四自然段集中體現了“我”觀察的細緻,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我直接聚焦二、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教學。首先,瞭解“我”對翠鳥外貌的觀察。我先讓學生帶着“翠鳥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的問題自讀思考。然後引導學生學生交流,使學生了解翠鳥的外貌顏色鮮豔。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圍繞“細緻觀察”進行學習。先初步感知“作者對那些事物進行了細緻的觀察?”第二、四自然段作者觀察了翠鳥的外形以及翠鳥捕魚時的動作。

引導學生邊讀第二自然段邊想象畫面,並出示翠鳥圖片進行觀察,說一說翠鳥的樣子,感受翠鳥外貌的美麗,體會“我”觀察的細緻。學習作者從整體到部分並把每一部分觀察得清清楚楚的方法。

課外拓展,點翠工藝。

在學習翠鳥捕魚時的動作時,進行了簡單處理,讓學生找到有哪幾個動詞?動詞說明了什麼?“一下子”“不一會兒”的用詞之妙。接下來讓學生帶着動作邊讀邊想象畫面,想象自己看到的翠鳥捕魚的情形。

指導生字“吞”,上下結構,下面的“口”就是嘴巴,代表喉嚨,他的造字本義就是敞開喉嚨,不嚼而咽,讓學生體會。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播放視頻,讓學生親眼看一看翠鳥捕魚的精彩瞬間,看了這段視頻,讓學生談談有什麼感受,繼而引導學生體會觀察事物不僅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要用心去感受。

讓學生回答喜歡翠鳥嗎?爲什麼?

鳥兒是人類的好朋友,應該和他們和諧相處,不能因爲它們外表美麗而傷害它。進而告訴學生前面我們提到的“點翠”首飾雖然華美,但需要取用翠鳥的羽毛,對翠鳥造成無法消除的傷害,被取過羽的翠鳥往往很快死亡。因此很多人形容點翠工藝是:“殘忍的華美。”製作一支小小的點翠金簪,或許就要用數只乃至數十隻翠鳥的羽毛;明朝皇后的鳳冠修復時所需要的翠鳥總數達幾萬只。這就意味着幾萬只翠鳥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啊,我們要時刻保持一顆童心,去觀察生活,發現並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保持一顆愛心,愛護動物,和動物和諧相處,才能使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才能使大自然更加神奇、美麗。

三、學習觀察,嘗試表達

播放視頻,讓學生仔細觀察小貓玩球時候的`動作,同學來交流自己的觀察所得,學生試寫,全班交流,組織評議,教師評價。

只要我們養成細緻觀察的習慣,生活中的轉瞬即逝的美好瞬間也能被我們抓住,用文字記錄下來。

四.不足之處

1.備課過程中,“備學生”不足,學生回答問題的語言和小組討論環節有待規範,以後的課堂教學中要加以重視與指導。

2.透過抓重點詞語,讓學生體會,豐富學生的詞彙量,體會作者用詞是經過反覆推敲的。

3.生字教學,體現較少。

4.朗讀安排時間少,多有感情地朗讀和精心的默讀

5.對學生的評價方面還需要下功夫,力求讓自己的教學更上新臺階。

《搭船的鳥》的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 篇3

《搭船的鳥》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用淺近、樸素而又清新的語言,寫了我和母親坐船到鄉下,看到一隻美麗的翠鳥在船上捕魚的情景,教育學生在大自然中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要有一顆愛大自然的心靈,要有一份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着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對比朗讀,感悟翠鳥動作之敏捷。

三年級教學中,如何讓學生體會動詞的精妙,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比較法。在學習翠鳥捕魚這段時,爲了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翠鳥捕魚時動作的敏捷、靈動。我先讓學生找出翠鳥捕魚時的動態:“一下子衝進水裏”“沒一會兒,它又飛出來了,銜着”“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然後課件展示翠鳥捕魚時的動作,最後又找了幾名同學扮成翠鳥做捕魚的動作,一次又一次的朗讀,其中“一下子”“沒一會”表現了翠鳥飛行速度之快。像這樣表示時間短的詞語還有,如:“馬上”“突然”“立刻”等,豐富了學生的詞彙。這樣,學生就能走進了文字,與文字就有了近距離的對話!

2、聯繫生活理解詞語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重要方法。如第四自然段中的“銜”和“吞”,我就是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來理解的。上課時,我讓學生上臺表演這幾個動詞,同時出示圖片,引發學生回憶:小燕子銜着泥築巢;小弟弟生病吞藥片;同時翠鳥能夠“銜”着魚,體現了翠鳥捕魚的技術很高。透過聯繫實際理解詞語,讓學生理解了作者用詞的巧妙。

二、成功之處

回顧整堂課文,我認爲比較成功的一處是:讀寫訓練落到實處。

讀寫結合是教學中必須注意的,三年級孩子已經開始習作了,教師要抓住一切機會,訓練學生的習作。在課文第二自然段主要寫翠鳥美麗的外形。是屬於靜態描寫;而第四自然段主要寫翠鳥捕魚那敏捷的動作,是動態描寫,這樣動靜結合,就把翠鳥寫活了,猶如身臨其境。教學到此,我話鋒一轉,這樣的方法我們也會,同學們試着運用這個方法,寫一寫你熟悉的動物。這樣讀寫結合,學生習作就不會感到困難了。

三、不足之處

回顧課堂,也有不足之處。在教學中,由於學生的知識缺乏,對於“櫓、船蓬、蓑衣”這些詞語的理解不到位,我在備課時沒有對這些問題進行預設,在教學時,學生提出來後,也沒有及時透過多媒體給學生看圖片,給予直觀的瞭解。

四、改進措施

上完課,我覺得在今後教學中,可以採取以下改進措施:

抓住課文第二自然段中的總分關係,對學生進行總分習作訓練,總分關係是學生習作中經常會用到,教學中要用小組長和組員的關係,來說明總寫和分寫的關係,並要求練習。

《搭船的鳥》的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 篇4

三年級語文搭船的鳥教學反思1文章以“搭船的鳥”爲題,“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順便乘坐船”。一個“搭”字使鳥兒具有了靈性,體現了鳥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諧。我也正是抓住了這個字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理解“搭”字在課題中的含義,感受題目所蘊含的深意。在這裏我喊了兩位學生回答“搭”意思,他們也都說出是“順便乘、坐”的意思,但是後面從“這個題目你感受到了什麼?”孩子們回答的都是“這是隻可愛、聰明的小鳥”。因爲不是我要的答案,所以我沒有說什麼就讓孩子坐下了。在這裏我應該進行適當的評價,把問題留給學生,讓他們學完課文後自己判斷。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圍繞“細緻觀察”進行學習。先初步感知“作者對那些事物進行了細緻的觀察?”第一自然段中作者留心觀察了旅途中的環境,第二、四自然段作者觀察了翠鳥的外形以及翠鳥捕魚時的動作。

接下來重點教學第二、四自然段,學習作者觀察的方法,感受作者觀察的細緻入微。在學習翠鳥的“外形”時,首先學生帶着“翠鳥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的問題自讀思考。我叫了幾個學生來談,其實應該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讓每個學生都切實開動腦筋思考問題,讓學習真正發生。小組內交流討論後再由小組代表彙報。今後的教學中要做到真正關注學生學習。我進行小結後引導學生邊讀第二自然段邊想象畫面,並出示翠鳥圖片進行觀察,說一說翠鳥的樣子,感受翠鳥外貌的美麗,體會“我”觀察的細緻。學習作者從整體到部分並把每一部分觀察得清清楚楚的方法。然後,出示鸚鵡圖片說一說樣子,給予孩子扶手進行寫一寫。這個地方因爲太害怕孩子們寫不出來,給與的提示過多,反而限制了孩子們思維。今後應該放手給學生,把更多的學習空間、學習時間給學生。

本節課重點學習了觀察翠鳥的外形,在學習翠鳥捕魚時的動作時,進行了簡單處理,聚焦動詞,觀看翠鳥捕魚視頻。繼而引導學生體會觀察事物不僅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要用心去感受。

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注意:

一、讓學生讀課題後提出自己的疑惑,明確想學的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二、透過抓重點詞語,詞語的替換,豐富學生的詞彙量,體會作者用詞是經過反覆推敲的。

三、提出問題要全班討論,讓學習真正發生。四、課堂上要多讀書,多有感情地朗讀和精心的默讀。對學生的評價方面還需要下功夫,力求讓自己的教學更上新臺階。

三年級語文搭船的鳥教學反思2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重要方法。在講《搭船的鳥》這一課時,對生詞的理解我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看圖理解

由於我們生活在離河、海拔遠的地方,很多孩子對船比較陌生,沒有親眼見過船,對船艙、船篷、蓑衣櫓不理解,我就透過看圖,指着圖說明船各部分的名字。

二、結合上下文理解

上述幾個生詞除了看圖之外,我也藉助了上下文幫孩子們理解,如:“我們坐在船艙裏”透過“我們坐在”學生知道在圖中找“我們”坐的地方是船艙。“雨點打在船篷上”透過雨點打在,說明船篷是遮在我們頭上的頂,從圖中很快找到船篷,“蓑衣”“櫓”也是一樣的道理。

三、聯繫生活理解詞語

如第四自然段中的“銜”和“吞”,我就是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來理解的。有的孩子見叼着的樣子,並用表演來說明。“吞”字,有的學生舉例爲嚼就嚥下去。

當然對詞語的理解方法還有很多,如:換詞,查字典等,我們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選用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