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精選13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精選13篇)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1

新課標指出“要加強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重視和關注青少年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培養,強調人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主要靠薰陶感染,而不是靠灌輸。”我在《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課的教學中,緊扣這幾點,突出人文性。

一、創設情境

這篇課文發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於文字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知識面較遠,因而我在教學時注意媒體的運用。上課伊始,播放有關大地震的錄象,教師談話:“一場大地震發生中,一個七八歲孩子被埋在廢墟中,他的父親是怎樣做的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這個發生在地震中的故事。”這樣一下子就縮短了學生與課文情景的距離。在教學中,我體會到語文教學要達到高層次的境界,調動學生的激情是必要的手段之一。課堂上,我透過語言描述、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讓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容動態化,刺激學生的感官,撥動他們的心絃,引起他們的感情共鳴,使他們和課文情景能融爲一體。

二、閱讀中體驗、感受文章的情景

這篇課文中父親的情感變化是全文的主線,我以此爲線索,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父親的情感變化。在教學過程中,透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採用自由讀、個別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將每一個學生帶入課文所表述的情景中,用語感連接學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使學生與主人公共同體驗,共同感受,課文中的強烈震撼,引起共鳴。

三、尊重學生的情感、體現人文性

在思考“爲什麼說這對父子了不起?”這個很有分量的問題時,我讓學生以四人小組合作的方式來研究這個問題,教師巡迴點撥。然後交流學習成果。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爲,每個學生在探究中都會有自己獨到的理解感悟,在這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在相互合作中學生取長補短,加深理解和感悟,透過交流討論,豐富了個體探究所得。

有學生提出了困惑:“如果兒子死了,父親不是白挖了嗎?”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我沒有簡單地否認,而是引導學生討論,進一步明確到:努力有可能成功,放棄則意味着失敗。只要有白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白分之百的努力。哪怕兒子真的死了,也無怨無悔。因爲父親做到了他的諾言:“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在教學中,我體會到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教師要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瞭解他們真實的內心世界。體現人文性。在釋疑解惑中進一步明確道理。

四、昇華感情、展現人文魅力

最後,我讓學生講講他們父子、母子之間互相愛護、信任的故事。有個學生講的故事非常感人:有一次他爸爸抱着他下樓,不小心摔一跤,但還緊緊地抱着他,結果導致他爸爸骨折。此時此刻,學生對父愛母愛的理解是飽滿的,觸及到了學生的靈魂深處,對其成長也會有深遠的影響。我體會到語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語文。用文字展現生活實際,既能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精妙,又能融動學生內在情感世界。此時,他們的所想所說都是情真意切,感受至極。在這裏再次展現了人文魅力。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2

《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講述的是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着危險,抱着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讚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這篇課文的主要特點。

課文內容淺顯,但內涵深刻;語言平實,但令人震撼。怎樣才能在學生與文字之間搭設一座橋樑,讓學生逐漸走進文字,深入文字,受到感染和薰陶呢?反思我的教學,我覺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直奔中心,以疑促讀。

先找出課文中評價父與子的中心句“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設計提問,“了不起”是什麼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與子”品讀全文,及其它重點句,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寫父子語言,行動,外貌的句子,指導讀,體會,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學結構簡單樸實,體現了高年級閱讀教學的特點。一箇中心詞“了不起”,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板塊,感受父親的了不起,清晰明瞭;一條主線,“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貫穿全過程。刪繁就簡,集中目標,留出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去自主活動,促使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了發展。

二、抓關鍵詞,領悟感情。

1、“他挖了8小時,……”中,我抓住“挖”,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父親除了“挖”還要做哪些事。學生很輕易就說出了“搬、扒、刨、推”等動詞,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父親挖掘的艱難、艱辛。

2、“顫抖”父親爲什麼會顫抖?學生比較容易地說出了“因激動而顫抖”“因疲勞而顫抖”但學生很沒有體會到父親此時急切的心情。我讓學生找到文中的這句話“一個安全的出口……”我馬上讓學生看課本的插圖,學生一下子明白過來,這兒根本就不安全,父親急切地想盡快救兒子脫離險境,所以聲音會“顫抖”。

3、“幸福”是什麼讓父子倆如此幸福?(愛、承諾、信任、親情)再讓學生們幸福地讀一次,這樣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父愛”這一主題,起到了昇華主題的效果。

三、巧妙引讀,讀中悟情。

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重點句子,在讀中去品味、去感受、去體會句子的含義和所包含的感情,我精心設計了3處引讀。

1、在其他人阻擋父親挖掘時,父親看似簡單相似的三句問話,卻蘊藏着不同的內心世界(懇求—焦急—發瘋),隨着時間的推移,父親的心情變得越來越急,甚至失常,所以說話的語氣是不一樣的。在這裏,我透過點撥、引讀,學生們走進了文字,和文字進行了對話,進一步體會到了父親的了不起。

2、多次迴應引讀重點句“他挖了8小時,……”讓學生體會到父親在挖掘時的艱難、艱辛,時間的漫長,以至於最後傷痕累累。

3、在學生體會到“無論什麼時候,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一句父親的承諾,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時,就這個句子我設定了三次引讀。這三次引讀剛好與課後習題結合起來。

四、讀中想象,超越文字

在學生讀懂了“他挖了8小時,……”這一句時,我讓學生邊讀邊想象,你眼前彷彿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當學生描述自己的想象不盡如人意時,我適時加以點撥:可以加上父親的神態、語言、心理活動等,這樣學生的思路更加開闊了,其中餘楚楚描述的畫面令全班驚歎,也讓聽課的老師們點頭讚許。

在體會兒子的勇敢、了不起時,我讓學生閉目想象,透過我的描述,把學生帶入到阿曼達所處的廢墟中,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只有7歲的阿曼達,在如此的環境中所表現出來的勇敢、頑強。

五、巧妙拓展,激發感情。

對於語文教學,我感覺調動學生的情感尤爲重要。要想使學生動情,教師自己首先得動情,用飽含感情的語言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滿主觀意識的課堂教學活動得到發揮。當學生體會到父親堅持不懈地挖了38小時,所表現出來偉大無私的父愛時,我結合汶川大地震,出示了4幅催人淚下的圖片(1、跪尋兒子 2、背兒子回家 3、陪兒子治療4、手機短信)悽慘、悲涼的背景音樂響起來,再加上我動情的旁白(後來聲音顫抖,哽咽着幾乎說不出話來),當時感人的情景不但感染了全班同學(好多學生的眼睛紅紅的),還感染了聽課的評委、老師(當時,好幾位老師在擦眼淚,下課後還有老師在擦眼淚)。我想這一切都是真情的流露,感情被調動起來了,被激發出來了,“父愛”這一主題得到了很好的昇華。

在結束時,我向學生推薦了一篇也是表現偉大父愛的文章《父愛沒有力學》,讓他們課後去讀一讀,達到“教一篇,帶一篇”的目的。

六、分角色讀,走進文字。

在教學父子相見時的對話時,我安排了分角色讀課文,我也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現,充當父親的角色。我相信這樣既起到了引導學生怎樣走進文字,讀好文字,起到了一個示範作用,又能讓學生對父親的了不起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能融洽師生關係,烘托課堂氣氛,起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

七、精心設計,巧妙板書。

我精心設計了板書,結合課文內容,根據學生的理解,板書就這樣生成了。

地震中的父與子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3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強的文章。課文講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着生命危險,抱着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讚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爲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入情入境,情有所動,理有所悟,我重點抓住了文章的一箇中心點,以點引面,引領學生潛心會文,透視人物內心世界,感悟人物堅定信念,提升人物飽滿形象。

一、抓住中心,剖析文字

這篇文章中,堅定的父親和勇敢的兒子給學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我細細分析課文,抓住了“一箇中心線索”規劃全文教學。這個中心線索就是父與子始終信守的諾言、毫不動搖的信念:“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由這個中心點挖掘出這對父子的了不起,這是文章的精華所在!

文中的父親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首愛的頌歌。他孤軍作戰,傷痕累累。仔細研讀,學生很快找到這一場景:“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段話具有很強的輻射力,學生很明顯感受到父親爲了救兒子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能體會到父親承受着肉體和精神的雙重壓力以及父親絕不放棄的信念。同樣,“有其父必有其子”。阿曼達簡簡單單的一“讓”,不僅讓出了小小年紀的勇敢、讓出了對他人的關愛、讓出了父子血濃於水的親情,更讓出了一種難能可貴的信念。

二、情感震撼,讀中體驗

語文課堂是學生充分體驗感情的課堂。要讓學生充分體驗情感,就要有動情的語言,震撼學生的心靈。在提煉中心句“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並進行朗讀訓練時,我採用了層層深入的教學方法。

師:當父親看到漂亮的教學樓變成廢墟,悲痛欲絕的時候,支撐他的就是這句話

生: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師:當他一次一次想放棄的時候,迴響在他耳邊的還是這句話.

生: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師:當他傷痕累累就要倒下,給他力量的還是這句話.

生: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這樣多個環節的朗讀,反覆地感受,從而使學生充分體驗到父與子之間的情感。

綜觀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過於注重教學流程而忽略了學生情感的生成。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文章中有兩句父親的語言描寫:

(1)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2)是兒子的聲音!父親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雖然父親口中是同一句話,但是卻包含父親截然相反的情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瞭解到了這種情感的變化,但是我爲了教學流程的順利進行,沒有給學生更多時間,加上自己情感的朗讀,忽略了學生情感的生成,這讓我感到很遺憾。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嘗試,給我帶來的更多的是思考,我知道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的反思、探索,真正讓自己的課堂充滿勃勃生機。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4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機發生大地震時,一位年輕的父親在廢墟中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救出兒子和兒子同伴的傳奇而感人的故事。作者抓住父親的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刻畫了一位偉大父親的形象,譜寫了一首父愛的頌歌。父親因爲有愛,始終堅持一個信念: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兒子因爲有愛,在黑暗的廢墟下,仍然堅信: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同樣不吃不喝38個小時,終於迎來了父親救助的時刻。課文描寫具體,感情真摯,充滿了父子間的愛。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後,教師抓住“你認爲這是一對怎樣的父子?”這個問題來引出“了不起”,緊接着圍繞“父親和兒子的了不起從哪些方面看出來?”讓學生再次讀課文,透過課文的具體描述感受父與子的了不起,一步步深入思考並交流。教學結構簡單樸實,體現了高年級閱讀教學的特點。一箇中心詞“了不起”,牽一髮而動全身;兩個板塊,感受父與子的了不起,清晰明瞭;一條主線,“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貫穿全過程。由於這個突破口找得比較準,整體的教學效果不錯。

在教學中存在着許多亟待改進之處:

一、創設情境調動情感縮短文字與學生的距離

整節課下來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又回到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未能做到有的放矢,我成了課堂的主角而非學生,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是作爲引導者而非是領導者。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在備課中沒有做好“備學生”這一步,未能清楚瞭解學生,包括學生的學習經驗、社會經驗、情感經驗、成長經驗等,想當然地把我個人的價值觀附加給僅僅十幾歲的孩子身上,我以爲他們有這方面的情感體驗,但事實上《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生離死別的痛苦學生很少有體驗,所以當他們面對這場大地震時,感情上找不到共鳴,覺得這離他們太遠,這是他們無話可說的根本原因。我雖然爲幫助同學們很快地進入到文字播放了一段視頻,但未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使他們與文字融爲一體。我覺得如果在播放視頻後讓學生自己去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比由我說出來的效果會好很多,更能調動情感,縮短文字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課堂應該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教互學的生機勃勃的場面而非一個教師的獨角戲,應該把跟多的時間還給學生,發揮他們的主體性。這背離了教學初衷,是一個致命問題,這一點的教訓銘記心中。

二、讀中體驗感受文字的震撼

在教學中朗讀還沒有真正地落實到位,這也是學生未能感受到文字震撼的原因之一。在教學中學生自始自終都是一個腔調,一個感情,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就比如在重點段“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的研讀中,雖然我範讀、引讀,但始終沒有得到情感的昇華。如果可以再進行有效地引導指導,效果能好些。還可以在問出“你彷彿看到了什麼”這一問題後,給學生們時間來寫寫,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動動筆,也許有更深的感受。這樣學生就可以把文中描寫人物語言、動作、外貌的語句用起來,達到學以致用並能更好地昇華情感,而不是作爲教師的我激情澎湃而學生們卻未能有觸動,教師和學生的情感未能融合爲一體。

三、以訓練促能力

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的訓練有待加強。這方面來源於平常的訓練,由於我未做系統訓練,使得孩子們運用語言、內化語言的能力還很差,也沒有勇氣說出自己的見解。這跟在平時課堂中對他們的嚴厲壓制有關係,平時未能讓他們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在這次教學中出現學生不敢說也說不出來的現象。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去說,特別應該重視課前演講和口語交際。以前在演講時孩子們總是臨陣磨槍,隨意拿一本書讀一讀就算完成任務。我覺得課前演講應讓孩子們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這樣就更有利於培養孩子們語言表達能力。

四、以人文厚積澱

透過此次教學活動我還發現了現在的學生不懂得去感悟生活,能夠引起他們觸動的事情太少了。有句話說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要想讓他們能夠從生活細小的事有所感悟,我們作爲教師就應該敏銳地爲他們捕捉任何一個可以撥動學生心絃的事件,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這有利於提高孩子們語文素養,更能體現語文是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嘗試給我帶來的更多是思考,我知道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反思、探索,真正讓自己的課堂充滿勃勃生機,讓激情真正地涌動。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5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所小學不幸倒塌了,匆匆趕來的家長悲痛欲絕,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無奈地絕望離開。而其中一位父親卻堅信自己的兒子還活着,堅信兒子在等他去解救,因爲他曾對兒子承諾:“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顧衆人的勸解與阻擋,夜以繼日地挖了38個小時,直至救出自己的兒子和其他13位同學。課文描寫具體,感情真摯,充滿了父子間的愛。

開放課時教學的是第二課時。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後,教師抓住“你對這對父子有什麼評價?”這個問題來引出“了不起”,緊接着圍繞“父親和兒子的了不起從哪些方面看出來?”讓學生再次讀課文,一步步深入思考並交流。由於這個突破口找得比較準,整體的教學效果就不錯。整篇課文的教學思路也就是抓着“了不起”這條主線來展開,顯得條理清晰,令人一目瞭然。

在教學時,教師的感情比較充沛。語文課上,教師以情動人應該是很重要的。一直覺得,語文教師自己就應該是感性的,是易於動情的。面對文字,教師自己就應該比較敏感;很難想像,一個毫無生氣的語文教師能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情感體驗。

作爲新教師,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着許多亟待改進之處:

1.在教學時,不夠注意對朗讀的指導,沒有適時地進行範讀。在學生無法體會課文,並且在教師引導之後仍然讀不出感覺來時,教師就必須進行範讀,讓學生模仿。而不能學生讀不好,教師講解,講解之後還是讀不好,就放那些句子過去。這不是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是教師沒有講解好,這樣很影響教學效果。

2.“牽着”學生走,沒有充分放手讓學生去感悟。如爲了教學父親挖掘廢墟時的外貌描寫“他滿臉灰塵……到處都是血跡。”這一句話,學生還沒把前一句關於挖掘時間的句子弄明白,教師就“迫不及待”地把學生直接帶到這個外貌描寫上來。同時,教學這個外貌描寫的句子時,教師沒有聯繫到寫作方面。實際上,這裏是很好的瞭解如何在習作時恰到好處地利用外貌描寫來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一個機會。很可惜錯過了。

3.在處理課文方面,也顯得“挖掘”不夠。因爲教師課前準備不夠,課上幾次問到“父親爲什麼這麼堅持/兒子爲什麼這麼堅持?”時,學生都只提到那個信念,教師也沒有及時加以點撥,都算對。事實上,答案最好說到父愛、父親極強的責任心、父子情深等等,都更到位。

總而言之,這節課的嘗試,帶來了很多思考。在今後的教學中,本人將繼續保持做得好的部分,並儘快改進不足之處。努力!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6

《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奮不顧身地從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兒子的同學的故事。文章真摯感人,讀後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我上的是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 我把“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感受到父親的了不起”作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作爲本課的教學難點。

以下是我教《地震中的父與子》的反思:

(一)教學思路體現了“一條主線,兩個場景”。條理清楚,令人一目瞭然,突出了教學重點。“一條主線”就是感悟父親的了不起。“兩個場景就是”:一是別人勸阻父親別挖的場景;二是父親奮力挖掘38小時的場景。

(二)充分引導了孩子們讀,讓同學們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時有層次感,有目的性。例如在重點段12自然段中,我先引導孩子們讀出父親的累,然後透過想象寫話,讓同學們帶着想象讀,讀出感受。接着當學生明白父親之所以能堅持,是因爲心中有一個永恆的承諾,有希望,又要同學們帶着希望去讀。在課堂上我採取了多種方式讀,有評價讀、範讀、想象畫面讀、引讀,齊讀等形式,在層層推進的朗讀中強化感受,促使感知轉化爲深刻的感悟。從學生的朗讀中我可以感受到學生對於文字的理解在不斷昇華。

(三)注重了學生的自讀感悟,我讓學生邊讀邊寫批畫;抓住重點詞語,重點段落去理解課文,滲透了學法的指導。在學生交流過程中,進行句子的對比,體會寫作特點等語言文字訓練,使課堂教學比較紮實有效。

(四)貫穿了讀寫結合,給學生們練筆的機會。在這節課中,我進行了“想象寫話”,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同學們更深地走進父親,情不自禁地感動於父親的了不起。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暴露了我的不足:

(1)教學時間緊,學生自學時間偏短,寫話時間、交流感悟的時間也偏少。

(2)在教學中,我面帶笑容,與文章那分深沉的基調不太協調

(3)課堂氣氛不太活躍,學生的情緒沒帶動起來。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7

我是一名剛到該學校的教師,今天上午第一節課我上了一節彙報課。課題是《地震中的父與子》。

上課之前,因爲有很多老師來聽課,我很擔心學生們的上課狀態,不是對學生沒有信心,而是因爲這個班是一個新班,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只是在初步養成階段,還需進一步鞏固。

在課堂上,我的擔心沒有多餘,但也有些出乎我的意料。雖然孩子們的表現不是非常活躍,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能力,領悟能力,還是讓我由衷地豎起大拇指。他們太可愛了!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

1、我在努力地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開始上課時,我就告訴學生:今天我是不把問題說出來,而是讓大家讀課文,然後思考老師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回答?在自主、探究學習之後,在小組中展開討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學,聽取大家的意見。因爲每節課不可能提問到每一名學生,所以小組學習就是他們展示自我的一個空間。

2、拓展思維訓練:

學語文是爲了應用,我們應該具備大語文的教學觀。在教學中,讓孩子們切身感到人物品質的偉大的同時,讓他們代表不同的人物寫出想對父親說的話,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對自己內心的震撼。做到了讀寫結合。

回到辦公室,我們組的老師真誠的給我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1、我忽視了對學生的承諾:

因爲在講解課文之前,我說誰能猜到老師的問題將有獎勵。老師們建議說:應該以此爲契機,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課堂的氣氛推向高潮。是呀!我們都在挖空心思來營造課堂氛圍,但往往忽視了課堂中的一些細節,沒有做到以小見大,沒有紮紮實實去做好。

2、要讓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併成爲課堂的一個亮點:

在教學中,我讓一名同學到前面板書了不起,孩子在黑板上寫了大大的三個字,我卻因爲字太大,沒有和老師的板書協調起來,而讓孩子把字改小了。遺憾呀!遺憾!多麼好的一個深入理解課文,小結課文的機會,因爲教師的問題而浪費掉了。應該告訴同學們:他對課文理解的多深刻,一個大大的了不起足以說明這對父與子的偉大之所在。這比老師說十句話所起的作用還要大。真是讓我感到萬分的遺憾!

課雖然上完了,但我深深知道:以後的路還很漫長,課堂上,老師應該把課堂這個大舞臺交給學生,讓他們有機會吐露心聲,讓他們無拘無束的說。老師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學生的體會得到昇華。

希望老師們不要忽視我所忽視的問題、現象,讓我們的課堂更能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讓我們成爲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而努力。

一點不成熟的理解,旨在拋磚引玉,希望您指點。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8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第九冊第十七課課文,是父母的愛這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講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後,一位父親抱着一個堅定的信念,不顧別人的勸阻歷盡艱辛,在廢虛中救出兒子及兒子的十四個同學的故事,讚揚了這對父子以堅定的信念支撐自己,戰勝困難獲取幸福,執着追求的精神,這一課的學習目標是把握課文內容透過語言、動作、外貌的描寫感受父親對兒子深厚的愛。

在教學中我抓住牽一髮動全身的關鍵問題:“爲什麼說這對父子了不起?”讓學生帶着學習目標深入探究.學生從父親的動作、語言、外貌感受到父親的了不起,父親的艱辛和父親偉大的愛,感受到父親是一個恪守諾言有責任感的人。從阿曼達在廢墟上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得到父親的救援時,他首先讓同學出去,感受到兒子的了不起,父親爲信守諾言“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展示了父親對兒子的愛。兒子因爲父親說過“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而變得勇敢富有愛心,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親情使人無私高尚,親情能創造神奇般的奇蹟。

結尾我設計兩個可能發生的局面一是找到兒子但兒子已經死了;二是父親在找孩子的過程中發生意外。在天國和孩子在一起。在這兩種情況下父親還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嗎?學生感受到父親都實踐了他對兒子的諾言,展示了他對兒子濃濃的愛,這足以讓人尊敬,讓人覺得“了不起”這樣的教學設計培養了學生感受、理解、積累和運用的能力,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得到了發展。

積極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比如:猛然想起平常說的.一句話“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讓學生想象在什麼情況父親說過這句話。在描寫爸爸外貌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以此深化對文章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但作爲課改經驗不足的我,在教學中存在着許多亟待改進之處:

自身的教學水平還不過關,課上的應變機智不強,當引導學生從“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中提出問題,是什麼力量支撐父親挖掘36小時?時,連叫了3名學生沒有提出我預設的這個問題。我心中有些慌亂(因爲這節課有校長聽課)一時找不到恰當的點撥方法,又怕延誤時間,情急之中,自己提出了問題。因此我也非常緊張,致使自己不在狀態上,影響了教學效果。

對於語文教學我感受調動學生的情感尤爲重要。在分角色朗讀階段,我設計了引導學生細細品味人物心裏,讀出相應的語氣。然而在朗讀父親堅持在廢墟中尋找兒子這部分課文,學生沒有讀出父親的悲傷,發現兒子還活着時,父子的對話沒有讀出興奮的語氣,沒有表現出喜悅與幸福。經我朗讀指導,學生已能動情朗讀,但學生並未走進文中,走進現場,同時也浪費了時間。

反思一下,如果在上課伊始就讓學生畫出使你深受感動句子,反覆研讀,出示5.12汶川大地震的資料圖片,用飽含感情的語言描述地震的場景喚起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再透過朗讀,引導學生走進文字、走進現場,入情入境,親身經歷事件感受父愛的偉大和了不起,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這樣會更好。

總而言之,這節課的教學給我帶來了很多思考,我深深地知道在教學上離校長提出的教學思路還有一定的距離。在今後漫長的教學中需要我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地鑽研教學,讓我的課堂更能體現自主合作 探究的學習氛圍。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9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的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透過認真閱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透過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的。

《地震中的父與子》描寫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礬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奮不顧身地挖了38個小時,救出了兒子和他的同學的事,父與子憑着堅定的信念創造了一個人間的奇蹟。課文內容淺顯,但內涵深刻;語言平實,但令人震撼。怎樣才能讓學生走進文字,深入文字,領悟文章的深刻內涵呢?反思我的教學,我覺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幾點:

課前備課時,我深入鑽研教材,從教材的實際出發,提出了兩個簡單又跟課文緊密相關的匯入問題:這是一場怎樣的地震?這是一對怎樣的父子?讓學生感受地震的大和給人帶來的巨大災難,“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裏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評價父與子的句子“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設計提問,“了不起”是什麼意思?並抓住“了不起的父與子”這個圍繞全文的問題進行教學,從“父”與“子”兩方面來深入課文,品味重點句段。感悟父親了不起時,先讓學生畫出表現父親了不起的段落,主要在3、5、12自然段,先讓學生朗讀,談談體會,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送進課文中,再讀,讀出相應的語氣,並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如表現父親了不起的文段有“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體會36小時有多長,平時這麼長的時間,人們都幹些什麼,而父親的36小時只是在幹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給學生較大的思維空間,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從而使學生體會到父親的堅持和對兒子的愛;其次讓學生思考爲什麼不直接寫父親挖了36小時,而是要羅列時間進程,讓學生品味時間後面隱含的深意;說兒子了不起,我讓學生找出體現兒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課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讀,然後讓學生談體會到了什麼,並引導學生感悟是對父親的信任和父親的那句承諾“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讓七歲的阿曼達充滿力量,堅持等待。從而進一步領會父愛的偉大和承諾這一力量源泉給父子帶來的影響。同時小練筆,“想象廢墟中的阿曼達會說些什麼,想些什麼”,也給了學生較大的思維空間,激發了學生思維的波瀾,對進一步理解課文,領悟課文的深刻內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些都使課堂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但在文字的把握處理上,我還是有不足之處,只抓住了文字的主幹部分卻忽略了其他細微的地方,這樣是不夠全面的,如在教學“勸說”父親部分,沒有強調指出,沒有讓學生充分地感悟到當時情勢的危急——這場地震空前巨大,這裏的損壞程度是極其嚴重的,人員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倒塌、爆炸、餘震等危險。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認爲援救已經沒有意義。課文結尾時我沒有再強調父親的了不起是因爲父親不僅救了自己的兒子,還救了其他13名兒子的同學,沒有使父親的了不起再次得到昇華。如果能關注到這些細節,教學效果會更好。另外,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由於時間的關係,給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太少,沒有讓更多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這是一大遺憾。而這也給我以後的教學提供了思考,要多關注細節,儘可能讓更多學生參與到教學中。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10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強的文章。但文章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距離,生離死別的痛苦學生很少有體驗。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變化較複雜。爲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入情入境,我選擇了“一箇中心”的教學策略,解讀文字,刪繁就簡,引領學生潛心會文,透視人物內心世界,感悟人物堅定信念。

在整個教學中,我以尋找最震撼你心靈的場景爲主線,抓住“父親的了不起”和“兒子‘讓’的了不起”這兩個文眼折射全文的語段,在承上啓下處反覆讀中心句“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體現了閱讀的整體性。

文中的父親行動的了不起。仔細研讀,不難發現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段話具有很強的輻射力,由這一片段完全可以輻射前面父親在絕望中重新挺立,人們再三勸阻但父親依然堅持,還從中體味到父親承受着肉體和精神的雙重壓力以及父親絕不放棄的信念。

同樣,“有其父必有其子”。兒子的了不起,是阿曼達簡簡單單的一“讓”,“讓”得感人肺腑。這一“讓”,不僅讓出了小小年紀的勇敢、讓出了對他人的關愛、讓出了父子血濃於水的親情,更讓出了一種難能可貴的信念。這一“讓”巧妙地將父子重逢,相互對話的情景與文章中心融合在一起,主題更加明確突出。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11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地震中的父與子》描寫是是1994年,美國洛杉礬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奮不顧身地挖了38小時,救出了兒子和他的同學的事,父與子憑着堅定的信念創造了一個人間的奇蹟。

課前備課時,我從教材的實際出發,緊扣教學目標和重點,針對我們兩個班的實際情況,對課堂中所提出的問題精挑細選,對所教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根據教學重點設計提問。先找出課文中評價父與子的句子“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設計提問,“了不起”是什麼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與子”品讀全文,及其它重點句,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寫父子語言,行動,外貌的句子,指導讀,體會,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課堂上講課時,我力求提出的問題圍繞課文重點,按照課前的預設進行教學,從“父”與“子”兩個方面來理解。說父親了不起,找出描寫父親了不起的段落,重點是課文的3、5、12自然段,先讓學生朗讀,談談體會,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課文中,再讀,讀出相應的語氣。並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情境。體會38小時有多長,平時這麼長的時間,人們都幹些什麼,而父親的38小時只是在幹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給學生較大的思維空間,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從而使學生體會到父親爲了兒子,快不放棄,實現對兒子的承諾。多麼堅持不懈、決不放棄的父親!多麼恪守諾言、有責任感的父親!說兒子了不起,我讓學生找出體現兒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課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讀,然後讓學生談體會到了什麼,在老師的講述下,引導學生體會年僅七歲的阿曼達在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食物,沒有水,只有恐懼與危險的情況下,苦苦等待父親的救助,但他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當得到父親的救援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讓我的同學在出去吧!”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兒子的子不起。這時,我又提問:“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是課文中的哪句話支撐着他們共同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蹟?”“爲什麼文中3次出現類似的話?”給學生較大的思維空間,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激發了學生思維的波瀾。

這節課上完後,我及時的反思了本節課上的提問是否是有效提問,我覺得本節課能抓住課文重點精心設計提問,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能促使學生積極的思考,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是有效提問。但我在文字的把握處理上,還是有不足之處,只抓住了文字的主幹部分卻忽略了其他細微的地方。這樣是不夠全面的,例如在教學“勸說”父親部分,沒有強調指出,沒有讓學生充分地感悟到當時的情勢是那樣的危急。這場地震空前的巨大,這裏的損壞程度是及其嚴重的,人員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倒塌、爆炸、餘震等危險。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認爲援救已經沒有意義。課文結尾時我沒有再強調父親的了不起是因爲父親不僅救了自己的兒子,還救了其他13名兒子的同學,不過還好學生有提到這點的,我及時給予肯定。兒子的了不起是因爲有了父親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撐,他和同學才得以堅忍不拔地等到了父親的救援,沒有使父與子的了不起再次得到昇華。如果那樣教學效果會更好。

而且我自認爲,我提問的太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讓課堂有些被動,這不是我想要的,我還是不夠大膽,不敢完全把課堂交給學生,這一直都是我做的不好之處,其實都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了,他們的思考問題的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將課堂交給他們是必然的,今後必須學會放手,將課堂交給學生,做好我的引導就行。朝着這個目標努力吧!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12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四年級下冊S版語文第五單元的第三課,講述的是1998年美國洛杉磯發生的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奮不顧身地從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兒子的同學的故事。文章真摯感人,讀後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在處理第一課時時,在掃清文章中的基本字詞障礙的同時,也爲第二課時的學習埋下伏筆並做好鋪墊。比如在第一課時我透過觀賞視頻,讓學生在文字描寫的基礎上,能夠有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使得同學們有身臨其境之感,設身處地的感受地震的危害之大,給人們帶來的傷痛之深,切身感受人們在面臨如此大的災難面前的渺小與無助,奠定同學們學習的感情基調。

在第二課時的講解時,首先透過複習匯入,再次回憶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後圍繞文章中對這對父與子的評價展開分析。主要有兩條主線:了不起的父親;了不起的兒子。然後根據這兩條線索展開分析。第一:學習課文4--11段:感受父親的了不起。可以從不同父母的表現角度,分析爸爸的執着和堅定;從不同人的勸說中,體會父親的信守承諾;從時間流逝的角度,體會父親的堅持。在學習中可以運用對比、聯想的手段引導,分角色朗讀以及抓重點詞語(挖、依然、不停、只有等詞語)的方法,引導學生深刻體會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重點在於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第二:學習文中的12--22段,體會兒子的了不起。主要抓住人物的語言描寫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優秀品質。主要的教學方法是同學自學體會,小組分角色朗讀,討論交流最能體現兒子品質和了不起的句子。主要圍繞15段和22段進行主要指導和分析,體會兒子的先人後己,信守承諾的優秀品質。

在文章的最後進行課外拓展,可以聯繫中國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場景和圖片,讓學生們更進一步的體會這人世間最最偉大無私的愛,激發學生們孝敬父母的情懷。在配樂中寫出自己心中想對父母說的話,進行課堂小練筆。

整個教學過程設計比較連貫,銜接語言比較生動自然,學生們都很進入狀態,同時文章線索條理清晰,達到了教學目標,孩子們也收穫頗豐,自己在感動孩子的同時也感動着自己。

但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自己緊張把PPT快放了;有些感情引導比較生硬,沒有做到潤物無聲;當孩子沒有說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時,自己有些沉不住氣,這都是自己今後要加強和改善的。還要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提高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和應變能力,爲今後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13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重點是讓學生抓住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語句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地震中的父與子》描寫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冒着危險,不顧別人的勸阻,歷盡艱辛,挖了38小時,終於救出了兒子和他的同學的故事。父與子憑着堅定的信念創造了一個人間的奇蹟。

這節課我的設計思路是這樣的:先是故事匯入課題,出示學習目標,接着以預習檢查的形式學習生字,指導重點段落的朗讀,在此期間重點指導易錯字。在對課文內容的學習上,我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結合本課教學目標,只設計了一箇中心問題:默讀課文,畫出描寫父親和兒子了不起的語句,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父親和兒子了不起的原因?讓學生抓住“了不起的父與子”品讀全文,及其它重點句,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寫父子語言,行動,外貌的句子,想象畫面、創設情境指導讀,體會,讓學生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學完本篇課文後,又出示了同類文章《拐彎處的回頭》,讓學生透過比較閱讀,明白父母的愛有時候是藏在微小的細節處。拓展延伸部分讓學生用詩句的形式寫寫父母的愛。

這節課後,我認真地進行了反思,認爲本節課設計較好的地方是:能根據海量閱讀“刪繁就簡”的要求,只抓住一箇中心問題理解課文,並且能拓展同主題文章,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流程清晰。

但這節課,我也存在有許多不足之處:

1、課堂上忽視學生與文字的交流。雖然本節課我做了許多準備,自己對文字研究較爲具體深入,但不能以自己的閱讀體驗代替學生的閱讀體驗,因爲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爲。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閱讀體驗是不同的。當我提問“你認爲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時,學生當時有很多答案,有認爲“了不起”的,有認爲“堅強勇敢的”等等,而我因爲預設,想把學生引導到下面一個問題,所以只簡單地把答案歸結爲“了不起”。如果這時讓學生抓住課文中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閱讀體會,學生的認識一定會更深刻,也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中心問題引導不恰當。雖然本節課我只抓住了一箇中心問題,但由於急於趕後面的環節,想進行同類文閱讀和小練筆拓展,因此對於“爲什麼說父與子是了不起的?”這個中心問題,感覺學生的認識僅限於我所創設的閱讀填空,並未真正深入。特別是“爲什麼說父親是了不起的”這個問題,應該多找幾位同學發表自己的看法,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再讓孩子們想一想當時的情況和環境,真正地體會到這位父親是在冒着生命危險尋找自己的孩子,這樣會遠比完成填空理解得深刻。對於“兒子爲什麼了不起”這個問題,處理得也不夠深入,如果讓孩子們想象一下阿曼達當時在廢墟下的情況一定更能體會到他的勇敢和無私。可是這些我都沒有給學生去思考,完全是因爲時間問題。現在想來,課前讓學生先進行的10分鐘的朗讀檢查,完全沒有必要。可以課前讓學生充分預習。一些重點段比如第3段,第12-16段,學生在回答中心問題時就會提到,這時在體會人物思想的基礎上朗讀更恰當。

3、同類文閱讀,本節課可以更多些。近兩日讀到施久銘老師的文章《“主題閱讀”的改良之道》,深受啓發。施老師在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在具體策略上,教師可採用“以文帶文”的形式。教師在課堂上並不死摳細節,而要發揮串聯作用,把整塊時間留給學生去閱讀。有所放,纔有所收。放的是教學中過於重視講解教材的部分,收的則是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和機會。當語文課堂教與學的方式不發生轉變時,數量再多的閱讀也只是偷偷摸摸,零敲碎打。”結合我自己的教學,我覺得自己的步子邁得不夠大,總覺得要先把課文講透,再去閱讀。想一想,閱讀的多了,理解能力不是更能提高了嗎?理解能力要靠“悟”,理解能力和老師講得多少沒關係。針對這節課,如果壓縮課堂講課的時間,讓學生多閱讀幾篇同類文章,目的不單純指向於本課的體會幾種描寫方法的作用,而只是體會單元目標“父母之愛的深厚與寬廣”,這樣對於本單元的學習一定是有幫助的。

透過這一節課,讓我認識到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也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的思考。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會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